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大外交 >

第35章

大外交-第35章

小说: 大外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边的外交家也都默不作声,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各国所埋下
的定时炸弹有何政治含意,而且各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使他们不敢质疑
军方的作为。这种不作声的姑息使各主要国家的政治领袖,无法要求
军事计划应与政治目标有某种交集。
以这些领袖人物姑息养奸所造成的大浩劫来看,他们掉以轻心的
态度令人心寒。居然很少有人提出警告,唯一可敬的例外人物是俄罗
斯前内务大臣、后任枢密院( State Council)议员的杜诺弗(Peter
Durnovo)。1914年2月,大战爆发前半年,他上书沙皇作了如下的预
言:
“战争之主要责任将落于我国,因英格兰极难以大力参
与欧陆之战,法国人力不足,由于当前军事技术,作战可导
致重大伤亡,因而或将严采守势。在德国坚强的防御中要打
出一条血路,此攻击主力则非我莫属。”
根据杜诺弗判断,俄国的死伤不过是白白送死,因为英国是俄国
地缘政治上的宿敌,俄罗斯与英国并肩作战是不会得到领土上的好处


的。英国虽愿将中欧的占领地让予俄国,但多获得一块波兰领土,只
会使俄罗斯帝国内部强烈的分离倾向更加恶化。杜诺弗认为,再增加
乌克兰的人口将刺激乌克兰人要求独立的意愿。因此,虽然获胜,反
而有可能促成种族动乱,造成使沙皇的帝国缩小的反效果。
就算俄罗斯得以一偿宿愿,征服达达尼尔海峡,杜诺弗却指出,
这在战略上不算成功:
“然(此举)无法予我国一出海口,因海峡彼端之水域几乎全属
他国领海,且其间岛屿星罗棋布,以致无论有否海峡,如英国之海军
仍可轻易封锁我进出之路。”
俄罗斯连续三代的领袖均渴望征服君士坦丁堡,而英国矢志不让
其得逞,但为什么两方面却都未看出以上这地缘政治上的道理,实在
令人费解。
杜诺弗还认为,打仗对俄国的经济更无助益。不论怎么计算,战
争的花费一定远大于可能获得的赔偿。德国胜利必将使俄罗斯经济破
坏殆尽,俄国获胜则德国经济必将枯竭,因此无论哪一方胜利都得不
到补偿:
“作战之花费无疑将超出俄罗斯有限之财力负担。我势须向盟邦
及中立国借贷,但需付出代价。至若战争结果对我不利,为臣在此不
欲多言。战败之财经后果既无法计算,甚至亦难以预见,但无疑将使
全国经济全面瘫痪。然即使战胜对我财政亦极为不利,德国一败涂地
后将无力于赔偿我国之军费。和约将受制于英格兰之利益,不会予德
经济充分复苏以支付我战争开支之机会,即使许久之后亦不可能。”
但他反战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他预测战争必然会导致社会革命,先
发生于战败国再蔓延到战胜国:
“基于长期仔细研究所有当代反动势力,吾人深信社会革命势必
于战败国爆发,且自然而然将散布至战胜国。”
没有证据可证明,沙皇看到了这封或可拯救其王朝的上书。在欧
洲其他国家也找不到有类似见解的纪录。最接近杜诺弗观点的是贝斯
曼·霍尔威格( Bethmann Hollweg)曾说过的几句警语,他正是带领
德国走上战场的首相。1913年,虽已太迟太迟,但他很正确地说出为
何德国的外交政策看在欧洲其他国家眼里如此令人无法安心:
“向各方挑战,以此挡住各方之去路,实际却无法削弱
任一方。行为理由:无的放矢,需求无助于声望之成就,讨
好任何当今之民意。”
同年贝斯曼霍尔威格又提出另一个原则,若能早20年付诸实
施,德国或许能逃过一劫:
“我应对英、俄持审慎政策借以制法。此举自不为民族
优越感者所喜见,不投合民意。然余以为短期内德国别无选
择。”
但当这些想法形诸文字之时,欧洲已一步步陷入战争漩涡。引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发生于与欧洲均势无关的地点,而交战的原
因纯属意外,与战前的外交一样草率轻忽。
意外的星星之火
1914年6月28日,哈布斯堡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 Franz
Ferdinand),以生命为1908年奥地利轻率并吞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纳
付出代价。就连他被刺杀的经过也与奥地利解体过程同样地荒谬与悲
哀。一名年轻的塞尔维亚刺客首次企图暗杀斐迪南失败,却误伤其座
车司机。斐迪南前往总督官邸,责怪奥地利官员安全措施不当后,由
夫人陪同,决定转往医院探视受伤的司机。此次为他们驾车的司机转


