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桂林山水传奇 >

第143章

桂林山水传奇-第143章

小说: 桂林山水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愿忠:“你这个不敬鬼神、不忠不孝的畜牲,满嘴歪理邪说,没有榜样,怎么教人!”

  文书:“既是榜样,就要有可操作性。比如大书法家黄山谷,文章诗词,著名于世,他老母生病,总要亲自熬药,为母亲洗便盆,不以高官而傲,克尽人伦之责,这才是真孝道嘛。”

  秀才们又点头称赞。

  吕愿忠:“黄山谷乃元祐党人,你胡言乱语宣传他,是什么意思,安!”

  文书:“今天不是在讨论孝道吗,政见可以百家争鸣嘛。”

  吕愿忠:“大胆狂徒,把他赶出山门去!”

  严成坦去赶文书。

  文艺“哼”了一声,也抽身要走。

  吕愿忠:“你,等一下,刚才你说文书是个大孝子,我看他倒像个乱党,你凭什么说他是孝子,安?”

  文艺:“文书的母亲有病,文书亲口尝试他母亲的粪便,以确定病情的轻重,请问吕大人,你能做到吗?”

  吕愿忠:“猪狗不如、猪狗不如,滚滚滚!”

  九

  夏&;#8226;夜&;#8226;内&;#8226;客厅

  吕愿忠一家在品茶、闲聊。

  丫环黄訾洲在为三个沏茶。

  吕夫人:“一个村野匹夫,竟敢当着众秀才的面,顶撞太守大人,成何体统!”

  严成坦:“简直就是造反!”

  吕夫人:“去,抓他来蹲十年大牢!”

  严成坦:“让他蹲大牢还便宜了那小子,一刀宰了他才痛快呢。”

  吕愿忠:“妇人之见、妇人之见,地方上出了孝子,也是本官的政绩嘛。”

  吕夫人:“照你这么说,你吕某人还要保举他做官不成?”

  吕愿忠:“在家尽孝道者,在外必然为国尽忠。朝廷对孝子,历来都是重用的。”

  严成坦:“那是、那是,岳父大人就是大孝子嘛。”

  吕愿忠:“王旦在我大宋真宗圣下,为相十二载,王旦就是大孝子啊。”

  严成坦:“那、那,万一被保举人的官位,超过了保举人,岂不是偷鸡不到蚀把米。”

  吕夫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吕愿忠:“我说你们是妇人之见,你们还不服气。被保举人做了大官,保举人不就成了恩师了吗,这就叫赌人。吕不韦经商,得到的只是金钱,他赌赢政,得到的可是天下呀。”

  吕夫人:“哼,就你花花肠子多。”

  吕愿忠:“文治武功,文臣武将,把文放在武的前面,是有道理的。”

  严成坦:“岳父高明、岳父高明。”

  十

  夏&;#8226;日&;#8226;外&;#8226;福禄寺

  文书挑柴而过。

  惠莲叫住他,“文书,歇歇脚吧。”

  文书:“好,歇歇。法师,今天怎么没有斋饭供路人用膳了?”

  惠莲:“怎么,你想用膳?”

  文书:“不不,我带了午饭。”

  惠莲:“老天开眼,本寺觅得大贤,用不着再姜太公钓鱼啦。”

  文书:“佛法妙要,我也不懂。”

  惠莲:“听闻你在书院与人辩论孝道,锋芒毕露,大快人心呀。”

  文书:“法师过奖了,我哪有那本事。”

  惠莲:“文书啊,只见你每日打柴,克勤克俭,不知哪来的学问?”

  文书:“原来法师有所不知,我父亲生前,有个朋友,很重情义的,家有藏书不少,我一直在借他的书攻读。”

  惠莲:“原来如此,佩服、佩服,你将来一定前程无量啊。”

  文书:“哎呀,父母在,不远游,何况我母亲是个盲人呢。读个书,识个字,明个理就行了。”

  惠莲:“老纳寺内,藏书颇丰,你愿意去看一看吗?”

  文书:“佛门经典,深奥无比,不是我这种浅薄之辈能读得懂的。再说我也不是佛门弟子,还是不要去弄脏了法师的秘藏才好。”

  惠莲:“哎,你这话就过谬啦。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再说,贫僧藏书中,也不光是佛经,也有诸子百家的学说嘛。”

  文书:“真的,那好啊,等我把我父亲朋友家的书读完了,再来向法师借读吧。”

  惠莲:“文书啊,你在孝道的问题上,那么敏锐、变通,可在读书的问题上,怎么又落于迂腐了呢。”

  文书:“书要一本一本的读,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囫囵吞枣,不如不读嘛。”

  惠莲:“既使是吃饭,也有挑选菜肴的时候嘛。”

  文书:“听法师的话里,好像在逼我……”

  惠莲:“我是逼你上书山,又不是逼你上梁山。”

  文书大笑。

  惠莲:“请请请。”

  文书跟惠莲进寺去。

  十一

  夏&;#8226;日&;#8226;内&;#8226;书房

  四壁皆书。

  文书:“哇,想不到法师的书,比我父亲老友的书多好几倍呢。”

  惠莲:“看吧、看吧,安邦定国之谋,济世富民之策,都在书里呢。”

  文书:“是啊、是啊,如我愿啦。法师,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您才好。”

  惠莲大笑,“年轻人,你每日打柴,能换得几分银纹?”

  文书:“回法师,仅够一天开支而已。”

  惠莲:“那你每天有多少时间读书呢?”

  文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过晚饭,就可以读书啦。”

  惠莲:“如果是这样,这一房子的书,怕是你一辈子也读不完啊。”

  文书:“如果要深入研究,恐怕三辈子也读不完。”

  惠莲:“如你下狠心,攻读它三年行不?”

