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盗墓笔记_瓶邪]长明灯 >

第5章

[盗墓笔记_瓶邪]长明灯-第5章

小说: [盗墓笔记_瓶邪]长明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像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每每华灯初上时就意味着夜里的狂欢将始,像冒沙井这种偏僻的地方天一黑就是万籁俱静,街道上除了偶尔窜出的野猫,再看不到其它活动的身影,更别提来往车辆。
  
  若不是下午我与送我来的出租车约好了要来接我,此时此刻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从冒沙井到长沙市区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睡了一路,醒来时刚好开到火车站,到售票厅买了张23点10分开往杭州的车票,我一个人坐到候车厅,拿出手机来把玩。
  
  关机了一整天,也不知有没有人找我,老爹老妈那边事先已经打好招呼了,应该没啥问题。开机等了一会,果不其然只收到一条三叔的短信,让我明天起床后到他那去一趟。
  
  我看着短信暗笑,心想三叔还真是了解我,知道我早上多半起不来。
  
  列车还没开始检票,我开了手机游戏玩祖玛,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正按键按得起劲的我连来电是谁都没看清就直接按上了接听键。
  
  “……喂?哪位?”
  
  那边停顿了几秒钟,才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吴邪,你在哪?”
  
  居然是那闷油瓶子!我可诧异了,这人可是鲜少会主动打电话给我的,转念一想他可能是有什么发现要和我说,就道:“哦忘记和你说了我今天回老家,明天才能到杭州。怎么,你有事?”
  
  那边又是短暂的沉默,随后说:“没事,你早点休息,明日再说。”
  
  “哦哦,那行。”我一时也想不出要说啥,“那,那我挂了?”
  
  “嗯。”
  
  应了后那位大爷就没反应了,傻瓜似的相对沉默了半晌,还是我先结束了通话。挂了电话后我瞪着手机发愣,那家伙打电话给我到底是为啥?就为了扯几句废话?
  
  啧,真是男人心,海底针。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黑将军的传说,其实还有其他的版本,说他是一位名叫哈日巴特尔的蒙古族将军,我因为写文需要,就把各个版本的传说和史实结合了一下,嗯。
至于后续,那是我瞎掰的OTZ。 
                  【章八 线索】
  列车早上十点才到杭州,这一夜的硬卧睡得我是腰酸背痛就差腿抽筋,只是这会儿我最想做的不是奔回家埋头大睡,而是赶紧找个馆子安抚一下我饿得直抽的胃。
  
  昨晚没顾上吃晚饭,上车后因为疲倦很快就睡了过去,早上七点半被过往行人的说话声吵醒,对着列车上提供的那些盒饭热菜又完全提不起胃口——不是我挑剔,只是火车上的伙食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以至于从昨天到现在,已经有近一天没有进食了。
  
  出了火车站我正寻思着去附近的麦当劳买个汉堡凑合凑合,忽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四下看了看,待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时,愣住了。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闷油瓶会出现在这里?
  
  我揉揉眼睛,确定不是自己的幻觉后,那人已走到我面前,顺手递给我一塑料袋子。双手接过打开一看,鸡蛋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大杯的鲜榨豆浆摸起来还是温热的。
  
  这……
  
  我抬头,知道应该说声谢谢,但心中莫名涌起的躁动却将那两个字堵在了喉头,于是只能呆看着张起灵,说不出话来。
  
  我想我的表情一定很蠢。
  
  张起灵并没有因我的沉默而感到不悦,事实上他把塑料袋给我之后就再没了其它动作和表情,落在我脸上的视线一如既往的安然沉静,什么都看不出来。
  
  最后还是咕咕乱叫的肚子打破了这尴尬的气氛,我低头,边啃鸡蛋饼边想,真看不出来这人居然有这么体贴的一面,不过他是怎么知道我是坐的这趟列车?还有,他咋知道我没吃早饭?
  
  胡乱想着些有的没的,我解决完蛋饼,将吸管插好开始喝豆浆,微甜鲜醇的液体带着温和的热度顺着食道一路暖到胃里,中和了方才蛋饼的些许油腻,那舒服劲儿让我觉得自己瞬间活了过来,连因睡了一夜硬卧而导致的身体上的不适似乎都减轻了不少。
  
  吃饱喝足我之前打结的思路也恢复正常,对着张起灵嘿嘿一笑,“张大人再造之恩,小的没齿难忘。”
  
  估计是直接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他保持着那副没表情的表情,道:“吃饱了就走吧。”说完就自顾自地往前走。
  
  “走?去哪?”我跟上他的脚步问。
  
  “你三叔家。”
  
  我这才想起昨天晚上三叔确实有发短信来让我今天到他家去,一觉醒来这事差点给忘了,不过,为什么张起灵也要一起去?
  
  瞅了眼身旁的闷油瓶,我决定这问题还是不要问了,反正等到了三叔家自有那老狐狸解惑。
  
  到三叔家是半个小时之后的事了,老狐狸泡了壶茶示意我们在沙发上坐下,我端起茶杯尝了一口,我靠居然是极品的太平猴魁,什么时候三叔变这么大方了?今儿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么?
  
  都落座后三叔直接开门见山,问我:“大侄子,来,给咱说说你昨日消失了一天有啥子收获。”
  
  我奇怪的看了三叔一眼,这老家伙一向防人防得厉害,平日里说话也得绕那么个九曲十八弯,怎么今日当着张起灵的面这么直言不讳?
  
