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宋书 >

第104章

宋书-第104章

小说: 宋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海西太和元年二月,凉州地震水涌。

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十月辛未,安成地震。

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十月辛未,地震。是时嗣主幼冲,政在将相。宁康二年七

月甲午,凉州地震山崩。

晋孝武帝太元二年闰月壬午,地震;五月丁丑,地震。太元十一年六月己卯,

地震。是后缘河诸将,连岁兵役。太元十五年三月己酉朔夜,地震。太元十七年

六月癸卯,地震;十二月己未,地又震。是时群小弄权,天下侧目。太元十八年

正月癸亥朔,地震;二月乙未,地震。

晋安帝隆安四年九月癸酉,地震。是时幼主冲昧,政在臣下。晋安帝义熙四

年正月壬子夜,地震有声;十月癸亥,地震。义熙五年正月戊戌夜,寻阳地震,

有声如雷。明年,卢循下。义熙八年,自正月至四月,南康、庐陵地四震。明年,

王旅西讨荆、益。

宋文帝元嘉七年四月丙辰,地震。时遣军经略司、兖。元嘉十二年四月丙辰,

京邑地震。元嘉十五年七月辛未,地震。元嘉十六年,地震。

孝武帝大明二年四月辛丑,地震。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声自河北来,

鲁郡山摇地动,彭城城女墙四百八十丈坠落,屋室倾倒,兖州地裂泉涌,二年不

已。其后虏主死,兖州刺史夏侯祖权卒。

明帝泰始二年四月,地震。泰始四年七月己酉,东北有声如雷,地震。明帝

泰豫元年闰七月甲申,东北有声如雷,地震。

后废帝元徽二年四月戊申,地震。元徽五年五月戊申,地震。七月,帝殒。

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青州城南地,远望见地中如水有影,人马百物皆见影

中,积年乃灭。

山崩地陷裂:

吴孙权赤乌十三年八月,丹阳、句容及故鄣、宁国诸山崩,鸿水溢。按刘向

说,“山,阳,郡也;水,阴,民也。天戒若曰,君道崩坏,百姓将失其所也。”

与《春秋》梁山崩,汉齐、楚众山发水同事也。“夫三代命祀,祭不越望,吉凶

祸福,不是过也”。吴虽帝,其实列国,灾发丹阳,其天意矣。国主山川,山崩

川竭,亡之征也。后二年而权薨,薨二十六年而吴亡。

魏元帝咸熙二年二月,太行山崩。此魏亡之征也。其冬,晋有天下。

晋武帝太始三年三月戊子,太行山崩。太始四年七月,泰山崩,坠三里。此

晋之咎征也。至帝晏驾,而禄去王室,怀、愍沦胥于北,元帝中兴于南,是其应

也。京房《易传》曰:“自上下者为崩,厥应泰山之石颠而下,圣王受命,人君

虏。”

晋武帝太康五年丙午,宣帝庙地陷。太康六年三月,南安新兴县山崩,涌水

出。太康七年七月,朱提之大泸山崩,震坏郡舍;阴平之仇池崖陨。太康八年七

月,大雨。殿前地陷,方五尺,深数丈。

晋惠帝元康四年五月壬子,地陷,方三十丈,杀人。史阙其处。元康四年八

月,居庸地裂,广三十丈,长百三十丈,水出杀人。

晋孝怀帝永嘉元年三月,洛阳东北步广里地陷。永嘉三年八月乙亥,鄄城城

无故自坏七十余丈,司马越恶之,迁于濮阳。此见沴之异也。越卒陵上,终亦受

祸。永嘉三年七月戊辰,当阳地裂三所,所广三丈,长二百余步。京房《易传》

曰:“地坼裂者,臣下分离,不肯相从也。”其后司马越、苟晞交恶,四方牧伯

莫不离散,王室遂亡。永嘉三年十月,宜都夷道山崩。永嘉四年四月,湘东酃黑

石山崩。

晋元帝太兴四年八月,常山崩,水出,滹沱盈溢,大木倾拔。

晋成帝咸和四年十月,柴桑庐山西北崖崩。十二月,刘胤为郭默所杀。

晋惠帝元康九年六月夜,暴雷雨。贾谧斋屋柱陷入地,压谧床帐。此木沴土,

土失其性,不能载也。明年,谧诛。晋惠帝光熙元年五月,范阳地然,可以爨。

此火沴土也。是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晋安帝义熙八年三月壬寅,山阴有声如雷,地陷深广各四尺。义熙十年五月

