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晚灯 >

第13章

晚灯-第13章

小说: 晚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晓望着他已经走远的身影,心里当下便有了决定,这僵局,是时候该破了。
  

  ☆、所求

  清晓回到太医院时便见甯辰有些百无聊赖的坐在桌旁,他面前放了两个茶杯,都是空的,可见在此处坐了有些时候了。
  一见着她,甯辰眼中一亮,轻轻咳了几声蹙紧了眉,语气饱含不满,显然是生气了:“你可是迷路了?可知本王等了你多久?届时本王的病要是严重了你便是罪魁祸首!”
  太医院的一干众人皆不敢出声,眼观鼻鼻观心各做各的事。
  清晓好脾气的道:“王爷病了?柳大人怎得如此怠慢王爷,快过来替王爷把脉罢。”
  那柳大人顿时一脸的尴尬之色,甯辰气得眉毛差点飞上天去。
  “本王信不过别人,就你来把脉!”说完,赌气一般的撩起袖子将胳膊露出,双目圆睁瞪着清晓。
  清晓早知如此。她放下药箱和手中的伞,低头没忍住仍是轻轻笑了,旋即收了笑坐在甯辰的旁边,认认真真的把起脉来,甯辰的脸色这时才好看了些。
  半晌,清晓平静道:“王爷,你脉象平稳,身体并无大碍。”
  甯辰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之色,“近……近日为查霍大哥中毒一事,本……本王可是劳心劳力,浑身酸痛,定是你没仔细把。”
  甯辰的一句话霎时间惊醒了迷雾中的清晓。
  右将军中毒,此事颇大,锦帝怎能不查?这几日忙着替霍至境解毒,却忘了如此重要一事。
  可是能在朝廷中查出什么呢?那寒毒是红杉所为,霍至境在此事上肯定有意包庇,查不到红杉还好,若查到了,依着霍至境的性子,只怕会为了包庇红杉将事情和盘托出求得锦帝原谅,届时重要的就不是红杉下毒,而是她擅闯皇宫一事。
  清晓瘫坐在椅子上,头隐隐作痛。
  “本王的话你到底听进去了没有?”甯辰满脸不悦。
  良久,清晓才答:“可还记得民女当初送给王爷的那瓶药丸,吃上三颗便好。”
  “民女累了,先告退了。”也不给甯辰再说话的机会,清晓已快步走出太医院。
  雨已经停了,她回房换了一件干净的衣衫便去了锦衣局。
  然而却在路上遇到了故人。
  从素玉阁到锦衣局须经过西门,便是在那里,清晓看见了苏缠香。
  她像是在与侍卫争执,面色微红,整个人显得有些焦急。
  就在清晓犹豫该不该前去的时候,已经有一位穿着紫色官袍的男子上前替缠香解了围。清晓收回已经迈出去的步子,低头想了想,终是不动声色的离开了。
  而在不久以后,清晓才知晓那名穿着紫色官袍替苏缠香解围的男子名唤一目,此刻匆忙离开的她未曾料到,这名男子在后来寒毒这件事中帮了她一个大忙。
  戚卫仍在忙,见她来,只微微抬了抬下颌示意了一下,便继续忙着手中的活。
  清晓自然明白他的意思,随一名小公公到了上次的那处小院,等了约莫半个时辰,便见戚卫手中提着一壶茶抬步进了院子。
  已是黄昏时分,天际的云被染得犹如一段艳丽红绸,直压下来,竟有种令人心惊的美。
  本欲有许多问题的,清晓却忽然不知该如何开口。戚卫也不急,取了两个杯子,替清晓和自己斟了茶,便端坐在院中的椅子上,举目望着辽阔的天际。
  如此沉默良久,清晓端起茶杯,打量一番,这才有些温吞的开口:“这茶……可是雪梅茶?”
  戚卫淡淡一笑:“姑娘好眼力。”
  有了头,接下来的一切便都顺遂起来,“戚公公可曾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这一问,乍一听与上次慧妃问清晓的目的相似,可清晓只是问问而已。
