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444章

蕙质春兰-第444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淑慧有些惊讶说:“虽然我知道你的税收一定是很轻的,可是这么轻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朝廷现在的税收制度是这样的,可是这是朝廷的税收,每个地方还有地方政府给的税收,所以,百姓们种地,实际的税收更加重一些。我们就是完全按照大楚的来,我们也算是轻的。何况,现在这么轻?还只是收一茬,这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这样我们将要损失多少钱啊?”



  陈文蕙说:“我们要从长远的看,其实,我并不打算把农业税放在首位。这样的轻赋税,是为了能吸引更多的人。只要人多了,我们的商业就发达,商业的税收,不比农业税强?”(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人头税
  〉际上,陈文蕙生活的前世,那个繁荣的世界,没有农业税,相反,农民种地还要政府补贴钱,可是,政府也没有垮掉,相反,有钱的很呢。这说明,商业税其实比农业税重要很多。



  陈文蕙这种想法是受前世的影响,可是万淑慧没有想过这些,经过陈文蕙一提醒,生意头脑超级好的她,立刻算明白了,点头说:“这也是,只要有人,商业就会发达,实际上我们现在两三年没有征收农业税,不也生活的好好的。都是靠着我们发达的商业税。说起来,我们庆春城的商业发展是四个城市中最好的一个呢。对了,几年我们还要考虑一下人头税的实施。”



  这个一说,陈文蕙就有些头疼。这个人头税,其实,陈文蕙很是抵触。在这个时代,人头税是天经地义的,是朝廷除了土地税之外另外一大税收支柱。可是,陈文蕙的前世根本就没有人头税这个概念,所以,陈文蕙不能接受,但是,不征收人头税也说不过去,城市要发展,总是要税收好,不能总是从自己生意中补贴钱,毕竟,自己建立城市也是为了发财的,并不是为了做慈善的。



  陈文蕙说:“这个人头税我们不是也说好了,三年后征收吗?这就是说,还有一年才能征收,现在讨论是不是太早了?”



  万淑慧笑了起来说:“哎,真是没有见过你这样的城主。人家都是一听说能收税了,高兴的恨不得想办法多收,想办法提前收。你不但延后,要一副不想收的模样。”



  陈文蕙也笑了,突然脑子里面灵光一闪。说:“不如这样,我们对我们庆春城的居民身份的人才收人头税。这个人头税缴纳之后,就存在银行里面投资。这些钱用来支付我们庆春城的医疗,教育的支出。还有,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社保司。由居民们交钱,将来再把他们缴纳的钱返还给他们,当做退休工资。这样他们老了。不用子女养他们。他们可以用自己年轻的时候攒在政府里的这批钱,来养老,可好?”



  万淑慧眼前一亮说:“恩。这个真是个新奇的主意。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请大家算一算,要是可行,我们的人头税可能就足够支付医疗。教育,还有退休金的。”



  陈文蕙吃了一惊说:“人头税这么重吗?”



  万淑慧说:“那当然。大楚朝廷中,人头税的比例可是比土地税的比例还大啊。”



  这个可是陈文蕙没有想过的。



  万淑慧说:“这要是推行开来,我们还真是创造了一项奇迹。大楚,百姓。都想着法子,逃避人头税。隐瞒人口数目成为每年朝廷讨论的重点。可是,我们的庆春城。将会出现,大家都拼命想要缴纳人头税的情况。我们也要提高门槛。不是我们的居民,只是来这个居住,打工,或者是奴隶身份的,根本就不能缴纳人头税。”



  说完,万淑慧想到这个情况,不由得呵呵笑了起来。



  陈文蕙也笑了起来说:“这些都不是一撮而就的,我们还要仔细的讨论。现在我们除了这些事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先是三个卫城的建设,还要进一步的推进。还有四大城市的道路,也要加快进行。我想,等到这道路都建好了,我们庆春城的商业将会更繁荣一些。还有,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去香料群岛开发,这可是个大事,我恨不得早一天进行,那可都是钱啊。还有,我们现在要想法子,把那些修路的灾民们多弄一些到我们庆春城来,这样我们人口多了,就可以着手进行在棉兰老岛建设城市的事情了。可惜,这些还都不能进行。这眼下就要过年了。你们要进行好过年的安排。我也要准备一下,迎接京城的官员,亲戚,父母亲们的到来。”…



  万淑慧笑着说:“陈大人和夫人能够到来,我们全城都很高兴。不过,你应该最高兴,这些大事,都等到过完年,再好好的计划吧。现在你就全部用来准备迎接他们的到来。毕竟你都有两年多没有见过陈大人了吧?”



  陈文蕙露出甜甜的笑容说:“可不是,我可想念父亲了。还有,明珠姐姐也要过来,我也有几年没有见她了,真的很想见她。”



  万淑慧站起身来说:“好了,城里政务上的事情,就说到这里吧。我会和那些司长们讨论的。你就安心下来,准备迎接陈大人他们吧?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到达?”



