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女帝娉兰 >

第13章

女帝娉兰-第13章

小说: 女帝娉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哥指了指那茶叶,道:“皇帝恩宠,多有赏赐,茶自是少不了,而妹妹你却只用了家乡带来的款待我,再加上现在朝中多有议论,皇帝甚少临幸后宫,直到昨日才翻了个才人的牌子。我一想便知恐怕是后宫这边出了问题。”
  我不知如何去答,却听哥哥道:“父王又来信了。”
  我才抬起头问:“说的什么?”
  “父王的意思,是想让你走宫。”(注1)
  “走宫?”
  “嗯,虽然现在齐太后是支持父王的,但毕竟君心似虎,父王想让你在新皇面前能多有提点,最好能在他处理朝政时跟在他身边。”
  “可是……”
  “这是父王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现在朝政紊乱,只能多给新皇一些意见,比如这次董相园子的翻修,就大可以否掉。”他顿了顿又道:“兰儿,哥哥知道你并不是喜欢玩弄心机手段的人,但这一次,你真的需要在后宫里稳固你的位置,最好能成为新皇身边最得宠的一个,这样你才有机会走宫。”
  哥哥的语气虽然不重,却也十分坚决。
  我咬着下唇不说话,只是心中苦到了极处。
  哥哥并不知道我与希琰的事情,当然也不会知道我与子煌之间的过往。所以他才会如此理所当然的说出让我用心思来靠近新皇的主意。
  感情的事情,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手段。
  一盏茶下去,外面有小太监过来通传:“御史大人,到时间了。”
  哥哥拍了拍我的肩膀,道了句:“宫中万事,要谨言慎行。”才倾身跪下行了大礼,出去了。
  此时正是午后,阳光从窗格透进来照在身上,便多了几分浮热。
  我隐隐觉得后背渗出一层汗来。
  想叫定儿将那帐子放下,举起手却又顿住了。
  阳光可以挡住一时,却挡不住一世。
  转身回了内里,从书架上撤出一本书来。
  翻开扉页,便见了那一串颜色依旧的杏花。不敢去想心中的滋味,只从书案上拿了信封,仔细收好,才唤了定儿,道:“把这个拿去水苑,交给里面的禄公公。”小禄子是子煌的贴身太监,我的事情他自是知晓。又想定儿可能没那么容易进到水苑,便拿了把碎银塞给她道:“如果见不到禄公公,就让门口的侍卫通传一下。”
  定儿瞧我神色凝重,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去了。
  我拿起一旁的羽扇,轻轻扇着,三月将尽,马上就到了季春,这南方的气候,也愈发的沉闷了起来。
  傍晚。
  打过了初更,夜色变得极为凝重。
  定儿点燃了香炉,还是那沉沉的水沉香。
  “主子,该歇了。”她轻声道。
  我摇了摇头,问道:“那封信,你可送进去了?”
