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故园情 >

第1章

故园情-第1章

小说: 故园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洋时代的一页“官场现形记”
    每个人大半都是学校毕业,才走入社会或任职或就业,算是发轫伊
始,首开其端,可是我却不然,学校没毕业,就先当了一阵子公务员啦。
    在民国十几年北伐之前,关外王张作霖挥军入关进驻平津,华北
一带悉在奉军掌握之中,凡是有油水可捞的要津肥缺,就像狗抢骨头
似的,被一些军政大员抢得一千二净。当时财政部辖下有个印刷局,
衙门虽小,可是债券、钞票、邮票、印花,甚至于官钱局出的铜子票、银
圆模子,一股脑儿全归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只要机器一运转,财源就
滚滚而来,偌大一个肥缺,自然是你争我夺扰攘不休,最后终于在河水
不肥外人田情形之下,由杨邻葛(宇霆)、郑鸣之(谦)攫夺到手。杨郑
二人都是张大帅麾下一等一红人,谁也不能降格以求来干印刷局局长
呀!于是找出当时名报人濮伯欣(一乘)来当印刷局的局长,于是不言



而喻成了三一三十一的局面。
    舍亲中有一位跟杨邻葛是同窗至好,另一位跟郑呜之是谊托姻
娅,同时濮府跟舍间也素有往还。舍间因为先君早年见背,重堂在帷,
丁口单薄,区区在束发从师的年龄,逢到亲友家有婚丧喜庆,就要顶门
立户,在士大夫公卿之间,言笑周旋,揖让进退了。亲友们都认为机会
难得,愿意尽力吁植代为谋干。彼时坐领干薪的人多的是,虽然还没
戴上方帽子,能混个小差事借此历练历练也是好的。
    哪知濮局长一来接篆到任没几天,印刷局就有信差送派令来了。
接到奉派为财政部印刷文书课文牍员的派今后,信差东拉西扯在门房
里久久不去,猛然间想起了京剧里连升三级报录的来了,一纸派令封
了四块大洋的喜钱,才把信差老爷高高兴兴打发走了。
    既蒙委派,自当到差谢委如仪,并且选了一个黄道吉日,蓝袍子黑
马褂冠带整齐,径去彰仪门里白纸坊财政部印刷局报到谢委。印刷局
琼楼层叠,玉宇高耸,不但庄严肃穆,因为严防露私,站岗的又是警察
又是宪兵,令人望而生畏。
    北洋时代的印刷局组织,跟后来也大不相同。局长之下分设两
厅,总务厅管行政,由顾伯笙主持。顾的尊人竹侯先生是淮安巨族,有
名的古钱收藏家,乃弟就是孔庸之先生总揽全国财经时倚为左右手的
顾季高(翊群)。首次是亩顾伯笙陪同晋见濮局长的,濮平淡夷简,态
度雍容,毫无一点儿官僚气息,他知道我大学尚未卒业,告知不必每天
到公,等大学毕业再到局效力,诚挚亲切,俨然长者,让我这初步踏进
社会的毛头小伙子异常感奋。后来再由总务厅派员引领到文书课拜
见主管课长夏承栋(夏是当时财政部次长夏仁虎的公子,台湾名报人
何凡先生的令兄),副课长周维则山东人,言谈粗俗一派官腔,正副课
长虽然对面而坐,可是两桌之间竖立一座木制屏风,楚河汉界泾渭分
明。既然尹邢避面,一望而知正副之间定非乳水。主任课员林昌寿高
龄七十有八,趋前寒暄,大约看我年岁太轻,开口就问我多大年纪,只
好直告今年十八。林老捻须大笑,说他今年七十八,彼此相去一甲子,
龙头凤尾都出在文书课了。想不到头一天到差,就让人起了一个凤尾
的外号。
    文书课办公室共分三大间,充其量不过容纳三十多位同人办公。
可是听说仅文牍员就有一百二十多位,料想都是坐以待币(钞票)的朋
友,否则全部来局办公!再有三间办公室,恐怕也容纳不下。我虽然经
过局长关照,不必逐日上班,可是第一次做事就尸位素餐,总觉内愧不
安,所以每逢周六下午没课,总要到局里签个到,到课里走走。如此每
周到公一次,一晃过了四五个月,可是始终也没领过薪水,跟一些老同
事打听,据说,这次改组有着干文牍员都是大帽子塞进来的,既然都不
是早晚到公的,自然都列入乙类名册啦(甲类名册人员不欠薪,乙类则
属于欠薪人员)。我到课里既未办过公,据我猜想,天经地义是属于欠
薪一类列入乙册了,同时年轻脸嫩,又怕碰钉子遭白眼,也就搁下不敢
再问了。
    又过了两个月,会计处忽然送了一份通知给我,由文书课转交,说
年度即将结束,希周一至周五携带印章到会计处领饷。敢情承濮局长
关顾,我一到差批薪俸数额的时候,薪水虽然只有四十八块银圆,可是



