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 >

第4章

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第4章

小说: 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盗窃、骆驼走失等等疑难之事作出决断,又把这些决断和先知宣布啓示一样地用韵文穴布出来。因此穆罕默德必须一再小心翼翼地防备别人拿他和这些人同等看待。    
    在穆罕默德最初的一些啓示里含有一种认爲每一个人都不免于最后审判日的思想;他自己就担心这种事,就像初期的基督教徒以及和他同时代的一些基督教派的人可能还有这种害怕的心理一样。只是在后来穆罕默德才谈到整个民族的最后审判,最后审判将把同真主以及他自己爲敌的人们从世界上消灭掉。与这种可怕的景象相反,穆罕默德把天堂上的幸福描绘得美丽无比。古波斯人的有些观念一直萦绕在他的脑子里,就如同阿拉姆的基督徒一样。这里附带说一下:在巴尔米拉有一个雕像,雕刻着死者身穿节日的盛装在用餐。
    穆罕默德在最初这些年代中所经历的这种精神亢进状态从他的讲话的表现形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那里面有鲜明的形象和华丽的修辞,富有节奏,也富有真正的诗意。和那些异教徒的占卜预言者所用的语句一样,穆罕默德的讲话通常也都非常简短,并且时常在一开头时使用一些古怪的誓言套句。
    信奉他所讲的宗教的人们继他的妻子和几个女儿之后的有他的堂兄弟阿里,他的获得自由的奴隶宰德,和他的朋友艾卜·伯克尔和赛耳德·阿比·瓦嘎斯。这些最先的信仰者的先后顺序并不肯定,后来因爲出于朝代上的考虑还时常把这个次序加以颠倒。穆罕默德的其余的一些信徒们最初只是一些奴隶和贫民,尽管他最初似乎和统治阶级关系也不错,并且也和统治阶级一样对于他出生的城市里那所驰名的神殿引以爲豪。只有在穆罕默德攻击到统治阶级的祖先们所信仰的那些神以后,统治阶级才感觉到受到了影响和威胁。他们认爲穆罕默德所讲的最后审判日的说教里面听来特别难以入耳的是那种关于尸体复活的说法。此外,他们更不愿意眼看着像穆罕默德这样一个出身于低微氏族的人竟一跃而居于一个宗教集团之首,这个集团不拘是多麽小却俨然像是一个国中之国的模样。穆罕默德对于这些反对者的攻击就在他的讲演里加以驳斥,这种讲演的措辞越来越激烈,甚至达到诅咒的程度。在这些反对他的人里面,穆罕默德甚至还指名道姓地提到了他的叔父艾卜·莱海卜。
     穆罕默德要求他的信徒们表明信仰独一上帝,并且服从于“伊斯兰”——上帝的意志,伊斯兰教的名称亦即由此而来。在最早的时候,穆罕默德可能也征收恤贫税以维持他这个宗教集团里面穷苦的教友,但是这种恤贫税只有后来到麦地那时才有了更大的意义。信徒们的主要功课就是祈祷,祈祷表明他们是这个宗教集团的成员。他们最初是每日祈祷两次,后来改爲三次,只是在再后来才每日祈祷五次。其他的宗教仪式,譬如呼求上帝,特别是在夜祷的时候,都被认爲是私人的事情;穆罕默德自己就仿效基督徒苦行者的榜样,在这一方面是极其热心的。但是毫无疑问,从一开始时起,祈祷之前必先净身沐浴,如同在有些基督教派中惯行的一样。
    穆罕默德对于他那些贵族同乡们不接受他的宗教信仰用尽了精力进行了没有成功的斗争,他总是用以前那些先知们的事例来安慰自己,这些先知们当时的情况并不比他好。因此,在穆罕默德的早年啓示里,他总是喜欢提到他们的经历,特别是摩西的经历。当然,穆罕默德对于圣经内容事迹了解得非常肤浅,而且还错误百出。可能有些他经常提的地方是取材于犹太教经典的传说部分,但是他更多的是从基督教里面学来的;他的基督徒老师们还进一步教给了他圣婴福音,七睡人的传说,(1、亚历山大英雄故事以及其他中古世界文学里常见的题材。此外还有一些阿拉伯故事,例如关于赛莫德邮族复灭的故事,可能穆罕默德在这个故事里还自己编了一段先知撒里哈的小故事作爲必要的补充。在这些故事里他的笔调变得越来越散漫,也不像过去那样激烈了;他喜欢在故事里用一些华丽的词藻,通过自然界的种种怪现象,长篇大论地谈论着对于上帝的畏惧。    
