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君临天下 >

第112章

君临天下-第112章

小说: 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子中的清誉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哪位大员要是被这厮给弹劾了,就算最终侥幸能过得关去,名声也得就此臭大街了,是故,他老人家一出面,大家伙立马全都噤了声,再说了,一众朝臣们之所以支持萧无畏的马政新策,其实不过是想着赶紧将这档事儿翻了过去,也好继续先前的逼宫大事,并不是真的就对萧无畏衷心支持,眼瞅着这位老爷子一出面,事情怕是没那么容易能收得了场,大家伙也就没了先前那般支持的热情了,左右马政策略能否过得关去,大家伙谁都不关心,这等跟王老爷子打擂台的事情,还是交给萧无畏这个正主儿自己去操心为妙。

“陛下,马者,兵备之首,重中之重,岂可儿戏之,老臣观此策虽有些奇思妙想,错疏之处颇多,骤然遂行,乱政矣,望陛下三思。”王云鹤压根儿就没管旁人作何感想,大步行到殿前,一躬身,好不客气地便提出了质疑。

“嗯,王老爱卿心系社稷,朕是知晓的。”弘玄帝笑着点了下头,赞许了一声,而后对着萧无畏招了招手道:“小畏啊,王老夫子对尔之策尚有疑虑,尔可有何说的么?”

说?当然要说,老子就不信辩不过这糟老头儿!萧无畏哪会看不透弘玄帝此举的用心,左右不过是打算拖延时间,以便缓和一下朝议一开始便剑拔弩张的紧张罢了,实际上,弘玄帝心里头早就认可了此策,否则的话,也不会下令高大成当庭宣读折子,一句再议便可驳回了事,又何须费事如此。

“陛下,臣愿与王大夫相互印证一番,以明事理。”萧无畏是一心要趁着这等大好之机会闯关的,自是不怵与难缠的王云鹤对薄当庭,这便站了出来,躬身应答道。

“嗯。”弘玄帝面带微笑地吭了一声,比了个手势,示意双方可以开始就此事相互辩论了。

“王大夫请了,不知您老对当今之马政如何看?又可曾知晓各地马政之实情,再者,小王很好奇王老夫子是否有解决之道,还请赐教!”既然打定了主意要跟王云鹤比划一番,萧无畏自是不会怯场,弘玄帝一点头,萧无畏立马出言开始发难了。

萧无畏这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着实是词锋锐利,倘若王云鹤就此一一作答,主动权立马就要被萧无畏掌控在手,一旦如此,这场辩论王云鹤要想扳回可就没那么容易了的,可惜的是想法虽好,王老头却压根儿就不吃萧无畏那一套,板着脸道:“荥阳王请了,老朽对尔所献之策有三不明:其一,马者,国政也,岂可以商替之,须知重农重商乃君子小人之分际,商者本就小道,信义全无,一旦马控于商户之手,稍有差池,国政必乱;其二,商者能豢马,以牧监代之又有何不可,须知我朝马政之初,官豢之马场不计其数,尔欲以商为此国政,是何道理?其三,尔既言公开招标,如何确保公平,又如何确保所有中标者皆有为国效力之心?此三不明还请荥阳王为老朽说个分明。”

哟嗬,这老爷子还真是有够难缠的!萧无畏见王云鹤不接自己的招,反倒提出了三不明,心中不由地暗骂了一声,不过却也不慌,毕竟在提出新政之前,萧无畏早就将可能遇到的阻力都分析透了,此三疑问虽难答,萧无畏却是早有准备,这便不慌不忙地揖了下手道:“王大夫问得好,且容小王一一说明:商者虽小道,却是国之所需,民之所需,若无商,则物流不畅,国库不充,正所谓无商不富国即是此理,至于商者无信义,大谬矣,人无信则不行,商无信则必败其家,非能长久之道也,小王既敢用商,自然会加以筛选,无信之辈何能入得了围,此为其一,其二,今马政之败坏,不在马而在人,尸位素餐者众,非只刘傅一人,似这般人等在所不少,小王岂敢将大政付之,不若另起炉灶而为之的好;其三,小王既言公开招标,自然一切皆公开透明,所有议标皆示之于众,何来不公平之说,再者,有牧监在,只须依条例行事,当可掌控大局,又何愁众马商行不法之事乎?且,商者言利,小王许之以重利,又何愁马商不用命?如此解释,不知王大夫可满意否?”