  八成是看出了我在想啥,他习惯性的一巴掌拍过来,我赶紧往旁边一躲,见没打着我他啧了一声收回手去,笑骂:“你说你脖颈上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长的,简直当摆设都碍事。你连那四十五个西夏文都给人张家小哥看了,这会儿倒是想起来要瞒这瞒那了?”
  
  我一听来不及反驳而是很有些紧张的看向张起灵:“你别听我叔胡扯,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他淡淡答,声音很平静没啥波澜,看起来确实没在意。我松了口气的同时又不由狐疑,见鬼了,丁点大的事,小爷我作甚这么上赶着解释?
  
  还没想明白呢后脑一痛,这次被三叔拍了个正着,“想啥呢这么出神,赶紧说说啊,你他娘的磨蹭个什么劲。”
  
  我郁闷的摸摸脑袋,不打算和这老不修一般见识,老实把昨天的发现说了一遍,并且把背包中的无名书籍拿出来给两人轮番瞻仰。
  
  等到三叔和张起灵都看完了书中内容,三叔说:“不错嘛,大侄子,看来你那脑袋偶尔还是能派上点用场的。”
  
  ……我选择性耳聋。
  
  一直没说话的张起灵忽然开口:“关于那些西夏文,我这也有些进展。”
  
  我们一听,两双眼睛立时直直地盯到他脸上。
  
  “时间有限,目前只知道最开始几个字。”说着他看了看我,眼神里有些什么,还没等我看清,他就转了过去:“‘弱水之源,于此地长眠’,应是这九个字无疑。”
  
  “弱水……那不就是黑水河的别称么?”我很惊喜,在无名书中所找的线索和张起灵的发现刚好可以对上,本是毫无头绪的事现在终于给理出了一个清晰的头绪,这难道不值得惊喜?然而我看看那两人,张起灵我从来看不出他的情绪,但是三叔的表情却是意料外的严肃。
  
  “叔?”
  
  听到我叫他,三叔皱眉,掏出根烟点燃了,夹在指间却并不抽,我看着他的动作心中愈发不解,每当遇到什么不大好抉择的事时,三叔都会这样点上根烟,一般烟燃到一半,他多半也就拿好主意了。
  
  没让我们等太久,大概也就是五分钟的样子吧,三叔说话了:“大侄子,你知不知道弱水是个什么地方。”
  
  “啊?”我呆了下,道:“不就是条河么,怎么,难不成叔你想告诉我那其实是片海?”
  
  三叔没和我贫,继续说:“‘三千弱水,鸿毛不浮,不可越也’,这种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你不知道?”
  
  什么时候神话传说都成了常识,这世界也太癫狂了。
  
  尽管不以为然,但我也知道三叔不会无的放矢,于是我道:“我当然知道那鼎鼎大名的弱水,可是叔,是个人都知道弱水是绕着昆仑山的,我们现在说的是发源于祁连山脉的黑水,这两者怎么着都联系不到一起去吧?”
  
  “呵。”三叔意味不明的笑了声,“你还是太嫩了。”他起身去了书房,出来时手里拿了个文件袋丢给我,“好好看看这里面的东西。”
  
  我茫然地看看他又看看张起灵,见没人理我,只好乖乖打开了文件袋。
                  【章九 古昆仑】
  
  文件袋中只有两页文件,A4大小的纸张,第一页开头写道:“古之昆仑,即为今之祁连。”
  
  不会吧。我着实吃了一惊,捺下惊讶继续往下看。
  
  “《西次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
  
  “《括地志》:‘昆仑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
  “《后汉书明帝纪》:‘昆仑,山名,因以为塞。在仅肃州酒泉县西南,山有昆仑之体,故名之。’”
  “《晋书张轨传》:‘永和元年,以世子重华为五官中郎将、凉州刺史。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骏从之。’”
  
  如此这般,种种史记考据无一不在证明,中国古代神话中有着特殊地位的昆仑之丘,并非现今我们以为的昆仑山——地理位置完全对不上——而是位于甘肃和青海交界的祁连山。
  
  整整两页纸,除了列举出众多史料记载外,还详细的分析了以《山海经》为首的古籍中提及昆仑之时所提到的河流,如洋水、赤水、黑水、青水、弱水等等河流的发源和走向,由此进一步断定,此昆仑非彼昆仑。
  
  最后,总结性结论:“如今的祁连主峰一带就是古昆仑,而《汉书地理志》中有载‘西北至塞外,有弱水昆仑山祠’,‘西北至塞外’正为祁连山所在,其中,弱水上源即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
  
  好不容易看完,一大堆引用备注弄得我是头昏脑涨,揉揉眉心,我说:“真是没想到……《山海经》我也看过两三遍了可从没有发现过端倪,这回算是长了见识了。不过,”我摊摊手看向三叔:“就算祁连山是古昆仑,黑水就是那所谓鸿毛不浮的弱水,又如何?‘鹅毛浮不起,芦花定底沉’啥的,只不过是神话夸大而已吧?”
  
  “空穴不来风。”三叔回了我五个字,随后问张起灵:“张家小哥,你怎么看?”
  
  张起灵垂着眼不知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却是对我说:“你是想去掘黑城里的宝,还是想去挖弱水下的坟?”
  
  呃,这问题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