错一个弯,在倒车转向时正好停在那名刺客面前,他因前次任务失败
正在路边咖啡馆里借酒浇愁,不意竟碰上这天赐良机,这一次他再也
不会失手了。
原本可说完全是意外的星星之火,因希腊悲剧式的命运而燃烧为
燎原之火。由于大公的夫人非贵族出身,欧洲各王国没有一位国君参
加丧礼。假设各国国王曾聚集一堂,有机会交换意见,或许就不至于
在数天后轻言宣战,毕竟引起战端的仅是一桩恐怖分子的阴谋。
然而自种种迹象看来,即使有皇家巨头的集会,也无法阻止奥地
利点燃德皇迫不及待递上的导火线。德皇未忘前一年许下的诺言,在
奥国下一次遭遇危机时将援手,于是在7月5日邀奥国大使午宴,促
奥国速向塞尔维亚采取行动。7月6日贝斯曼·霍尔威格确认德皇的
誓言:
“奥须判断应如何廓清其与塞尔维亚之关系;无论奥之
决定为何,均可确定德必为其盟友后盾。”
奥地利终于得到渴望多时的无限保证,以及可能让它真正用上这
保证的情势。威廉二世不改一贯作风,对自己逞一时之勇会引起什么
后果全不在意,到挪威峡湾地带航海去了(这是在无线电发明之前)。
他心中究竟作何打算不得而知,但他显然未料到会发生欧洲大战。德
皇与其首相的盘算不外是,俄罗斯尚未准备好应战,只能旁观塞尔维
亚受辱,就如1908年时的情形。总之他俩相信以德国现在的地位与
俄国摊牌,比几年后要有利得多。
德国领袖们始终保持错估潜在敌人心理的纪录,这一次跟当年大
事筹建海军欲迫使英国就范,或扬言为摩洛哥而战以孤立法国时的想
法一样,以为大好机会又来了。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奥地利获胜可使
俄国对三国协约的期待破灭,让德国得以突破越来越紧密的包围,因
此便忽略法国,他们认为与法国谋和是绝无可能,对英国的调停也避
之唯恐不及,以免坏了他们获得最后胜利的好事。他们自欺欺人地认
为,若战争出乎一切预料居然爆发了,英国会保持中立,要不便是想
要介入时已太迟。但俄国外相萨索诺夫( Serge Sazonov)在战争一爆
发时,曾说明俄国这一次不再退缩的原因:
“自克里米亚战争后,对奥国于我之感受,我国已不存
任何幻想。自奥于巴尔干施行其蚕食鲸吞政策,冀望借以扶
持其摇摇欲坠之统治起,两国关系便每况愈下。然我国勉力
顺应现实,直至迹象渐趋明显,其巴尔干政策有德国为依
恃,且获得柏林之鼓励。”
俄罗斯认为德国是有意屈辱俄国在巴尔干最可靠的盟友塞尔维
亚,目的在打击俄国在斯拉夫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觉得必须加以反
抗。萨索诺夫曾写下这么一段话:“显而易见,我方须应对者并非某
位识见短浅之内阁大臣,自行负责且自担风险所做之草率决定,而是
处心积虑筹划而来,并经德国政府悉心协助完成之计划,且若无其首
肯与保证,奥匈帝国决不致冒险加以执行。”
另一位俄国外交官,后来也曾对俾斯麦时代与威廉二世时代,德
国有多么的不同,表示感慨万千:
“因德对奥匈深入巴尔干之政策大力鼓动,加以建立德
意志化‘中欧’此一华而不实之泛德思想,大战之爆发实不
足为奇。俾斯麦当年此种情况绝无可能发生。而事实是德国
经常地野心勃勃,企图达成比俾斯麦更伟大之成就,却缺乏
俾斯麦之才干。”
(读俄国人的回忆录需有所保留,因为他们想把爆发战争所有的
责任推到德国人身上。萨索诺夫尤其应负起部分责任。虽然他整体的


