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强人治国:普京传 >

第25章

强人治国:普京传-第25章

小说: 强人治国:普京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京使用的措辞极为不当,因为从他第二任总统任期开始,他做的很多事的确让人觉得他极力想恢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昔日的一切。别斯兰事件发生后,普京取消了选举制度中诸多最民主的因素,强化了他个人的权力。格鲁吉亚和乌克兰革命后,他压制人权组织,成立了一个沙文主义性质的青年组织。与此同时,他继续扼杀媒体自由。
普京班子里真正的自由派人士如今已经没有理由再留下来了。早在2004年2月,普京已经失去了他的总理卡西亚诺夫—他与普京多次发生分歧后被解职。令他终于忍无可忍的一件事是,普京决定任命他的朋友伊戈尔·谢钦担任国有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董事长。谢钦和普京的其他几个密友一样,除了在政府任职外,还执掌庞大国有企业(其他人包括前克格勃维克多·伊万诺夫,主管意识形态的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和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梅德韦杰夫)。卡西亚诺夫认为这证明了“普京正在偏离自由主义的道路,改为走向一条指令性经济的道路”。'16'卡西亚诺夫离开政府后,成为一位主要的反对派领导人。鉴于他曾和普京一起共事过3年并认为普京当初锐意改革,他也是一位可信的反对派领导人。
下一个挂冠而去的人是普京的经济学顾问伊拉里昂诺夫,一个认为车臣战争既徒劳无益又残酷无情的人。然而普京依然将其延揽为自己的顾问。与普京共事5年后,2005年12月,伊拉里昂诺夫对俄罗斯的现状作了极其尖锐的评论,然后拂袖而去。他说,俄罗斯不再是一个自由和民主的国家,而是由追求自身利益的国有企业掌管的国家。不久前他还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今天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发生了变化,他无法继续干下去。
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被逮捕一年后,尚未因任何罪名被判刑时,国家安全部门已经动手攫取他的资产。他拥有的尤科斯石油公司以令人吃惊的方式卖给了国家。俄罗斯政府声称尤科斯欠政府270亿美元,于2004年12月19日拍卖尤科斯公司下属的最大子公司尤甘斯克油气公司,以收回尤科斯拖欠的税款。国有天然气垄断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通过旗下新成立的一个石油子公司—俄气石油公司—登记参与拍卖。参加拍卖的还有一家12月6日才刚刚成立的叫贝加尔金融集团的公司。该公司登记的办公地址在莫斯科以北的特维尔市,同时使用同一地址的还有一家伏特加酒店、一家移动电话商店和一家旅行社。无人知晓谁拥有俄气石油公司。尽管如此,它依然从国有的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得到了一大笔用于参加拍卖的贷款。拍卖当天,俄气石油公司放弃竞标,结果默默无闻的贝加尔金融集团以93亿美元购得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
两天后,普京访问德国期间,装做毫不知情的样子说,贝加尔金融集团的股东是“从事能源行业多年的人”,“据我所知,他们计划与俄罗斯其他感兴趣的能源公司建立某种协作关系”。普京当然不知道会是哪些公司,然而“国有公司与市场上的其他公司享有同样权利”。
12月23日,普京在年度记者招待会上再也记不得“贝加尔金融集团”这个名字。就在当天,贝加尔金融集团被囫囵卖掉,而买主不是别人,正是伊戈尔·谢钦的俄罗斯石油公司。人们认为,是谢钦成立了这家神秘而又短命的贝加尔金融集团。普京说:“今天,国家正在运用完全合法的市场机制确保自己的利益。我认为这再正常不过了。”
与此同时,当初把尤科斯发展成为一个石油巨头的人正在继续接受审判。2005年5月,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因犯有欺诈罪被判处9年徒刑。
能源武器
西方各国政府,包括西方的投资者,心有余悸地注视着以上事件的发展。然而大祸还在后面,橙色革命的余波远没有平息。
2005年1月24日,乌克兰的新总统维克托·尤先科就职后第二天马上前往莫斯科。普京总统对此似乎很欣赏。听到尤先科称俄罗斯是一个“永久的战略伙伴”时,普京略显惊讶,指出:“您刚才提到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一个非常好、非常愉快的迹象。”
尽管如此,这次会见仍然看不到微笑。尤先科觉得自己受到误解。他在一次采访中说:“最令我不安的是,我们采取的一切措施,尤其是涉及我们的民主改革、恢复我国的历史或是乌克兰融入文明世界,俄罗斯一概视为反俄罗斯措施。”'17'
这是一次敷衍了事的访问,一共只有半天时间。随后尤先科直接去了斯特拉斯堡出席欧洲理事会的会议,之后又前往布鲁塞尔对欧洲议会发表了演讲。4月份尤先科访问华盛顿时,受到了英雄般的接待。他对美国国会讲的一席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今天,乌克兰满怀希望和憧憬展望未来。通过自由公平的选举而产生的新一代政治家走上了国家的领导岗位,他们摆脱了昔日苏联陈旧思维的羁绊。”
随后,尤先科被带往白宫会见布什。总统的乌克兰问题首席顾问戴蒙·威尔逊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说,尤先科似乎说话抓不住重点。“他首先讲述了他作为乌克兰总统面临的各项挑战,尤其是与俄罗斯的关系。随后,他一一列举了他认为需要与俄罗斯一起商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我记得好像一共有12点。就在他刚开始啰里啰唆地阐述这些挑战时,布什总统打断了他的话,说:“你不需要为这12项挑战操心。你只需要关注一项挑战—与俄罗斯的关系。莫斯科是否愿意接受一个主权独立的和民主的乌克兰决定自己的未来?这才是你们面对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挑战。”'18'
威尔逊说,尤先科首次访美后,美国人极为担忧。“我们非常关切他是否意识到他肩负的重任,是否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你知道,虽然当时我们对尤先科仍然十分热情,乐于给予他支持,政策上也致力于探寻如何帮助他达到目标,但他访问华盛顿后我们的确第一次感到了不安。我们对困难可能估计不足,我们担心尤先科是否能兑现橙色革命期间所作的许诺。”
