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出来混,就混出人样 >

第22章

出来混,就混出人样-第22章

小说: 出来混,就混出人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老板忙拿纸巾给她,有她叫了他大哥,他也敢叫她妹妹了:“依琪妹妹,你一定是心里有事,你要是信得过大哥,你就直说。我没你能耐,但二个人商量,总比一个人的主意想得周全。”
陈依琪只是叹气,犹豫了半天还是摇头。刘老板催她说话,神情里表现出了一个男人无畏的胆气,脸上也充满了要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豪气。陈依琪仰起头,终于鼓起勇气对他说了:“我一个朋友,还是好朋友,他一开始就答应借给我三十万投资工厂,我还答应要付他二分的高利息。现在我把自己的钱都投进去了,这工厂开工急着要用他的三十万,他突然就变卦了,说他老婆不放心他把钱借给我一个女人。嘿,他一反悔,真的是把我好好的计划全打乱了,害得我现在是进退两难!”
刘老板一听大笑了起来,陈依琪看着他笑,心里是十五只水桶吊水,七上八下。
只见刘老板端起酒杯干完了杯中的酒,说道:“你是为这事烦心?这算个什么事?你要几百万,大哥拿不出来,有心也无力。但你就为这三十万的事,那有什么好担心的,我来帮你想想办法。只是现在快近年关了,我那些工人们都等着领一年的工钱回家过年,我也不能失信他们,钱确实是紧了一些。你用钱又要得急,等不到年后。这样吧,我先拿二十万出来借你,年前要再多点肯定不行,过了大年三十晚上我负责,一定帮你再找十万,肯定没问题。你不用去求谁了,相信大哥,这事大哥包了!至于说利息,你就根据银行贷款利息给。”
陈依琪心定了,也不正脸看他,半低着头说道:“要是你真的有钱借我,按银行的利息可不行……”
“有什么不行的,这事就这样说定了。你尽管放心,开开心心喝酒。”刘老板拿过酒瓶为自己斟酒。
陈依琪忙站起来抢过了酒瓶,帮他斟满杯,说道:“不不不,这事不能现在说定。你喝了酒,说话不用算数。这不是小事情,等你没喝酒想清楚了再说。要是你真有钱可以借给我,那就借给我半年,我可以出一分五的利息,要真的行,那就是你刘大哥帮了妹妹天大的忙!现在我们只喝酒,不谈这事!”
“我没喝醉,清醒着呢!”刘老板端起酒杯来又要与陈依琪碰杯。
刘锡山喝醉了,但他酒醒后没有失信,当天就去拿来了一本存折交给了陈依琪,他说上面刚好有二十万,是凭密码支取的,密码是他的生日。陈依琪打了张借条让他收好,心里自然是说不尽的感激。
有了刘锡山借出来的二十万,吴梁依琪食品厂按原计划开工生产了。
陈依琪并没打算要举行开业典礼,但街道办主任说,新工厂开业是街道里的一件大事,说什么也要热闹一下。
街道办主任带着一群街道干部来工厂时,只是节前地区上例行的安全检查。当大家看到原来的纸箱厂里全新的面貌,着实吃了一惊,个个都感到了意外。街道主任一激动,临时决定在厂里开起了现场办公会议,接下来要去别单位的检查也就顺延了。
街道办主任连声夸赞陈依琪是个能人,还说要全力支持她将“依琪家酒酿”做成街道的拳头产品。街道办主任拍板,将开业典礼的日子就定在腊月廿十,这天是阳历十八,口彩好,又是星期天,领导也好请。
陈依琪心里交待着自己别昏头,冤大头的事情千万做不得,即使小凤子肯认帐,母亲看见了铺张,一定不会少唠叨。所以,她脸上不断地表现出为难来,到最后,她干脆鼓足了勇气轻声对街道办主任说:小厂新开,出不起费用。
街道办主任笑笑,说得若无其事:不用你操心,大家出把力,事情就办成了。
街道办主任当场就布置,请宣传科牵头,教委、计生办、妇联、团委、科教文体办协助,负责布置星期天的现场气氛;财政所、经委、司法所、土管所、经管站、审计站、民政科、环保所、武装部、派出所、工商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和几大社区服务中心负责拉赞助,不用多,每个部门几桌人出席就支持几桌酒席的钱。纪委、组织科、信访办、计生办、妇联、团委拉不了赞助的部门,自己与拉得了赞助的单位协调,经管站、审计站、派出所、工商所、税务局要能者多劳。由党政办负责出面邀请上级领导。市领导比较忙,不一定得空来,重点就放在区领导,能请到的班子成员尽量要全部请到场。街道办主任还再三强调了这次活动的意义,这不是为了显示政绩,这完全是为了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是为了发展街道经济,是为了深化改革开放。就这三点,没有一点的意义不重大!
