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218章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218章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也就是益州本土军事将领的短板,他们没有一个称职的对手,顶多就是剿杀地方反叛军,结果碰到刘备这样一个像样的对手,被打的稀里哗啦,张任固然是优秀的人才,不还是被俘了?我们除了钦佩他的人格,还要认清他的实力局限性。

  最好的人才是这样,那么其他人呢?

  这里没有产生过关羽和张飞,没有产生过张辽和徐晃,没有产生过张郃和于禁,更别说陆逊或者吕蒙这样的统帅级别将领,就是很正常的现象了,缺少战争的磨砺,只能让军事天赋被磨砺掉。

  这就是蜀汉帝国人才资源构成的先天缺陷。

  不管是刘璋时代,还是刘备时代,抑或诸葛亮时代以及刘禅时代,绝少有本土的挑大梁的军事人才,历任汉中太守没有他们的身影,“五虎将”死光了,顶上来的是姜维这样的外来型,王平虽然是流着益州人的血,可是,他的关键的经验积累期却是在曹操帐下完成的,属于走出去加工再引进回来。

  蜀汉后期三大将,马忠、邓芝和王平。

  王平已经说了,邓芝是荆州人,马忠虽然是本土,但是,他的毕生都是在和南方的反叛军作战,从来没有和北方的顶级将军pk过。

  而且,有了先天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刘备即便是想纠错,也没有这个机会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5—18:潜藏,人才危机(7)
丧失这个纠错的机会是因为荆州丢失造成的,不仅仅是丢掉了一个战略要地,不仅仅是折损了关羽集团,诞生了蜀汉共和国的第一批烈士,不仅仅是壮烈了70000蜀汉军士。

  这些损失都是纸面上的看得到的。

  长远的,隐性的损失是刘备丧失了一个人才输送管道。

  看看曹丕这个时侯的人才资源库规模吧,“有州十二,郡九十三,县七百二十”。具体来说是荆州、扬州、青州、徐州、幽州、并州、凉州、兖州、豫州、司州、冀州。有些文献说曹魏有十三州,那是因为曹丕即位之后,曾经分出陇右为秦州,但是没有多久又废置而已。

  景元四年的统计数据是户663422,男女口4432891。

  吴国呢?根据天纪四年的统计数据是:有四州(扬州、荆州、交州、广州)、郡四十三、三百三十一县,共计民户523000,男女口2400000,吏32000,士兵2300000。

  魏国和吴国的交集处是荆州和扬州。

  汉代之扬州大部分区域坐落在江东诸郡,所以曹魏只有两郡(淮南、庐江)一十二县(淮南八县,庐江四县)而已,四舍五入,扬州是可以算计到东吴的名下资产的。

  荆州则是半斤八两,曹魏拥有其中的南阳郡、南乡郡、江夏郡、襄阳郡、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总计七郡。

  这里面有让刘备心痛的地方,其中的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都是从自己手中抢过来的,大叛徒孟达和申仪分别出任新城太守和魏兴太守。

  这还不是最痛苦的。

  孙权名下的荆州资产是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江夏郡(江夏南境,从黄祖手中夺得,与曹魏对峙)、武陵郡、天门郡、长沙郡、衡阳郡、湘东郡、零陵郡、始安郡、邵陵郡、桂阳郡、始兴郡、临贺郡。

  除去当初谈判的主动给出去的,南郡首府江陵是刘备被打下来的,宜都郡和建平郡就是被陆逊打下来的夷道、夷陵、巫县、秭归等地。

  全都是刘备的,相当于原来三分的荆州现在被曹魏和东吴五五分,而刘备,只能在一边干瞪眼。

  中国大汉朝的故土被曹魏和东吴占去了70%,到了刘备这里还有多少呢?炎兴元年的数据统计是:益州(仅此一州而已),郡二十二,县一百,吏40000,带甲将士102000,户280000,男女口不足百万,仅940000而已。

  刘备这个时候也许人口数多一些,但是区域控制范围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少得可怜。

  好的,如此排列之后就可以看到如下的对比数字了(按照蜀国vs吴国vs魏国的顺序):

  州比—1:4:12(13)

  郡比—22:43:93

  县比—100:331:720

  户口—280000:523000:663422

  人口—940000:2400000:4432891

  军队—102000:230000:400000(?)

  曹魏军队数字没有具体给出,是我的估计,但是从三国末年进攻蜀国一下子集中了钟会所部120000,邓艾所部30000,诸葛绪所部30000,总计180000的机动兵力来看,总兵力绝对不会少于400000,而且看看蜀国和吴国的兵民比率大致为1:10,所以,总人口数为4432891的曹魏有一支400000规模的正规军绝对是最低估计。

  略显枯燥的数字将刘备的全部劣势暴露在世人面前,不及敌人的三分之一,如何有效的规避人才匮乏危机?挖地三尺吗?就算是大汉皇叔军队蜕变为“大日本皇军”也完不成任务啊。

  再套一下足球的常规信息,为什么说中国足球不行?足球人口在锐减,注册的足球人口不足万人,女足更是少的可怜,姑且不说人口素质怎么样,就是这个数量就只是足球发达国家的零头而已,所以,排名在100以外,国内假赌黑屡禁不止,潜规则横行,国外外战屡战屡败绝对是正常现象,堂堂14亿人口大国踢足球的不过万人,还想打进世界杯,那才是不正常的。

  刘备的帝国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尴尬局面,人才危机的背后就是人才资源库先行枯竭,本来就挺惨,关羽败亡之后,完全丧失了荆州板块,更是生生掐断了一条主要的输送通道,只能靠益州本土自给自足了,一个州的人才怎么和曹魏(12州)以及东吴(4州)对抗?

