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盗墓笔记_瓶邪]长明灯 >

第4章

[盗墓笔记_瓶邪]长明灯-第4章

小说: [盗墓笔记_瓶邪]长明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爹不喜欢回老家,原因我多少猜到一二。他是本家长子,如今的身份算是吴家当家,本来也没什么,但他对吴家家传技艺不屑一顾的态度难免引起某些有心人的不满,暗地里没少使过幺蛾子,若不是有二叔三叔一路护航,也不知我那老实爹会吃多少亏,这样一来,我爹对老家这块的亲戚更是不喜,若非迫不得已,我估计他心里是巴不得再也不回来。
  
  而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和分家那些个叔伯长辈兄弟姐妹的生疏隔阂。
  
  没办法,换谁成天被一些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盯着瞅着,都会不爽吧?
  
  因此这次回来我谁都没有吱会,省得到时见面还尴尬,搞不好还会被一堆七大姑八大姨逮着询问终身大事啥的,那可就真杯具了。
  
  冒沙井靠山,整个村子就座落在山脚下,而我爷爷当年修的那小屋则在山腰处,整就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孤岛,也难怪分家那些人完全不拿它当一回事儿。
  
  说到这里有件事忘记交代了,要说我吴家收藏的那些珍本,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看的,历来书房的钥匙都掌握在长房嫡子的手中。后来我爷爷瞒着人搞了个地下书房,偷渡了不少珍本中的珍本,这事更是只有我爹二叔三叔和我知道。
  
  有人说这不地道,不公平,可这世道就是这样,怨不得他人。
  
  爬到山腰花了半个小时,我累得直喘,心想着安逸了半年多宅在家里这身体素质真是大不如前了,换做以前就算是跑上来也不带一个喘的,哪能像现在这样不顶事,看来日后还是应该多锻炼锻炼。
  
  爷爷的小屋除了更为破旧没有其他变化,走进去脚一踩就是一层灰纷纷扬扬,人释迦牟尼是步步生莲,到我这就成步步生灰了。房间的角落里尽是蜘蛛网,有一两个还大得出奇,让我很是好奇织网者的体型。
  
  这小屋除了门堂还连着个里间,门堂一眼就可以看全,就一张朽了一半的木桌和俩脱了皮的木凳外加一案几,里间和门堂间用块看不出原来颜色的布帘隔着,掀帘进去就能看见一挂着纱帐的硬板床,床对面的墙壁上用相框框着张黑白老照片。
  
  照片里的是年轻时的爷爷,他身旁站着位梳着发髻,气质娴静面容秀丽的女子。
  
  那是我从未见过面的奶奶。
  
  我看了一会照片,摘下相框,花了整整一包餐巾纸才把上面的灰尘给擦拭干净,接着伸手在原先悬挂相框的地方按了按,才重新将之挂了回去。
  
  等了大概几秒钟,纱帐后的硬板床方向传来轻微的“咔嗒”声,我撩起纱帐,不出意外的看到硬板床中间裂开一个正方形的入口,刚好能容一个体形正常的成年人通过。
  
  将背包拎在手中,我掏出微型手电筒,顺着入口处的阶梯一路向下,在我脚踩上实地的同时,上方的入口又无声无息的关上了。
  
  这处空间离地面约有三米的距离,安静而沉闷,空气里浮动着凝滞而古旧的气息,我拧开手电四处照了照,走到唯一的书桌边,用打火机点燃了桌上的两盏青瓷灯。
  
  淡淡的火光蔓延开来,照亮了一隅,我借着微光又相继点燃了墙上的三盏壁灯,次第亮起的昏黄烛光为室内添了几分温润暖意,将陈年的黑暗稍稍驱逐。
  
  书桌在房间的左侧,右侧立着三个红木书架,书架上叠放着本本书籍。
  
  爷爷曾经和我说过,第一个书架上的书记载的多为民间奇术,如油内拾钱、竹篮提水、易容,以及神仙索①。
  
  还记得小时候在听过神仙索的故事后,我曾缠着爷爷说要学习这门奇术,后来被爷爷狠狠骂了一通,说什么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我被骂得狗血淋头,从此之后再也不敢提起。
  
  长大之后才渐渐明白,有些东西想要学习,所要付出的代价远不是我所能承受的,于是仅有的一点好奇心也烟消云散。
  
  第二个书架上的则都是些与阴阳八卦、风水堪舆有关的书籍,像什么《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葬书》、《玉照定真经》,还有一些根本没有名字的孤本,那都是古时盗墓先辈们按照自己的经历一笔一划写下来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这些后辈来说,价值难以估量。
  
  第三个书架上的书籍记载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辛,还有古地图。古地图这种东西看起来似乎不怎么珍贵,甚至网上都可以下载到资源,但是流传在盗墓者之间的古地图和一般人所接触到的古地图,其中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而我要找的有关西夏王朝的资料,如果有的话,只会在第三个书架上。
  
  虽然房中亮着五盏灯,但光线还是偏弱了些,我重新打开手电,翻开那些古籍,一一翻阅起来。
  
  安静的室内,只偶尔响起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响。
  
  时间慢慢流逝,书架共有五格,蹲着看完第四格的书后,我站起来想要活动活动身体,长时间的蹲姿使得我在起身后产生了一瞬间的晕眩,扶着书架缓了缓,我把手绕到后面捏了捏酸痛的后颈,有些失望的叹气。
  
  有意思的东西发现了不少,但我真正想找的信息,却并没有看到。
  
  只剩下最后那一格了,如果第五格中都没有任何有关西夏的记载,那我岂不是白跑一趟?
  