    但是反对穆罕默德的人们不久就感觉到只是不信他的讲道是不够的。在这个新兴的宗教的传布过程中,他们看出有一种影响到他们的利益的危险;于是他们就对于皈依穆罕默德的奴隶和自由民们加以虐待。穆罕默德本人则在族人的保护之下得以安然无事。甚至,据说穆罕默德的朋友艾卜·伯克尔曾经把他的财産用掉很大一部分替因信仰而遭受迫害的人赎取自由,但是他一个人的财力究属有限,远不足以使所有教友都免受凌辱。于是穆罕默德就下定决心用出走的办法把他的信徒们至少撤退一部分,逃出迫害他们的人们的掌握之中。由于当时他觉得他的宗教和基督教的分歧不大,于是他就把他的信徒们托付给阿比西尼亚国王,这是他所能找到的最近的一个基督教的政治代表人物。穆罕默德的那些多神教徒同乡们和南阿拉伯有联系,南阿拉伯这时隶属于波斯帝国,而波斯又是基督教国家的宿仇;在波斯人于614年战胜叙利亚的拜占廷人时,穆罕默德的同乡们曾经欢欣鼓舞地欢呼这一胜利,而穆罕默德则警告他们说反击就迫在眉睫(见《古兰经》第30章)。因此他假定信仰基督教的阿比西尼亚国王会允许他那些遭受多神教徒迫害的信徒们前往避难时,他的估计并没有错误。这次迁徙据说发生在穆罕默德布道后的第五年,据说这次迁徒的人里面有八十二个男人,几个妇女,其中包括穆罕默德的女儿鲁盖叶和她的丈夫乌斯曼,即后来的第三任哈里发。
    与此同时,留在麦加的教徒们则得到了一个得力的新教友,因爲欧麦尔·赫塔卜这时改奉了伊斯兰教。欧麦尔·赫塔卜按母系关系来说和那个既富有又强大的麦赫助木氏族是亲戚,而凭着他个人的品质又在城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欧麦尔在改变信仰之前一直是一个作爲反对穆罕默德的人物而特别闻名一时的。正因爲是如此,他这次改变信仰所发生的影响也就特别大,而反对穆罕默德的人们因此也就采取更加剧烈的措施以设法弥补欧麦尔这次背叛。他们宣布对穆罕默德以及所有一切跟从他的人们加以抵制,并且把他们关在他们在艾卜·塔列卜住的那个山谷里居住的地方。艾卜·塔列卜是穆罕默德的叔父,也是他的养父,一向对于穆罕默德的传教事业并不关心,但是这次对于麦加人要他不要加以庇护时,他却愤然地拒绝听从这种意见。其实,不久之后麦加人就不得不解除抵制,因爲这种抵制并无实际效果。后来不久,穆罕默德受到了两次打击。就在619年一年之内,他的妻子和叔父艾卜·塔列卜都死掉了。艾卜·塔列卜的地位就爲他的兄弟艾卜·莱海卜所代替。艾卜·莱海卜对于这个新的宗教狂热地加以反对。穆罕默德曾经亲口在《古兰经》的一个章节里对他加以咒骂。但是艾卜·莱海卜因爲身爲族长却又不能不对他加以保护。不过这种不自然的关系是难以长期维持下去的。
    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穆罕默德就産生了一个念头,要到麦加以外的地方去寻求出路。当他在麦加附近的一些大市集上试图寻找新的信徒未得成功之后,他就到塔伊夫去一试运气如何。塔伊夫是一个更靠南边的城市,城中居民赛基夫人同麦加人的贸易往来很是活跃。但是穆罕默德在塔伊夫的传道很少有人了解,正如同在他的同乡市民中的情况一样。人们不仅嘲笑他,并且还掷石头驱逐他,因而他不得不跑到一个同部族的多神教徒的果树园里去避难。在他未得到氏族里一个受人尊敬的亲戚郑重地保证要保护他之前,他一直不敢回到麦加去。
