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千年巨变--辛亥百年祭 >

第2章

千年巨变--辛亥百年祭-第2章

小说: 千年巨变--辛亥百年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迷茫中的摸索(二)探寻新的出路
2、探寻新的出路

  1894年10月,那个乞见李鸿章失败的青年来到了檀香山,经过一个多月筹备,成立了一个20多人的组织——兴中会,目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猛的一看,这个目标和前朝太祖朱元璋的口号多么相似啊,是的,它前半部分不仅出自那里,而且用意也本质相同,就是赶走满人,恢复汉人的江山。不过,它却又有一个崭新的政治内涵“创立合众政府”,仅此一点,足以让它与中国历史上历次的起义组织、团体不同。

  很多人惊讶于仅仅4、5个月的时间,这个医生的转变如此巨大。从改良到反清,从依托朝廷改革到创立合众政府,史家有众多的怀疑和推测。笔者认为也许没有任何一种说法能够确切地表达他当时思想的矛盾与混乱,应该说此时他只有目标是清晰的,那就是强国济世,至于如何实现却毫无头绪。事实上,人们总是如此,走一步看一步,走前琢磨不定,一旦走上了某些路,就再也无法回头。革命即是如此。这种思想的矛盾和混乱在以后也有诸多表现,比如当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他却想着要去修万里铁路,当然这是后话了。

  有学者考证,檀香山兴中会最早一批会员职业,商界13人,公务员3人,银行家、农业家、报界各1人,工人5人,已然不在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阶层。然而,这其中绝大多数人为华侨,使得这个已然具备了近代政党的雏形的兴中会,尚难在日后成为国内斗争的领导核心。但是,不管它作用如何,也是国民党最早的前身了。

  几个月后,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旋即失败。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政府列为头号通缉犯。

  1895年6月,数万里外的英国,一个叫Thomas Henry Huxley(赫胥黎)的英国科学家逝世。但是,他没有想到,其时,由他在牛津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整理而成的书《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被译成中文《天演论》,并正在改变着古老的中国,改变着这个时代。

  《天演论》正式成书于甲午战争失败前夕。尽管直到1898年才得以正式出版,但是,物竞天择的思想早已在思想界传开。一经问世,便风靡全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甚至被一些学校作为学生的读物和教材。有人将其作为儿女的名字,有青少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可以说《天演论》加剧了这个民族的忧患意识和思想启蒙,其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也奠定了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战争也并未根本改变中日关系,相反,一大批救亡图存的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日本。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