分析十分值得推崇,但他显然是属于主战派,主张全面动员。)
俄罗斯外交家是太抬举德国领袖了,因为威廉二世及资政们在
1914年时与对过去的危机一样,根本没有什么长远计划。斐迪南大公
遇刺引发的危机后来失去控制,是因为没有一国的领袖打算退让,各
国都执意履行正式条约义务,不为长期共同利益的大局着想。欧洲此
时缺乏的是具包容力的共同价值观,可使各国结合在一起,如梅特涅
体系或俾斯麦的现实政治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不是各国
不遵守条约,而是太过拘泥于条约的文字。
次要的巴尔干危机转变成世界大战
这次大战前夕发生过许多怪异现象,其中最奇异的现象之一是一
开始什么都未发生。奥地利不失其平素作风,反应迟钝,部分原因是
维也纳需要时间,说服持反对意见的匈牙利首相提斯萨( Stephen Tis
za)让帝国投入战争。提斯萨终于屈服后,奥国于7月23日对塞尔维
亚发出48小时最后通牒,故意提出必然会为对方拒绝的严苛条件。
但这一延误使奥国难以受惠于欧洲各地在大公刚被刺杀时所体现的义
愤填膺之情。
梅特涅时代的欧洲,各国一致尊奉正统思想,俄罗斯必然会支持
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刺杀奥国正统王位继承人之举有所报复。但1914
年时,正统不再是共同价值观。俄罗斯同情盟邦塞尔维亚之情,重于
对斐迪南被刺的愤怒不平。
刺杀案发后整整一个月内,奥国外交一直是慢吞吞的。然后突然
在不到一天之内骤然改头换面。奥国发出的最后通牒使政治领袖不再
能控制情势的发展。因为最后通牒一旦发出,大国一定是箭在弦上,
即将展开动员,而没有回头的可能。可笑的是,触发一连串盲目动员
的居然是最不重视动员时间表的奥地利。当时在列强当中,唯有奥国
的军事计划仍是旧式不讲究速度的形态。对奥国的作战计划而言,哪
一方开打都无所谓,只要奥军能与塞尔维亚交手,迟早都没有关系。
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目的是先下手阻止调停,不是为加
速动员。奥地利的动员行动也未威胁到任何其他大国,因为要一个月
以后才会完成。
因此可以说,触发动员程序使各国不得不一战的国家,直到西欧
重要战役已经打完之后,其部队才真正开始作战。另一方面,不论奥
地利备战的程度如何,俄罗斯若有意威胁奥地利,就需动员部分军
队,而此举将连带触动德国一发不可收拾的行动(当时似乎没有一位
政治领袖意识到这种可能性)。1914年7月的矛盾现象是,有政治理
由走上战场的国家,没有严谨的动员计划,而有严密动员计划的国家
如德、俄,却缺乏作战的政治理由。
最能够阻止这连锁反应的国家英国,却犹豫不决。英国在此次巴
尔干危机中的利益微乎其微,虽然维持三国协约的确是一重要利益。
英国虽排斥战争,但更忧虑德国会获胜。英国若能明确宣示其立场,
让德国了解英国会参与全面大战,威廉二世很可能会规避正面作战。
这也是萨索诺夫的后见之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