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故园情 >

第6章

故园情-第6章

小说: 故园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大,全是八寸、十二寸玻璃板底片,我当时每种都洗了两张保存起
来。后来张古愚在上海办了一份杂志叫“戏剧旬刊”,不但图文并茂,
而且篇篇谈戏文章都是极有分量的,我把这批照片都送给古愚兄陆续
在《戏剧旬刊》发表。后来古愚兄托我把贞记的戏照,罄其所有各印两
份,可惜那时老掌柜已经去世,改由少掌柜的当家,诚如铁铮兄所说,
尽忙着给人照做媒、相亲照片,无暇及此,所以有负古愚兄重托,一直
没能交卷,真是抱歉之至。
    护国寺门外,靠着高墙的边,摆满了石榴、海棠、桃杏、丁香等有色
有香的一类花木。游客从花丛里走过,会叫人芬香辟秽,目不暇给。
江东才子杨云史有一首竹枝词:“崇国寺畔最繁华,不数琳琅翡翠家,
唯爱人工卖春色,生香不断四时花。”这是当年护国寺花市的真实写
照。护国寺附近有几家花厂子把式们培养出来的花树,随形趋式巧夺
天工,实茌叫人喜爱。花厂子一共四家,是“奇卉”“莲记”“蕙芳…远
香”,他们每家在丰台都有十亩八亩不等的花圃暖房,在护国寺的也不
过等于门市部,摆点应时当令的鲜花盆景,作个宣传而已。“奇卉”“远
香”因为在护国寺附近占地较多,屋宇宽敞,又有暖房温室,所以还代
客存花。北平有些大户人家,自己家里没有温室,又没雇用花把式,家
里如果有比较名贵而又怕冻的花木,像香橼、佛手、茉莉、白兰、栀子、
珠兰等等,一过重阳都可以委托花厂子挑去,放在他们的花洞子里保



养过冬。如果家里有红梅、白梅、腊梅一类香花,是准备过年在佛前供
养、祠堂上供用的,可以事先告诉花厂子,到除夕前两天给您送来,准
保在新年是花开富贵灿烂盈枝。
    这几家花厂子跟舍间都有多少年的交往,所以花厂子的名字,虽
然事隔二三十年还能说得出他们的字号来。
    护国寺后殿西北角是喇嘛院,院里住的都是喇嘛。护国寺的喇嘛
可以跟汉人通婚,所以里头住的喇嘛都渐渐汉化,有的小喇嘛,不但不
会念喇嘛经,简直连蒙藏话都不会说啦。塔院尽头有两问小砖房,里
头住着一位老喇嘛,大家都叫他疯喇嘛。一般喇嘛向来不忌荤腥大吃
牛羊肉,可是疯喇嘛,他却吃净素而且过午不食:整天四处云游,双扉
倒锁。当年戴季陶、汤住心、屈映光几位护法在杭州举办护国息灾时
轮金刚法会,会后约同章嘉活佛一同回到北平,章嘉到处托人找一位
甘珠尔嘉达乌苏喇嘛,敢情就是那位疯喇嘛。据章嘉说:嘉达乌苏是
黄教中现代精研《楞伽经》唯心唯识论,获得真谛的一位圣哲,所以要
请他回藏说法,于是把他安置在西湖饭店。汤住心的公子佩煌兄彼时
刚从燕大毕业,他听章嘉的侍从们说疯喇嘛会请神拘鬼,他年轻好奇,
跟疯喇嘛厮混熟了,天天腻着疯喇嘛露个一两手给他瞧瞧。疯喇嘛被
磨烦得没了办法,有一天拿了一硫凉水,也没画符念咒,用凉水在地上
洒了一个大圈圈,把黄表纸三张点燃,往圈里一扔,熊熊的火球滚到水
圈边上顺着水圈滚了一圈半,才化成纸灰。他说纸灰里就有两个鬼拘
在水圈里转,鬼魂无辜,他要诵经一百遍超度往生。这件事是佩煌兄
亲自所睹,亲口所述,料想不是骗人的。不过究竟是什么缘故,就让人