开业典礼看上去全成了街道办在唱戏,区里领导来了不少,虽然做酒酿不是造原子弹,但这意义也非同小可,这是政府支持下岗工人自行创业的典型事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点表扬,乐得街道办主任的嘴巴始终都合不拢。
陈依琪也同样大有收获。开业典礼,很多工友前来祝贺,刘老板也来了。厂区内空地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很多车一眼就能认出是政府出身。这些车足以让工友们和刘老板相信,依琪食品厂有不一样的背景,这对增强大家合作的信心大有帮助。
应酬忙得不亦乐乎的陈依琪,没忘记要招呼好工友和刘老板,她在紫鸳花饭店另外定了几桌,让小凤子作陪。她也没忘记要请居委会的张伯伯,还特别交待母亲要亲自出面,另外再送上两条好烟、两瓶好酒。张伯伯烟酒都不收,只要求还象从前,过年时能端一碗母亲自己做的酒糟肉给他,母亲一口答应。
热闹归热闹,这几天,陈依琪的心里并不踏实。她无意中在厂里一大堆的酒甏头里,发现了不少异样的甏头,那不是自已厂里的。她预感到,酒酿在市场上已经出了问题。工厂刚开业,陈依琪一直在担心的事情,真的就发生了。
第五章33
    第五章
33
夜里悄悄地下了场雪,满世界都银装素裹,江南的早晨格外的雅洁和宁静。环卫工人在夜色中清除了大马路上的雪,但门前路边依然是银色一片,给了刚经历睡梦的人一个无比的惊喜。这干净的天地,掩盖了杂色万千,略去了纷繁喧嚣,为这个污浊的世界带来了一片纯净。人们一如往常的生活,但心里却多了些期冀。
古城无处不入画,无处不蕴涵生机。晨练爱好者,早早就在雪地嬉戏运动。赶上学的学生也放弃了坐车,宁肯徒步,去追逐着刚用冻得象胡萝卜样的手指捏起来扔出去的雪球,那脖颈上系着的鲜亮的红领巾,象火焰在跳动。几只麻雀在雪地边的水门汀上蹦蹦跳跳着觅食,即使孩子们跑过也不惊飞,只作跳跃状,闪开你几步。
慵懒的太阳开始象个醉汉,在狭窄的小巷,杂乱的弄堂里透出火红的脸。满城的小巷弄堂开始喧闹、忙碌。玩雪的,打起雪仗;扫雪的,堆起雪人;叫卖的,吆喝的,摆摊的,搁担的,连锅碗瓢盆也一起喧杂吵闹起来。卖蔬菜的摊子上摆的有绿的,黄的,红的,紫的蔬菜,在四周的白雪映衬下分外鲜艳,卖早点的各家各有各家的特色,小笼包子、梅花糕、萝卜丝饼、酒酿圆子、沙锅牛线、银丝面、豆腐花,热腾腾,香喷喷,谁也挡不住诱惑。
有家专卖酒酿圆子的店,门前竖起了块广告牌,醒目的写着“本店用的酒酿是正宗的依琪家酒酿”,更夸张地是上面还有句广告语:“依琪家酒酿,壮阳丰胸之宝”。也许是受到这广告牌的吸引,店内店外的食客还不少,有人端着碗酒酿就站在雪地里吃。
陈依琪路过,好奇地进门等了个座位,要了碗酒酿,还在隔壁要了笼小笼包。那酒酿圆子尝了第一口,她便知道不是自己厂里的酒酿做的,少了自家酒酿那种爽口的酸酸甜甜味,也缺了点酒香。吃小笼包子喝酒酿圆子,原本是天配,夹起皮如纸薄的包子,一吮满口卤,再就一口酒酿圆子,满口香,那个鲜美啊,真不会输给山珍海味。可惜这酒酿圆子差了点,但熙熙攘攘的食客要赶着时间,大都是在吞吃的,没几人会象她一样用心在品。
