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花寨女皇 >

第45章

花寨女皇-第45章

小说: 花寨女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很快记录完毕,让发言人过目签字,最后由院长审阅,信手写了:“座谈材料属实。婺江设计院  院长:陈方园。”
我觉得我这次采访比较成功,心里一阵轻松,又与大家喝了几杯,撤去席面喝了一会茶。才回到院长办公室盖了公章。
院长坚持派车送我到客栈,陪送的李秘书还拎来一床纯羊毛毯,我坚持不收,可女秘书悄悄地告诉我:“院长和高工们都说了,你是为我们雪冤而来的,这点小意思还是春节工会分发职工奖励品,院长坚持不要,扔在仓库碍事,就叫我代赠给您,这点面子还要给他的。不然我交不了差……”
等我醒悟过来时,小车早已跑了。这使我想起舆论对于揭露事物真相;加强群众监督,抨击误导;还给社会公正是多么重要。经过这次特殊的采访,我对李一帆昭雪信心更足了。同时使我感到人民群众多么需要媒体来沟通人与人的关系,提高国家机器转的透明度,化解内部矛盾,加强社会监督,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李一帆是纵火案的策划者,但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抵制者,从结果来看有几十条命案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罪不可赦。但对造成这种恶果的根本原因没有绝对查清以前,就匆匆忙忙判决会造成无故的伤害。如果是后者,那么李一帆可能同过去许多冤狱一样,是职能部门官僚主义的受害者。
我有了这次采访的经验,就大胆放开,先查证稻草和汽油的来历,数量、策划者、实施者。同时又走访了城建局、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对采购的钢筋、水泥的型号、标号、产地、验证单位都作力所能及取证。
由于文化大革命“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极左思潮泛滥,把几乎所有的革命干部都打成“叛徒、特务和走资派”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而今这批曾经被造反派揪斗过的“牛鬼蛇神”已经有了悔改表现,大部分是好的或者比较好的。进入了“三结合”的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班子而官复原职。现在他们很少顾及当时社会主客观条件来审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动乱,则利用自己掌握的部分国家机器镇压这些害群之马,有的不愿进行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光凭意气用事,不分青红皂白,滥用权力,伤害无辜,重犯了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历来是误国殃民的真老虎。为了激起上层人物和民众的关注,敲山震虎,我在报社投了第一篇稿子。不久,在《婺江日报》群众来信栏版很不显眼的地方刊登了豆腐干大一块文章,全文如下:
大楼倒塌之迷
七月十三日,联总在众目睽睽之中公然烧毁了全市最大的标志性的建筑市委大楼。当火焰蹿到四楼时,突然发生一声巨响,整座八层的大楼坐塌在滚滚的浓烟里。
据联总提供证词:火烧大楼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他们从市郊章村运来十二辆农运A—1型拖拉机,每辆装载稻草杂毛柴十二担左右,堆积在大楼底层周围,泼上二十公斤汽油,结果在四十分钟内把大楼烧塌,这是在场数万人目睹的事实。
为了澄清事实,还我历史本来的面貌,笔者先后走访了市建筑设计院、工程承建公司和有关资深专家学者,查阅了大量档案材料,进行了现场考察研究,认为设计施工、钢筋水泥的规格、质量都符合管理条例的要求和标准。如果大楼真的有设计施工方面缺陷也不可能完好无损存在十年。但一百二十担稻草产生的热量相当二点四吨标准煤。设计院高级设计师胡梦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用二吨多煤烧塌二万多平方米的一幢大楼,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现在的问题是:大楼明明是联总烧的,但光靠联总准备的燃料又不足以烧毁大楼,那么大楼怎么会倒塌的呢?这是一个迷。亲爱的读者,你听到倒塌时巨大的爆炸声了吗?你能解开这个迷吗?
本报记者:冷艳
三十九
    三十九
市里正召开三级干部大会,满街都是标语,横幅,宣传车喇叭伸到街头巷尾,为这次大会的召开作舆论的铺垫。在新市委的领导下,各级新班子认真贯彻红头文件,认清形势,统一认识,为促进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出努力。
在布置得庄严肃穆的市委礼堂,市委书记作了半年工作总结报告。他把贯彻中共中央文件,深入批林批孔运动只作了扼要的说明,接着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要遵守纪律,注重“抓革命 促生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加强粮、油、棉票证发放管理,把粮食定量每个人二十斤所提高到二十二斤。肉票每月人一斤提高到一点五斤,改善和提高群众的生活是我们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我们不能搞无米之炊,必须把生产抓上去,对交通、能源和事关国计民生的工农业生产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尽快恢复秩序,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对于那些危害社会安定团结,破坏生产的害群之马绳之以法,决不姑息,还我一方清宁,让广大工农群众得到休养生息机会,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是大局,要用这个大道理管住小道理……
