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天秤座事故 >

第11章

天秤座事故-第11章

小说: 天秤座事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晨曦在她的家乡,想必是个杰出人物,是,她怀念她,但决不会荒废她的工作与责任。

私人电话又接进来。

一听得是文英杰,日朗没头没脑丢过去一句:“我是自由身子。”不知是诉苦呢还是炫耀。

如果他害怕,大可趁早退缩。

文英杰笑问:“什么时候出的狱?”

日朗只得讪笑。

他说:“我今晚的飞机。”

什么?还未好好聚旧,他已经要走了。

是她耽搁了时间,他已经在她身边盘旋了好几天,等待机会。

“我现在马上出来。”

“不用,你忙你的。”

这人太斯文太守礼了。

日朗粗声粗气说:“半小时后在我楼下见面。”

进同退一样重要,岑介仁比较懂得把握这两点艺术。

日朗扔下所有工作,取过外套出门。

丢下一句话:“我傍晚再回来。”

见了面,文英杰仍然那样不愠不火地微笑。

日朗抱怨,“副刊那么厚,一下子都看完了吗?”

“反复读得会背了。”他微笑。

“几时再来?”

“日朗,看得出你期望的不是像我这么普通的男子。”

日朗吞一口涎沫,无言,低下头。

又不是为生活,日朗不想虚伪。

“谢谢你的款待。”

“你这样说,变成讽刺我了。”

“有机会来看我。”

“那顿晚餐呢?”

那文英杰忽然笑笑道:“吾不食嗟来之食。”

日朗被他气得啼笑皆非。

是她自己不好,左推右搪,总是不愿履行约会。

文英杰伸手过来握,“再见!”

“几时?”

文英杰又笑,“像我这样无关重要的角色,出现次数已经太多。若非你恰巧有空档,根本无瑕理会我,此刻我退出已是时候。”

“文君,人生并非舞台。”

“可是人还是知道进退的好。”

“你我总是朋友。”

文君笑,“继续寄报纸给我?”

“一定。”

“让我陪你吃顿饭。”

文英杰摇摇头,“并非我不情愿,谁不想有个可人儿陪着说说笑笑,将来希望你会特意请我。”

他有他倔强的地方。

他们终于道别。

文英杰又敲敲额角,“你瞧我这记性。”

“你还有话要说吗?”

“日朗,不要怪我多事,你应当致力改善你同令堂的关系。”

关怀与管闲事是有区别的。

“这不容易。”

“以你的智慧与能力,没有什么困难事。”

“僵着已经许多年了,像万载玄冰一样,怎样融化?”

“你还年轻,有许多时间。”

“时间有更重要的用途。”

“改善人际关系亦不算浪费。”

“我很感激你。”

“我多嘴是因为我看出你深觉遗憾。”

日朗不语。

文英杰终于识趣地道别。

日朗拉着他厚大的手,怪不舍得地晃两晃。

连立轩都不敢在她面前提她令堂的事,文英杰若不是真的关心她,何必得罪她。

“下次再见。”

他走了。

谁不想身边有个随传随到的人,打打杂、作陪、诉诉苦,可是没有诚意,白糟塌人家时间,是项罪孽,焦日朗不做这种事。

她还是有点恍然若失。

下了班,日朗找到母亲的家里去。

那地址还是叫秘书找出来的。

姚世华,兰南路一一四号三楼。

她翻开地图,发觉兰南路在一个小型工业区,距离银行区大约四十分钟车程。

要日朗回去实在是很困难的事。

过去十年,经过无数挣扎,赤足走了近十万八千里路,涉水登山,才到今日,有什么必要打回头。

可是日朗还是开着车,挤在路上直赴兰南路。

那里根本没有停车的地方,日朗把车停好要往回走二十分钟,天开始下雨,路上有泥泞,行人道上小贩摆着地摊,没有打伞的余地。

日朗终于找到目的地。

那幢旧楼的电梯有揩台布气味。

下班时分,归人渐多,人挤人,气息难闻,日朗想掩鼻,又觉得那是不礼貌的举止。

从三楼出来,她找到门牌按铃。

走廊暗得看不清手表。

门一开,亮光闪出来,日朗才看到已经七点。

“找谁?”

日朗走近一步。

门内的人见到一张漂亮的笑脸,光鲜的打扮,不禁一呆。

“找姚小姐。”

“姚小姐尚未回来。”

日朗真没想到母亲只租人家一间房间住,她还以为六十年代以后已没有那样的事了,有点震惊。

“我可以进来等她吗?”

“你是她的同事?”

“是,我给她送文件来。”

那家人开了门。

客厅狭小,他们一家四口正在用饭,日朗坐立不安。

女主人是一位中年太太,好心地说:“你到姚小姐房中等吧。”

进入房间,也不过只是一床一桌余地,真没想到母亲的生活会是那么窘。

案头上有一张姚世华年轻时的照片,像煞了日朗。

狭小的窗外没有风景。

日朗默然。

她想起梦中那间房间,母亲抱她坐在膝上讲故事,它也同样肮脏狭小。

母亲穷其一生未能脱离这个困境。

日朗冷静地想:可以叫她一起住吗?不行,焦日朗不能与她相处是个事实,她太了解她,三日之后她便会读她的日记听她的电话指挥她的佣人弄得鸡犬不宁。

十年前焦日朗就是因为那样才搬出来的。

那么,替母亲找个比较舒适的单位。

可是日朗能力有所不及,都会消费太过昂贵,普通人不可以支持两个家。

她用手托着头叹口气。

她是白来了。

多此一举,日朗抓起手袋站起来,向女主人告辞。

女主人正捧着一碗汤喝,不知是什么肉煮什么蔬菜,香得要命。

日朗在读书时最希望放学有一碗这样的汤喝,后来,后来就放弃了这样的奢望。

她道谢,退出狭窄的走廊。

一抬头,看见有人挡在她面前。

那是她母亲姚世华。

母亲一脸倦容,不忘讽刺她:“什么风把焦小姐吹到这里来?红十字会来巡视难民营乎?有啥地方可以改良别忘了告诉我。”