  然而戚卫并未说出答案,只淡淡道:“五十知命。”
  倘若有过,俱已是前尘往事,烟消云散。人世一遭,已是知命之年,何苦再为难自己。
  既得不到,便得不到罢。
  清晓顿时明白为何戚卫能在先皇死后这么多年仍然明哲保身,安然无恙。不单单是靠手段,更重要的,是事事清醒,时时清醒;就连糊涂,都是一种清醒。
  她不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问:“戚公公认为,这宫里的人,想要什么?”
  戚卫抿了一口茶,随即利落的起身,从墙根处搬来一架木梯靠在房檐处,朝清晓招招手,道:“姑娘且随我来。”说完,便攀上了木梯。
  他整个人负手站在屋顶,窥尽天下。
  站上房顶的那一刻清晓便明白了戚卫的意思,他一字未讲,却已将答案摊在清晓眼前。
  琉璃瓦,深宫墙,红花绿树,苍茫远山。他要的,是泱泱天下!
  “他野心倒不小!”清晓冷哼一声。
  然而在戚卫回忆起那个如玉的人时,却声色犹疑的喃喃:“也许不是野心,而是……一种目的。”
  他在宫中沉浮几十年,一双眼早已阅尽人心,却在为官□□载的那人眼中未见到一丝欲念。
  也许那并非他所想,只是他所要。
  “十六年前的那场宫变后,阑月早已不是先前的阑月。”
  “朝中大臣一半是太后外戚,一半是墨王亲信,前朝旧臣也只有寥寥数人忠心侍君,若非这些年左将军手中的百万大军一直压着,阑月的天……怕是早就变了……”
  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早已是暗流涌动。
  清晓五年之前本就未出过浥山,五年里下山次数处更是屈指可数,自然不会知晓朝堂中的波澜,直到今日戚卫说起,局势这才在眼中慢慢明朗起来。
  从戚卫那里回来时已到了掌灯时分,自她留在太医院起便又住进了太医院旁的素玉阁。因素来喜静,清晓也未曾要过宫女与太监,一个人乐得清净自在。然而今日刚到院中,便见一名穿着湖水绿长衫的宫女和一个年纪颇小的小太监端端正正的跪在院中,甫一见她头便磕在地上。
  “奴婢絮儿,特奉皇上之命来照顾姑娘的饮食起居。”那宫女先道,声音细微,却藏着刚正。
  “奴才槐安。”那小太监随后便道,音色倒是带着一点颤抖。
  清晓沉默了片刻,这才道:“起来罢。”说话间她一直静静的打量着这两个人。
  即便站起来,那宫女仍是微微的垂着头,目光沉静的望着地上的某一处,并未与清晓有任何的眼神接触,双手稳稳的放在腰侧,脊背挺得很直。身上着的是一般大宫女才会有的上等布料,显然是深谙宫规,且颇得主子赏识的宫女。而那个小太监却异常瘦弱,肤色苍白,看起来年纪颇幼,他微微佝着身子,脑袋低低的,即使有官服遮掩,清晓仍然敏锐的注意到他脖子上露出的一小截红色的鞭伤。
  清晓一边往屋中走一边问:“原来在哪个宫当差?”
  身后那宫女的声音不卑不亢,“回姑娘的话,奴婢原来在未央宫当差。”
  “奴才在浣衣局。”
  两人的身份,高下立见。
  未央宫可是住着慧妃,难道絮儿是慧妃的人?清晓想了想,觉得也不无可能,不过她倒是并不在意,慧妃不放过她,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而那个槐安呢?他是谁的人?也或者他谁的人都不是?清晓又想了想,排除了最后一种可能。
  谁知她刚放下药箱,院中却传来了一道并不熟悉的嗓音:“清姑娘,清姑娘。”
  清晓蹙着眉看了一眼来人——竟是锦帝身边的李公公。
  “清姑娘,皇上有请。”
  

