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长白山下好种田 >

第68章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68章

小说: 长白山下好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翰点头,“嗯,今年正好有院试,我想去试试,不管能不能考上,终究是一份历练。即便考不上,也能积累一些经验,我还小呢,今年不行,就等下一次。”文翰的眼神里从容坚定,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好了,都回来了,咱们今天的好好地庆祝一下,晚上弄几个好菜吧,大家伙喝一顿。”老爷子酒瘾又上来了,就嚷嚷着腰好好地庆祝一番。
  对于这个,大家自然是不反对的。“行,本来今天就是过节,应该做点好吃的。家里有肉也有鱼,等会儿杀只鸡,咱们晚上好好的吃一顿。”陈氏发话了。“美林啊,家里不是有只母鸡不太爱下蛋了么,把它杀了,咱们解解馋。”
  陈氏的一句话,就判了那只鸡的死刑。晚上的时候,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团圆饭。桌子上的饭菜丰盛极了,孩子们都没少吃,一个个吃的肚子溜圆。
  老爷子今天特别的高兴,于是喝着喝着就有点多了,“好啊,文翰是个好样的,比他五叔要强多了。来,老大,你养了个好儿子,咱们爷俩干一杯。”老爷子又跟志新喝了一杯。
  陈氏一看,就知道老爷子这是有点多,今天高兴,也不好去扫他的兴致。于是陈氏就当自己没看到,扭头跟旁边的儿媳妇说话去了。
  还好老爷子自己还算明白,喝完那一杯之后,就不再喝了。“我这年纪大了,不行,酒量太差。我不喝了,你们哥们多喝点儿,我吃饭。”老爷子捧起饭碗吃饭。
  