日朗静默一会儿,终于说:“我愿意替你付首期。”

她母亲却听懂了,有点意外,半晌说:“余款我也付不起。”

“我一个月一个月替你付。”

她却摆摆手,“免了,每个月都要我提心吊胆地等你施舍?我情愿住得差点。”

“可是这个地方——”

“实在不能见人是不是?”姚女士苦笑,“同我一样,已无人可见,无关重要。”

“空气也不好。”

“又不是你住这里,焦小姐,再见。”

焦日朗低下头,沉吟一会儿,“我再想办法。”

她母亲掏出锁匙开门,一边笑曰:“别想太久,我已年过半百。”

她一直不忘揶揄亲女,日朗却已不再生气。

她除了日朗已无他人,唯有拿她出气。

母女二人在门外擦身而过,各自返家。

焦日朗的家合规格得多,雪白的家具墙壁,一件多余杂物也无,整整有条,只住她一个人。

白色毛巾,白色香皂,都放在适当的位置。

这是焦日朗的堡垒,她需要这个安乐窝,每日辛劳的工作结束后,返回家中,缩成一团,逃避现实,不必开口说话,爱哭就痛哭一场,爱喝就喝个烂醉。

即使母亲是慈母,日朗也情愿独居。

日朗不想同任何人解释她的得失、苦乐、希望、前途。不,焦日朗始终还没有碰到那个人。

母亲没有救她,她也救不了母亲。

关系这样密切,也不管用。

日朗深深悲哀。

她终于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出门上班,看到邻居搬家。

心一动,日朗问:“房子卖出去没有?”

“我也是租的。”

日朗探头一看,装修新簇簇,没住多久,又搬走,真浪费。

“好端端为什么搬?”

那男生叹口气,“本来打算结婚。”

够了,一句话已经足够。

“租约满了没有?”

“当然没有。”

“请把房东电话号码给我。”

小单位,方向好,可是租金也不便宜。

整个上午,日朗都在想这件事。

然后秘书进来说:“它终于传过来了。”

日朗抬起头,“什么它?”

“那封信,一开头说‘晚霞,别来无恙乎’的信。”

“给我看。”

它终于克服了接收上的困难到了地球这一个角落。

“……我要托你去看一个人,他叫王首文,他的办公室在亚都大厦三十六楼环宇公司,他的住宅在落阳路一号,我念念不忘他——。”

看到这里,日朗抬起头莞尔,可是,晨曦,她在心里头问:“他可有记得你?”

“我想知道,他可有改变初衷,他知道与我联络的方法。晚霞,请你帮助我,晨曦。”

千方百计,不过是这么一回事。

日朗叹口气,同助手说:“查一查这个王首文。”

助手抬起头来,“王震亚的次子王首文?”

啊,还是名人之后,不简单。

不消半日,王首文君的剪报资料到了。

“他已婚?”

“上个月新婚。”

日朗连忙埋头研究资料。

助手问:“我们要同环宇做生意?”

“可能。”

“焦小姐,我真佩服你永远有备而战。”

“嘎,战争?”日朗笑,“我最不赞成打仗。”

王家在本市是比较次一等的望族,可是因为拥有一张畅销报纸,所以地位比一般生意人为高。

不过王首文并不在报馆办事。

他打理出入口生意,在亚都大厦上班。

上帝造王首文之际心情特别好,他英俊潇洒,家势丰厚,资质聪明,占尽世上优势,十分幸运。

上个月娶的是门当户对的一位任小姐,此刻不知是否仍在欧洲度假。

日朗吩咐:“去环宇问一声王首文是否在本市。”

十分钟后有答复:“昨天下午刚回来。”

日朗叹口气,怎么去找这个人呢?

何必还要拖一条尾巴呢?

干脆淡出,留一个美好记忆,岂非更为上策?

故日朗并无立刻去见王首文。

她找了房屋经纪看房子。

岑介仁的电话来了,“你要投资还是自住?为什么不找我?”

他约她下班面议。

哗,消息如此迅速灵通。

“我感激你的好意,我正替朋友找个小单位。”

“是范立轩?”

“不,但的确是单身女性,希望近我家,可以互相照顾。”

“什么价钱?”

日朗讲了一个数目。

立刻引起岑介仁讪笑,“日朗你真可爱,你多久没出来买东西了?”

日朗微愠:“人家只有那么多。”

“好人也太不会计算,怎么到现在才置业?”

“是家母。”日朗不得不说老实话。

岑介仁一怔,日朗从来没有同他提过母亲的事,只知她们感情欠佳。

“我陪你找,免你吃亏。”

你看,不相爱有不相爱的好处,到头来可以做朋友。

那日下班,岑介仁便来接她到处参观,替她打算盘。

以日朗目前的收入,无论如何摆不平。

日朗非常困惑,“我还以为我是高薪女士。”

岑介仁笑。

“通货膨涨把我们吞噬了,”日朗叹息。

“日朗,你现在不怪我到处刮生意赚钱了吧?”

日朗怪辛酸,“一向以来,贤的是你,愚的是我。”

“只有一个办法,把你那两房一厅卖掉,贴一点儿,买一间三房两厅,与伯母同住。”

“不行,一定要两道大门出入。”

“那么,另买两间一房一厅。”

“那么小,怎能住?由奢入俭难。”

“嫁给我,我自然会安置丈母娘。”岑介仁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