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58章

育儿百科-第58章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天的这一特点,体温变得忽降忽升。即使第4天热退下来,也会以为是注射解热剂的结果。出疹子时,会首先想到是否为吃药产生的药疹,这样就无法了解疾病的自然进程。再加上婴儿对注射非常害怕,打过1次针就能记住,以后一进诊室就开始嚎啕大哭,这样就很难分清婴儿的哭闹是因身体不舒服,还是因害怕打针。特别是像肠套叠这种以腹痛为主的疾病,如果婴儿总是哭个不停,就掩盖了间歇性疼痛的疼痛特点,很容易误诊。因此,为了继续观察婴儿的病情,有的医生不采用注射的方法。家长在婴儿发热时不应过度急躁。有这样的家长,上午刚看过医生,诊断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并拿了药,可到了下午又去找医生,说婴儿的热还没退下来。这种做法有些欠妥。由病毒引起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只有日本脑炎,而此病现在已基本消灭。幼儿急疹这类病早晚会好,所以当听到医生说很像幼儿急疹时,即使暂时不见退热,也不要再去麻烦医生。 
医生听到婴儿发热不退的主诉,就不得不使用解热剂。有的解热剂注射后会引起休克。如果婴儿不能充分吸收药物,还会引起肌肉的疼痛。 
受病毒或细菌感染后身体出现的高热,是因为机体在与这些病毒或细菌斗争时有必要使体温升高,身体本身并没有什么不适。一般说,过去的人对婴儿发热有“过敏反应”。如果婴儿不退热,不管是深夜还是早上,都随时给医生打电话,担心地说:“热退不下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是因为在过去,发热的疾病(肺炎及痢疾)都非常可怕,而近来可以说这些病已基本消失。 
7个月以上的婴儿体温超过39℃时,有时会引起抽搐,这时医生就要使用解热剂。如果能口服,还是不要给婴儿注射。口服不顺利时,可以使用从肛门放入解热药。当然,发热的婴儿也是可以用冰枕冷敷头部。 
婴儿发热时要出汗,因此身体的水分将减少,喉咙会发干。这时应尽可能地满足婴儿的需要,多给他喝一些凉的茶水或果汁。婴儿有时会呕吐,可以等稍微缓解后再给他喝。婴儿高热时,常见的错误做法是保暖过度。将婴儿用毛毯包裹起来,或者将电脚炉放进婴儿的被窝里,使婴儿的体温上升过高,由此导致抽搐。 
消化不良参阅〃201消化不良”、“249婴儿的腹泻”。 
228。婴儿的便秘 
由于6个月的婴儿已开始能吃各种代乳食物,因此可通过饮食来调节婴儿的便秘。 
有些婴儿吃了酸奶以后,能每天排便而且非常通畅,这样的婴儿就可以经常给吃。若100毫升左右不能解决便秘,可以增加1倍量来喂。 
婴儿吃的代乳食物一般都是容易消化的食物,也许正是由于这些食物对肠的刺激不够才导致了便秘。当随着断奶的继续,婴儿便秘有所加重时,可以试着适
当喂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最好是蔬菜。比如将菠菜、卷心菜、莴苣等煮熟后给婴儿吃。海苔、裙带菜等有时也可改善便秘。有的婴儿特别不喜欢吃蔬菜,可适当多喂些水果。如果橘子、梨、桃子、香蕉、苹果等不见效时,改喂草莓、无花果、西瓜等试一试。吃牛奶面包粥的婴儿,将白面包换成黑面包后,便秘得到改善的情况也很多见。 
婴儿如果是吃了代乳食物以后开始出现便秘,有可能是由于奶量减少太多造成的。测一下体重,如果至今为止每10天增加100克以上,而现在却减少到50克以下,就肯定属于营养不良。开始断奶后,奶量由4瓶减至2瓶的婴儿,应增加1瓶牛奶。 
没有规定要婴儿每天必须大便1次。即便是两天排1次大便,只要排便时婴儿无痛苦,且大便通畅,就不要去管它。尽量不要给婴儿使用排便的药物。灌肠的方法虽可以用,但不能持续过长时间。灌肠时用量应充足(无花果灌肠时用成人量),最好1次完成。用纸捻之类的灌肠对6个月以上的婴儿不起多大作用。 
