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出来混,就混出人样 >

第33章

出来混,就混出人样-第33章

小说: 出来混,就混出人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4
    44
厂里要借进五十万的高利贷,黄嘉文急了,立即就找陈依琪提意见,她觉得这五十万借得实在没必要,利息又那么高,会摊薄了工厂的利润。根据目前工厂的资金往来情况,不用借高利贷,可以保证生产正常周转了。搞工厂,并不是要资金越多越好,关健还是要追求成本效率,只要能满足周转流畅就够了。
陈依琪干脆将自己的心事对黄嘉文和盘托出,工厂有硬仗要打,就是资金显得严重不足。陈依琪要求黄嘉文帮忙精心筹划,要为工厂实施新的方案提供财务上的保障。
黄嘉文一听陈依琪的想法,连声说:玩不得,玩不得!这是搞实业的大忌!她拿陈依琪曾经和她交流过的话来反劝陈依琪,搞实业如果不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就不可以轻举狂动,因为注定会失败。这三个条件是,是不是有钱赚?是不是有人才去做?是不是有本钱去做?现在这三个条件都有问题。工厂以酒酿产品为主,才赢得了工友店的支持,要是去做月饼,产品有冲突,就没一家工友店会再帮着卖,那还能怎么赚钱?工厂内的工人没一人做过月饼,连个带班的师傅都找不出来,这月饼要怎么做?做月饼虽然可以欠到一些原辅材料,但也不是没有资金就可以做的,现在“冰点”饮料刚面市,是最需要资金的时候,要是再分散资金,岂不是会驼子栽筋斗,两头不着实。
陈依琪听黄嘉文说完,只是表示一定会在做法上慎重考虑。但这一仗,迟早都难免,她不会放弃。两人最后商定,五十万先借进来,财务往来从现在开始要每天一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大家及时协商。
小凤子与放贷人办完了借贷手续,放贷人并没有爽快地就将钱付出来,他临时又变卦,拖延着付款的日期。放贷人对两个下岗的女工办的工厂,还是有顾虑的。
只到回老家去的彭立国,与厂里做了笔五万箱“冰点”饮料的生意,放贷人才彻底的放下心来,借款也在第一时间划进了依琪食品厂的帐上。
彭立国回老家后,不光是赚了些孩子她妈的钱,也赢回来了点自己的运气。他开始供应依琪食品厂蜂蜜,又从依琪食品厂拉走酒酿产品,先在自己的门店里搞批发,后来又去了食品批发市场租了大铺面,再后来他就成了依琪食品厂常州总代理,生意做得还算红火。
陈依琪在吴梁做出了影响,彭立国不想他的债主去骚乱她,于是便主动地与债主们保持联系,还邀请债主去了常州,看他现在做的生意。那些债主并不知情他已离婚,见他一天天好起来,又有老婆作后盾,反没人再天天逼着他了,他也不等人家催,每月都按还款计划将钱如数汇上。
与彭立国姘居的女人,一直在攻关她的亲戚,想利用亲戚在位时手中的职权,争取做成一二笔大生意,大家好赚点钱。她的亲戚还算卖力,但机会不是说有就有,要赚钱还得慢慢等。
这一年,长江流域两度梅雨,阴雨不停,从上游到下游,从干流到支流,普遍持续的长时间降雨,形成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随后,中央军委紧急调动大批军队参与防洪抗洪。据官方报道,抗洪抢险的用兵总人数,超过了解放战争时期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解放军人数的总和,也超过了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是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以来,我军在长江沿岸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最重大的军事行动。
机会总算来了,政府要赠送一批饮料给长江前线的人民子弟兵,“冰点”饮料顺利的成了候选产品。条件是价格低于市场零售价30%,生产厂家也要捐赠一定数量的产品。通过协商,政府与彭立国签订了五万箱的合同,彭立国算了一笔帐,比批发价只是便宜了五分钱,等于是做了一笔大批发,做成后他可以纯赚十一万五。至于生产厂家捐出一定数量的产品,多少数量是生产厂家的心意,彭立国想产品是捐给抗洪抢险第一线的人民子弟兵,陈依琪是一定不会拒绝。
彭立国带着五万箱“冰点”饮料的合同赶到吴梁,火急火燎地找到陈依琪。陈依琪看了合同,觉得很为难,要按计划排,厂里最早的供货时间也要排到九月初。这可急傻了彭立国,政府是要等着送前线的,别说要到九月初,就是在规定的供货时间里,一天都不能耽搁。陈依琪让他别急,便找来小凤子一起商量,又重新排了全厂的供货计划,决定全厂动员,加班加点将这批货赶出来。
供货问题解决以后,彭立国谈到要让工厂也捐一部分产品给子弟兵,没想到被陈依琪一口就回绝了。这不仅让彭立国感到意外,连小凤子也不理解。小凤子说:“那些解放军抗洪救灾,连命都不顾,我们捐出一点产品能算什么?就当这批货不赚钱,也就当去做广告,这也都是应该的啊。”
陈依琪说得很坚决:“我们没有这个义务,一瓶都不捐!”
