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苍壁书 >

第192章

苍壁书-第192章

小说: 苍壁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他去洛都是要求何人商之不问也知,头也未抬,断然拒绝:“不必。”
  阮靳一怔,无可奈何地看向郗彦。郗彦淡淡一笑,先前还稍有清冷的神色此刻却反而轻松写意起来,坐在案侧,执起茶盏饮了一口茶汤。
  商之写完所有军令,这才起身离开帅案,走到战图前,望着济河两岸,凤眸间一片无尽的幽凉。
  “云中虽兵力不多,但马邑、桑乾防线有伐柯镇守,蓟临之再是骁勇,伐柯也能抵挡一阵,为我争取北上回防的时间。我如今担心的,是蓟临之挥师北上的意图怕不仅仅是云中。”
  郗彦望着战图,了然:“你是担心上郡?”
  “是,”商之道,“上郡乃云中粮草军需运往前线的周转之地,不得有失。蓟临之麾下的并州军北上途中只需稍绕河西进,便可没有阻拦地直奔上郡,截断我军粮路。如今马邑告急,我必须立即领兵驰援云中,潼关交由拓拔轩与石勒攻夺,义桓兄为军师协佐。至于上郡——”商之转身看着郗彦,“阿彦,恐还须你走一趟。”
  郗彦点头道:“你放心。”
  ?
  连夜颁下各道军令,翌日清晨,中军拔营南下,在未曾亮透的天色下倾巢而出。一时间寒甲连城充斥渭北平原,掩映天际的飞鹰旗帜更迫得穹昊无光,二十万大军前后绵延百里,在弥天漫扬的烟尘中直奔渭水。而在此前星月仍悬西天的时候,商之已独领一万骑兵,于正处明昧交际的悄寂大地间踏河北上。一路马不停蹄,奔驰七日七夜,终至雁门关外。
  蓟衡之携并州府兵八万精锐,在三日前已经到达雁门,顾不得一刻的休憩,日日轮番强攻桑乾城池。伐柯满城上下将士不足万余,却凭着血肉之躯牢牢把守四处城门,任谁也难踏进一步。
  商之远观战火,并不迫近桑乾城,在西南山岭的隐秘地带下令安营驻扎,令全军将士就地修整,无须操练,又让飞鹰传密信入桑乾城中,命伐柯消极抵抗,保持兵力,择机退出桑乾。
  伐柯接到密函虽震惊,却也不敢违抗,与身旁谋士商量一二后备之策,自觉给入城的并州兵留下无穷后患,才在十八日傍晚与并州军再度火拼的时候,佯做城中军需空溃,最终不敌并州军的车轮战,让其破开南城门,占据桑乾城。
  桑乾一破,马邑将唾手可得,云中更是指日能望。即便蓟衡之素日行事再谨慎,但在潮水般涌入桑乾的并州军将士呼震四野的狂喜中也是失去了心中那最后一丝隐忧。
  因争战整日,并州军入城后饥饿疲乏,四处生火造饭。酉时,蓟衡之刚在官衙歇息下来,便有北面城门守军来报火起。蓟衡之只当是士兵造饭时不小心遗漏之火,起初并不在意,但等一刻后,东西两城门相继飞报失火。蓟衡之这才觉出不妥,忙出府衙唤众将上马,四处一望,这才知塞外晚风已起,扶送满城火光冲腾,烈焰连天,已烧得上下通红。
  在入城前桑乾百姓早逃得一个不剩,全城井水皆被堵塞,并州军无从救火,蓟衡之只得率众离城,往未曾起火的南门疾去。却不料刚到南门前,城墙上猛起张扬红焰,一时火滚烟飞,巨石滚落,全军争相而出,混乱中自相践踏,死者横城遍野。
  如此折腾到半夜,蓟衡之才收整残军,在桑乾城外的三十里处安营扎寨,一时不敢歇下,唯恐鲜卑军后事无穷,等到雁门守军出两万前来接应,蓟衡之这才略放了心,暂且休息。
  疲奔一日一夜,满军上下困顿不堪,因而一觉睡得极为深沉。到了清晨正是全军上下人事不省的时候,鲜卑军却已在裹蹄衔佩的战马引领下悄然杀透营中。哀嚎嘶喊骤然发生在耳边,睡眼朦胧的并州军还未来得及体会利剑锁喉的疼痛,便已一命呜呼。并州将士于此四万人众,几乎被鲜卑军杀得一个不留。蓟衡之从梦中惊醒,在亲卫及时的背负下逃出人间炼狱,欲回雁门,然遥望关门内外烽烟飘摇,高悬城墙上金色飞鹰旗帜已令朝阳失色。蓟衡之长叹顿足,自觉愧对北帝与苻景略,想要拔剑自刎,长剑却被亲卫夺下。
  亲卫劝道:“将军生死事小,并州战事事大,雁门已失,并州却不容再失。将军要想想并州的百姓,他们还在并州等您回去。”
