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直草 >

第131章

直草-第131章

小说: 直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王直也只能故意隐瞒。而胡宗宪更加不会到处乱说。王滶自然老实得很。哪怕干爹王直进了监狱,也是一样。但王直心里有数,纸终究保不住火。王滶和他的三千人始终是个定时炸弹。
可王直并不支持胡宗宪前去剿灭的方案。胡宗宪虽然不知道先前抓的人质,其实都是错的,正主乃是王滶。但因为在这件事上,实在有愧于王直。既然王直不同意这么做,便也放着不管了。
一切都在拖。而最终的结局,王直已经有所预感了,绝对是很不好的。等到皇上觉得拖够了,便是见分晓的时候。赦与罪,生或死,到底皇上会给自己怎么选?而且王直还隐隐约约地有了个大概,若是自己死了,一定会牵扯到很多人。说“株连”,也许更合适。虽然自己只有一个脑袋,但后边排着的人命,并不在少数。或许,会不会有吴承恩,也在其列呢?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好不容易留下的《西游记》,又会如何?500年后,还能有这本书吗?
王直想得越多,就越迷糊。原本这局势就微妙而难以琢磨,让人直犯糊涂,不是吗?


三百九十四、咱家是来救你的
更新时间20131116 0:38:42  字数:2612

 王直做梦也没想到,竟有这么一个几乎完全不认识的人,千里迢迢赶来“救”他。无聊的时候,也曾想过上帝、外星人、春哥等等超级大能,突然现身,将自己救出去。又或是一觉醒来,忽然发现自己只是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长梦,而真身还是在500年后的21世纪。哪怕是植物人复苏都认了,毕竟自己停留在21世纪的最后记忆便是一堵朝自己压了下来。庄公梦蝶,蝶梦庄公;皆是一场空,何如一场梦。
兴许也是在做梦,因为来的这个人,本就绝对没可能会来,但他还是来的。让王直觉得这该死的现实才是最大的梦幻。这人的身份也很离奇,不男不女,非男非女,乃是传说中的第三性。
王直想破脑袋也参不出,他怎么会来。可他偏偏就来了,比做梦还离奇。来得那么突然,完全没有征兆。以至于刚见到一个老头带着一帮黑衣黑氅黑帽黑靴的带刀护卫,闯进监狱时,王直脑中一片空白。
王直正对着一桌酒菜枯坐,根本没什么心情拿筷。发了一阵呆之后,却见老头儿已大大咧咧地在桌的对面入座。那些护卫们分立左右,将他护在其中。
王直脸色苍白,问:“你是来杀我的?”
老头儿笑了,声线出奇地尖细,说:“非也,咱家是来救你的。”
王直听了这阴阳怪气的鸡公嗓,顿时竖起了全身寒毛,脱口而出:“你是德公公?”
老头儿将笑止了,答道:“正是咱家,没想到你还真有几分眼力。难不成京城匆匆一瞥,便被你记下了?”
王直想了想,问:“我们有见过面?”
德公公说:“在皇上的别苑里,我们曾远远地对上过一眼。”
王直又想了想,毕竟时间隔得太久,便说:“不记得了。”
德公公又笑了,说:“无妨,权当今日是你我第一次见面。”扫了一眼桌上的酒菜,接道:“常听人说,胡宗宪十分庇护你,看来所言非虚。你倒比以前瘦多了,可惜了这些好菜。”说完,探手抓过唯一的一双筷子,大快朵颐起来。往嘴里塞了好些肉食后,终于舍得放下筷子,然后说:“奉了圣喻后,兼程赶来,途中都没吃顿安生的。”
见到王直似乎还在犯迷糊,补充道:“皇上是看上你了,想你得很呢。”
王直原本端坐着,乍一听这话,不由扭挪了下身子,全因菊门要道阵阵发紧。嫩脸上也泛起红潮,配着白底,倒也有了“白里透红”之像。
德公公调笑道:“好一幅忸怩样,当真美了。”忽又觉不对,改口说:“可别想歪了。”缓了缓又说:“千万要记住,你是男人,不是女人。”
王直顿时有些莫名其妙,回不过味来,给绕在里头了,问:“德公公,皇上要免我的罪,把我放了?”
德公公说:“非也,不过也差不多。”语气一转,又说:“只要你答应一个条件,皇上便可以法外开恩,既往不咎。甚至许诺可以让你长留在他身边,安享荣华富贵。至于官位品级全依你,作王爷也成。也不用辛苦干什么事,就是那种挂个名的虚职。免去出力,尽得好处。这可是旁人烧上八辈子高香,都求不来的大境遇。也就是对你,皇上才这么用心。”
