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443章

蕙质春兰-第443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文蕙一边跟她讲解,一边欣赏着景致,最后说:“如今,主要的部分都已经建设好了你们现在都能住了。连里面的摆设我也给你们弄好了。你要是不喜欢,以后还可以换,那就容易的很了。只是有一点,我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起名字的水平实在是太差了。各处亭台楼阁的名字,楹联我都没有起呢。想来你是书香门第出身的,我二哥也是饱读诗书的,你们闲暇时刻一边欣赏着着园子里的美景,一边吟诗作对,把这些名字,楹联给弄好了,也不费什么,我就不要跟着伤脑筋了。”



  梅英笑了说:“怪不得你二哥老是说你爱省懒劲。”



  陈文蕙笑着说:“我二哥一定没有少说我的坏话,你别听他的。他是看我和大嫂好,我帮着大嫂把大哥管的死死的,所以,他害怕了,就离间我们,怕我们两个再联手起来,他也会落的跟大哥一样的下场呢。我们不管他,我们两个份属姑嫂,却是一见如故,你也是个爽利人,我也是个直肠子。我们现在就解盟,不但我们结盟,想来你在新光城呆了那么长时间按,一定和大嫂也相处的很好,那我们三个就结盟,以后,我们一起把陈家治理的兴兴旺旺的。”…



  梅英忙说:“都听你的。”



  这个时候陈文麟已经赶到马车前说:“什么都听文蕙的啊?”



  陈文蕙往外面一看,原来已经到了主院了,就说:“二嫂,你和大哥的主院子到了,这个我给先起了一个名字,叫山水居,你看怎么样,要是不好再改。”



  梅英忙跟着陈文蕙下马车,一面说:“怎么不好,再贴切不过的了。这个名字我就喜欢,比那些殿堂楼阁的好多了,还很雅致呢。”



  陈文蕙说:“你喜欢就好。现在我的介绍景色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们先进你们的主院去处理一下这一段时间堆积的政务吧。二哥你也过来,这一段时间,我对天水城做了一些改革,现在要和你们说说。因为你们在新光城耽搁的时间长了,我庆春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只能再多陪着你们五天,把手头上的事情交待清楚了,我就要回去庆春城了。”



  陈文麟忙说:“不行,不行,五天太少了你怎么也要教教你二嫂啊。你二嫂从政的经验可是很少的,又队天水城的事情不熟悉,你至少要教导一个月才行。”



  陈文蕙立刻跳了起来说:“二哥,你怎么想的?一个月啊,一个过完年了。不是说父母亲今年要到我的庆春城过年吗?还有柳敬原哥哥,明珠姐姐,还有大哥,大嫂他们。就算是我不管庆春城的事务,也要准备一下迎接他们啊?”



  陈文麟这才想起来,有些不好意思说:“这个倒是,可是,五天时间也是太少了。这样吧,就二十天吧。这样你回去还能腾出来三两天准备过年。”



  陈文蕙又跳起来说:“三两天?父母亲会过年那天才来吗?还不提前来?好了,不和你啰嗦了,就十天吧。”



  陈文麟一算,也可以,只能答应了。



  梅英看着这奇葩兄妹笑的不停。(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 足年
  陈文蕙回到庆春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了。陈远恒等京城来的人,都已经在路上了。陈文蕙先是处理了一些她不在期间,庆春城堆积的事情,再和高级官员们开起会来。



  其实,陈文蕙在天水城,庆春城的政务一点都没有耽误。这都得益于陈文蕙把自己的官衙每个官员的职权划分的很清楚,大家各司其责,管理起来井井有条,至于决策上面的事情,一般都是陈文蕙做决定,还有一些紧急的,或者是新情,大多由万淑慧来处理,所以,陈文蕙虽然在天水城呆了这么长时间,庆春城还在有序的发展。



  如今庆春城可是大楚和夷洲岛的商人们都喜欢来的一个城市。因为这里的出产明显比别的三个城市要多。珍贵的刺绣,款式新颖的衣服,精工细作的高中低档家具,丰富℉n℉s℉b,。nsb。m的水果衍生品。比如说果脯,果汁,还有花蜜等等。还有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比如说香料,香精,雪花糖,铁器,铜器,锡器等。这些东西,都很受夷洲岛和大楚人的欢迎,因此,商人们愿意来这里做生意,买来庆春城的出产,顺便也卖出一些大楚的物品。值得一提的是,庆春城的百姓们普遍比大楚的百姓富裕,因此,需要的东西多,购买力比较强劲,这也是大楚商人们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毕竟一买一卖,获利还是比单边贸易要强的多。



  陈文蕙发展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因为有着先进的思路,手里又不缺钱。大楚又不停的有人过来庆春城,因此,人口数目增加的也很可观,庆春城就像是打足了劲一样,飞速的发展着。



  陈文蕙回到庆春城想想,眼下还真是有不少的事情要办,比如说庆春城的发展已经很快了,按照官员们的意思,今年就能收第一批开荒的土地税了。在这个时代,土地税是国家税收的大头。欧洲实行着十一税。每亩地收成的百分之十要上缴赋税。不得不说。这个是很苛刻的。中原大地历来比较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因此,十一税虽然也出现过,但是毕竟都是少数。大多时候。都是二十税一。甚至遇到了好皇帝。还有三十税一的时候。陈文蕙记得前世学历史,文景之治的时候,就是三十税一。被后世颂扬了很久。当然了,这个时代是被改变了历史的时代,很多原本后世才会出现的东西,现在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说简体字,比如说玻璃等等。这些都是拜扶苏皇帝所赐。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了汉朝,可是多了个大楚朝。大楚朝,也有过几个英明的皇帝,在任的时候,也有过三十税一,自然也不例外的被称颂了很久。



  陈文蕙也一直在考虑要收多少的土地税。这天,已经是过了嘘了,万淑慧来到陈文蕙的院子里,和陈文蕙商量起来庆春城的政务。



  万淑慧说:“其实三个月之前,我们的第一批开荒地就可以征收土地税了。我们也打了报告给你,怎么你没有批啊?”