  蓟衡之掩面无声,长久,方折剑插入土中,咬牙道:“不雪此辱誓不为人!”领着残军数百,勒马向南,往寿阳逃去。
  这一战的演变虽如最初的预算,但其中有些细节的顺利推进让商之也觉得意外,不需细想,便知伐柯身旁另有谋士。在伐柯来雁门见他时,二人行走在城墙上,望着塞外壮阔无垠的天地,商之状似无意地问:“贺兰族老病况如何?”
  “这……”伐柯还有迟疑。
  商之望他一眼,道:“他整日在你身边,难道你还不知道?”
  “主公——”伐柯一惊,忙跪地禀道,“主公虽不让贺兰族老再插手军事,但此次桑乾之围若非贺兰族老在,我可能早守不住城池了。还望主公看在他此战有功,勿加怪罪。”
  “我没有要怪罪他,”商之轻叹了一声,未再多说,只将随身携带的药瓶交给伐柯,“我本打算让离歌送去云中的,现在还是劳你带给柬叔。”
  “是,”伐柯伸手接过,“谢主公。”
  商之又道:“经此一战北方已定,让他不必再多操心了。”
  伐柯点头,站起身,看一眼商之的面色,小心翼翼问道:“贺兰族老的身体已日虚一日,我怕……”后面的话终难说尽,顿了一会儿,才低声道,“主公不去看看他么?”
  “不去了,”商之转过身,手抚城墙,缓缓道,“我与他再见之时,便是攻陷洛都之日。请他撑到那一天。”
  “是。”伐柯体会着他这句话下的余音,告辞退下。
  商之又望了会北方,由雁门北去一日的路程便是云中,暮晚夕阳下勾勒的海市蜃楼似乎正是云中安平盛世的景象。他归心似箭,此刻却不能回。转身要下城楼时,却见离歌匆匆而来,递上一封密函:“主公,河东闻喜的飞鸽传书,似乎是裴氏来函。”
  “裴氏?”商之皱眉,拆开密函阅过,面色骤冷,凤眸中怒色充盈,令离歌不敢细望。
  商之揉碎密函,问道:“风云骑现在何处?”
  离歌道:“彦公子已将围攻上郡的并州军赶出济水以东,现下怕已在汾西。”
  “飞鹰急送密函,让他速往河东,”商之折身下楼,跨上烈焰骑,看着面色茫然的离歌,冷冷补充最后一句,“夭绍现在闻喜。”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半章内容比较多,地名也多,参考地图如下
  本章桑乾解围战参考楚汉彭城之战。
  我知道大多看言情的朋友不是很喜欢看战争权谋之类的,事实上女性写手一般在这两方面的描写都是弱项,我也一样。但是《苍壁书》既然架空在大历史时代,我再勉强再没底,也要尽量把这个故事的波澜壮阔给烘托出来,这样故事才有立足的根基。或许写得不够精彩,但是我一直在尽力。
  之前的章节里少卿、郗彦都有了各自代表性的战役,小尚虽然有白阙之战和篇外里面的云中保卫战,但都不合我意,这次以楚霸王最为惊艳我的一次骑兵奔袭战为灵魂穿越,希望能给小尚一个男主定位的完身。毫无质疑,小尚是我最偏爱的男主。为了他,为了故事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从寒色前三旧稿,到如今的《苍壁书》一修再修,除却大家看到的正文外,文件夹里积存的废稿真的有过百万字了。
  说实话,在我电脑里此文的文件夹中一直有一个word是“暂停通知”,从这一版开始第二卷的时候它就存在了,期间我无数次想贴出来,名正言顺地太监此文,尤其是在我断更两年的时候。但我最终没有舍得。一是本文最开始有对各位“不V不坑”的诺言,二是,坚持了这么久,轻言放弃的话不仅仅是对我过去一切努力的抹杀,文中所有的人物也都会因此而黯然无色——这是我无法接受的。
  我爱这本书,从09年到现在,虽然写得艰难,但它的确给了我许多的感动和特殊的经历,它也见证了我这些年巨大的变化和重要的人生历程。如今我希望我鼓足勇气的复更能给这个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而不是让大家顿足扼腕的烂尾。
  希望如今还留在文下的朋友们也和我一样热爱这本书和书里所有的人物,到了这个阶段,应该也没有男主站队和派系之分了吧:)谢谢大家的坚守和陪伴,以及对我并不那么高明的讲故事水平的宽宏大量。