运动不足也是造成便秘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尽可能地多带婴儿到室外活动。不能给婴儿使用对大人便秘有效的办法,如早晨起来喝1杯食盐水,或者用草榨出“绿汁”服用,这些对婴儿都是不适合的。 
229。痒疹(湿疹与苔藓) 
大多数患湿疹的婴儿过了5个月后多少开始有所好转,但有的婴儿病情同上个月一样没有什么改观。头部、脸上、耳后根、后脑勺、腋下等处因起湿疹,会非常痒。不同的湿疹患儿对洗澡的反应是不同的。洗澡以后湿疹没有加重的婴儿可以给洗澡。特别脏的地方,如腹股沟等处如果没有湿疹,用香皂洗也没关系。吃的食物也是如此,像鸡蛋这类的食物吃下后如不发痒,就可以吃。 
婴儿的湿疹非常严重,痒得很厉害时,可以在患部涂一点含有微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膏,每天3次。稍微见好以后,逐渐减少涂药次数,由1天2次改为1天1次,然后再减少至隔日使用,最后变为每周2次。要尽可能地早些停药。含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虽然很有效,但有不良反应(见109湿疹),只限在病情严重时使用2~3天,好转以后就要改成不含氟的药物。这种药的使用绝对不可超过4天。 
有的婴儿湿疹可能持续一二年,时好时坏。只有每天陪伴在身边的母亲最了解婴儿的病情,因此对湿疹的护理只有母亲才能胜任。母亲必须记住,当湿疹加重时,可使用药劲大的药,而稍微好转以后就应改用药劲小一些的药,特别是改换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用药的方法。另外,尽量不要在婴儿的脸上使用含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物。 
治疗2个多月仍不见效时,好多婴儿的母亲就会变得有些神经质。夜里经常因婴儿痒醒而睡不好觉,从而导致睡眠不足。尽管这样也不该悲观,因为婴儿的湿疹随着时问推移会慢慢好起来的。在痊愈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作为母亲应该做到的就是护理好婴儿,使婴儿能平安地长大。抱着患湿疹的婴儿到处看医生,反倒会使神经衰弱加重。 
有的医生还会因婴儿的皮肤测试显阳性,而禁止食用阳性食物,其结果将导致婴儿的营养不良。皮肤测试或血液检查出现抗体阳性的食物中,75%不是湿疹的原因。 
苔藓是与湿疹不同的痒疹。在婴儿的躯干以及手腕、脚腕附近,长出二三个大约半个米粒大的浅红色疹子,痒得非常厉害。这些疹子有的会变成水疱。长在脚掌上的水疱发硬。除了手和脚以外,胸部和腹部也会出现。这大概属于荨麻疹的一种,也叫丘疹性荨麻疹。 
苔藓的原因至今不明。如果是婴儿吃了鸡蛋以后出现的,或者是吃了从未吃过的鱼之后出现的,可以推断疹子与这些食物多少有些关系。被虫子叮咬后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疹子,但没被虫子咬的地方也会出现疹子,可以认为这是机体对虫子毒素的一种反应。这种疹子不用做任何处置也不会化脓。此外,据说猫身上的跳蚤常常会引起发疹,因此当婴儿身上出了疹子痒得厉害时,不要再继续饲养猫。对苔藓的治疗,如果是由鸡蛋或鱼等食物引起的,就要暂时禁食一段时间。现在一般使用含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膏在患处涂抹。婴儿的苔藓对洗澡没有什么妨碍。应注意的是要经常给婴儿剪指甲,以免抓破患处引起发炎。如果细菌从头部皮肤侵入,耳后及颈部的淋巴结就会肿大,不论何时也不会消失。这些淋巴结不会化脓,只是偶尔用手可以触到,不用管它。 