  陈文蕙说:“他们现在已经到了新光城,正在新光城参观呢。大概再过上三四天就能到达庆春城,这一次,他们都在庆春城过年。那个时候,大概也快二十八了。在这之前,我二哥两口子,要先过来,可能明天就能过来了。哎,这个时候,我要准备的事情还有很多。真是时间不够啊。”



  万淑慧笑了起来。从陈文蕙的院子出来,万淑慧看着院子外面的花树,一时间有些伤神,毕竟,陈文蕙有父母亲人,可是自己呢?虽然父母亲人都在,但是还是觉得孤单,她可没有忘记,当初他们把她送去给严松柏当妾的情形。心里对他们自然亲近不起来。



  突然间,万淑慧开始考虑陈文蕙跟她提过很多次的事情,是不是应该成家了,是不是要有个温暖的家庭。别的不说,起码要有几个可爱的孩子。就像陈文蕙的师傅吴丽霞那样,守寡多年,可是,她现在有了陈文蕙这个好徒弟,吃喝不愁,因为有个喜铺的生意,家产还是很客观的。现在她又过继了两个可爱的孩子。现在母慈子孝的,看着让人眼热。不如,自己也像吴丽霞学习,过继几个孩子养着,将来也算是有个温暖的家?



  万淑慧心里盘恒着,一边往衙门走去,很多的公务要处理呢,陈文蕙可以当甩手掌柜,她可不能啊。



  庆春城中桂玉霞的家里,正在准备着丰盛的过年的食物,桂老汉,和桂老婆子正在大女儿桂玉霞的家里做客。



  桂老汉对桂玉霞说:“过上几天,你就该放假了吧?有时间,也要好好陪着孩子们。还有,大牛现在生意怎么样?这样的繁忙?”



  桂玉霞对父亲说:“是快要放假了,现在我手下的人都很能干,我身上的担子就轻了好多,已经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了。大牛的生意可好了。现在香精的生意已经都做开了。随着四城道路的修建,他正在积极的准备去另外三个城市收购香花,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经营。生产出更多的香精啊。”



  桂老汉点点头。正在这个时候,大牛已经回来了,进了屋,只见他穿着宝蓝色的绸缎锦袍,上面织金的图案是松鹤延年的,看起来十分的贵气,哪里还有半点农村小子的样子,谁见了,不夸赞一声,好一个精明干练的员外?



  大牛对于桂老汉老两口一直都很尊重,进门先行礼,絮叨了几句。桂老汉问:“如今你的生意怎么样了?”



  大牛笑着说:“说起来还要感谢桂大呢,要不是他成立了这个耕种作坊,我哪里能腾出手来照管生意。如今,我那个庄园被他打理的好好的。今年丰收,产了不少的香花。我做出了很多的香精,这不是临近过年吗?香精的价格都涨了,我获利不少,真是要过个肥年了。”…



  桂老汉听了很是高兴。问:“桂大这个孩子,也不和我说他生意上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样?既然能把你的庄园管理好,想来还算是不错。我啊,虽然对于他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可是,家里的变化还是知道的。这家里的吃穿用度上面是丰富了许多。所以,我猜啊,他一定是赚了钱了。”



  大牛说:“我想应该是赚钱了。现在他的生意好极了,不但是我们这些亲戚的地都交给他管理了,经过我们的介绍,很多做生意的人,都把土地交给他打理,他都打理的极好,现在唯一发愁的是,生意太多,可是,他的人手有限,很多生意想接,但是已经不够人手干了,所以,现在他正在积极的买人,雇人呢。”



  桂老婆子说:“他不是把他媳妇的娘家人都带了起来一起干这个生意吗?还买了很多的倭奴,怎么还缺人呢?”



  大牛说:“现在不是他一个缺人,我们这些做生意的都缺人。比如说我的香精作坊,生意好的很,我也组织了很多的货源,可是人手不够,做不出来这么多的香精,这不是也让人干着急吗?现在市场上的倭奴们很是缺乏,真是枪手的很啊。还有啊,不但我和桂大的生意这样,还有罗虎的,他的制糖作坊,生意好的很,正想扩大呢,可是人手不够啊。还有桂二的奶房也缺人,卫钢的生意也缺人呢。”



  桂老汉忙说:“哎呀,你们怎么不早说呢?既然是缺人,我们大楚可是不缺人的。我们别的没有,穷亲戚可是多的很。怎么不写信给大楚的家里,多叫人来这里打工呢?”



  大牛眼前一亮。(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 缺人怎么办
  桂老汉说:“虽然我们一家子都在庆春城了,可是我们家的亲戚还都在大楚呢。比如说你们母亲的娘家,那可是很多人,那些大舅,二舅,三姨家里的。还有大舅母家里的,姨父家里的。这是你们母亲那边的。我这边的还有我舅舅家里的,我姨娘,姑母家里的,都是亲戚多的很。写信给他们,给他们出来路费,他们能不过来?”



  大牛忙说:“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舅舅家里还有很多亲戚呢?还有我大姐夫家的亲戚,还有我嫁到了临县的姑姑家里的亲戚,这要是算下来,可真是不少呢。”



  桂玉霞也和高兴说:“这个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们应该把我们家的亲戚都叫过来,不但我们家的生意不缺人了,这城里的百姓多了,我们的城市不也好了吗?城主最头疼的是人不够多了。”



  大牛说:“你看我们这些亲戚家都有生意做。我的香花生意很好。金霞家里的制糖作坊也很好,桂二家里的奶作坊也越来越好。还有卫钢的织布生意也很好,就是桂大家里没有做生意,差了一些,可是,现在有了耕种作坊也好了起来。这么算起来,就是我大姐家里不怎么样了。本来她们来的就晚一些,现在在卫城才弄了一片土地。可是,靠着这些土地,能赚多少钱呢?还是做生意发财快啊。可是,大姐和大姐夫都是老实人,不会做生意,真是让人干着急没有法子。现在我可是给他们找了一个发财的路了。”



  桂玉霞很是奇怪问:“什么发财路?”



  大牛说:“我们这些人家都忙的很,没有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