  ☆、长别离

  
  十日前商之提兵北上时,由郗彦调度中军,将二十万大军送达渭水北岸,与拓拔轩、石勒等将领依商之临行前的战策部署妥当,方领风云骑驰援上郡。经由高陵之北,深山密林下平沙漠漠,那抹紫衣于此驻足遥望。郗彦勒马微停,让褚绥率大军继续前进,他与偃真拨转笼辔,缓骑至她面前。
  夭绍容色柔婉,递上一个厚重的包裹:“你的盔甲。”
  来北朝前,郗彦本料定碍于身份不可外扬,他将只筹谋帐中,无法亲上战场,因而并未随身带着盔甲。平日来往鲜卑营中,他也仅一袭温雅素衣,全然不同那些横行沙场将领们的粗豪之气。
  岂料夭绍竟有先见之明,将他的盔甲从江左千里迢迢携在身侧。郗彦接过包裹,淡然一笑,从马背上取下一个木匣,也送至她面前。
  “什么?”
  “金玉甲。”
  夭绍看他一眼,没有推辞,坦然接过木匣,含笑问:“你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郗彦在她望来的目光中知晓两人心意相通,此去一别,彼此各有莫测前程,尤其是她。而他却不可阻拦,更不能跟随策应,万千担忧只能化作一声轻叹:“我走后,你诸事小心。”
  “我会的,”夭绍柔声道,“你也是。”
  郗彦略略俯身,将长风下她微乱的乌发轻轻抚平,于她耳畔道:“康王在白马寺旁明光清舍。”言罢,他在与她十指相扣的温柔中微起留恋,只是须臾的踟蹰却也难抵北风凛冽的刺骨逼人。他抽出手,再望了望她,绝然扬鞭北往。
  偃真对夭绍揖手道:“郡主保重。”策马随即跟上。
  夭绍望着郗彦离去的背影,脚下连追出数步。
  远方落日迷眼,她看到他寒衣轻骑,溶入黑压云霞的滚滚长浪。
  三千风云骑铁蹄踏踏,正激起莽莽风尘,苍野长扬。
  回山途中,夭绍有意信步缓行。青山秀崖在眼角一一而过,夕阳下美景如斯,却不能将她纷乱的心事抚平稍顺。到竹舍时,夜色已临。沐宗站在舍前高岩上,对着一张藤纸陷入深思。他的身侧,停着一只奄奄一息的白鸽。
  夭绍走去将白鸽抱入竹舍,喂它清水,对跟随入室的沐宗道:“阿公又来信了?”
  “是。”沐宗思虑片刻,索性也不再费尽口舌地旁敲侧击,将藤纸放到夭绍身前的案上。
  夭绍看过藤纸上的字迹,面色无澜,低头摸着白鸽柔软的羽毛,道:“再等等吧。”
  沐宗忍不住道:“郡主,再不去洛都救援少主,太傅担心局势有变——”
  夭绍打断他道:“宗叔不必多言,大哥我一定会救,我也明白这里面的布局。走到这一步,我迟早被请入瓮。我只怕我已不够那样的分量,空负了多方筹谋。再者,就算是引蛇出洞也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