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青春岁月之二 远方 >

第65章

青春岁月之二 远方-第65章

小说: 青春岁月之二 远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板有点发怒了,要冲过来打安生的人,陈良的个子虽然不高,但很魁梧,紧紧地把他抱住了,一边劝道:“张老板,别这样,他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别生气。”
虽然这时所有的人都已经凑了过来,安生索性心一横,继续说道:“我只是要我的工资,我的工资才多少钱呢,为什么干了三个月才发一回生活费?”
张老板更是气上心头,嚷道:“我当初又没有求你在这里,你现在就可以走。要不是当时看着你可怜,谁会要你这种人。”
安生平时没什么脾气,现在却似变了一个人,大着嗓门说道:“好,我也不想跟你理论什么,你现在把钱给我,我马上就走。”
张老板这时已是青筋直暴,喝道:“谁欠你的钱啦,你马上给我走!清民,把他赶出去!”
清民是张老板的亲戚,此时也站在旁边看着,听到此话马上走上前来推了安生一把,拿出一脸的凶神恶煞的样子嚷道:“这里不是你撒野的地方,马上给我滚出去!”
安生也已经没有多少理智了,像头愤怒的公牛,尽管有好意不让他吃这眼前亏的人拉着他的胳膊,他还是挣扎开来,冲了过去,与那个叫清民的揪在了一起。叫清民的显然比他的个子要高出一节,更是魁梧许多,两个拳头便把安生打倒在了地上。安生一下子有点懵了,因为有一拳正好打在了他的头上,一倒下眼前便一片模糊,脑里更是成了一团火花。这时的局面显然已经有些不受控制了,有人趁机踢了安生几脚,而有两个人上前把叫清民的拉住,不让他再打了,大概是拉得不稳,叫清民的还是得到一次机会,把安生再踢了一脚。
陈良在那同时松开了张老板的胳膊,而又把叫清民的拉住,一边急道:“看我一个薄面,不要再打了,他是一个读书的,哪经得起你们一打呢,出了什么问题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显然,他也看到了有其他的人趁乱踢了安生几脚。
这个时候,安生仍躺在地上,他的潜意识里只剩下如何爬起来。而张老板和叫清民的这时也没有再上前去了,其他的人表情木木地都站在那里,停止了骚动。看得出,陈良的话起到了一些作用。大概,空气静止了几秒钟,从人群中小李走了出来,走到了安生跟前,把安生扶着坐在了地上。
大家看到安生这时有一边脸已经青紫了,鼻子里更是淌出了血,淌到了他的汗衫上,汗衫不知是在什么时候被扯破了,有一大块碎片稀拉拉地搭着,模样自然说不出的狼狈。
得意的自然是叫清民的,他仍站在那里眼角瞥着安生,一边整了整自己的衣服,一边道:“要不是他送上门来,我还懒得动手呢。”
所有的人都在看着安生,而安生此刻确实已拿不出什么力气说什么了,甚至都不能站起来,只是捂着自己的头。众人看安生没什么动静,又转过去看张老板,毕竟他是另一个主角。张老板果然也不负众望,说话了:“算了,把钱给他,让他走。”说完这一定性式的话,便进了里屋去了。
叫清民的也做出了高姿态,开始问陈良有多少的工钱没有结算。陈良记得安生是哪一号来的,便对清民说了。清民拿出钱来递在陈良手上,也进里屋去了。陈良对其他的观众喊了声:“别在这里看了,欺负一个外地人算什么本事。”观众们大概感到了一些不好意思,也就慢慢散开了,或者索性跑到了屋外去了。
堂屋里只剩下安生、小李和陈良三个人了。陈良蹲下来把钱塞进了安生裤口袋里,看了看他的伤,说道:“去医院止止血吧。”
安生缓缓地摇了头,说了一句:“拿碗凉水就行。”
小李立即站了起来,去拿来一碗凉水。安生把已经扯坏的汗衫脱了下来,从那上面撕下一小块,当着棉球塞在鼻子里,然后就把凉水蘸了在自己的脖子上连连拍打着。小时候,他经常出鼻血,他妈妈就是用这种办法来给他止血。果然有些效果,慢慢的鼻血已不再出了。他站了起来,从他那床底下拿出了行李,换上衣服,然后一声不啃着走了出去。
陈良和小李都跟了上去,陈良还把安生拉住,问道:“你这是去哪里呀?”