☆、第八十八章猴头菇

  端午节之后,志德和慧心他们也都各自回家去了,文翰哥三个自然也不例外,全都回到了学堂。静雅当然是跟着一起,要不然慧心也忙不开。
  山上又回复了平静,大家还是各干各的,每个人都有事情忙。静涵和静婉、静娴两个,依旧是早晨去看那些柞蚕,然后要中午了才回来。这柞蚕也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如今经过一次休眠,已经变成了各种颜色,黄的、绿的,还有的身上带着花纹,跟桑蚕绝对的不一样。
  一般柞蚕要经过四次休眠之后,就会结茧,平均每次休眠间隔八九天。所以从幼虫孵化,到结茧,一般需要五十天左右,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天气而略微的延迟。
  文成除了早晨往镇上送鱼之外,就跟着志明学习辨认药材、药性等,每天这些孩子们都过得非常的充实。
  一转眼已是六月了,静涵养的那些柞蚕,已经过了三个眠龄,即将第四次休眠。早晨忙过了这些之后,静涵下午和文成他们进林子了。这时天麻出的很好,自然是得抓紧时间了。志明带着大家在林子中间走着,静涵眼尖,在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撮白白的东西。“三叔,你看那上面是不是猴头蘑啊?”
  志明抬头,顺着静涵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一朵很大的猴头蘑。“是,静涵,你再看看和那棵树相对的树上,应该还有一朵的。”这猴头蘑有一种习性,一般都是成对生长,长在相对的两棵树上。
  静涵听到了三叔的提醒,就在林子里四处看看。果然,在那棵树相对的地方,真的有一棵树上,也长了一朵白白的猴头蘑呢。静涵高兴的喊道,“三叔,真让你说对了,这边还真有呢。三叔,你想办法把蘑菇给我弄下来,最好要多带些木头。我要拿回去培养菌种,如果成功了,咱们就可以养猴头蘑了呢。”去年的榆黄蘑成功了,这让静涵信心大增。
  志明听了,赶紧爬上树去,按照静涵的意思,用刀在树干上削下来大一块木头,然后拿着蘑菇小心翼翼的从树上下来。接着又上到了另一棵树上,把另一朵蘑菇也用同样的办法取了下来。对于这个小侄女的鬼主意,志明是真心的佩服,去年冬天,光是卖蘑菇也挣了很多的钱。家里人也早就商量了,无论静涵再要做什么,都要全力支持。
  静涵小心翼翼的捧着这两朵蘑菇,放到了自己的背筐里。这两朵猴头菇的子实体都已经长得很大了,应该可以用来培育菌种的。有了这些,静涵就可以培养出猴头菇了。
  意外找到猴头蘑,静涵的心就有点定不下来了,跟大家说了一声,然后就回到参场子去了。她要赶紧的把菌种培育出来,万一晚了,这蘑菇烂掉啥的,那可就太可惜了。静涵一路小跑的回到了参场子,开始捅咕她那一套东西去了。
  陈氏一看静涵那个样子,就知道她准是又在弄什么了,笑笑没说啥,只是吩咐薛氏她们别进屋去打扰静涵。
  有了培育榆黄蘑的经验,静涵只是把培养液的配方略微调整了一下,然后基本上的操作都差不多,就等着看看培养液里面能不能生成菌丝而已。弄完了这些,静涵才从屋里出来,正好看到陈氏她们在那摘菜呢。“奶奶,我又找到了一种蘑菇呢,要是这个种出来,咱们可以夏天养,到时候收了晒干卖就可以。猴头蘑的价钱可是不低哦。”静涵满心欢喜的跟陈氏说着。
  陈氏看着静涵那兴奋的小样,伸手扯过来这个小女娃,“静涵啊,你今年也十一了,奶奶知道你是想多挣些钱,好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些。不过,你也得注意点保护自己,你看看你这小脸,都晒得黑了。这阵子你成日的往山上跑,饭也顾不上好好吃,你让奶奶和你娘看着多难受啊?咱们家如今日子也过得去,却把你养得又黑又瘦的,这算个什么事啊?”陈氏心疼的看着静涵那张略黑的小脸,用手摸了摸,也没有这个年纪孩子的那种柔润细腻了。
  “奶奶,没事的,等冬天就好了。这不是忙么。”静涵倒是不太在意,成天的被太阳晒,能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她的皮肤不错呢,要是换了别人,如今就得去煤堆里面找了。
  陈氏让静涵的话给弄得有点哭笑不得,“行了,就你话多。等哪天你娘去镇上,让她帮着买点面脂啥的回来。你是女孩子,长大还要嫁人呢,把脸晒坏了,以后可怎么办?”
  静涵做了个鬼脸儿,然后跑开了。
  过了四五天,静涵去看那猴头菇的培养液,果然里面长了不少的白色菌丝。静涵这就放心了,有菌丝生长,应该就能培育出来菌种。
  家里人都知道静涵能够培育出菌种中蘑菇,所以上山的时候,就会特别的注意,遇到鲜的蘑菇都会想办法弄回来,让静涵实验。静涵经过实验,倒是弄出来了几样,榆黄蘑、猴头菇、平菇,另外还有木耳。有这些也就不错了,很多蘑菇在如今这种条件下,是培育不出来的。
