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 >

第21章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第21章

小说: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以前的名将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杨嗣昌、洪承畴等文人将领不同,吴襄早在多年前就注重培养个人的势力。因为辽东地域险恶,崇祯多年来奉行的安抚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祖、吴两家向军阀集团化的方向迈进。祖、吴两家人除了执掌皇家军队以外,还明目张胆的扩充势力,仅吴家就拥有数千家丁的私人武装,他们身边的亲戚、部属、心腹分布辽西地区各城镇,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即使皇帝,也不敢对之太过苛刻。
  崇祯二年(一六二九年),皇太极率八旗兵第一次进攻明朝帝都北京,并在城外设反间计,令崇祯皇帝抓捕袁崇焕,当时祖大寿是袁的部将,他见主将被捉,激于义愤,竟然放弃勤王,率部逃离北京,掠山海关,返回宁远。这样的罪行,放在平时,早该死一千次,但是崇祯一反常态,竟然没有处罚,这固然是孙承宗力争的结果,但也看出即使是皇帝,亦对辽东望族有所顾忌,而祖大寿此举与传统士大夫“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的行为迥异。这个事出在他身上,而不是出在比他职位更高的袁崇焕、孙承宗等人身上,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军人出身的新贵,身上甚少桎梏。他们倚仗拥兵自重的权力,敢行其他文臣不敢行之事,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明朝不光是祖大寿,后来的左良玉、高杰、贺人龙等都曾有过忤逆之举,左良玉更是敢直接挑战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公然抗命,杨嗣昌传诏他十九次居然都不来,其嚣张气焰尤见一斑,崇祯对此也没有办法。
   。 想看书来

关城里的少年英雄(4)
清天聪五年(崇祯四年),皇太极发动了大凌河之役,对付的主要目标是守将祖大寿,他将该城围困起来,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在重兵围困之下,守将祖大寿弹尽粮绝,不得不降,后来又用计回锦州救出家属,再次夺下该城。他投降的事,很快被辽东巡抚丘禾嘉侦知,密奏朝廷。崇祯再次容忍,表现出了极难见到的宽容。军人政权之威,在当时可以想见。吴三桂就是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
  祖大寿数次忤逆甚至投降,朝廷都不怪罪,这个对于常年跟着舅父作战的吴三桂来说,肯定会有影响。后人提起吴三桂,常将其脸谱化和妖魔化,却不知任何事情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有复杂的渐变过程,绝不可简单定性。从祖大寿身上,少年吴三桂看到了一个真理:“有枪就是草头王”。祖大寿敢如此横行,无非是他有两个实力:一是他有忠于自己的军队和势力,二是他占据了明朝最重要的军事重地,此二者缺一不可,连皇太极都知“第明国京都,倚祖大寿为保障”。“以其(祖大寿)族党甚强,且据锦州故”。(《清太宗实录》)这种实力是挟制皇帝的重要手段。吴三桂不是孙承宗或是袁崇焕,从小读忠孝节义理论长大,他生于戎马之间,十七岁就中了武举投身军队,深知谁有实力谁能胜利的道理,再加上他从小受的教育直接来自于父亲吴襄和祖大寿,所以他一生都不放弃兵权,事事以保存个人实力为重,个人利益凌驾于一切,这种军阀作风与思维,其实从少年时起就已经建立了。
  就是这种思维下,吴三桂在行武生涯中时刻不忘培植只效忠于自己的军队,他手下有三千子弟兵,是他直接训练的。这些人,不忠于大明,只忠于吴姓,他们的待遇远远好于其他正规军队,用吴襄的话说:我们吃粗食,他们吃细粮,食酒肉,我们穿粗布衣裳,他们都是穿的绸缎名牌。(“臣所食者粗粝,三千人皆细酒肥羊;臣所衣者布褐,三千人皆纨罗纻绮”)这三千死士,后来成为关宁铁骑中最重要的力量。
  除了三千死士,吴家父子大量用辽东子弟,辽东人骁勇擅战,崇尚武力,经吴氏父子严格训练,为关宁铁骑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三桂十七岁中武举后,进入祖大寿军中成为一名游击将军,此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功劳累积,不断升迁,但真正令他名声大振的,还是“单骑救父”的传奇经历。
  事情发生在祖大寿督军建昌的时候。当时吴襄为大寿部将,有一次出城侦察,竟与大队清军相遇,吴襄等急退,清军则采取围而不攻的态度,在后面紧紧跟随,最后直至在城下将吴襄追上,围住迫降。吴襄此人倒是很有气节,决不投降,直逃到近城处,数万清军将其围个水泄不通。
  祖大寿在城上观望,虽然心急如焚,但也知后金兵势大,明军开城应战,决无胜算,如若因此城门洞开,被伏兵冲进,丢了城池,罪无可赦,所以只得静观其变,不敢妄动。
  吴三桂见父亲被围,急得坐立不安,他跪在舅父面前,请求发兵,祖大寿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不可妄开城门为由,说:“我以封疆重任,焉敢妄动,万一失利,咎将安归!”吴三桂也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于是哭着说:“大帅不肯出兵,末将愿率家丁以死相救。”祖大寿不置可否,支吾一声,吴三桂就势得令,率家丁二十人,出城去了。
  这一战以卵击石,决无胜算,吴三桂也没想着活着回来。他在左右各置一将领,自己居中,分为两翼冲过去,此举将清军吓了一跳,见明兵极少,因为疑有诈,清军竟然让开了一个缺口。吴三桂杀入清军阵营,有若虎入羊群,瞬间斩杀数名将士,一路冲杀,竟然让他找到了父亲。
  这个场面在当时看来,颇有几分神助之感。祖大寿在城楼上眺望,也很激动,于是命城上明兵擂鼓助威。战鼓隆隆,杀声阵阵,吴三桂杀得性起,脸上挂满鲜血,连鼻子都被打伤了,后来一直没有好。
  几乎是奇迹一般,吴三桂以区区二十骑竟然在万马丛中将吴襄救了出来,他与关宁铁骑纵马狂奔,杀出重围。清军看他策马飞奔,竟不追赶,直至入城。吴三桂生还,似乎是因为清军疑诈才能成功,今日看来未必全是如此,更像是因为清军统帅皇太极爱才,所以下了不得追杀的将令,否则以吴三桂一人之力,怎能生还?
  