另外还有七十二元伙食费。局里向例,凡是有伙食的人员就算正式办
公的,就列入不欠薪甲类名册了。会计处办公时间是跟银行同作息
的,我是每周六下午上班,人家会计处周六下午不办公,所以半年以
来,跟会计处同事始终碰不到一块儿。
    半年薪俸伙食算起来一共有七百多块钱,处里给我开了一张盐业
银行即期支票,让我到盐业银行柜台轧现。到了盐业银行柜台上管收
付款的行员反而犯犹豫了,因为当时局长月薪不过二百八十元,我一
下子就拿七百多块钱。当时经理是岳乾斋,副理是韩颂阁,接谈之下
岳老有女待字未嫁,颇想跟舍下结为姻娅,后来知道我已定亲,才作罢
论。否则因此或许能讨个老婆回来呢!
    印刷局有一个单位叫编译室,举凡向国外采购的印刷油墨各式颜
料、钞票用纸、印刷机器,凡是英文文件,一律由编译室译呈局长核阅。
这项工作~向由一位萧子玉主任主持,萧因接了天津法商学院的聘
书,每周六要到天津去上课,我是每周六才到局上班的,照彼此工作时
间来说,正好衔接,所以他就把我签调到编译室来办公。替他因应一
切,好在都是些例行公文,照猫画虎的就可以交代过去了。
    大概工作了三个月,忽然间政局丕变,奉军势力撤离华北,印刷局
局长已经由某系军方兵站总监朱春霖来接替了。照肖时各衙门的情
形,只要首长一有更动,除极少数的文书档案事务的老班底仍旧}:衙
l门办公外,其余人员一律回家待命,各钻门路静候加委令到,再去上
班。别人都纷纷回家待命,我这每周只办一天公的人,北平有句土话,
自然是回家抱孩子啦。

    过了三五天,林昌寿兄忽然来寓拜访,一面道喜,一面抽出一纸派
令,是新任朱局长调升我为仓储课副课长。他明是送公文道喜,其实
主要的是托我说项,打听一下我跟新任的渊源。林老拿来这一封派
令,我思来想去怎么也捉摸不出我留任升官原因所在,可是既蒙吁植,
只好先行谢委,看看情形再定行止。哪知那位朱局长别看人家是来自
军中,可是恂恂儒雅,要言不烦,只对我说了句“知道弟台工作认真守
正不阿,以后还要多多借重”,就端茶送客了。虽然晤对数言,可是丈
二和尚仍旧莫名其妙,好在学校正放暑假,就每天早晚趋公,正式上班
办事了。
    林老因为平素老气横秋,不受文牍课欢迎,彼此忝有龙头凤尾之
谊,只好签调来课专任收发。印刷局日常印制的大面额的印花邮票,
以往时有短少,所以工员下班,搜检甚严,想不到这项检查工作竟然落
到我的头上来了。印花邮票体积甚小,随便塞在哪里,都不容易被发
现,一…】口警卫室在工员下班时,虽有裸体搜身规定,可是日久生玩,赤
身工员一晃而过。有一天我忽然想起清期的库丁偷银子的往事,早先
各地饷银解京,全归库丁承应搬运银两入库,库丁出库能够每次私藏
松江眼锭四两出来。当年有一种流氓,专门吃仓讹库,就是敲诈库丁
夹带畏两而加以分肥。现在如果把印花或邮票卷成小卷塞入谷道,岂
不是比带四两松江银锭更容易了吗?想到此处可能就是漏卮,第二天
亲自监督,重点抽查,头一天就查出把印花邮票卷细塞入“后军都督
府”夹带出局的仁兄,有二三十位之多。奇怪的是金额多寡不一,后来
才知道印刷部门管制层层,哪种得手就偷哪种,并不能率性而为小大