安生淡淡地说:“没事的,我就在香山,不会走远。”
陈良道:“那你晚上睡哪儿呢?”
安生道:“总会有办法的。”说完看了看陈良和小李就走了。
陈良还是不放心,又走上前去,说:“还是让我陪陪你吧。”
安生道:“我想一个人呆一会儿,谢谢你,我会再来找你的。”
陈良虽不踏实,但也只好看着安生就这样离开了。
安生先是朝着郊外的方向去了,找到了一条小水沟。在水沟前他蹲了下来,捧着水把脸上的血渍洗干净。脸上肿胀着的伤现在已是火辣辣的痛起来,用凉水润着倒可以缓解许多。然后,他就坐在地上,脑子里开始出现刚过去不久的那一幕。
这无疑是个痛苦的回顾,却又不能逃避。他愣愣地坐在那里,一坐就是一下午。后来,他不愿再去想了,立即去邮局给乐生寄了一百元钱,另外又给他母亲寄了两百元钱。寄完钱后,身上还剩下一百元,这足够他用上一段时间了。
晚上他是在香山新桥的桥墩底下睡的。他需要好好地抚平他那起了波澜的心怀,这里既没有人来骚扰他,也因为眼前就是香山河,可以看到十分美丽的景致,可以领略到清爽的凉风,实在是一个好地方。只是有些蚊子,不过,比起南方的蚊子这里还是少多了,相对于其它的好处更算不得什么。
他也不是第一次受到别人的拳头了。上一次是在凤亭,李云生打了他,后来呢,李云生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现在,他为了工资挨了人家的打,可结果呢,他拿到了自己应得的足额的工资。所以,他也不必太沮丧,至于那些暗里使着冷箭的人,也就更不愿去计较了,即使去追究,可连人都没有看清楚,追究谁呢?这就是他到了下半夜后的想法。他想,毕竟他应该考虑找工作的问题了,这才是他真正需要面临的。
第二天,他就开始去香山的郊外寻找,因为那些地方有不少的工厂。香山不大,他虽然已经呆了三个月了,但还是有很多的地方没有去过,而这次刚好可以弥补这个遗憾,沿着镇郊走了一圈之后,更是在心里喜欢上这个江南小镇。至于工作,他也看到有几家工厂要招人的,跑过去一看,结果人招满了。
那些工厂的外面也有几个像他差不多年纪来找工作的年轻人,有的从这一家跑到那一家一直在一起,于是他跟他们渐渐说起话来。这些人虽然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起说些共同关注的话题,自然再好不过,也可以把心里的失望暂时丢开。他从一个河南人的嘴里得知,附近有一家农药厂要大量地招工,有几个人充满着期待便去了。
安生也跟着去了,果然有这样一家农药厂,而且规模还不小。他们去问了门卫,门卫说是要招一批人,但要等负责招工的人回来,让他们顿时看到了希望。这时虽然已是下午,包括安生,有些人还没有吃午饭,但显然由于看到了希望而忘掉了饥饿。
共同等待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之后,那个负责招工的人终于回来了。安生跟着其他人上前一问,果然是要招人,但只要熟练工。大家排着队一一接受负责人的面试,有的人被选中了,让他们第二天来作体检,有的人则失望地离开。当问到安生的时候,他说:“我虽然以前没有在农药厂干过,但我是医生……”他心里存在的侥幸是他所十分熟悉的医药跟这农药多多少少有点相关,也许算作某种契机。
那个负责人好像是没有听清楚,又问了安生一遍,之后满脸疑问地说道:“可我这里并不是制药厂,你来农药厂干什么呢?”