做过老公的彭立国知道陈依琪的脾气,她决定的事几乎是没有更改的可能,便只得自已用利润的钱另外多购买了二千六百一十箱,算是生产厂家捐的,这笔生意才算顺利完成。
生意做得很热闹,可等到生意做完,彭立国不但没赚到一分钱,倒贴了运费,还赔了钱。除多买二千六百一十箱化了五六万,提供生意的亲戚又拿走了五万元的回扣,与他同居的女人也要走了二万元茶水钱。彭立国硬硬头皮都给了,感叹着还是自己的命运不济,这老赔钱的狗屎霉运,怎么总是脱不了身。
但是,彭立国一想起女儿姗姗对自己一次性买走妈妈厂里那么多货,流露出的那佩服的眼神,就觉得这事做得太值得了!比起赚上了几十万、几百万,更令他感到了自豪和满足,他眯起了眼睛,幸福地笑着。
陈依琪得知彭立国没赚到钱以后,让厂里免了他一笔吴梁到常州的运费,另外再回扣了几个点给他,让他保了本,略有盈余。看到姗姗的父亲不再那么落泊,陈依琪心里也高兴,所以她和小凤子商量,彭立国要是在常州能定得下心来做,厂里就给他更低的价格,根据他现在的销售量,一年里,让他也多赚个一二十万。小凤子没意见,这事就说定了。
天气好象是一下子就变得炎热异常,饮料产品顿时开始在市场上走俏。谁也没想到,五万箱的“冰点”饮料运出后不久,从此就引爆了整个市场!
--有“冰点”饮料的镜头画面,开始每天都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比别的商家在央视投放的专业广告,播放得更密集,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央视为了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率亲自指挥千军万马抗洪救灾而剪辑的宣传片,其中为反映人民与子弟兵鱼水深情,有感涕不尽的人民群众开“冰点”饮料给子弟兵喝的画面,虽然只是几秒钟,但那画面上的“冰点”饮料却清晰可辨。这宣传片被全国的各家电视台转播,几乎家家电视台天天都在反复播放,你刚打开电视机,无论是哪个电视台,或许都能撞上,播出的频率之高在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历史上都属于罕见。
《太湖晨报》及时登出了王光荣写的长篇报道,专门赞颂依琪食品厂无私地捐赠产品给抗洪救灾的人民子弟兵的事迹。到了王光荣的笔下,这次捐赠便成了吴梁企业家一次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广告的价值可以以千万来计,陈依琪也就被他吹嘘成了营销大师。
一时里,“冰点”饮料在吴梁市里名噪一时,自豪的不光是全体依琪食品厂的人,吴梁市里从市领导到市民,人人都在以“冰点”饮料为荣。而带来的市场效果就是工厂门前等货的车排起了长龙,谁只要拿得到“冰点”饮料,谁就可以立马赚到钱,所有的批发商都要批发满二十箱其它饮料才配给一箱“冰点”。而有计划货源的工友食品店也着实都风光了一把,因为每天正常有“冰点”饮料供应,明显拉来了不少消费者,除了卖“冰点”饮料赚了钱,其他生意也比往年好上了几成。依琪食品厂就更不用说了,谁也没想到,这钱突然就象洪水一样地涌进了厂里。
小凤子兴奋得每天都象个疯婆子,她一天里要问陈依琪好几遍:这不会是在做梦吧?我收进来的不会都是草纸吧?她还很俏皮的私下偷偷地问陈依琪:依琪姐,这次不肯捐点产品出去,你是不是太过份啦?