王直更懵了,问:“到底是什么条件?”暗想,若是以身相许,性别也不对。
德公公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你今年贵庚?”
王直反问:“这和年纪有关系吗?”敢情还附带年龄限制?可自己真不是女的啊。
德公公扬起一只手掌,问:“可是有这个数?”
王直一惊,脱口而出:“五百岁?!”
德公公两眼突放精光,说:“我本就认定你年纪肯定过了50,不想……竟这么有戏。”
王直更惊,说:“我哪有这么老?!”
德公公说:“据闻,你常言出自500年后。咱家竟也把它当成傻话,不想果真如此。还是圣上英明,无出其料。”
王直就快惊呆了,说:“就算我来自500年后,也不代表我能活500岁。”
德公公清清鸡公嗓说:“500年后,乃是唐末。你从那时一直活到现在。当然就有500岁。”顿了顿,又说:“长生不死,真有其事。而扶桑确有长生之术。古人诚不相欺。”
王直一想,这误会怎么越解释越不清了,忙说:“500年后,不是唐朝,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唐朝是在500年前。你把前后颠倒了。”
德公公陷入沉思,眼神却越来越迷离,问:“后退500年,怎么不是唐朝呢?颠倒一下,那就是往前500年。但是怎么可能会有人生在未来呢?谁不是生在从前?”目光倏地一厉,说:“你诓咱家,咱家可是查得清清楚楚的。”
王直倒问:“公公,是怎么查的,又是向谁查的?”
德公公说:“消息从舟山岛上来。实不相瞒,那里咱家已经安插了眼线。”
王直大惊,这太监头子好手段,竟然将间谍派进了解放军。
看着王直吃惊的样子,德公公相当得意,说:“上回到那查你从红夷接货,顺便探到了许多消息。你知道为什么要把你投入监狱吗?因为你留在扶桑的大军已经解散的事,也就是那时,被皇上知道了。而消息的源头,则是转送红夷之礼到舟山的倭人。说起来,也正是那时,咱家和皇上都彻底肯定了,你就是个倭人。从一开始,有为人所知的经历以来,你就是个倭人。至于为什么你能说一口,连绝大多数大明人都汗颜的大明官话。只有一种解释,你曾经也在大明生活了许多年。要知道,十分地道地掌握一门异国语言,不在当地长住,是不行的。而你看起来的年龄,又这么小。也只剩一种解释,你懂长生之术。加上你总说自己来自500年后。答案就更加明确了。你活过了500年,从大唐一直到本朝。因而你也是当今天下唯一被证实‘长生不老’之人。你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交出你的不老之术给皇上。当然,皇上也绝对不会亏待你。”
虽然德公公滔滔不绝、言之凿凿,可王直却知道,他对自己误会已经太深了。自己根本不是“长生不老”。“不老”可以有,的确有,但那是因为自己原本就很年轻,和“长生”不搭边。于是说:“我没有长生不老,也不懂什么长生不老之术。”
德公公板起了脸,说:“看来咱家是白费了一通口舌。你必须认清自己的处境。若是不肯把长生之术传授给皇上,你就得掉脑袋。要知道,以你现在罪名,足够砍头。更加上你还是倭人。”
王直却说:“但我确实不懂什么长生之术。让我传授给皇上,根本行不通。我脑袋就在这里,想砍就砍吧。”
有道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革命志士,最不怕的,就是“砍头”。王直向来不畏死,自然也不惧这个。
德公公的脸色连变了数次,说:“简直是不识抬举。皇上担心无法取信于你,特地命咱家前来。没想到你是这么不开窍。完全是个傻瓜。”
王直说:“我就是个傻瓜,更不知道什么‘长生之术’。就算是皇上亲自来问,我也答不上来。”
德公公的脸色十分阴沉,说:“有种!果真是造反的出身,天不怕地不怕。若不是皇上交代过,不能对你出手,咱家一定会用刑。但这次回去,咱家会把你的原话,转告皇上,照样有你好受的。”接着愤然离座,转身拂袖而去。他的手下如同行云流水般,也一起退得干净。