由之也。过了三天之后,风声所及,全局皆知,立刻弊绝风清,各项有
价证券每天的结单回报四柱吻合,毫无短缺的情况了。
    两个月下来,局长大人很快就奉到部令嘉奖记功。暑假一过学校
开学,在下既不能天天旷课,职责所在又不能天天旷职,只好呈请辞
职,还我初服,照常上学。到了旧历年底,局长居然不弃葑菲,派人送
了五十份印刷局精印故宫文物日历到舍下来。想不到戎马半生的武
人,能够如此笃念旧谊,而我想不到未出校门初入仕途,就遇上这么有
人情味儿的长官,实在太难得了。事隔五十多年,偶然想起来当年长
官高谊俊迈风度,让我久久不能去怀。

紫禁城的小掌故拾零
养心殿和三希堂
    上次写紫禁城小掌故忘了谈谈养心殿了。养心殿原是明代的建
筑,雍正时候把这座殿大兴土木加以修缮,抽柱换梁形同改建。养心
殿在内廷地势非常之好,内近永寿、翊坤、延禧、储秀、长春、咸福、康华
西区各官。
    每逢重大庆典:如庆贺元旦,皇帝登祚,帝后万寿,颁发诏书,遣将
出征,抡元大典,都要在太和殿(就是俗称的金銮殿)举行隆重仪式,从
养心殿出月华门或隆宗门都离太和殿不算太远,所以雍正以后历朝皇
帝就常在这座殿堂里召见大臣,引见官员,甚至于小型的庆典赐宴也



在这里举行过。辛亥革命后御前会议清廷下逊位诏书,签订优待皇室
条件,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君主制度就是在那里举行的。
    养心殿有东西暖阁,西暖阁是皇帝批阅奏折的地方。墙七挂着当
时全国各省四品以上文武官员出身衔名牌。为了避免侍从人等的偷
看,所以在名牌外面又加装一道活动木板墙,平时加锁遮盖起来。乾
隆对字画碑帖是有特别爱好的,既然喜欢在养心殿办公燕息,于是将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殉写的《伯远帖》等稀
世珍宝,都度藏在西暖阁内室,这间内室命名为“三希堂”,著名的《三
希堂法帖》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据说乾隆爱梅有癖,当时在屋外栽植了不少异种梅花,起名叫“梅
坞”。道光是清朝一位最简朴无华的皇帝,即位之后不但把梅坞废了,
而且把屋内窗棂隔扇上那些缔绣婉约的梅花雕饰一律拆除,更换其他
式样花。据传说道光备位皇储时期,有一段伤心恋史,与梅花有关,以
致终身厌恶梅花,所以他的起居地方当然不要梅花式样,以免触景伤
情了。说者如此,咱们就姑妄听之吧。
    养心殿东暖阁是皇帝斋戒时的寝宫,光绪幼年,慈禧就在西暖阁
垂帘听政。养心殿后殿,东边“体顺堂”,是帝后内廷里临时寝宫;西边
“燕喜堂”,是妃嫔们憩息处所。东西两殿虽然木属于正式内宫,可是
仪注起居,可以比照行宫一切从简,所以有些皇帝都爱在此暂住。宫
监们私下里耳语,也管体顺堂叫安乐窝呢1

永和宫的更钟广钟
    永和宫所存的外国钟表,大部分是清代乾隆、嘉庆输入的英、法、
瑞士产品。历经二百多年,这些东西已成了稀世之珍,就连原产地也
不一定能找到这样技巧惊人的钟表了。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