陈依琪不改初衷,依旧那样固执地说:“这有什么过份的!他们作秀,我们跟着起什么哄。我在农村里也见过抗洪,就没见要用人的身体去挡洪水的,还调动了那么多的兵。这样人命关天的事情,他们玩得象儿戏似的。你看那电视新闻,子弟兵在江边排成一行,军官叫着一二三,一个个士兵拿着个脸盆整齐划一地在舀水,象演戏似的。那气势确实是壮观,看上去真的是气吞山河,让人激动啊!但那也太污辱全国人民的智商了吧?这哪里是为了保卫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大洪水百年不遇,损失惨重,都已经死了上千人,他们还有心过权力瘾,玩真人秀?说到底,他们除了关心他们自己的权力,真的一点都不会在乎老百姓也包括子弟兵的死活!爱玩让他们玩去,我们不掺和!”
小凤子想想也是,但她还是觉得这次依琪姐做得有点吝啬,那些不怕死不怕苦的子弟兵,让人感动得落泪,捐点产品出来是给他们的,又不是给那些玩权的狗官。
母亲事后知情,气得火冒三丈,一直在骂女儿忘本!她让姗姗硬是将陈依琪从办公室里拖了回来,气呼呼地质询此事。
陈依琪忙劝慰着母亲,掩饰着说:谁说我没捐?我是让彭立国捐的!
母亲的身体已经有所恢复,护理她的护士也回去了。但母亲比起从前来,明显地苍老了许多。她一听说是彭立国捐的,脸上的表情也平和了下来,母亲夸起了彭建国:“难得他开始有了这份心。”
陈依琪为了讨好母亲,灵机一动,告诉母亲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一百箱的“冰点”饮料,是准备要以母亲的名义捐赠给孤老院的。现在“冰点”饮料外面卖疯了,孤老院的孤寡老人怕是没机会能喝得到。母亲要是不觉得累,女儿就陪着母亲一起去送。
母亲一听精神大振,连声赞扬女儿做得对。生意好了,赚到了钱,就应该要多去关照关照困难的人。她说自己一定要去,去看看那些孤老院的老人,就会知足自己的生活有多幸福!
陈依琪说出去安排一下,就带母亲去。陈依琪找小凤子一起,凑来凑去也只能凑出四十九箱的“冰点”饮料现货,无奈中只得再补上五十一箱的2500克包装的酒酿产品装上了车,另外又准备了每只都装了二百元人民币的二百六十一只红包。
一切准备就绪,陈依琪无奈中只能让小凤子陪母亲去了孤老院。她一转身根本就没法再脱身,她必须留下来,因为有领导来了厂里。
45
    45
来的是街道经管站的领导,是来为一家新厂开业募捐的。陈依琪想起自己工厂开业时,街道也曾募捐了别人,便爽快地答应要捐出十围台,她想一围台酒席也就是七八百元,出个七八千元工厂现在也能承受,就算是一次性还上工厂开业时欠下的人情。
经管站的人一听,连声说,都说陈老板这次发大了,果然是不虚传!但一次性捐出十围台也太多了,五围台就够,一围台是一万,就出五万吧!
陈依琪刚喝上一口水,险些喷出来!
她赶紧声明:“我说的十围台就是七八千元最多一万元,多了不行。别看这工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