  志新和志明弄了不少的木头,让静涵来种蘑菇,这些木头上种的是木耳和猴头菌,因为这两样可以种出来晒干了卖,没必要在冬天弄。这样只要抽空管理一下就行。去年种榆黄蘑的那些菌木,年后就全都放到外面了,静涵也没有特意的去管理,夏天卖的价钱不高,再者家里的人手也不太够用,所以静涵原本就没打算下天往外出蘑菇。只是这东西不用怎么管,天气热了,它也自然而然的会出蘑菇。这几天,那些菌木上,竟然长出了不少的蘑菇来,看样子还真得摘下来卖掉了,要不然浪费了多可惜啊?
  于是这天早晨,静涵看那些榆黄蘑长得差不多了,就领着静婉她们先把蘑菇都摘下来,放到大筐里。反正文成也要去镇上,就让他捎着卖掉得了,不管卖多少,也是钱啊?
  忙过了这些,静涵还得赶紧的去看看那些柞蚕。这阵子该是要结茧了,这个时候更得注意,等蚕茧结成了,就得赶紧的采收。
  来到了那片林子,果然看到柞树上的叶子有一些开始卷曲,这是柞蚕在结茧呢。看样子,也就这一两天就得往下采蚕茧了。这个活,恐怕的全家出动,才能尽的干完。好在参地里的活不算太忙,参籽还得半个月才能掐,也就是参土,志新他们在那刨着呢,看样子也了。
  “二姐,是不是该要采蚕茧了啊?我记得去年就是这个样子的。”静婉问道。
  静涵点点头,“恩,应该了。今年采下来的蚕茧,留一部分做种,剩下的就要缫出丝来了。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卖掉,要是没人要,就只能咱们自己留着了。”静涵对这个还真就没把握,不知道这里的人会不会认识这东西。
  “这有啥?有人买咱就卖掉,没人买还不能咱们自己留着么?我想既然是蚕,总归是能出来蚕丝的,就是拿来纺线啥的,也应该能用吧?”静娴在一边说道。她今年也八岁了,这两年跟着静涵,倒是学了不少的东西。许家的这几个女孩,也都跟着哥哥们学着读书识字,如今几个女孩,不说是满腹经纶,但是看书也是没问题的。
  静涵揽着静娴的肩膀,笑道,“可不是么?要是没人要,咱们自己家就纺了线织布,到时候给静娴做一件绸子的衣裳穿。”静涵知道这个有点困难,毕竟北方的人,很少从事这些纺织的工作,对于这个,可是不太行。
  静娴的小鼻子一皱,哼了一声,“绸子的衣服有啥稀罕的?还赶不上咱们穿的棉布呢。干活也不能穿,难不成咱们还能像那些大家小姐似的,成天的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样我宁可不穿。”
  静涵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妹妹,许家的女孩长得都很出色,眼前这个小静娴,恐怕是最拔尖的一个了。小小的年纪,已然是个小美人胚子。面色白里透红,即便是这么成日的跟在静涵身后满哪跑,却依旧白皙娇嫩。这样的人,被称为气死太阳,就是说怎么晒也不会黑。弯弯两道新月眉,一双大眼水汪汪的,红艳艳的小嘴,秀气的小鼻子,真是不知道这个小静娴长大以后,会是怎样一副倾人国城的绝色风姿了。
  伸手摸了摸静娴的小脑袋,静涵蹲下跟静娴对视,“原来静娴不喜欢绫罗绸缎,只爱棉布衣衫是么?”
  静娴的大眼看着静涵,“二姐,我喜欢咱们现在的日子,忙忙活活的,让人开心。以后咱家的日子过好了,是不是就要下山去买房子了啊?那样咱们这一大家子会不会分开呢?我不想分开,我想跟着二姐一起,咱们一块养蚕,种蘑菇,栽棒槌。我喜欢现在一大家子在一起的感觉,不喜欢以前我们自己家住在县城里。”静娴拉着静涵的手,问道。
  

☆、第八十九章柞蚕缫丝

  静涵对这个小妹妹,倒是有了新的看法,原来这个小家伙看的倒是挺远呢。“静娴,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不管是在山上还是搬到山下,不管是过得穷也好还是富也好,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困扰。只要咱们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心里想着大家,无论住不住在一起,我们都是一家人。对不对?”
  静娴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好了,咱们回去吧,明天大概就可以采蚕茧了,到时候还有的忙呢。”静涵说着,就领着两个妹妹回参场子了。
  中午文成从镇上回来,榆黄蘑全都卖了。今天早晨摘了四筐的蘑菇,大概得有一百斤,没想到一上午竟然卖光了。文成把钱交给陈氏,“奶奶,今天送鱼一共六百五十文,榆黄蘑一共卖了九百五十文。”文成把一大堆的铜钱给了陈氏。
  “呦,没想到这榆黄蘑还没少卖呢。这一天也能挣到一两半多银子,要是天天都这样,那可了不得了。”陈氏接过了钱,笑呵呵的说着。
  “奶奶,哪里能天天都这样啊?那榆黄蘑总得隔几天才能摘一茬的。”静涵正好从外面回来,接碴道。“对了,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