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故园情 >

第7章

故园情-第7章

小说: 故园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把亭子和纸人一齐用火焚化。听雍和官的老喇嘛们说:“老人是
岳武穆,少年是他儿子岳云,亭子是风波亭,那天正是他们父子蒙难归
天的忌日。岳氏父子忠肝义胆,誓复河山的凌云壮志,是大家所钦仰



的,所以给他们诵经祈祷福国佑民。”此外,法轮殿四壁绘有一套利支
天菩萨道场的名画,跟泰京“坡寺”(俗名卧佛寺)本堂描绘佛祖一生事
迹,也就是佛学上的《本生经》以及两廊排列三百几十尊形态各异的释
迦牟尼佛像,为研究佛典学者视为稀世三大瑰宝。不过一般游客观光
随喜,若不是内行向导加以说明,大都过眼烟云,一瞥而过啦。
    在鬼神殿的殿前,陈列着两只全身黑毛的大熊,躯干伟岸,长有一
丈三四尺,是不经见的一对巨熊。据说是乾隆皇帝在长白山行围,亲
自猎获的战利品,臣下们为彰天威神武,制成标本陈列殿庑。虽然其
势虎虎,可是比起现在标本大师夏元瑜教授一手绝活,那可差得太远
啦。不过在当时能做成标本,还不知费尽多少人心血呢。

北平钟楼的故事
    北平从地安门往北,有两座飞檐重脊,鸱甍丹楹,崔巍磔竖的高大
建筑物,就是钟楼和鼓楼.,
    钟楼最初是距今五百多年明永乐年间筑成的。后来被迅雷闪电
击中失火,化为灰烬,一直到清乾隆十二年又重建的。
    鼓楼的历史比钟楼更久远,是元朝至元九年兴建的,元人称它为
“齐政楼”。每月朔望商贩云集,百戏杂陈,跟后来东西两庙(隆福寺、
护国寺)大家赶集一样热闹。明朝永乐皇帝对于上元闹花灯特别有兴
趣,后来指定鼓楼一带为元宵闹花灯的集散地,把鼓楼雉门础壁又重
新丹垩彩绘一番,索性把这条通衢大道也改称鼓楼大街。一直到民国
三十五年鼓楼大街依然是北城最热闹的地方。
    现在时代进步,大家看钟鼓楼已经不合时用,纯粹是摆样子的两



座装饰性建筑了。其实古代没有钟表,宫廷里有日晷月晷铜壶滴漏校
正时刻,一般老百姓就全靠钟楼鼓楼击鼓撞钟来对时了。笔者幼年时
节,午夜梦回,漏尽更移的时候,还听到过渊渊钟鼓,仿佛还是前此不
久的事情,但是仔细一算,已经是一甲子的事了。听说清代光绪年间
还有人专司其事,逢更必报,到了宣统时期,才把报更也免了,只在交
子、正午击鼓撞钟两次而已。撞钟击鼓,鼓是配合钟声的,每次撞钟五
十四下,传说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昼夜加起来是一
百零八响。夜静更阑的时候,钟声及远,可达四十里。
    到了民国初年,午夜钟声虽然照撞不误,可是每天日正当中就改
成鸣放午炮啦,一声巨响以便全城的人对时。
    在鼓楼后钟楼前的空场上一直放着一口形态古拙绿锈斑驳的大
钟,据说是元朝的遗物,钟楼上挂的那座大铜钟,是后来明或清朝所铸
用来报时的了。这口铜钟高达三米五六,比两个人还高,有八寸多厚,
吊在一座龙头蟠木的架子上。一般钟声都是发出“当——当——”的
音响,可是北平钟楼这座大钟,发出的尾声是:“要鞋——要鞋——”关
于这口大钟,北平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某一朝
皇帝要铸一口大钟,结果第一次钟没铸成,于是把昕有铸钟高手汇集
起未合铸,接二连三地都失败了。北平城里城外铸钟的人几乎没人敢
承应这一桩铸钟工作,皇帝只好降旨征召妙手良工。后来有一位老铜
匠应征承铸,经过若干天,用尽了一切方法,钟还是铸不成。眼看限期
一到,这种征召工作,如果不能克期完成,轻则充军,重则砍头。老铜
匠只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于是回家跟女儿诀别。父女二人在悲痛难