  ☆、心花

  到朝阳殿时李公公便止了步,只示意让清晓一人进去。
  上一次见到锦帝,是在慧妃的未央宫,也因着时间短,清晓并非细看高座上的人,可是却能明显感受到他身上诡谲的气息。清晓跪在殿中有规有矩的行礼,脑中不禁有些恍惚。
  “霍将军的身子可好些了?”
  清晓没有抬头,只跪在殿中恭顺的答:“已好多了,约莫十日毒便清了。”
  “寒毒,姑娘是如何看的?”
  此言一出,清晓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座上的人,却发现在他并未抬头,只认真的看着桌上的奏折,身上的气息似温和,却又有难言的冷意。
  清晓细细琢磨着他的话,随即道:“回皇上的话,寒毒难解,但并不难配,但凡懂医理的人皆可照着医书配出寒毒,下毒的方式也不少。”
  甯渊能问她此话,便是想知道寒毒难不难配,越难配的毒,背后下毒的人便越复杂,这个道理她懂,锦帝没理由不懂。
  正在清晓思虑他接下来会问什么时,甯渊的话却倏尔一转:“朕方才听墨王说姑娘是一人离开的右将军府?”
  清晓一愣,似是没想到莫云深会向甯渊提这件事,然而她正欲开口,却被甯渊抢了先,“若非墨王提醒,朕差些怠慢了姑娘,以后姑娘有何事皆可吩咐那两个奴才。”
  “行了,退下罢。”
  甯渊的态度有些敷衍与漫不经心,但却也从侧面表明了那宫女并非是慧妃的人。
  那么絮儿和槐安到底是谁的人呢?锦帝甯渊,还是墨王莫云深?
  步出朝阳殿,清晓轻轻叹了口气。无论如何,以后都不可再毫不避讳的去找戚卫了。
  
  苏缠香此番进宫甚为折腾。入夏有些时日了,天也越来越热,她从离洲城一路运纱而来已是精疲力尽,却偏在宫门口将每次入宫的吊牌弄丢了,也就在她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正巧那男子替她解了燃眉之急。
  只见他修长洁白的指尖上挂着的一缕红绳甚是惹眼,而他的声音更是低沉好听:“姑娘,你的吊牌可是这块?”
  苏缠香一见,眼眸当即一亮,千恩万谢的接过吊牌,然而,再抬头时却只见着那男子的背影。她转头问那早就一脸不耐的守卫:“侍卫大哥,可否告知小女子刚刚那是何人?”
  “他?不过一个小小的史官罢了,名字……啊,他的名字甚是奇怪,叫一目。”
  一目,一目……苏缠香反复在唇齿间咀嚼着这两个字,心中忽而柳絮纷飞,微波荡漾。
  待将所有的东西运至戚卫那里时,已是入夜了。
  趁着宫女太监搬运的间隙,缠香闪身到一旁与戚卫搭话,“戚公公,一切可好?”这话是她代云姨问的,她年年运纱运锦,年年替人询问。
  然而今年戚卫却没有像往年一样回答她,只突兀问道:“你可认识清晓?”
  苏缠香一愣,有些不明白他问这话的意图,但却坚定的答道:“她是我的救命恩人。”
  戚卫不再多言,转过身只专心致志的指挥着手下的人做事。
  苏缠香也并未多问,卸完了货物便打算出宫。说巧不巧,却是在西门遇到了回素玉阁的清晓。遇见故人,她自是欣喜万分,扬声便叫住了清晓。
  “清姑娘!”这一声饱含欣喜,让清晓恍惚了许久。“清姑娘怎会入宫?”苏缠香快步上前,颇为高兴的握住了清晓的手。
  “不过是给慧妃娘娘看诊罢了。”清晓浅浅笑着,看了看她身后空空的马车,“你可是要出宫?”
  “嗯,刚刚将今年的纱交给戚公公,现下正要出宫。不过此番我会在京城多待些时日,姑娘若是出了宫,可到云姨那里找我,有何难处我都会帮你。”
  清晓看着面前这个不过才十八的女子。她今日穿着白梅云锦,外头覆着一层白纱,束腰上也绣着白梅朵朵,梳的发髻也不过是普通未婚女子梳的发髻,头上只有一根珍珠银钗,整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