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直草 >

第76章

直草-第76章

小说: 直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炮,全是新鲜玩意。成建制、上规模的,暂时还只有解放军一家。
“织田信长”毕竟是21世纪的穿越者,对于火器的威力,相当了解。毕竟未来战争的主要装备就是这类东西。
虽然已有耳闻,斋藤道三却是第一次见到枪、炮的实物,也实在想不出,解放军是从哪弄来这么多怪东西。对于这些东西,能发挥出多少威力,心里也没底。
斋藤道三不由对“织田信长”更加好奇了。努力在队伍中,寻找起他的身影。终于看到了这名被周边战士隐隐护住的正主,可是一起的却有两位。
织田信长与松冈则方分列左右、走在一块。斋藤道三在瞬间的疑惑后,便把目光集中到了左边人身上。原因很简单,装束太显眼,太有个性了。上衣竟然是前所未见的款型,而且是张扬的大红色。下身是条白裤,也是奇怪的样式。如果斋藤道三是葡萄牙人,就能认出,那是正统的军服。当然道三因为历史环境所限,绝对不可能知道。想当然的,只有将它作为透着无比古怪的“奇装异服”。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不是“疯”了,便是“傻”了。
虽然解放军使枪用炮,是支奇怪的队伍,但除了“织田信长”外,其他人的穿着都算正常,纯粹的日式。“织田信长”这破天荒的、出奇到令人发指的装束,无疑使他犹如“鹤立鸡群”,异常耀眼。用21世纪的话来说,就是闪瞎了斋藤道三氪合金的狗眼。
这远远还不算。由于天气缘故,加之走了较长的路程,“织田信长”觉得很热,便将上衣的金属扣完全解开了。里边竟然没穿其它,大片裸露、健壮的肌肉直接暴露在外。下边虽然穿着白裤子,却将裤脚卷得很高,小腿部分也让人一览无余。不仅如此,身上斜挎的粗稻草绳圈上,挂着不少东西。“织田信长”除了用左手扛在肩上的长枪,其他随身携带的物件都系挂在了绳圈上,完全可称“奇观”。杂七杂八,总计有长短刀、葫芦、铜壶、四只不知道装了什么的袋子。按理说,既然带了铜壶,就不该还有只葫芦,而且袋子也有些多了。光看袋子的外在,也透着古怪。两只黑布的,还普通些。另两只,分别是帆布的和皮制的,样式反常。
总之,正因为如此,这“织田信长”才那么好识别。试想下,能被公认为“尾张第一大傻瓜”,甚至只因古代资讯闭塞,传播度还不够,否则也完全可算“扶桑第一大傻瓜”的人的穿着打扮,会很正常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所以斋藤道三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地,便用目光锁定了这位傻中之傻,怪中之怪的“织田信长”。
其实有些冤枉“织田信长”了,起码他自个认为,身上带的东西都是必要且必须的。西式的帆布袋里装着铅弹,还有根露出头的铁条;精致的牛皮袋里,装的是一把短枪;另两只普通袋子,一口装着干粮,一口装着日式传统礼服。毕竟见岳丈,不能太失礼。葫芦可不是拿来装水的,满满都是黑火药,所以还有只铜壶。当然作为头目,把所有东西都自己拿,也算是个奇人了。要说奇怪,只能说解放军本身的传统不一般。官、兵平等,不搞特殊化。