不论是湿疹还是苔藓,只要被婴儿抓挠就要恶化。因此应尽量阻止婴儿用手去抓。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带婴儿到室外去玩,但是要注意避开直射光线。 
不能因为皮肤的过敏试验是阳性,就禁止婴儿吃奶类、鸡蛋、肉类等食物,而只给吃豆奶,这样会使婴儿的营养失调。除非是喝牛奶后嘴唇肿起、脸色发红的婴儿,否则不要轻易改成喝豆奶。现在对花生过敏的人在不断增加(即使是微量也能引起嘴唇及喉部黏膜的肿胀,导致窒息),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调料里放入了花生。3岁之内的婴儿如果吃了花生,就会引起过敏反应,成为花生过敏症。因此,不要给4岁以内的儿童(特别是有特异反应症的儿童)吃含有花生的食物。 
230。趴着睡觉 
很多母亲经常会吃惊地发现,本来仰卧着睡觉的婴儿在她不在身边的一会儿功夫,变成了趴着睡觉的姿势。有些人非常担心,为此去看医生。趴着睡觉并不是什么病态,而是婴儿能够自由翻身的证明。每个人在睡觉时,都要采取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姿势,婴儿也是如此,当他能够翻身以后,如果感觉趴着睡觉舒服,当然就要采取这种姿势。在夏天天气炎热时,婴儿经常踢开被褥滚到凉席上趴着睡觉,脸紧贴在凉席上,因为这样睡觉比起在被子上仰卧着睡更舒服。” 
确实有因某种疾病而不能仰卧睡觉的婴儿,如脑后长了疙瘩一碰就痛的时候,婴儿只能侧卧着睡觉。不是所有的6个月的婴儿都趴着睡觉,而是一部分婴儿能够自由翻身以后,比较喜欢趴着睡觉,这不是病。有人担心婴儿趴着睡觉会压迫胸部造成呼吸困难,于是就把趴着睡觉的婴儿翻转过来,可过一会儿,婴儿又回到原来的姿势。趴着睡觉的婴儿大多数在一个时期以后,又变回仰卧的姿势。但其中也有到了小学3~4年级仍然趴着睡觉的儿童,当然这些儿童也都很健康。 
231。斜视 
左右两条视线在看一件东西时小能一致,这就是所说的斜视。人的右眼看到的像和左眼看到的像稍有不同,人脑将这两个不同的像融合成1个。如果大脑生来就缺乏这种融合力,看东西时就会重影,这是非常麻烦的。这种情况下用眼睛看东西时,只采用一侧眼的成像,而将另一侧眼的视线移开,使这一侧的眼睛看不清东西。这样在脑子里形成的像就不会重影。当左右眼的视力没有差别时,就形成左右眼交替使用的斜视。即使脑的融合力正常,由于一侧眼睛近视、或远视、或散光的原因,使得大脑的成像左右不同步,也是采用视力好的一侧眼的成像,而另一侧不使用的眼睛就会变成斜视。某一侧的眼睛如果不经常使用,视力就会减退而变成弱视。一旦变为弱视,这只眼睛就会成为水久的斜视。 
在右眼和左眼交替使用的斜视期间,就应将有近视或远视或散光毛病的眼睛用眼镜进行“矫正”。方法是,将“偏爱”的视力好的一只眼睛遮挡起来,而使用视力弱的另一只眼睛。每人究竟应遮挡多长时间,要由医生决定。只要训练得当就可以防止弱视的发生,起到预防斜视的作用。 
视力的矫正与弱视的预防必须尽早进行。婴儿过了6个月后,如果发现总是同侧眼睛出现斜视,要尽快去医院眼科检查。婴儿出生后不久出现黑眼珠向内侧偏的内斜视,应尽早进行手术。而出生后1年左右出现的由于远视引起的调节性内斜视,可用眼镜进行矫正。 
最晚也要在6岁之前进行斜视手术。一般情况,偏向外侧的外斜视1次就可治愈,而内斜视大概需要多次反复的治疗。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视力训练,必要时还要准备接受第2次手术。训练开始时期及手术日期,都要由眼科医生来定。至于在几岁时手术合适,要根据斜视的类型、视力的程度决定。在某些细节方面,眼科医生的意见可能不尽一致。因为手术后的视力训练必须要有孩子的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