  陈文蕙说:“我们对百姓们说要他们来开荒的时候,就说过三年免税。你们按照大楚的算法,两年按照两头算,所以,现在是三年了。可是,实际上,今年才是第三年。我的意思是,我们不沿用大楚的算法,我们按照我们的算法,既然答应了百姓们三年免税,自然就是足足的三年,一天都不能少。所以,我打算,明年的这个时候再征收税。”…



  万淑慧早有预料说:“你没有同意,我猜你的想法可能就是这样的。其实,我们庆春城的百姓大多是大楚过来的,因此他们都已经习惯了大楚的算法,现在交税他们也能接手。而且,这两年的免税时间,已经给了他们很大的收获。再说了,我们是想给普通百姓优惠,可是,我们第一批到了时间的开荒地,大多是在城市边上的。现在已经基本上都被那些商人们给买了下来,所以,即使是现在征税,也是对那些富裕的商人们征税,并没有动到普通百姓的利益。”



  陈文蕙一想也是,就像是桂玉霞家里的地,当初她家里开垦的那几百亩土地,早早就卖掉了,现在已经转了几手了,哪里还是给桂玉霞她们优惠啊。现在就是征税,她们依然不用纳税,因为他们家后来开荒的那个大庄园,可是还没有到时间呢。



  陈文蕙想了一下说:“话虽然如此,这也牵涉到我们的衙门的一个诚信的问题。我们现在对一批土地征税,没有伤到普通百姓的利益,可是,接着,是不是就陆续对第二批,第三批的土地征税了?那会不会伤害普通百姓的利益?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先做准备,明年再开始征税。这样一来,我们真的做到了诚信,起码比我们大楚的朝廷诚信。第二,我们照顾了这些买第一批土地的商人们,他们自然心里感激,对我们的庆春城自然会进行正面的宣传,就能吸引更多的商人来投资。这不是好处吗?就这样吧,张榜公布,我们的土地税,从明年开始逐渐征收。”



  万淑慧想想也是,就点头说:“好吧,都听城主你的。反正我们现在还不缺钱话。虽然我们的农业税少了,将来商人们来的多了,做生意的税收就能提上去,这可是比农业税都要可观的。不过,你说的也对,要提前做准备。我就是想和你商议一下,将来我们开始收税,要收多少呢?这个也应该提前对百姓公布出来,这样才能稳定人心。毕竟,这里和中原不同,这里的土地很高产,一年可以产两季,甚至是三季,这要怎么收税呢?”



  陈文蕙说:“我们要打造一个轻徭役,轻赋税的好地方,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城市的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庆春城。现在大楚的土地税是怎么收的啊?”



  万淑慧说:“我们大楚的朝廷土地税是二十税一,北方的土地一年收一次税,南方的土地一年是两次,因为南方很多地方都能一年种两茬庄稼,不过,两茬庄稼一茬是主粮,比如说小麦,水稻。一茬就不是了,那一茬以前是蔬菜之类的,现在大多种棉花,玉米,番薯。这样朝廷对这一茬收的就是三十税一。文人们都赞我们大楚的朝廷现在很是圣明,百姓能休养生息,即使是连年对西北作战,也没有增加百姓的赋税,真是难得的盛世了。皇上因此也被称颂。”



  陈文蕙笑了说:“对西北作战,没有征收那么多的赋税,那是因为海贸的收益足够高,完全能支持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哪里是皇上心疼百姓啊。不过,我们不管他们,我们要制定出来比大楚的现在的税收还要轻的赋税制度,这样才能有竞争力。”



  万淑慧笑了说:“你是打定主意,从大楚抢人了。”



  陈文蕙说:“我也是被逼的啊,你以为我想啊?我也不想抢人啊。可是,我们短时间内哪里能生的出来这么多的人,就是生的出来,这人也不是一天就能长大的。可是,你看了,这海外的无主土地有多少?物产有多么丰富,这等于入了宝山,却拿不完,恨不得多长两只手啊?”…



  万淑慧说:“恩,你这个比喻倒是很贴切,这南洋是个大宝库,不说这巨大的吕宋岛,还有这棉兰老岛,还有再远一些的数不清的土地,岛屿,这虽然都有土著在,可是那些土著都是很落后的,大多没有建立国家,还是部落的时代,哪里能比得过我们的强劲兵力。我们想要打下这些土地轻而易举,可是,打下来干嘛呢?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的人口来耕种,来守护土地呢?这么说起来,还真是要吸引更多的大楚无地的百姓过来才行啊。”



  陈文蕙说:“对了,就是这个情况。我想,我们的税收这样定,我们就定三十税一,而且,不管你一年种几茬庄稼,我们只征收一茬的。你看怎么样?具体怎么征收,征收那一茬,还有,征收的时候,要分平地,和山地,山地因为种植东西的不同,还要不同的税法,反正你们按照这个思路,拟定一个征收办法,给我,我们再讨论,你看怎么样啊?”



  万淑慧有些惊讶说:“虽然我知道你的税收一定是很轻的,可是这么轻还是出乎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