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 >

第4章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第4章

小说: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怎么样!当时齐国的经济尚未走上正轨,市场混乱,生意难做,管仲好几次转换经营方向,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把老本儿赔了个精光。然而鲍叔牙也没有因此责怪他,反而自己将债务全部扛下。世人都说他们俩傻到家了,一个做事傻,一个做人傻。

然而每到这时,鲍叔牙总会对管仲露出真诚的微笑,安慰管仲,要管仲别听那些人瞎讲,还说管仲只是运气不好,自己从来就没有一刻怀疑过他的能力。

小婧听到这里,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儿了。

“然后呢?”小婧哽咽着问。

后来,管仲不做生意了,去政府里做公务员,但还是很倒霉,三番两次被辞退,这下子连管仲的老母都开始骂他不成器了,然而鲍叔牙仍然矢志不渝地站在管仲身边,安慰他,鼓励他,支持他,在他最失意最沮丧的时候给了他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直到现在,管仲还记得鲍叔牙在他赋闲在家时鼓励他的话:管君,你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你之所以老是碰壁,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只是时机未到罢了——我相信,只要给你点阳光,你就能灿烂起来!

讲到这里,管仲忍不住目视远方,眼眶湿润。

而感性的小婧,早已是泪流满面:“太,太感动了,再……再后来呢?”

再后来,管仲光荣地参军了,可又在战场上非常不光荣地逃跑了,两次三番,恬不知耻。所有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然而鲍叔牙再次站了出来,为他辩解:管仲不是畏死,只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啊……

管仲做小偷没成功,经商赔光光,打仗当逃兵,即便吃上“皇粮”拿了“铁饭碗”,也每每被裁员,人倒霉倒到这个份儿上,也真是够稀奇了。不过还有更稀奇的,齐国的“国父”姜太公七十岁了还一事无成,只能跑到渭水河边钓鱼玩儿,如此大器晚成,更加是一个极品,可见中国传统教育里说的“英雄出少年”,完全是狗屁。

再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齐僖公为两个儿子招辅导老师,鲍叔牙和管仲分别面试上岗,事情的结局,管仲再次很倒霉地站错了队,不仅站错了队,还差点杀死了齐桓公;更“错误”更“可耻”的是,他居然在公子纠死后,并没有自杀殉节,反而心甘情愿地进入鲁国囚车受辱,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他违反了士的节气,是为不“仁”。孔子还因而颇为管仲辩解了一番。

对此,管仲的解释是:“吾之所以为此,乃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理;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申于诸侯也。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非吾莫用小白。”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认为我被齐桓公俘虏后委屈求全是可耻的,可我认为有志之士可耻的不是一时身陷囹圄,而是不能为国家、社会作贡献;人们认为我所追随、拥戴的公子纠死了,我也应该像召忽一样跟着去死,不死就是可耻,但我认为更可耻的是有大才而不能施展出来匡助天下。齐桓公为人豁达有大度,遇事不耍小聪明,行事稳重不急躁,而且深谋远虑志向高远,但这世上只有我才能充分发挥他这个潜力股而成就大业。

说到这里,管仲便问小婧道:“你怎么看这件事儿?”

小婧道:“召忽的殉死,比活着更伟大;您的生,比殉死更伟大。”

管仲欣慰地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与夫人也!”

正如管仲所言,身为知己好友,鲍叔牙不仅不认为管仲可耻,反而向齐桓公推荐他担任齐相,然而齐桓公始终无法忘怀当初管仲对他的一箭之仇,所以坚决不同意,说:“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管仲名夷吾,字仲。

一个差点伤害到自己的人,一个差点毁了自己一生的人,齐桓公不杀他就很仁慈了,还要用他为相,给他数不尽的尊荣富贵,这听起来是不是太离谱了一点儿?

鲍叔牙连忙解释说,当初管仲是公子纠的臣,他射你是正常的,不射才不正常呢,如果现在他当你的臣子,他也会帮你射别人的。

齐桓公沉默,鲍叔牙说得是没错,但他心中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鲍叔牙接着表示:“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则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认为自己和高傒都属于守成型干部,而管仲才是开拓型干部,他才能帮助齐国获得霸业。

接着鲍叔牙又狠狠地夸了管仲一通,还说自己有五个方面(政治、军事、礼义、宽民、信民)不如管仲,这个管仲,就是天下奇才,就是社稷之宝。如果主公你有称霸天下之志,就该尽弃前嫌,重用仇雠;但如果你心无大志,只想当个太平君主,那么就当我鲍叔牙啥都没说。

齐桓公终于点头了,他毕竟是个有远略有大志的人。既然老师鲍叔牙把管仲说得这么玄乎,那么寡人就当管仲从来没有射过那一箭吧。所谓贤君无私怨,为了齐国的大业,寡人可以选择忘记。

这里,齐桓公又表现出他的一个优点了,那就是忘记。

别小看了这个优点,它非常难得,它需要大智慧大气度才能做到。齐桓公差点死在管仲的箭下,如此深仇大恨,问天下有几人能轻松释怀,然而齐桓公竟然说忘就忘了,而且终其一世,都再也没有提起过,仿佛这件事儿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譬如古希腊七哲之首泰勒斯有一次夜观星象,不慎跌落井内。一个美丽的色雷斯女侍取笑他说:“你只记得头上的东西,而忘记了身边的一切。”泰勒斯摇摇头回答:“我忘记了大地的不平,但却获得了整个星空。”