安生满脸通红,那人的问话显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下面的话再也不好意思说了,就离开了农药厂。
这一天到底是一无所获,他草草把晚饭吃了,又来到香山新桥的桥墩下,准备再过一夜。夜里,他前思后想,越想越感到不安。香山就这么大,该去的工厂全都去过一遍了,那么明天该往哪里去呢?看来,他只有到其它的镇上去找了,那么就不得不离开香山。他确实有点不舍,甚至隐隐之中感觉自己该跟这香山有着点缘分的。或者,还有其它的途径?
也就在这时,他想起白天里在街上见到过一家诊所,好像叫什么“吴山诊所”。当时他并没有找诊所的念头,只是由于职业的习惯顺便看了一眼,也因为诊所的第一个字跟他的姓一样。至于诊所里面是个什么样,需不需要人一概并不知晓。
这让他一时浮想翩翩,顿时又来了精神,几乎没有再犹豫便决定等天一亮就去那诊所看看。他对自己说:“这是我留在香山的最后机会了,如果不行,就只有离开。”这一夜,他都沉浸在某种快乐中,仿佛真的实现了他那久违的愿望似的……
有诗为证:
看那天上云涌云薄,
看这世间幕启幕落,
心中心事万千,
却是不知从何说。
看不尽的阴晴圆缺,
道不尽的沧海桑田,
只是一段故事,
销散风起风息间。
第二十七章 诊所(1)
    安生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当看到诊所的老板同意留他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是——愣住了。
确实,他除了愣住还能有什么反应呢?面对过太多的拒绝,见到过太多的冷漠,以至于在他的意识中拒绝和冷漠似乎是他天生便该如此的,而忽然得到一声肯定,得到一份微笑,会带来怎样的一种感受?而且,这份工作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啊,“梦”得再不敢“梦”了的啊。幸运之神在他日思夜想的时候没有出现,却在这样一个不经意间降临了,他除了像范进中举似的忽然傻了,还能怎样?
安生虽然来到“吴山”诊所已经有几天了,但那刚刚过去的经历仍时常闪现在他的脑海里。
那天晚上,当他想起白天不经意间见到过的这家“吴山”诊所之后,便有些迫不及待了。第二天一早,他醒来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到诊所去,发现天才蒙蒙亮之后,不由得笑了。好不容易等到太阳渐渐升起,街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他急忙吃了早餐,然后就朝诊所走去。
香山小镇的主要街道都在香山河的河西这边,香山大街是它最繁华的一条大街,贯穿主街区的东西,而东边的终点就是香山老桥。过了香山老桥就是河东了,繁华程度虽远远不能与河西相比,但也有一条叫“河东大街”的小街。河东大街比起香山大街来要窄小得多,也就是刚好过一辆货车的宽度;街道两旁的建筑更比河西那边要矮小很多,绝大多数都是民房,三四层而已。它就好比是按照香山大街的模子造出的袖珍型,在有些人看来有点不屑,但其实有着恰到好处的美妙。看到过一些城镇都是些小型民居却一律修成几十米宽的大道,更会体会得出这里的好处。街上因为车子的稀少而变得既有几分鲜活而又有几分宁静,水泥路面上更是说不出的整洁。街上的民居有新式的也有旧式的,新式的大都建在街面上,显得很别致却不奢华;而旧式的虽也在街旁零星出现,但更多的都藏在街道分出去的小巷子里,则有着几份古朴却不破旧。不管新居旧居一律是清清爽爽的,没有杂乱之感。河西有着道不尽的繁华,这里则有着说不出的安逸,虽一桥之隔却区别鲜明,虽形态各异却能彼此相容,实是难得一见的景致。吴山诊所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