两百五十一、捉刀人
更新时间201268 10:01:43  字数:1503

 当然解放军里优良传统方面,保持得最好的,差不多也就是王直了。丁零当啷地挂了一身的东西。在他旁边的松冈则方,则轻松了许多。没有带过多杂物,右手里抓着把刀。步伐稳健、如临深渊,精光不时扫过周边,暗中留意状况。
松冈也注意到了斋藤道三这伙人,但解放军一路行来,因为装备怪异,又是枪、又是炮。特意留心观看的村民百姓,不在少数。斋藤他们也没露什么破绽。松冈多盯了会,便作罢了。解放军急着赶路,除偶尔的休息,一般都不会特意停下来。
等解放军完全走了过去,斋藤道三吐出口气,带头往村后林子里的藏马处走去。到了地头,对一旁的归蝶说:“只有1千。”原来他把对方的人数都大致点了。
归蝶接口道:“但训练有素。”顿了顿,又说:“武器也不一般。”
斋藤道三笑了笑,说:“别忘了,我这回预备了两万多名勇士。如今看来,根本就是高估了这个傻子。”
归蝶沉吟了会,说:“我倒觉得这人不简单,出乎了我的意料。”
斋藤道三笑了,说:“的确够奇怪,竟然穿扮成那样,带的东西也不少。要不脑子有问题,要不就是…”想了想,竟然一时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模糊的想法是,织田信长这个人,可能是喜欢特殊的、旁人一般都不识得的新东西。个性也很张扬,穿样式可笑的大红衣服,露出上身。
归蝶开口了,说:“我指的人,不是和你同一个。或许父亲大人认错了。”
斋藤道三惊讶了,问:“怎么会?哪一个才是真的?
归蝶说:“就是穿红衣服家伙右边的捉刀人。”
斋藤道三稍稍迟疑了下,因为红衣人太过怪异,便直觉性地判断,是那“尾张第一大傻瓜”。不是傻子,也不会成那样。至于一边的捉刀人,倒是实实在在忽视了。当人的目光,被一个显眼以及重要的目标吸引时,注意力往往不够用。此时一回想,定也是不一般的人物,否则两者岂会并头走。极可能也是头目级。
斋藤道三喃喃道:“难道真是我看走眼了。”
归蝶说:“是的。如果我没看错,绝对是个武道高手。”
斋藤道三努力回想了下,那人目光坚毅、步伐沉稳,穿着打扮倒是中规中矩,但似乎有股子江湖气。武功应该不弱,可像这种人,一般都是大人物身边特意请来的保镖兼打手。若说是正主,倒不一定。无论怎么说,比那个脑子明显不对路的红衣人,要更像样些。
斋藤道三有些怀疑地说:“可他看上去更像是江湖中人,穿着上乡下味很浓,不似那种养尊处优的大家公子。”虽然注意不够,但还是看过一看的。这人上身穿着宽浴衣,下边却穿条短裤裙。乡下的农夫为了干活方便,都是这般穿着。江湖中那些不太正统的流浪武士,为了打斗时行动便捷,也这么来。
归蝶说:“长年不回家,在外鬼混,又有不错的傍身武艺,乡下味能不浓吗?与其说他是公子哥,其实早已完全归属于江湖中的游侠浪客。”
斋藤道三从这话的语气里,竟然听出些许称赞的味道,连忙停下手里,解栓在树上的马绳的动作,将目光从绳子处移开,看向女儿归蝶。从其眼角及嘴边,果真见着一丝笑意。
道三小心地问:“怎么,看上他了?就因为他的武功不错?”
归蝶的笑意更明显了,却不答话。
道三突然觉得有点怕了,问:“如果信长不是传言中所说的那样,甚至还有可能是个非凡的人物,你还会不会帮我杀他?”
归蝶笑了笑,说:“如果真是那样,归蝶或与夫君一起杀父亲。”
道三嘿嘿地笑了几声,似乎并没有往心里去。不再说话,解开绳子后,上马就走。毕竟赶路要紧,必须抢在信长前头,回到正德寺,按预定计划,作番布置。
“织田信长”这回必须死。无论他是傻瓜,还是真才,过了今天都不重要。因为他肯定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在这闷热的天气里,也很快会腐烂发臭。除了在争食的野兽虫豸眼里,还有些价值,其他便什么都不是。至于归蝶,也只是口头说说。真到了关键的时候,就算她有另外的想法,也由不得她做主。想必这一点,作为聪明人的归蝶
应当很清楚。