戊寅,西明门地穿,涌水出,毁门扇及限。此水沴土也。

《五行传》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厥咎眊,厥罚恒阴,厥极弱。时

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时则有马祸,时则有下人伐上之痾,时则有日月乱

行,星辰逆行。”

常阴

吴孙亮太平三年,自八月沈阴不雨,四十余日。是时将诛孙綝,谋泄。九月

戊午,綝以兵围宫,废亮为会稽王。此常阴之罚也。

吴孙皓宝鼎元年十二月,太史奏久阴不雨,将有阴谋。皓深惊惧。时陆凯等

谋因其谒庙废之。及出,留平领兵前驱,凯语平,平不许,是以不果。皓既肆虐,

群下多怀异图,终至降亡。

宋后废帝元徽三年四月,连阴不雨。元徽三年八月,多阴。后二年,废帝殒。

射妖:

蜀车骑将军邓芝征涪陵,见玄猿缘山,手射中之。猿拔其箭,卷木叶塞其创。

芝曰:“嘻!吾违物之性,其将死矣。”俄而卒。此射妖也。一曰猿母抱子,芝

射中之,子为拔箭,取木叶塞创。芝叹息,投弓水中,自知当死矣。

晋恭帝之为琅邪王时,好奇戏,尝闭一马于门内,令人射之,欲观几箭而死。

左右有谏者,曰:“马,国姓也,而今射之,不祥甚矣。”于是乃止,而马已被

十许箭矣。此盖射妖也。俄而桓玄篡位。

龙蛇之孽:

魏明帝青龙元年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凡瑞兴非时,则为妖孽,

况困于井,非嘉祥矣。魏以改年,非也。晋武不贺,是也。干宝曰:“自明帝终

魏世,青龙黄龙见者,皆其主废兴之应也。魏,土运;青,木色也,而不胜于金。

黄得位,青失位之象也。青龙多见者,君德国运内相克伐也。故高贵乡公卒败于

兵。案刘向说:‘龙贵象,而困井中,诸侯将有幽执之祸也。’魏世龙莫不在井,

此居上者逼制之应。高贵乡公著《潜龙诗》,即此旨也。”

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冬十月戊戌,黄龙见于邺井中。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正

月辛丑,青龙见轵县井中;六月乙丑,青龙见元城县界井中。甘露二年二月,青

龙见温县井中。甘露三年,黄龙青龙仍见顿丘、冠军、阳夏县界井中。

景元三年二月,青龙见轵县井中。

吴孙皓天册中,龙乳于长沙民家,啖鸡雏。京房《易妖》曰:“龙乳人家,

王者为庶人。”其后皓降。

晋武帝咸宁二年六月丙申,白龙二见于九原井中。晋武帝太康五年正月癸卯,

二龙见于武库井中。帝见龙,有喜色,百僚将贺。刘毅独表曰:“昔龙漦夏庭,

祸发周室;龙见郑门,子产不贺。”帝答曰:“朕德政未修,未有以膺受嘉祥。”