    在下一次朝觐节 620年3月的时候,穆罕默德企图在那些来自阿拉伯各地络绎不绝的,数不尽的外乡人中争取信徒来相信他的教义。在从事这种努力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些住在麦地那的赫兹赖只部族的人。麦地那城内住有大批的犹太人,犹太人在一些永无休止的斗争中一定时常威胁过那里的多种教徒,说将来要有救世主降临替他们所受到的伤害复仇。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些麦地那人有了一种关于神的使者的概念。麦地那人接受了伊斯兰教,他们之所以接受,主要地是由于他们那里的人命运不同,因之他们在接受宗教观念方面也与那些饱食终日的世俗的麦加人的情况完全不同。    
    他们所住的城市当时仍称爲叶斯里卜,还没有改称爲麦地那 (麦地那特·拉苏尔一安拉,意爲“真主使徒之城”)。叶斯里卜位于汉志北部一个有水的平原上,附近有一条山脉把内志和帖哈麦分隔开来。像阿拉伯西北部绿洲上的其他文明城市一样,叶斯里卜那里也有一块一块的耕地和一些供长期居住的房屋,这些房屋分布在棕榈园、花园及种着庄稼的田野之间。统治着这个绿洲的是奥斯和赫兹赖只两个部族,后来都称爲“辅士”,这个光荣的穆斯林名称的意思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帮手”。他们自认是南阿拉伯人。在他们移居子麦地那之前,据说麦地那是在犹太人的手里。但是犹太人的经济力量显然是由于前述阿比西尼亚总督阿卜拉哈在阿拉伯南部的战役而遭摧毁。从那时起犹太人一直就分散地和奥斯人及赫兹赖只人居住在一起,奥斯人和赫兹赖只人当初是作爲寄居移民而定居下来的。犹太人只有克努卡部族这时还保持着它单独的住处,不过同样也失掉了土地。拥有土地的只有奈叠尔和古赖宰两个部族,他们和奥斯人住在一起,刚刚在政治关系上取得和奥斯人平等的地位。
    在麦地加的阿拉伯人已经过起农民生活来,他们住在用树篱围起来的院子里,但是仍然还没有放弃那种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习惯。他们不受任何中央权力的管辖,但是由于现在过的是定居生活,他们就不再像过去那样地能够避免不断地发生的新的冲突。结果就发生了连续不断的内部械斗,最后变成奥斯和赫兹赖只两个部族之间的内战,全城的人都分别拥护一个部族。奥斯人最后屈服于赫兹赖只人;有的接受了丧权失地的媾和条件,而由于失掉了土地,他们也差不多就降低到寄居移民的地位。而另一些人由于自尊心过强,宁肯被人从全部土地上赶走也不屈服。不过奥斯人后来又联合了奈叠尔和古赖宰这两个犹太部族重整旗鼓,经过了一番长期厮杀之后,在布阿斯一场决战中把赫兹赖只人打得大败。但是结果并没有建立光荣的和平。这种相互残杀继续了下去,最后人人自危,甚至在出去办事的时候都无不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害怕遭人杀害。当时,两个部族一定都感觉到这种情况特别难堪,因爲他们的团结意识并没有消失。但是他们之中却又没有一个人的声望足以弭平彼此之间的纷争。这种很久以来就不可缺少的调停人只有从外面去找。这个差事很可能就落在一个多神教徒的占卜预言者身上。但是结果不然,残酷的阋墙之争却爲先知穆罕默德扫清了道路。
    在620年朝觐途中遇见穆罕默德的那六个赫兹赖只人回到家乡之后就积极地传布这一新的宗教,他们又得到了一个先前曾经迁移到阿比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