整个礼堂座无虚位,全场屏住气息聆听,只听到沙沙走笔声,连干咳都没有,这些有幸进到三结合各级委员会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会后还要一字不漏地传达部署,才能达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主席台上一排溜坐着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戴无量把当日《婺江日报》悄悄地递给刚讲完话的张广才:“你看看这篇文章!”
张广才浏览一下,说:“你马上打个电话给主编,以后少登这些干扰大方向的东西!”
“你知道这个‘冷艳’是谁吗?”
“冷艳,报社有这位记者?”
“红蕾傲雪自然又冷又艳,这还不是个‘梅’字么?”
“是她——”张广才这才惊觉起来,再认真地一字一句读了一遍:“文风犀利,有很大的煽动性,没想到她也能写这么好的文章。你不是兼任政法委的书记么?就批给公检法有关领导读一读也好!”
我这块“豆腐干”抛给广大读者竟引起轩然大波,那电话和信件雪片似的飞向总编室,屠宰亮凡有“冷艳”收的信件都转给我,我终于从人民来信中获得大楼烧毁前半个月即6月19日鲁冠方要炸毁全城威胁性讲话记录;陈方园和郭刚分别代表设计院和承建公司带着随员前来客栈表示诚谢。视产品质量为生命本是企业属性,能见报不但大大提高企业知名度,起了广告效应,也昭雪了他们造成大楼倒塌质量之嫌不白之冤,怎么感谢都不过分。然而我正进行着材料收集工作,令他们屡屡踏空,不遇而返,留下许多礼物。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价值观的偏离,他们只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以拉关系,走后门,造舆论来弥补环境公平性的不足,也就造成社会风气的污染源,这些礼物不仅是我从事媒体工作被扭曲了的价值,也是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不顺的物证。
由于文革风潮余波继续对政权的冲击,致使新的掌权者尽力摆脱非理性群众运动的干扰,也会把许多平民正确呼声排除在外,我的“豆腐干”打动不了新的权贵,反视为“干扰大方向”这就决定了李一帆虽属无辜,但也难免珠混鱼目,在劫难逃,这在我心里比谁都清楚。
刚刚激起来的热情又被自己所泼的冷水浇凉了。我陷入了沉思和痛苦中,但拯救李一帆于水火的强烈欲望不得不使我重心振作起来。现在堆积在我的案头的群众来信中不是揭发了鲁冠方在大庭广众面前扬言要炸毁全城吗?这难道与大楼倒塌没有内在联系么?于是我立即用红水笔把爆炸——倒塌——烧楼划上等号。因此,我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化学知识学习,研究炸药的化学结构和制作方法,于是一头钻进市图书馆,认真读几本化学方面的书,我无意中发现,我们所普遍使用的化肥硝酸铵,其实和普通炸药同属一个家簇,只要得到某种催化济,通过一定的反应堆,有了安全操作平台。就可能转化为炸药。回顾孩提时代,我们还可以从墙壁上刮下来的芒硝和研细的炭粉拌和烘干,可以制造流星,于是我得出给论,炸药虽是国家严格控制的危险品,但完全可以从民间土法制造……
我凭这张采访证,访遍了婺市的所有化工厂,但没有一家生产炸药的,有家省属大型化工厂能生产炸药,但管理极为规范而严格。光凭记者身份也无法深入车间。我又闪出一个念头,到采石场,拜爆破工为师,同他们一起打钢钎、埋炸药、点线,参加爆破。同时还可以了解炸药品种、形态、产地、采购渠道。
我决心到大渊头还阳沟采石场,翠英的儿子洪斌就在那里打炮眼……
四十
    四十
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把刚下车的二十多位乘客逼进临时搭建岸埠上的草棚里。
由于地处深山野岭,村远人稀,公交车以此为终点。乘客们上车时还是晴空万里,谁会预料有变?因此均未备得雨具,只得一拥出车门,就冒着斜打的雨点,纷纷钻进这唯一的草棚,等待风停雨歇时再各奔东西。
这个旧时搭建的草棚,还是公路段修公路时留下来的,路面背河,年久失修,草顶掀动,棚架摇晃,由于体积太小,避雨的人只顾挤进来,那怕漏水湿衣。我原来是站在中间的,现在已被挤压到里壁,我下意识地掀开后壁的挡风草帘一看,都惊呆了。原来下面是万丈深渊,那滔滔大江擦边而过,但听不到拍浪声。
出门人都懂得体谅,虽然很拥挤却还相安无事。这时我才懂得什么叫同舟共济,不然我早已被挤入崖下。
那风雨一阵紧一阵,人们告诉我昨天广播里还说下午有台风过境,没想到上午就应验了。由于风向变换,靠棚檐的人们被斜雨打湿,不得不尽量往里挤压,我已经快靠壁了,但在我的背后还有一位五十开外的老头,我调头一看,原来他靠拐杖站着。黄亮的脑壳上挂下一条条蚯蚓似的热汗。脸色苍白,喘着粗气。身体摇晃,看样子病得不轻。
“大伯,你那里不舒服?”我关切地问道。
“我饿得慌,低血糖!”他有气无力地说。
我忙从兜里掏出块夹心面包递给他:“你快吃吧,吃了甜食也许会好一些。”
他急忙一把抓住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想又噎住了。
“慢点吃,喝点水吧!”我拍拍他的背心,又开瓶矿泉水喂他。他好不容易咽下那口噎食。我又把一把口香糖塞进他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口袋里:“出门人都不容易,你还需补点糖份。”
“姑娘,你是城里来的?”老头打量了我一眼。
“是的,我是到大渊采石场采访的记者。”
“记者?”他若有所思,嘴里也停止了咀嚼,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忙把身子转过去。这一切都引起我的好奇,但我还是把视线转向。
前面的人群动了,一股强大的旋风夹着豆大的冰雹,劈头劈脑打来,呼啦一声,把草棚掀掉一半,人们本能地往里挤压,把我俩挤到悬崖的边缘,我一手抓住大伯,一手抓住一根梁椽,大声疾呼:“大家不要挤了,再挤就掉进河里去了……”
还没等我说完,一阵呼啸怒吼的狂风袭来,整个草棚哗啦一下掀起,像降落伞似的凌空飞旋,我紧紧抓住草棚上树椽,另手抓住大伯,连草棚一起在二千多米深的崖下空谷凌空飘荡。
“放手别管我,你危险!”
“抓住,一放手你就会粉身碎骨的。”我死命抓住他,大约飘荡到二十多米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