小凤子跑市场,到处在和开食品店的工友说“依琪家酒酿”的特别,工友们又对主顾夸大着那些特别。倪骏康设计出的广告页又将这酒酿的好处,系统的作了宣传,还真起了不小的作用。一只大众的产品和一个古老的话题扯到了一起,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依琪家酒酿”在市场上悄然走火。女人对身体女性特征痴迷的追求和男人满足欲望对身体疯狂的透支,大大诱导了消费者的消费趋势,也激发起了消费者强烈的消费欲望。这也清晰地映射出了当代人释放欲望和媚于性情的斑斑绰影。
酒酿本身就是吴梁市的传统食品,各家各户都能用酒酿做出许许多多的花样来,只是大家都已难得再肯化时间去做了。先前只是有些家里的老人孩子,磨灭不去儿时的甜蜜记忆,爱吃酒酿。左邻右舍一议论,那些家庭主妇也就成了酒酿的主顾,一听说有美容丰胸的好处,更多爱赶时尚的女人小姐很快也都加入了进来,成了消费酒酿的生力军,而他们的男朋友或先生也就被拖下了水,愿意不愿意,都得尝尝,这一尝也便觉得没有女人逼迫着要自己吃时的那种恐怖了。
因为供货量的有限,后来就出现了很多食品店门前少有的排队限买的现象。这一排队,一限供,市面上就传开了,“依琪家酒酿”被说得神乎其神,想买不想买的,都开始凑起了热闹。“依琪家酒酿”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饥饿状态,三天二头断货,大多数食品店便开始自己酿制酒酿,在酒甏头上贴上“依琪家酒酿”出售,一样的被一抢而空。
小凤子原以为工友们不可能冒牌做假,但四下一查看,让她吃惊的是十家到有七家是在自己做酒酿的,她心里老大个不爽,却又觉得很无奈,别人家帮着你卖酒酿,没说好不能自己做,做酒酿又不是什么高难活,家家都会。自从“依琪家酒酿”走俏,大家就一窝蜂跟着上,整个吴梁城里,好象家家户户都开始在卖酒酿了。
母亲觉得女儿过于张扬,这酒酿搞个小作坊做做,也不用卖多,每天卖出个五甏头十甏头,天天有进帐,一年下来收入也十分可观,足以闷声发大财。现在家家都在做,也不能说是坏事,谁也不能去挡谁发财的道。但竞争大了,众商家良莠不齐,市场上产品优劣不等,很快就会乱得一团糟,价钱也不会再买得好。最怕的就是那些黑心的,为了多赚钱,以次冲好,甚至敢做出不干不净的,那就完了,慢慢就会没人再买。人家等到市场不好就不会再做,也不会有什么大损失,可女儿拿下了这么大的工厂,又投下了这么多本钱,要是不做,那就真的只有跳太湖的份了。母亲说,赚钱的事都是冷开水泡茶,慢慢来的,细水才能长流。现在的人啊,发财赶得急,都恨不得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光想着洋楼、汽车一夜里全有的好事。
母亲这话就是说女儿的,但陈依琪可不这样想。
从前的人发家致富全得靠慢慢积累,所以要三代人才能做出一个富翁来,可如今的时代不同了,只要抓得住机遇,不出三年就有可能赚够三代人化的钱。这种财富机遇,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中国才有。虽然这个社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是,但在这个大变革的社会里,任何奇怪都不足怪,任何极端都正常,任何可能都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几乎人人都有机会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