猜不透啦。
    护国寺街还住着一位北平的名人叫郭崽子的,他在护国寺西口路
北开了一家冥衣铺,主要业务是给死人做成衣糊烧活,同时夏天给人糊
纱窗,也给人糊顶棚、四白落地的壁纸,所以又叫裱糊店。郭崽子的裱
糊店叫什么字号,恕我记性不好,一时想不起来了,反正一提郭崽子,西
半城的住户大概没有不知道的。人刚死,他家糊的倒头车轿,细巧绫
人,金山银山,伴宿开吊的楼库,出殡孝子用的丧盆纸幡,死后五七姑奶
奶烧的重檐带座的绣伞,六十天烧的船桥,他都能比别家糊得精巧细
致。尤其死者生前所需用的一切衣物家具,只要您说得出东西名称样
儿来,或是把真东西看过,就能给主顾糊得出来,而且绝对逼真。
    记得先祖母去世,家里让郭崽子糊了一只紫檀的香妃榻,上头铺
着白夏布的厚垫子,因为尺寸大,就放在经棚底下走廊上啦。有位舍
亲从南方赶来吊祭,上香行礼后,看见走廊上有只香妃榻,正好坐下歇
歇腿,哪知往下一坐,人摔了个屁股蹲儿,香妃榻自然也垮啦。这固然
是棚里头光线差点,看不太清楚,也足证郭崽子糊的烧活,真是到了惟
妙惟肖的地步了。
    抗战胜利后郭崽子虽然去世,可是他冥衣铺还开着。侯榕生女士
曾经以美圉人身份回北京探过亲,据说护国寺一带大拆大改,盖了一
座演样板戏的剧院,甭说郭崽子的冥衣铺,就是占地颇广的贞记照相
馆、几家花厂子也都成了断井残垣,瞻吊无从。往日熙熙攘攘的风光,
只有在睡梦里寻找一些历史陈迹,将来跟孩子们说起机灵鬼、透龙碑
一类故事,那就更是“白头宫女说天宝遗事”啦。



奇庙雍和宫
    北平安定门大街东边,北新桥北面,有座雄伟壮丽的喇嘛庙,那就
是雍和宫。这座著名的大庙,最初是前清雍正皇帝胤祯未即帝位前,
皇四子时期的潜邸(清制皇子的府邸,俟即皇帝位后改称潜邸)。雍正
御极之后,将潜邸一半改为黄教喇嘛的上院,一半改为行官。据冒里
太监传说,早先大小寿安宫丽景轩各有一条地道直通皇四子潜邸。雍
正三年行宫部分有刺客潜入纵火,全部焚毁,这才全部划归喇嘛僧掌
管,改称雍和宫,同时把直通宫禁的地道阻塞填平了。
    雍和宫最初既是皇子府邸,未来王者之居,自然是秦宫别殿,玉宇
璇阶,一切建筑迥异寻常。自从全部改为喇嘛教寺院之后,雍和宫在
河北省各县拥有数不清的田产房屋,而且只收房租地租,不纳钱粮。
喇嘛们食用富足,把用不完的钱,拿来大兴土木,力求宫室富丽华美,

两百年来,几经修缮,雕梁画栋,黄瓦红墙,金芒照耀。比起皇城里冷
宫长巷,蔓草迷离,苍梧云冷,荒凉的情形,真令人有说不出的感慨。
    雍和官因为是喇嘛庙,殿苑楼阁明堂邃宇,不像僧道寺观按层分
进,飞阁崇楼,都是迂回错落,别具匠心的。宫中最著名的有祖师殿、
额木齐殿、永佑殿、绥成殿、法轮殿、鬼神殿、雅木得克楼、万福阁等处。
每座殿里差不多供满了‘大小佛像,十之八九都是金质的。另外就是蒙
古沙金镂铸的千奇百怪的十三层宝塔,最大有高逾寻丈的,最小有的
高不逾寸的。每座都是累璧重珠,霞光流碧,每层宝塔各有玉果璇珠,
更有高僧舍利,每天都有喇嘛绕塔诵经,花香供养。
    万福阁又名万佛楼,据说在乾隆年间,云南蒙自有一富绅毕大符,
在江心坡得到一株二三十丈长巨大檀香木,诚心诚意,要呈献皇家,于
是不惮跋涉,水旱兼程。从云南运来北京。御前献宝时,龙颜大悦,把
这段巨大檀香木运到雍和宫征召雕塑佛像有名的良工巧匠,尽其可能
就檀香木尺寸,雕刻一座立式巨佛。那尊佛像塑成之后,庄严高耸,倚
然出尘;据说佛的肚脐跟安定门的城垛子一般高,耳朵眼儿里可容两
人下棋,脚背上两人并肩躺卧,还是宽宽绰绰的。息而言之,这块檀香
木,有多么大就不难想像了。
    这尊巨佛体积既然特大,当然是先把地基打好,随即安座。这座
万福阁乃是先竖起佛座,后盖佛阁,所以佛顶上的檐牙椽桷,藻井顶部
跟佛身高度是配合得恰到好处的。巨佛金身不是一般佛像缀以金箔
(俗名贴金),而是镂金垩彩,黻冕明玛。尤其佛顶一颗明珠,光芒哗
煜,宝相庄严,手上一方丝绸方巾(喇嘛称之为哈达)均是出自内廷金