  无人可用,实在是正常现象,天府之国再是人才辈出,别的地方也不是吃干饭啊,就算人才产出比率只是益州的一半,刘备也是处于劣势啊。

  再举一下足球的例子,如果已经是先天不足了,还想成为豪门的话还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挖人。

  豪门嘛,赢得多了,有了底气了,也就成了豪门,比如切尔西,半个世纪没有染指冠军,大亨一来,金元政策狂飙,狂挖成名球星,于是很快跻身顶级球队之列,不知道曼城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切尔西。

  所以,刘备如果等不及慢慢发掘和历练人才的话,那么也可以出去抢现成的人才,那就需要开战了。

  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放在后面慢慢讨论。

  我们甚至可以专门开辟出一个课题:就是“刘备与孙权开战原因分析”。

  下面该说说孙权了。

  大汉丧钟敲响之后,我们已经了解了曹丕和刘备的种种措施,也该看看孙权在这段时期内的事迹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5—19:低调,孙权称臣(1)
公元220年和221年这段日子里,中国大陆貌似比较流行称帝,先是年轻气盛的曹丕,然后是老当益壮不甘人后的挤上末班车的枭雄刘备。

  在这两位迫不及待的接到强大的中场传球并且射门成功之后,全国的焦点转移到了孙权这里。

  孙权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前锋啊,能不抽上一脚吗?

  事实上,孙权还真的是差点没有忍住,当他得知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之后,也很不要脸的去派人调查了一下当时吴地有名的占星家,探测一下分页中星气指数如何——由此可以看出,他确实动了念头了。

  也可以看出什么叫做全国一盘棋,大家要想称帝的话必须按照一个套路来,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后来咱们的孩子没有好的动画片看了,想象力都被扼杀了,一切都要在体制内运转,越雷池一步者死。

  其实大家都知道,玩的人知道,看戏的人也知道,这玩意也是可以造假的,就像曹丕和刘备那里分别发现了疑似双胞胎的黄龙祥瑞一样,官字两张嘴,就看你怎么说了。

  所以,只要孙权觉得自己称帝的时机成熟了,那么最后怎么给自己圆场都是可以的,连袁术都可以找到理由,为什么他孙权不可以?

  不过孙权还是忍住了一时脚痒,图一时的痛快当然是不错,可是,眼下并不是称帝的最佳时机。

  就要和刘备开战了,应该先把眼下这一关熬过去。

  其实,单挑的话,孙权怕的不是刘备,而是曹丕从中捣乱,所以,眼下的第一要务就是搞好和曹丕的关系,就算曹丕不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出钱出兵,但是,只要不捣乱,不帮刘备就可以了。

  所以,曹丕称帝了,孙权就不能去摸老虎屁股了,哦,想找人家帮忙,却一边摇尾乞怜,一边自立为帝和人家平起平坐,还怕人家没有充足的理由出来武装干涉你吗?

  那么为什么综合实力最弱,前一阶段损失最为惨重的刘备就“敢”称帝呢?

  还不是因为和曹丕彻底撕破脸,曹丕不买账,根本就不忌讳这些东西的缘故。

  但是,孙权不一样,投鼠忌器啊,曹丕还是可以接受自己的,就看自己的态度怎么样了。

  所以,当曹丕和刘备相继称帝之后,孙权咽咽吐沫,没有掺和进来,一脚踢开皮球,静下心来准备组织一次成功率较高的攻势。

  ——万一球踢呲了,成了高射炮那就贻笑大方了。

  但是,也要干点什么吧?

  大家都忙活的不亦乐乎,自己就这么闲着也不太好,咋地也要弄点动静出来不能太安静了。

  这叫炒作。

  于是,在刘备称帝不久后,不甘寂寞又不敢称帝的孙权就“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以武昌、下雉、浔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算是过了点干瘾,虽然说老中医都说*不好,伤身体,但是,孙权偶尔打下手枪还是没有问题的吧?

  其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次要问题,孙权工作重点就是和曹丕搞好关系,于是,当曹丕称帝之后,他在第一时间派使臣表示祝贺,主动称臣。

  所谓的称臣是否到位,关键词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难也难在这里,孙权在曹操那里可以装孙子,在曹丕这里,未必装得了吧?

  但是,人家还真就装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35—20:低调,孙权称臣(2)
称臣(装孙子),除了必要的见面礼之外,就是把于禁给送了回去,以表示自己甘愿做小弟的虔诚心态。

  其实于禁挺郁闷的,战败之后,和30000大军做了关羽的俘虏,偏偏有一个庞德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结果一下子就把于禁的形象给猥琐下去了。

  这还没有完,没有几天关羽就挂掉了,结果,于禁还没有把牢底坐穿的时候,就又被孙权给请了出来。

  按理来说没有吃上几天牢饭就重见天日是一件幸事,孙权有着溜须拍马的长远计划,所以,于禁以为自己好日子到了,很是高兴,毕竟,孙权对他确实不错,伺候的挺舒服,不愁吃喝,还很尊重他。

  可是,于禁,毕竟犯了错误,所以,一直被人明里的暗中的鄙视,遇见虞翻这样横冲直撞的还要当面顶撞他。

  挺有心理压力的。

  直到孙权称臣,要把于禁送回去的时候,我们的文则兄着实有点害怕了,眼下在孙权这里至少有吃有喝,但是回去呢?大家会怎么看我呢?我是带着庞德和40000大军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