两百五十二、人傻胆大
更新时间2012611 21:36:33  字数:1287

 正德寺位于尾张边界的富田村附近,坐落在一处离大路不是很远的山坳里,是远近闻名的百年古刹。三面环山,但不高,都是小丘坡。已经被邻近的农夫开了荒,种着许多桃树。
从大道出来,蜿蜒出一条窄些的土路,绕过山丘,转进寺庙。正德寺的正面朝向,与大道相反。
斋藤道三约在这里,与王直相见。表面上看,确实是给足了面子。身为岳丈,却主动来到尾张地界,看女婿。光凭这一点,王直就不能轻易拒绝。否则,给了道三彻底翻脸,进犯尾张的口实。其实,王直与他见面,也不算上策。若是被斋藤道三,趁机擒拿捉杀,情况还更糟。道三也可以更轻易地拿下尾张。
姜还是老的辣。道三能被誉为“美浓之蝮”,自然是阴险狡诈、老谋深算。王直此行蕴含的风险,不可谓不大。而且和道三之间的翁婿关系,完全是有名无实。归蝶虽然嫁入织田家已有三年多,但和王直连面都没见过。事实婚姻并不存在。道三若是动起手来,更无顾忌。按着常理,归蝶心中对王直,也该是满腹仇怨。指不定这“谋杀亲夫”的全盘计划里,能算主犯。
王直并不怕死,毕竟是死过的人。在海上闯荡,见过真正的大风大浪。再说,不顾性命安危,去见“敌人”,并非第一次。上回为了改革开放,也这么做过。此番不仅为了稳住道三,而且也想给他一个交代。娶了人家女儿,却三年不见面,心里感到些愧疚。
解放军赶到正德寺附近,却见里外都守着道三带来的武士。道三提前告知手下,只准“贤婿”——“织田信长”一人入内。
虽然相当不合理,但王直并不觉得太奇怪,毕竟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便大大方方地舍下部队,一个人进去。在道三侍卫们的要求下,解除了身上所有被认为有威胁的东西。长枪、刀具一件不落。但不知为什么,侍卫在检查短枪后,又把这东西还给了王直。
由于解放军和今川军交过火,关于长枪威力的消息,估计已经传开了。可短枪还是隐蔽性的稀罕物,仍属于大众的未知品。侍卫见着造型精美,又不知道具体功用,大概以为是王直带给道三的见面礼物,便还给了他。
说起来,这枪还是葡萄牙国王赏赐的。铜制双管,鎏金装饰,一看就是贵重货。按风俗,王直作为女婿,见丈人,是该带点礼。但王直脑子不是很好使,似乎有意无意地忘了。既然侍卫不收掉短枪,王直便光明正大地别在腰带上,进去僧房内间,与道三会面。走前,不忘捎上葫芦,另从帆布袋里,抓把铅弹,放进怀里的衣服袋中。王直虽然带些“傻气”,基本判断力还是有的,也估着道三没安好心。既然侍卫疏忽,给他留下短枪,火药、子弹可得一并带上。500年前的枪太落后了,开火虽然利索,但装弹太麻烦。要是在21世纪,这种老土的货色,可犯不着带。起码也得“沙鹰”、“微冲”呀。
王直此时穿的衣服,可不是那件红色的军衣。那衣服太古怪,穿出来,让不明所以的人看到,往往会吓一跳。若是在21世纪,就完全没有这种问题。因为现代的亚洲人,已经完全西化了,穿的服装基本是西式的。但500年前的古人,哪知道多少西方的东西,穿的也都还是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东西方文化差异太大,风格迥异。王直此时穿“洋装”,不合时宜,尤其在正式场合。所以他特意先换上了,一整套崭新、褐色的扶桑传统衣物,也就是常说的“浴袍”加“长裤裙”。毕竟见岳丈大人,不能失了基本的礼数。


两百五十三、现代傻子
更新时间2012612 21:01:26  字数:2468

 王直在侍卫的引导下,来到寺院右侧,偏后的一排厢房处,顺着长廊走了一段,便到了点。
这里的门是木制左右拉合式。王直伸手往两边一拨,便开起了。里头比较宽敞。一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