过之下,这个姑娘一定要跟父亲到现场去看看铸钟的情形,老铜匠万
般无奈,便把女儿带到熔化炉旁边观望。谁知就在最后一炉铜汁将近
熔成的时候,女儿忽然纵身一跃,跳进洪炉,等她父亲起身抢救,已经
来不及了,仅仅抓住了她的一只鞋。女儿投炉自焚之后,那一炉铜汁
倒进模子里居然铸成了一座宏达遐迩的巨钟。巨钟铸成之后,自然是
龙颜大悦,不但老铜匠免了杀身之祸,而且协助工作的一干工匠也都
得到厚赏。可是每当敲钟的时候,老铜匠便想他以身殉钟的爱女,对
爱女的幻象跟钟声合成一种奇特的响声:“鞋——”老铜匠跟同事谈起
钟的声音,大家也都清晰地听出钟声是“鞋”,再辗转传到上九城的居
民耳中又变成“要鞋”。直到如今,凡是老北平都知道这段故事。


北平泼街的故事
    “泼街”这个名词,似乎已经有好几十年没有人提过了,就是在北
平生长,现在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十之八九也不知道这个行当。所谓
泼街,是怎样的泼法呢?民国肇建之初,就拿前门大街五牌楼一带来
说吧,正中间是行车走马的甬路(就是现在的快车道),要比两旁的行
人道高出一两丈。甬路虽然高,可也是一层一层沙砾泥土铺上去的。
北平天气干旱,雨泽稀少,可是逢到雨季,淫雨连绵,也能没结没完,下
上个十天半个月不停。因此有人形容北平的马路:“晴天三尺土,有雨
一街泥。”话虽近谑,可也是实情。
    听老一辈的人说,最初北平泼街的大半都是堆子兵改行来当的。
清朝末年每条街上都有一座小官厅,凡是军队过境,官兵放哨,警卫巡
逻都在小官厅歇腿喝水。侍候官厅的,即所谓堆子兵。笔者小时候还

记得东单、西四还有小官厅的残迹呢。泼街的虽然熟能生巧,一勺子
水泼出,水又细密又均匀,可是经过马路的时候,泼街的一不留神,难
保不有一星半点水珠溅在行人的鞋袜上。不管有理没理,总得喜笑颜
开给人家赔不是,要是没点儿涵养,整天跟人上阁子(当年警察派出所
叫阁子)去评理,那就甭干活儿啦。
    清道夫因为也算行伍出身,所以发工资也叫关饷。上手关一个
半,下手只能关一个。唯有中山公园泼街的清道夫,是公园董事会自
己出钱雇用,上手关两个半,下手关两个,不但待遇好,活儿更轻松。
可是有一层,公园的清道夫得管地上铺黄土用辘轴轧马路,所以中山
公园里马路始终不铺柏油。因为当初公园董事会的董事长,是由内务
总长朱启钤担任,他认为太阳晒在柏油路上不容易散热,而且烤得慌。
如果用黄土垫平,日落西山之前,水泼得均匀适度,您穿着千层底黑缎
鞋在公园前后溜达一圈,准保神清气爽不说,连缎子鞋也粘不上什么
土星儿。
    可是您要是逛街,走累了,东四、西单尚有比较完整残留的小官厅
还没拆除,遇上狂风阵雨,仍可以到础壁将近倾圮酌小官厅聊避风雨
抽根烟卷呢。后来京师警察厅成立,街道环境卫生的整理划归警察厅
内外区署,这般无可归属的堆子兵就划归区署担任泼街工作,美其名
叫清道夫啦。夏天挑水泼街,冬天铲雪扫雪外带打扫街道,在路灯没
改电灯还用油灯的时候,每天点灯添油也算清道夫的工作之一。
    清道夫主要工作是泼街,两人一组,一只两人合力才拎得动的双
耳大木桶,一把藤条编的长把大木勺,工作分上下手,当然持勺泼水的