由此可见,忘记不一定是坏事儿。战国时代信陵君窃符救赵,力退强秦,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魏国名士唐雎就劝他说:“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有些事情不可忘记,有些事情却不可不忘,不明白这一点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事儿。

正因为如此,所以管仲囚车一进入齐境,齐桓公就立刻派人解其桎梏,以朝车(指的是朝廷重臣朝见君主所乘的车)迎接回都,并点起火把祛除不祥,杀纯色公猪进行祭祀,又斋戒十日,为管仲举行消灾祈福的仪式。如此大的阵仗,从前通常只有大军凯旋才会这么折腾,但齐桓公为的却是一个曾差点杀死自己的齐国“狗盗、庸夫、逃兵”,群臣闻之无不骇然。

等到管仲快到临淄,齐桓公又亲自出郊迎接,与他共乘一车,大张旗鼓地回朝。

路上,临淄城万人空巷,都来瞻仰国君如此重礼请来的贤人到底是谁,结果发现竟是国之大仇管仲,百姓无不骇然。

大家没法儿不骇然,春秋初期不像战国时代,士阶层尚未崛起,治理天下都是诸侯大夫们的事儿,像管仲这样的底层士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碰触国家大器,何况他还劣迹斑斑,有过谋杀国君未遂的罪名,而齐桓公却如此尊贤欲以之大用,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了。

外举不避仇,齐桓重用管仲,比之唐太宗重用魏徵,如何?

到得朝中,鲍叔牙见了管仲,老友重逢,悲喜交集,两人抱头痛哭,从此“管鲍之交”名扬天下。后世不知多少人欲求管鲍这样的生平知己,可惜知己难遇。战国时代的孙膑引庞涓为生平知己,庞涓却残忍地断其双足;楚汉时代韩信引萧何为生平知己,萧何最后却将其诱杀。人心如此难测,“管鲍之交”也就变成了高不可攀的传奇,变成了千古绝唱。

唐朝诗人杜甫曾叹:“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李白也叹:“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李杜二人关系算是不错了,但比起管鲍来,他们还是差得很远。

唉,我这一生若是能遇上管鲍这样的知己,我死而无憾。

接下来,大家在朝堂上坐定,齐桓公便开始毕恭毕敬地请教管仲如何才能安定国家。

确实,齐国经过这次内乱,人心不稳,元气大伤。如何拨乱反正,重建齐国和谐社会,此乃当务之急。

管仲举起四个指头,回答了四个字——礼义廉耻。

他接着又发表了一句名言,这句话在后世经常被人提起,引为士大夫的座右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也!”但管仲接着话锋一转,又道:“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他这叫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以物质文明调动精神文明发展。此思想非常先进,至今仍有重大借鉴意义,后人称之为管仲的“富治思想”。

齐桓公点头称是,接着又请教管仲如何成就霸业。

管仲举起一个指头,回答了一个字——天。

他接着详细说道:“夫霸者何所贵?贵天也。”齐桓公奇怪地抬头看天,管仲笑道:“所谓之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故君欲霸,举大事,则必从其本。夫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简单来讲,就是要齐桓公以民为天。

据《管子》一书记载,管仲“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他如此关注民间疾苦与弱势群体,俨然是一位社会保险制度与福利制度的创始人。如果此记载真实可信,则管仲的“以民为天”是真正落到实处而绝非空言矣。

当然,这也有可能只是管仲的一个政治理想罢了,并没有在齐国深入执行下去,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民为天”思想的政治家,光这一点,管仲就足够称得上“圣人”。所以齐桓公听了后不由肃然起敬,鼓掌惊叹,但是鼓到一半,他的脸色又沉了下来,原来,他想起了自己的缺点,自己那死也改不了的坏毛病。

齐桓公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且常使爵腐于酒,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天哪,主公说话未免也太实诚了吧,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你有些风流好色、嗜酒如命、贪爱美味、奢侈浪费等坏毛病,但也不用当着群臣的面不加掩饰地说出来吧,如此坦率,如此直白,如此不知维护自己的领导形象,这不是很傻很天真吗?

然而管仲却笑了,他感觉自己开始有些喜欢这个可爱的君主了,一个人不怕有毛病,就怕死不承认自己有毛病,甚至压根就不认为自己这是毛病,那样的人才最讨厌。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点儿毛病都没有的人。

于是管仲微笑着回答道:“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管仲认为“食、色,性也。”贪爱享受是人之常情,这些小节跟事业成功与否没啥太大的关系。

齐桓公顿时深感理解万岁,忙又问:“何如而害霸?”那么什么对霸业有害呢?

管仲伸出了五个指头,道:“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

这次群臣和齐桓公一起站起来鼓掌了:“善!善乎哉!”齐桓公当时并没想到,他后来前四点都处理得很好,只有第五点的失误,最终竟让齐国霸业毁于一旦。

接下来,管仲又开始立足齐国,放眼世界,大侃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