三百九十五、把孙悟空办掉
更新时间20131117 22:05:35  字数:1158

 德公公灰头土脸地从杭州,又赶回北京。见了嘉靖皇帝,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全是原原本本,因王直这事性质恶劣,连加油添醋都免了。
嘉靖听完,火冒三丈,既激动又愤怒。一通狂笑后,咬牙切齿地说:“要不是前些天,朕突然醒悟,还真被那厮给瞒过去了。想来他曾自号‘老板’,应该年事已高,瞧起来却嫩若十八,其中必有诡异。于是让你特意跑了一趟,前去验证。果然不出所料。而那厮明明身怀长生不老之术,却两番相拒,不肯传授。着实可恶,十分该死。”想了想,接道:“要说,这厮在杭州的监里,已经待了快两年了。怎么还死性不改?”转念一想,明白了:“该怨胡宗宪太过庇护。落了监,都好生招待。没让这厮吃着苦头。也是可恼!”
嘉靖越想越恨,冲着德公公,厉色吩咐道:“给胡宗宪拟一道密旨。告诉他,那个王直是倭人。而且顽固不化,让朕十分恼怒。至于怎么处置,让他看着办。”
德公公弯腰,诺了一声。
嘉靖意犹未尽,说:“这么一来,就算胡宗宪先前再不懂事,知道了王直的真实身份后,肯定也会给他些苦头吃吃。”愣了下,接说:“圣旨里边,一定要着重强调:千万不可将‘此子是倭人’的消息外泄。这条尤其要紧。”
想了想,又说:“给王本固也发一道相似的密旨。胡宗宪包庇的事,他也有责任。让他从严督促胡宗宪。不可再将事情怠慢了。朕派他去杭州,可不光是让他吃喝玩乐的。”完了,一挥手,使唤德公公抓紧办事去。
德公公不敢耽搁,告退之后,赶紧地用小碎步急走离开。
嘉靖心情不由大好,经年积郁顿消,盼长生这么久,终于有了指望。已入暮年,求道无果,眼看命不久矣,却是峰回路转。大喜;大喜!!!
趁着房内再无他人,从座上起身,一边拍着双手,一边跳起舞步。竟是自娱自乐起来。
又说德公公亲手拟了一道给胡宗宪的密旨。改了称谓和几个词句,旁抄了一道,给王本固。都盖上玺印,稍晾了晾,以便风干。接着包扎妥当。然后立即着手下,快马兼程,送往江南杭州。
不几日后,胡宗宪和王本固几乎同时接到密旨。打开一看,皆如受了晴空霹雳,肝胆俱裂。王直是倭人?!这真是万万没想到的状况。
两人都慌了神,急忙碰头,一问之下,竟都接到了密旨。顿时双双瘫倒在地上。缓过劲来后,两人便商议该把王直怎么办?
王本固原就胆小,坚持要将王直斩首,以便给自己脱罪。
胡宗宪劝了几句。又觉得这事实在太大了,不仅自己扛不下来,便是恩师严嵩也不行。只好作罢了。此刻最大的难题,就在于这王直竟是倭人。“通倭”可是必死之罪。若皇上不知,还好瞒着。如今下边人都不知,皇上倒先知了,还特意发来密旨。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