“荥阳王高明,老朽当拭目以待。”听完了萧无畏的解释,王云鹤默默地思索了一番,总觉得萧无畏所言并非儒家正道,可一时间也难找出太好的反驳理由,这便很是干脆地一揖手,丢下句话,便退了下去。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九弟大才堪用,此番马政能托付于其,当可无忧也。”王云鹤才一刚退下,大皇子萧如峰已是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紧赶着便唱起了赞歌。

“父皇,大哥所言甚是,九弟之策确是谋国之道,当可重振马政无疑。”

“父皇,儿臣附议!”

“父皇,儿臣也以为此策可行。”

一众皇子见王云鹤这么个难缠的家伙都被打发了去,自是全都站了出来,纷纷附和,都想着赶紧将此事揭了过去。

“嗯,众卿既然皆无异议,此事朕便准了。”弘玄帝见状,倒也没再含糊,大手一挥,便准了萧无畏的奏请。

呼,过关了,哈,总算是过关了!萧无畏一听弘玄帝开了金口,心情自是大好,紧赶着跪倒在地,磕了个头道:“臣谢主隆恩,当效死以报,定不负陛下之重托。”

“嗯,小畏之忠心朕自是信得过,此事由尔操办,朕放心得很,平身罢。”弘玄帝似乎对萧无畏的表忠心很是满意,和蔼地一笑,虚抬了下手,出言抚慰了一番。

“父皇,先前太子提议由九弟阐明王溟一案之实情,如今马政之事既了,儿臣提请九弟言明其事?”弘玄帝话音刚落,四皇子萧如义立马与二皇子对了个会意的眼神,站了出来,高声禀报道。

“准了。”一提到王溟一案,弘玄帝脸上的微笑立马就不见了,阴沉沉地扫了眼萧如义,挥了下手,寒着声准了其所奏,此言一出,满大殿的朝臣们立马全都精神高度紧张了起来,人人目光迥然地盯在了萧无畏的身上,一股子庞大的压力陡然而起,饶是萧无畏生性沉稳,也还是被这股子气息闹得心里头微微发慌。

得,躲不过去了,那就说好了,左右自个儿该得的都得到了,该闹的就让他们接着闹去得了!萧无畏见众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自己身上,咬了咬牙,将心一横,站了出来道:“启奏陛下,此事臣只是当事人一方,所言仅限臣之所知。”

“嗯,朕自会判断,小畏但说无妨。”弘玄帝眼中闪过一丝嘉许的光芒,可脸依旧是板着的,只是淡淡地吭了一声。

“此事当从头说起,臣自奉了陛下旨意,得以接掌马政,战战兢兢,不敢有失,本想着与马政众官齐心协力,以报效圣恩,然,臣偶得一线报,言及在臣上任之前,有胆大妄为之账房主事张烨武竟敢伪造账册,企图掩盖其贪墨之大罪,臣既闻知此事,自不敢轻慢,本打算请其前来,问个究竟,却不料刘傅、刘少卿竟公然鼓动属官群起闹事,欲陷臣于不义,臣思及此事重大,若是将张烨武留在马政署中,恐有差池,这便下令将其带走,却不想那刘傅悍然指使吏员公然阻扰臣之行动,酿成血案,臣不得已,下令将为首者斩杀当场,这才算是将张烨武送走,而那刘傅却狂言要取了臣之性命,又啸聚众属下围攻于臣,好在此时太子哥哥赶了来,这才将刘傅拿下,又与臣协商办此要案之事宜,为免惊世骇俗故,约定彼此交接张烨武之时间,臣答应将张烨武交与太子哥哥处理,九月十四日亥时,东宫内卫总管王溟手持太子令谕前来提人,臣自此将人犯张烨武交于王溟,此事自此与臣无涉,后头所发生之事臣虽有耳闻,却不知详情,还请陛下圣裁。”萧无畏畅畅而谈,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述说了一番,说的倒都是实情,不过内里多有隐瞒不说,还将自己的责任全都摘得个一干二净,宛若其就真的是一心为公一般,纯洁得跟小羔羊有得一比了。