  定儿道:“送了,亲自交到禄公公手上的。”
  “那就行了,你先去睡吧。”我挥手让她下去,才随手拿了本书,倚在窗前的软榻上,瞧那外面月色洒下的一片雪白。
  其实夜色是极好的。
  玉盘似的月亮嵌在半空,照得一切通透碧亮。外面的一切,也瞧得分外清楚。
  露水涌了上了,点在初发的草尖上,盈润光泽不像是真的。
  我听到身后传来奚簌的衣料声响,知道是他,便只瞧着窗外,未动。
  过了许久,那水沉香渐渐馥郁起来,才听他温润的声音响起:“怎么又穿的这般单薄。”
  话说道一半,一件带着龙檀香的外衣已披在了我的身上。
  他十指触到我的肩膀,我的泪水便难以控制的落了下来。
  “皇……”尚未吐出,便改了口,低低道了句:“子煌。”
  他碧玉般清澈的眼眸似有流光闪过,伸手一揽便将我抱在了怀中。我靠着他的胸口,听着他的心跳声,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化成了千道利刺,汩汩的全扎在了心底。
  注1:关于走宫。
第15章
  水苑并没有水,就像我虽然住在寿德宫,却不一定非要长寿德良一般,只是恰巧名字取成那样了。
  站在窗前,细心的帮他收起桌案上的书籍。子煌读的书,大多是些经文典物,厚重,又繁杂,稍有不甚就会打散了顺序,太监宫女不识字,也不好让她们去收,只好亲自动手。
  拣了几本,对了号码,刚要放回书架,却瞧见窗口的杏树枝上落了只喜鹊,喳喳的叫了两声,便歪着头盯着我看。
  我本是喜欢这种雀鸟,却怕它惊了屋里榻上午歇的子煌,便挥了挥手,想叫它离开。
  而那喜鹊却只往旁边跳了跳,并不理会,反而叫的更加欢畅。
  我心里一紧,往前去探,却不小心撞到了那沉木椅,险些就要摔过去。
  仓惶中只连忙抓住了身旁事物,却止不住下跌的力道,就这样一声轻呼,便与那人摔成了一团。
  连睁开眼看,却见了自己身下压着的子煌,心里略微轻颤,一股灼热便涌上了脸颊。
  “皇上……”
  “是子煌。”他轻声更正着,举起手帮我将鬓角散出的发簪重新插了回去。然后手就顺势抚在了我的后背。
  一时间这姿势,就暧昧了起来。
  他轻轻摩擦着我的后背,清幽的眸子里似是有种看不透的情感涌露了出来。我略微动了身子想起,他却是一个翻身,便将我压在了身下。
  我的心跳冲击着耳膜。自那日起,子煌并未与我有过床第之事,只将我抱在怀里直到天明,我知道他不想难我,但现在……
  想着想着就乱了心神,不敢再去思量,只听得扑棱一响,先前那喜鹊似是飞了,便紧紧闭上了眼,等着那即将来临的云雨风雷。
  然而出乎意料,落在我身上的只有额头那轻如鸿毛,却温柔如水的一吻。
  “都成了别人妻子,就没道理再过偷懒了,换件衣服,我带你去个地方。”他轻轻拉我起来,随手在我头上一拂,便拿了支发簪收到了袍袖里,道:“这个,算是你今日还我的。”
  我微微一怔,他却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腰侧:“你撞的还真有些疼。”然后拉了我的手,道“天不早了,你若是再这么发呆下去,怕是要到晚上了。”
  我才连陪他入了内室,帮他褪下那件明黄色的袍子,然后拿起床榻上的衣服,略一展开,却瞧出了不对。
  “这是百姓的衣服。”我不解的抬头问他。
  他展眉,随手拿起另一件披在我身上,道:“就是百姓的衣服,快去换。”
  我猜不透他的意图,只转回屏风后将那衣服穿上,再瞧时,却见了个温润的书生立在了身前。
  那是件制功精细的棉布长衫,白色,绣着轻巧的花纹,并不是宫中用物。穿在子煌身上让他像极了皇城里的世家子弟。
  而我身上的这件倒是像了他的书童,只头上挽着复杂的宫髻,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我想我的样子一定滑稽至极,子煌一瞧见我,便闷声笑了出来。
  我不觉有些气,哼声道:“是你让我穿成这样,怎么还笑我。”
  他不语,只拉我在他身前坐下,仔细将我头上的珠钗宝玉挑开,然后拾起了一旁的玉梳,帮我梳起了头。