滕缔绡,外间是不容易看得见的。
    绥成殿佛座正中,悬有一张白色素缎伞盖,上面画满了历代活佛
符咒,喇嘛们都认为这是具有无上金刚法力降魔至宝。伞下供奉三头
六臂佛母,更是密宗九天尊神的主宰。
    雅木得克殿有一犬面怪佛,腰悬人头骷髅,足踏妖女,形状极为凶
恶。这尊怪佛是拒抗七情六欲,名叫“广大普化天尊”面恶心善的
圣哲。
    鬼神殿又叫特参殿,里面供的大大小小欢喜佛,都是人身兽面、千
奇百怪的男女佛像,赤裸裸的,一丝不挂。殿里灯光暗淡,引领参观的
苏拉喇嘛,点燃起一根蜡烛,瞻拜的香客们才能仔细观赏一番。临走
时少不得让您请一两尊小欢喜佛回家,说是福自天申,如果您对欢喜
佛不感兴趣,那带领随喜的赏赐,自然要多叨光几文了。因为特参殿
所供的佛像,都是别的寺院所看不到的魑魅魍魉,每个人都有一种好
奇心理,既逛雍和官,总要到特参殿看个究竟,因此凡是喇嘛和苏拉轮
到特参殿值年,比中头彩还来得高兴呢!
    清朝有一项特例,当皇帝有灾病的时候,时常到雍和宫去焚香顶
礼,然后选定某一喇嘛给皇帝做替身。一经指定,这位喇嘛立刻身价
百倍,晋升为大喇嘛,不但从此终身安富尊荣,而权势排场更是无与伦
比。雍和宫的喇嘛跟其他喇嘛庙的喇嘛身份不同,等于是个官职,他
佃也按职司大小按月发给口粮和俸米呢!这种官派喇嘛,可比一般喇
嘛神气多啦。
    雍和宫除了一般法事之外,每年还有两次宗教特殊仪式:其一,农历

正月二十九到二月初一举行“打鬼”;其二,农历十二月初七“烧线亭子”。
    打鬼的仪式分三天进行:第一天叫“演鬼”,第二天叫“打鬼”,第三
天叫“转寺”。在这三天里,以第三天最为重要。据喇嘛们说,我们人
世间常有妖魔鬼怪荼毒生灵,“演鬼”“打鬼”便是为了降魔除鬼而举行
的。那三天拂晓星月将沉,就在殿上唪经念咒了,并且事先指定两个
身强力壮的喇嘛,一扮黑鬼一扮白鬼,另外有若干喇嘛都戴上獠面獒
牙的头套,在黑白二鬼后面唬啸狷奔地追赶,而一些高级喇嘛大声诵
经念咒。有的则用黄教独有的驼鼓铜号,在队伍里一路吹吹打打,跛
踬跳踉,这种舞蹈叫跳扎布。所有各处宫殿都要环绕一周,这就是所
谓“转寺”,最后把黑白两鬼打倒,这时装扮黑白两鬼的喇嘛,立刻把面
具鬼装脱除,用两个油酥灰面做的人像作替身,然后用刀把面人砍得
稀烂。他们认为这样作法,可以保佑一年之内大吉大利。北平有个习
俗,规矩老根底人家,多半不准去看雍和官打鬼,因为降魔驱鬼,神鬼
互相追逐的时候,让他们擅上一下,整年都不顺遂,要是怀孕的妇女碰
上,不是鬼胎,就是流产。所以真正的老北平没看过雍和宫打鬼,一点
儿也不算奇怪。
    “烧线亭子”是在农历十二月初七举行,用秫秸做个架子把丝线彩
绸扎成一个凉亭模样,另外纸糊细巧绫人两个,一是须发苍白的老人,
一是绿鬓新裁的少年,都架在一个大水盆上。由喇嘛围着念经转咒,
然后把亭子和纸人一齐用火焚化。听雍和官的老喇嘛们说:“老人是
岳武穆,少年是他儿子岳云,亭子是风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