萧无畏这么番话下来,内容可谓是丰富已极,既给诸皇子留下了攻击太子的把柄,又给足了太子反击的借力之处,可以说是双方都不得罪,至于接下来双方要怎么闹,萧无畏可就不管了,左右他该做的事都已做了,剩下的就是看个热闹与稀奇,话音一落,立马闭紧了嘴,木然而立,他倒是爽快了,可朝局的乱却就此开始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无果而终

“启奏父皇,儿臣对此事实有大不解之处,马政署乃朝廷公器也,竟有僚官群起哄闹之丑闻,其中必有蹊跷,非区区一刘傅所能做到,此事究竟如何,须得严查,务必揪出其背后之主使,以儆效尤!”果然不出萧无畏所料,诸皇子们的攻击很快便开始了,最先站出来是大皇子萧如峰,一口便咬定刘傅背后有人撑腰,虽没指名道姓,可明摆着就是冲着太子去的。

“父皇,儿臣亦有一疑问,我等皆不知马政署出了事,偏生太子哥哥便能赶了去,这其中怕没那么简单罢,不知太子哥哥对此有何解释?”萧如峰话音一落,四皇子萧如义立马跟着也跳了出来,接着萧如峰的话头,直截了当地将太子拱了出来,与萧如峰的话一前一后,相互呼应,显然彼此间也是有着默契的。

眼瞅着一兄一弟先后发难,萧如海却并不算太慌张,毕竟比起上朝伊始来说,他已经有了些底气,而这底气正是萧无畏那番话所给的——在他看来,只要萧无畏不将彼此的约定说将出来,事情便有了转圜的余地,而今他果然赌对了,萧无畏的话里果然隐瞒下了双方交涉的详情,如此一来,萧如海也就不怕兄弟们的狂吠,此时见萧如义如此说法,萧如海立马脸一板,毫不客气地叱责道:“四弟,休要胡言,孤之所以能得知消息只因彼时孤正与陈太仆寺卿一道商议事情,恰好遇到前来报信之马政署官员之故,孤担心事情失控,这才陪着陈太仆寺卿一道前去,何来蹊跷可言!”

“太子哥哥,您既言是出面平息争议,那便该已知晓刘傅犯有大罪,为何不将其发送大理寺,也不禀明父皇,擅自将其人隐匿东宫,却又是何道理?”萧如海的辩解自是不可能令一众皇子们服气,他的话音方落,六皇子萧如浩即刻站了出来,直指核心地追问道。

萧如浩的问话比起两位兄长来,可是要尖锐得多了,绝对称得上是打在了萧如海的命门上——太子是储君不假,但却没有受命监国,有参政权,却没有理政之权,按常理来说,他可以先斩没错,但后奏却是少不了的,偏偏当初太子一心想将此事压下,自是不可能上奏弘玄帝,此时被萧如浩当庭点破,心中自是略有些子慌乱了起来,好在其事先也有所准备,倒也不至于答不上来,这便假咳了两声道:“六弟误会孤了,兹体事大,在未见到张烨武之前,如何能厘清那刘傅之罪状,孤也不过是想等拿到了张烨武之后,一并移送大理寺罢了,实是出自谨慎,谁能料得竟有些丧心病狂之辈暗中勾结江湖盗匪,谋刺孤所派去拿人的王溟,不论此贼是何等样人,其杀人灭口之意图不言自明,此事是孤疏忽了!”

“太子哥哥既言要将那刘傅移送大理寺,如今人安在?须知事出至此已有三日,而太子哥哥依旧不曾交出此人,不是一句疏忽便能解释得过去的罢?”太子的解释显然有漏洞,这才刚一说完,五皇子萧如鹰立马毫不客气地便指了出来。

“好叫五弟得知,那刘傅自知罪责深重,当晚便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