  他的手一直是温暖如春的,就算在严冬,也像是刚刚从棉被中焐暖了一般。记得许久以前的那些冬日,我总喜懒洋洋的窝在他怀里,捧着他的手当暖炉,说着那些有的没的,天马行空般的情话。
  而现在想想,那些日子却缥缈的遥远了起来。
  心神稍稍收回,却忽地看到了铜镜中双双映着的人影。他轻轻靠在了我的身后,与我的身影交叠,举起了手似是想放在我的肩上,却是一顿,又收了回去。
  我看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淡淡忧郁。
  淡的像滴入清水里的血滴,慢慢晕散开去。
  整理了衣装从水苑出来,刚过申时。
  小禄子在外面准备了轿子,坐上,一直出了内宫北门才换了马车。我这才明白过来,子煌是要微服出游。
  “皇上……”刚张口,却被子煌按住了嘴唇,“是子煌。”他轻声纠正,然后道,“只在皇城里走走,不会有事的,而且小禄子的身手不错,他的师父是福喜。”
  福喜?略微回想了番记得了,是太后身边那个总管太监,然而不知为何我却是联想起了鹿鼎记中的海公公,连忙定了定神,才侧过头看着马车帐外那即将脱离红墙绿瓦的世界。
  出了宫门,马车渐渐进了闹市,最后在一家规模颇大的酒家前停了下来。
  我挑起帘帐望去,就见一个金漆大匾垂在二楼檐上,上面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长门及第”
  “这里是哪?”我回头问道。
  子煌不答,只抽出了把扇子轻轻扇着,唇角还是那种月落如银般的笑容。阳光舒缓的映在他那身白雪般的长袍上,一时间只觉得他儒雅至极,不觉就呆愣了过去,直到他拿那扇骨轻轻敲了下我的额头,才回过神来。
  “在这样愣下去,我可就不带你进去了。”子煌轻轻笑着,携了我的手,往里走去。
  我心如鹿撞,却也意识到两人的装束与动作不合时宜,连将手从他手心里抽了出来,躲在身后偷偷擦着那沁出的汗湿。
  小禄子今年二十出头,举止很有度数,早已在前面打点了一切,径直领着我们上了二楼,坐在了挨着窗口的桌子前。
  小二奉上了菜单,子煌也只是随意点了壶茶,瞧他的样子并不像是特意带我出宫来吃饭。
  更像是在等人。
  我心里寻思着,便开始打量这酒家内的客人。
  多是儒生打扮,却是富贵不一。
  有的极尽奢华,有的却朴质贫寒,有的意气风发,有的却愁容满面,倒也是个奇特的景致。
  又想起酒家的招牌,春末的时节,一下子明白了。
  “皇……”怔了下,连忙改口道:“公子是为了春闱来的吗?”
  子煌倒了杯茶递到我手上,柔声道:“日头下去后,这里怕就要寒了,多喝几杯暖暖胃也好。”
  看着他眼中流光闪动,知道自己是猜对了。
  现在朝中多是奸佞小人,子煌的确需要一些新鲜血液来帮他。而这里大概正是皇城内士子云集的地方,怪不得他会出宫来此。
  原来如此。
  心里想着,嘴角也禁不住露出会心的笑容来。啜了口茶,捧在手心里来回转着,不觉就将视线落在了他的身上。
  子煌似水。
  不管是初见时那种水般的忧郁,还是现时这种如水的恬静,他都像极了一幽邃沉碧的潭水,波澜不兴,却又有华光流闪。
  他与希琰是不同的。
  希琰出身草莽,身上多了几分野性与霸气。那样的性子,怕是对什么都要势在必得。不知在他知道我已入了宫廷后,会是个什么心情……
  想起了几分心事,便不由得叹了口气,抬起头,方察觉已到了日暮昏黑的时候,酒家内华灯点点,而自己也不知发了多久的呆。
  手中的茶业已寒凉,放下,却听子煌道:“那茶冷了,换一盏吧。”
  他接过了茶,递给了一旁的小禄子。也没说什么,只斜倚着窗棂,望着外面街上的灯火。
  我知道自己刚才的失神全收在了他的眼中,只是他不来追问而已。
  心中辗转,却又在想,也许子煌,更像那无际的大海。
  到了酉时,酒家里忽地热闹了起来。
  楼下源源不断的有书生打扮的人涌入,一时间把这偌大的酒家坐了个满实。
  要说刚才看到书生云集,只是惊讶,而现在,却是好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