  爷爷在上,不要对小爷我这么残忍啊。
  
  在书房不大的空间来回走了几遍,甩甩脖子扭扭腰,我再次蹲回了第三个书架边,看着那一排书郁闷不已。虽说这些书籍中所记载的内容很有价值,但是一本一本接着看,就算是走马观花也会倦怠的好不好?
  
  随手抽了一本我随意翻了翻,动作忽然僵住。
  
  翻开的那页上,赫然画着一幅祁连山水脉图。
作者有话要说:①神仙索:〃。。。。。表演者把一根普通的绳子的一头向空中抛去。由于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绳头会停在半空中,可是又看不见有什么支住的东西。于是,那个做助手的小孩子就攀登到绳子的最高点上去,在那里过了一会,他已经隐去无踪了。表演者于是拿出一把狭长的刀来,向空中挥舞着,只看见小孩子斫断了的两只手和两只脚,最后他的头和躯干等物都一一地跌下来,绳脚边的地上顷刻间已经有了一大堆的鲜血。表演者就念起咒语,把这些肢解下来的东西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小孩子站起身来,飘然地走开去了,这惨毒的酷刑显然是没有损伤他的毫末。。。。〃
——摘自“百度百科”
这故事应该不少人都知道吧?
P。S。那啥,姑娘们,打个商量,偶尔给个回复呗~【如果真有人在看的话OTZ 
                  【章七 黑水】
  
  我对着那图愣了会,往前翻了一页,看到题头用端正的正楷写了两个字——
  
  黑水。
  
  黑水?我又翻回水脉图看了看,细看之下才发现,与其说这是祁连山的水脉图,还不如说是黑水河的走势图。除了黑水一脉被粗笔勾画,其余的水势都只是虚描了一遍而已。
  
  我决定去看看前面的文字部分写了些什么。
  
  其实提到黑水,我第一个联想到的不是黑水河,而是那座伫立在大漠深处的黑水古城,又称黑城。
  
  ——亦是西夏国的都城。
  
  说起来有关黑城的野史传说中几乎都提到了一位黑将军,他是西夏覆灭前,黑水城最后一位君王。
  
  这位大将军骁勇善战,威名赫赫,还娶了中原皇帝的小女儿为妻。随着时间流逝,大将军在黑城积威日重,手握强权的他算得上是一方土皇帝,于是渐生称霸之心。
  
  不料他还没想好如何篡夺皇位,他的阴谋就被妻子秘密告诉了皇帝,天颜震怒,派出数万大军讨伐大将军,奈何盛名之下无虚士,黑城军队与讨伐大军僵持不下,讨伐大军只得围困黑城。
  
  后来皇帝求助巫师卜卦,在巫师卦象的帮助下将黑城内军民逼得弹尽粮绝,大将军无奈决定突围,自知此一去九死一生,于是在离去前杀死了妻子,将全城的财宝都投入了井中,并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一并推进去活埋。
  
  做完这一切后,大将军率城内尽数兵马从早先凿通的北部城墙冲出,杀出一条血路后突围而去。
  
  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了这位大将军最后何去何从,倒是那传说中被埋入深井的大量宝藏被越传越离奇,有人说在那黑城中,每逢风雨就能看见两条青、白长蛇,那是大将军被活埋的儿女所化。
  
  且不论传说真假,数个世纪来不断有探险者深入沙漠腹地,去寻找黑城宝藏,宝藏是至今无人发现,倒是黑城遗址出土了不少西夏文献资料。
  
  我手中这本无名书上所记载的也是这个故事,不同的是这里尚有后续,后续里说,这位黑将军在突围后率领军部一路北上,他最后出现的地点,是祁连深处,黑水河的源头。
  
  而自那之后,黑将军才算是真正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不管是野史还是传说,都再没有出现过他的身影。
  
  此外,书中还提出不少疑问,大致可以归为三点——
  
  其一:黑将军缘何不在其妻告密后就将之杀害,而却要等到城破之际动手?
  
  其二:他为何要将一双儿女推入井中活埋?
  
  其三:那批宝藏,真的是被藏在黑水城中吗?
  
  据说黑城被攻陷后,中原大军曾大肆搜寻,都没有发现哪怕一点点蛛丝马迹,而其后几个世纪那么多人前赴后继也均是失望而归,黑城总共也就那么大的面积,如此地毯式的寻找都找不到,也难免会让写这书的人产生疑问。
  
  最下面一行,“祁连山黑水”五个字下面被做了重点记号,并且在旁边写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我也是越想越迷茫。
  
  捧着书发了会呆,我无意识地瞥了眼手表,一看之下大惊,这不知不觉都已经八点了?也就是说我已经在这呆了快四个小时了?
  
  靠小爷我今晚可不要在这破地方过夜。想了想夜里这小屋绝对阴森得跟个鬼屋似的,我打了个寒颤,一面将无名书放到背包里,一面用最快的速度翻完了第五格剩下的所有书籍。
  
  意料之中的,除了无名书外再无其他收获,我也没太失望,看看时间眼见着都八点半了,是时候撤离了。
  
  一一吹灭五盏灯,骤然暗下的光线让人生出即将被黑暗吞噬的错觉,好在还有手电的微光为我开道,不至于彻底被浓厚的墨色所掩埋。
  
  重新回到地面时天色早已黯淡,走出小屋我抬头,比城市要干净许多的天空上点缀着零落的星子,穿透亿万光年而来的细碎光辉显得极为柔和,与明丽的月色一起,同为静寂的夜添了光泽。
  
  只可惜这可以称得上美好的夜色我无暇欣赏,只顾着快些离开,下山途中,白日里稀疏平常的树木枝桠如今却显出几分怪异的狰狞,看得人心慌。走得急了,一不留神踩到滑石,险些滚下去,把我惊出一身汗。
  
  不像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每每华灯初上时就意味着夜里的狂欢将始,像冒沙井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