  文书:“家有老母,需要供奉,这打柴的事,是断不能停的。”

  惠莲:“这样吧,今后你就别打柴了,天天到我这来读书,我每个月给你四两银子,供养母亲,你看如何?”

  文书:“不不,无功不受禄,法师准许我,每天打柴回来看书就行了。”

  惠莲:“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和老母亲一起搬进寺里来住,省得两头跑,浪费时间,我给你两间房,可安下心来读书。”

  文书:“这个,我得回去问问母亲,才好回答您的善举。”

  惠莲:“行,老纳等你的回话。”

  十二

  夏&;#8226;日&;#8226;内&;#8226;文家

  文书掮着扁担,提着一袋米回来了。

  文书:“娘,我回来啦。”

  文母:“我儿,来客人了。”

  严成坦站在窗前,转过身来,“文书,你让我好等!”

  文书:“原来是严都头,葫芦藤上结南瓜,没见过哎。”

  严成坦盛气凌人,“太守吕大人要请你去做官,马上跟我走!”

  文书:“请我去做官,都头走错门了吧?”

  严成坦:“我没功夫跟你废话,快收拾吧!”

  文母:“文书,你要……”

  文书:“娘,儿明白,都头,请等一下。”

  文书进了房,飞快地写了一封信,出门来把信交给严成坦。

  文书:“都头,要说的话,我都写在这上面,麻烦你面呈太守大人,他看了自然就明白了。”

  严成坦一把夺过信,看了看,“哼”了一声就走了。

  文母:“我儿,吕愿忠认贼作父,到他那做事,是要让老百姓指背脊骨的呀。”

  文书:“娘放心,我不会上贼船的。”

  文母:“娘的眼睛虽然瞎了,但耳不聋,心里明。”

  文书:“我听娘的话就是了。娘,有个事儿我跟你商量、商量。”

  文母:“说吧,我儿。”

  文书:“福禄寺的惠莲法师那,有好多、好多藏书,他今天领我到他书房里去看了看。”

  文母:“惠莲法师是有名的高僧,你怎么可以随便去打扰他呢。”

  文书:“娘,是他主动带我去的。法师说,叫我别打柴了,他每个月给我四两银子,供养母亲,要我好好去念书。”

  文母:“不可,不可,娘就是饿死,也不能无缘无故接受别人的馈赠。”

  文书:“这我知道,我也回绝了他。但有一条,法师愿挪出两间房来,让我和娘搬过去住,这样我就可以就近看书了。”

  文母:“文书啊,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既使法师一片好心,咱们孤儿寡母的,寄人篱下,多有不便。有道是龙床不如狗窝啊,他既然愿给你书看,你就跟平常,借你叔伯的书看一样,这不是很好吗?”

  文书愣了愣,“儿知道了,就照娘的意思办吧。”

  文母:“咳,都是娘不好,拖累了你。”

  文书:“娘,看你又想哪去了,不说这些了,我唱山歌给你听吧,水有源头树有根,树木不会颠倒生,父母养得儿女大,儿女该还父母恩。”他边唱边做起饭来。

  十三

  夏&;#8226;日&;#8226;内&;#8226;客厅

  吕愿忠在看文书的信。

  严成坦:“写些什么,写了一大堆字?”

  吕愿忠:“成坦,你带回来一颗软钉子啊。”

  严成坦:“到底是来还是不来?”

  吕愿忠:“文书抄了一篇李密的陈情表给我。”

  严成坦:“什么叫陈情表?”

  吕愿忠:“晋武帝要召李密去做官,李密就写了一份陈情表给晋武帝,说他要照顾老祖母去不了。”

  严成坦:“这么说,文书是不来啰?”

  吕愿忠:“和尚头上的苍蝇,这不是明摆着吗。”

  严成坦:“那我去把他绑来。”

  吕愿忠:“你知道文书母亲什么态度吗?”

  严成坦:“那瞎老婆子,好像也不同意文书来。”

  吕愿忠:“这就是了,你既使把文书绑来了,他是孝子,也会学着徐遮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我要哑巴来干嘛,钱没地方花了?”

  严成坦:“那我去把他砍了。”

  吕愿忠:“你呀、你呀,就知道打打杀杀,什么是宝,什么是草,一概不知。上次你把开元寺里的金刚经碑铲了,多愚蠢,多笨蛋,那可是大书法家褚遂良的大手笔啊,价值连城,把它卖了,在桂林能买下所有的股票,猪,气死我了。”

  严成坦:“这、那,文书能跟褚遂良比吗,留他何用?”

  吕愿忠:“猪脑、猪脑。文书为什么要抄陈情表给我,连皇上都准许了李密孝敬祖母的请求,难道我吕愿忠还不能允许文书孝敬盲母的请求吗,让我找骂不是?”

  严成坦:“那怎么办,便宜他了。”

  吕愿忠不悦地:“等机会吧。”走了。

  严成坦:“他娘的,一个一个打柴的,也这么难对付吗?”

  十四

  夏&;#8226;日&;#8226;内&;#8226;中隐山

  惠莲和文书在洞中边看边谈。

  惠莲:“文书,老纳这福禄寺,你进来过几次?”

  文书:“每天忙生活,一年就观音诞陪母亲来烧一回香吧。”

  惠莲:“你们村就在中隐山附近,你来玩过几次呀?”

  文书:“小时候来走动过,自从父亲去世,就再没心情啦。”

  惠莲:“你是因父亲去世没了心情,老纳可是倍受煎熬而提不起神啊。”

  文书:“法师这是怎么说?”

  惠莲:“咳,你看看,吕公岩,自从上次吕愿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