关城里的少年英雄(5)
吴三桂单骑救人之时,皇太极、多尔衮当时都在军中,吴三桂的骁勇一定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来,明军畏战,少有良将,而吴三桂之奋不顾身,令爱才的皇太极也未免惊叹。皇太极熟读《三国演义》,吴三桂冲进军中那一刹那,他可能想起了一个人——长坂坡单骑救主的赵云。这位后金领袖可能也被感动了,也可能在内心中他把自己当成了曹操,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好汉子!吾得此人,何忧天下?”(《清世祖实录》)爱才招抚之心,当时就已经有了。
  吴三桂救父的一幕,令祖大寿等辽东军民无不侧目,而此战对吴三桂的意义重大,成为吴三桂的一个重要的政治资本。后人考察,此段历史中多有不属实之处,但救父之行为,确实存在,而吴三桂之勇猛,亦是当时明军中极为少见的。
  这位少年新贵也由此走上了一条坦荡的通天大路。封建社会讲究忠孝,吴三桂的这一行为,使他在道德上无懈可击,在忠勇上更是帝国楷模,此事由随军太监高起潜(此人亦是吴家多年友好,这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角色)传到宫中,崇祯亦受震撼。此后,吴三桂的名望似乎在其父之上了,他的地位与职位随名望水涨船高,才二十三岁,就提为前锋右营参将;四年以后,二十七岁的他被任命为宁远团练总兵。六年时间,吴三桂由游击升到参将,再升到副将,由副将升到总兵,成为封疆大吏,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坐镇宁远,更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第一个高峰。关外八城,以锦州、宁远两城最为重要,作为宁锦防线最重要的一环,坐镇宁远的以往全是名将,袁崇焕、孙承宗、祖大寿,哪个不是威名一时的人物?吴三桂继袁崇焕、祖大寿后,驻防宁远,这个讯息让全朝野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朝廷对这位少年英雄的倚重,已超出了当时任何一个人。
  历史如果到此截止,吴三桂将是一个光辉的少年英雄形象。可惜的是,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接下来发生的一场战役,令这位少年得志的英雄没有成为真正的英雄,最终走上了个人利益至上的军阀道路。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松山会战(1)
这一战就是后来影响了明清两国军事形势的松山会战。此战是明在亡朝之前与满清发生的最后一次大战役,此战之后,明朝曾经的钢铁防线彻底崩溃。
  在了解这场战争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吴三桂与朝中文武群臣的关系。
  吴三桂与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等这些人虽然同为镇守边关的重将,但在本质上有重大区别,他是一个非常注重培育个人实力、一心想要实现个人抱负的人,他的雄心壮志里有“公”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私”的动力。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因为他是武举人出身,尚武精神里就有“实力”决定一切的生存法则,二来他又是军人政权割据势力下的代表人物,以拥有兵权为重,所以在封建社会推崇的士大夫道德上,他相对要灵活得多,也机动的多。平心而论,吴三桂是晚明时期难得的军事人才,而做人又灵活机动、聪明绝顶。当他驻守宁远的时候,他不可能不会想起他的前辈们的下场,袁崇焕的死,孙承宗的不断被贬等等。这个时候,他当然会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不想重蹈覆辙,必然要取得内部的支持,防止背后的暗箭,这样才能便宜行事,实现自己的梦想。
  吴三桂不光是军事天才,更是晚明以来最成功的一个机会主义者。利用救父这个噱头,他捞取了强大的政治资本,而在接下来,他更充分的利用舅父祖大寿兄弟为后盾,不断地立功创业,寻找机会,同时他也不满足于依附祖氏一脉,在父亲吴襄的协助下,他与当时的军事强人多有接触,其中包括当时的辽东巡抚方一藻,蓟辽总督洪承畴等人。为了接近这些高官大鳄,送钱送物是必不可少的,拜为门生则更名正言顺。而难得的是,他还懂得走宫中后宫势力这条线,在宫中,他还打通了大太监高起潜的关节,拜他为义父,这位高起潜曾做过监军,无论宫中宫外,能力极大,吴三桂与之来往密切,甚至在后来,与高的关系比老谋深算的洪承畴还要好。
  与强横直率的祖大寿相比,吴三桂不仅打仗厉害,搞关系学也有一套,在这里面,他父亲吴襄起的作用极大,而对吴三桂的飞黄腾达起到最大作用的人,就是被他奉为恩师的洪承畴。
  洪承畴是晚明最后一位具有极高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的综合型人才。他在宦海多年,有威望,有手段,有能力,同样也是机心深沉、擅长变通的能臣,李自成起事后,几乎是逢洪必败,而清军几次入关,他也均做出了正确的军事判断。
  洪承畴原任陕西三边总督,主要是与李自成农民军周旋,辽东军事时局日益紧张后,明廷调洪承畴、孙传庭回师,崇祯十二年,洪承畴成为明辽东统帅。到任后,洪承畴发现军队兵士训练不足,将领作战能力低下,犹以山海关守军为重。山海关地处要道,兵士之能力、将领之优劣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前方敌军不时压境,因此练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方商议,洪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