岁末时,美国人的不安有增无减。尤先科为了摆脱进口俄罗斯天然气问题的一场危机,出人意料地做了一笔美国人认为有腐败嫌疑的交易。
普京的“天然气战”是2005年3月开始的。当时俄罗斯人显然决定惩罚乌克兰人搞橙色革命,为此宣布从次年1月起,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口给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上涨4倍,从每千立方米50美元涨至大约225美元。由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同时为欧盟提供25%的天然气,主要是通过乌克兰的管道输送给欧盟,基辅为此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征收过境费(有些国家百分之百地依赖俄罗斯通过乌克兰输送的天然气),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俄罗斯以远低于世界水平的价格向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提供天然气。既然现在乌克兰不把俄罗斯放在眼里,宣布要与西方结盟,莫斯科认为没有理由再继续贴补它。
10月,尤先科的办公厅主任雷巴丘克被召到莫斯科听取严厉警告:接受价格上涨,否则将切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雷巴丘克回忆说:“普京警告我们,这不是威胁,我们不是在虚言恫吓。如果1月底以前达不成交易,我们将中断供应天然气。”'19'
截止期前两天,普京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俄罗斯提供一笔价值36亿美元的商业贷款帮助乌克兰支付新的价格。尤先科拒绝了。新年除夕,普京在最后一分钟又提出了一项建议:冻结价格3个月,如果基辅同意3个月后接受新的价格。尤先科说,他不会接受超过80美元的价格。新年一大早,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工程师关闭了通向乌克兰的管道。天然气供应被切断了。
输往欧洲的天然气也中断了。匈牙利和波兰很快发现输给它们的天然气被切断了。本来出口管道是不应该受到影响的,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声称,乌克兰人偷窃过境管道的天然气以弥补自己短缺的部分。欧洲各国政府愤怒不已。莫斯科称自己别无选择,这是一场商业纠纷。然而西方将其视为高压手段,目的是报复基辅的独立自主。
欧洲委员会将圣诞节期间正在度假的部长们召回,参加1月4日召开的紧急会议。然而还没等到开会,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突然宣布,他们达成了交易。表面上看,这一协议是一次不错的妥协。乌克兰同意以市场价格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同时向它出售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更为廉价的天然气,从而将总价格降至每千立方米95美元。为了给这服药加上糖衣,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还同意把支付给乌克兰的欧洲天然气过境费上调47%。
令西方再度担忧的原因是,现在所有的天然气不是通过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销售,而是通过一个在瑞士注册的“俄乌能源”贸易公司出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拥有该公司的一半股权,另一半股份分别属于两个背景不明的乌克兰商人。成立于2004年的这家公司由普京和前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共管。西方观察家不理解为什么尤先科现在同它搅在一起。
美国大使约翰·赫布斯特回忆道:“乌克兰人来我这里解释了这笔交易,我听后大吃一惊。我的德国同事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同事一样惊愕万分。因为我们原以为,乌克兰人的谈判立场合情合理,而且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然而用婉转的外交辞令说,最终结果并不理想。”'20'
戴蒙·威尔逊讲述了华盛顿的焦虑:“这个总统与成立了俄乌能源贸易公司的俄罗斯做了一笔交易。该公司做的很多交易来路不清。我们看得越来越清楚,这一安排成了支付回扣的手段,进一步助长了乌克兰最糟糕的商业行为。这是橙色政府核心内部的腐败。”
尤先科的办公厅主任雷巴丘克承认,这笔交易不无争议,但他们别无选择。“尤先科的立场是:普京是总统。不错,我晓得天然气是肮脏的行业,然而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与俄罗斯打交道。”
如今华盛顿和欧洲发现自己理想中的乌克兰正在一点点消逝。他们大力支持的乌克兰民主派结果一点都不可靠。威尔逊把这件事形容为幻想破灭的一刻。美国人认识到,在新乌克兰,旧的习惯势力依然很强大。莫斯科方面,普京显示出他愿意使用一个从未使用过的武器—能源供应。1月初切断天然气的那几天给全欧洲巨大的恐慌,引发了对欧盟能源政策的根本反思。从现在起,普京已不再是西方乐于与之打交道的人了。
'1' 1。 Interview with Leonid Kuchma; 22 March 2011。 
'2' 2。 Interview with John E。 Herbst; 16 May 2011。 
'3' 3。 Interview with Gleb Pavlovsky; 18 February 2011。 
'4' 4。 Interview with Sergei Markov; 30 June 2011。 
'5' 5。 Interview with Oleh Rybachuk; 28 November 2010。 
'6' 6。 Interview with Viktor Yushchenko; 29 November 2010。 
'7' 7。 Interview with Alexander Kwniewski; 24 November 2010。 
'8' 8。 Interview with Leonid Kuchma; 22 March 2011。 
'9' 9。 Interview with Alexander Kwniewski; 24 November 2010。 
'10' 10。 Gleb Pa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