上手工钱挣得多点儿。泼水也要讲技巧,既要泼得远更要泼得匀,人
家泼二十桶水,把这条街泼得又湿又匀称,如果生手来泼,挑了二十五
桶还是东一摊西一块的,那辛苦还不是自己白饶上。当年在大街上走
的斯文人多半是白袜皂鞋,在茶座上一落座,就得要鞋掸子掸尘土,否
则满鞋帮都是土,那有多难受。
    据说当年慈禧皇太后每到盛夏,必定是玉辇清游,移驾颐和园,美
其名曰歇伏,一直要到金风荐爽,秋蝉曳绪,才能起驾还宫。这一来一
去,都要由内务府派工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必须做到土不扬尘的程
度。因为扈从接驾的勋戚贵藩太多,要是靴帽袍褂上尽是灰尘,御前
失仪,办这档子差事的人,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啦,所以这档差事一定
要侍候得妥当仔细。虽然听人这么说,当年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如何
如何,咱可没赶上过。
    民国十二年虽然清社已屋,可是光绪的瑾贵妃,曾经辇舆卤簿归
宁省亲一次,那时是由神武门禁卫军担任净街工作。从北上门经过景
山东大街,一直到中老胡同,都是平净无尘,算起来那是笔者所看北平
街道最整洁的一次了。
    谈泼街的清道夫不由得又想起一桩名伶梅兰芳跟清道夫的趣事。
梅兰芳当年住在南城芦草园还没搬到无量大人胡同住的时候,梅的祖
母病故,在家停灵期间,天天念经敖焰口。梅跟警察界的吉世安、延少
白两位署长交情都不错,梅家每天车马盈门,还有不少显要前来吊祭,
于是警方就派了几名保安队员,几名清道夫坐镇弹压,清扫街道。
    北平富有人家办丧事,承办酒席的饭馆子,都有中桌招待一些杂

役人等,派来担任清扫的清道夫,当然是天天有酒有肉大吃大喝。有
位仁兄大概酒喝得沉了点,忽然异想天开地说,梅老板穿上戏装,就如
同天上仙女一样,下了装也是细皮白肉像个大姑娘。咱们各位谁有胆
量过去,搂着梅老板要个乖乖(北平市井之徒管接吻叫要乖乖),我送
他一块大头。结果清道夫中有位二百五的老不羞,一听有一块大洋可
拿,立刻答应下来,欣然愿往。等到梅的祖母伴宿开吊,僧道喇嘛唪经
送圣烧楼库,梅老板以承重孙资格麻衣麻冠于思满面,正在大街跪在
孝垫子上低头静听僧道宣圣,忽然从人堆里窜出一人搂着梅氏狂吻几
下又钻进人群。正好赶上侦缉队长马玉林带队巡逻,一望有人从人堆
里慌慌张张出来撒腿就跑,心知必有缘故,赶上去一腿,就把这人撂在
当地。等到问明实际情形,马队长可为难了,这件事非抢非盗,一个苦
哈哈,罚锾他没钱,关起来他倒有不花钱的窝窝头啃啦。
    想来想去罚这个老不羞,从宣外大街到菜市口这条大街,每天泼
街一次为期十天。这个老不羞虽然赚到了一块大洋,可是这十天的苦
累,细算起来,实在有点儿乐不敌苦。肖年侦缉队整人,轻重缓急分寸
拿得恰到好处,谑而不虐,真叫人不能不佩服呢。事隔几十年,“泼街”
已成历史名词,现在写点出来或者让五十岁以上的人引发点思古的幽
情吧。



财神爷琐谈
财神颂
    财神手捧金元宝,世人见了都想要。旧岁已随除夕去,春回
大地在明朝;剪下此图墙上贴,明天先见好预兆。元宝本是黄金
做,价值更比钞票高;没它固然难度日,有它太多也不消。巧取豪
夺枉费心,画饼成空法难逃;不如节俭多积蓄,快乐平安定到老。
    记得小时候腊月二十三日祭完灶,第二天就把过年诸天菩萨、全
份神杩到香蜡铺请回来了,请”冯一定要在祭灶之后,灶王爷上天奏
事之后再请,否则尚未动身述职,就把他接回来,岂非笑话。请全份神
杩除了诸天菩萨之外,还有协天大帝,增福财神,东厨司令,眼光娘娘,


送子张仙,二十八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