遂不贺也。孙盛曰:“龙,水物也,何与于人,子产言之当矣。但非其所处,实

为妖灾。夫龙以飞翔显见为美,则潜伏幽处,非休祥也。汉惠帝二年,两龙见兰

陵井中,本志以为其后赵王幽死之象也。武库者,帝王威御之器所宝藏也,室宇

邃密,非龙所处。后七年,蕃王相害,二十八年,果有二胡僣窃神器。勒、虎二

逆皆字曰龙,此之表异,为有证矣。”史臣案龙为休瑞,而屈于井中,前史言之

已祥。但兆幽微,非可臆断,故《五行》、《符瑞》两存之。

晋愍帝建兴二年十一月,桴罕羌妓产一龙子,色似锦文,尝就母乳,遥见神

光,少得就视。

晋武帝咸宁中,司徒府有二大蛇,长十许丈,居听事平橑上,数年而人不

知,但怪府中数失小儿及猪犬之属。后一蛇夜出,伤于刃,不能去,乃觉之。发

徒攻击,移时乃死。夫司徒五教之府,此皇极不建,故蛇孽见之。汉灵帝时,蛇

见御座,杨赐以为帝溺于色之应也。魏氏宫人猥多,晋又过之,宴游是湎,此其

孽也。《诗》云:“惟虺惟蛇,女子之祥。”

晋惠帝元康五年三月癸巳,临菑有大蛇长十余丈,负二小蛇,入城北门,径

从市入汉城阳景王祠中不见。天戒若曰,齐方有刘章定倾之功,若不厉节忠慎,

又将蹈章失职夺功之辱也。齐王冏不悟,虽建兴复之功,而以骄陵取祸。负二小

蛇出朝市,皆有象类也。

晋明帝太宁初,武昌有大蛇,常居故神祠空树中,每出头从人受食。京房

《易妖》曰:“蛇见于邑,不出三年,有大兵。国有大忧。”其后讨灭王敦及其

党与。

马祸:

晋武帝太熙元年,辽东有马生角,在两耳下,长三寸。按刘向说,此兵象也。

及帝晏驾之后,王室毒于兵祸,是其应也。京房《易传》曰:“臣易上,政□不

顺□,厥妖马生角。”又有“天子亲伐,马生角”。《吕氏春秋》曰:“人君失

道,马有生角。”

晋惠帝元康元年十二月,皇太子将释奠,太傅赵王伦骖乘,至南城门,马止,

力士推之不能动。伦入轺车,乃进。此马祸也。天戒若曰,伦不知义方,终为乱

逆,非傅导行礼之人。伦不悟,故亡。元康九年十一月戊寅冬,有牝骝马惊奔至

廷尉讯堂,悲鸣而死。是殆愍怀冤死之象也。见廷尉讯堂,又天意乎!

晋孝怀帝永嘉六年二月,神马鸣南城门。

晋元帝大兴二年,丹阳郡吏濮阳杨演马生驹,两头自颈前别,生而死。按司

马彪说,政在私门,二头之象也。是后王敦陵上。

晋成帝咸康八年五月甲戌,有马色赤如血,自宣阳门直走入于殿前,盘旋走

出,寻逐莫知所在。己卯,帝不豫,六月崩。此马祸,又赤祥也。张重华在凉州,

将诛其西河相张祚,祚厩马数十匹,同时悉皆无后尾。

晋安帝隆安四年十月,梁州有马生角,刺史郭铨送示都督桓玄。案刘向说,

马不当生角,由玄不当举兵向上也。睹灾不悟,故至夷灭。

人痾:

魏文帝黄初初,清河宋士宗母化为鳖,入水。

魏明帝太和三年,曹休部曲兵奚农女死复生。时人有开周世冢,得殉葬女子,

数日而有气,数月而能语。郭太后爱养之。又太原民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

问其本事,不知也。视其墓木,可三十岁。案京房《易传》,至阴为阳,下人为

上,晋宣王起之象也。汉平帝、献帝并有此异,占以为王莽、曹操之征。公孙渊

炊,有小儿蒸死甑中,其后夷灭。

吴孙亮建兴二年,诸葛恪将征淮南,有孝子著衰衣入其阁。诘问,答曰:

“不自觉入也。”时中外守备,亦悉不见。众皆异之。及还,果见杀。恪已被害,

妻在室,使婢沃盥,闻婢血曈。又眼目视瞻非常,妻问其故,婢蹶然跃起,头至

栋,攘臂切齿曰:“诸葛公乃为峻所杀。”

吴孙休永安四年,安吴民陈焦死七日,复穿冢出。干宝曰:“此与汉宣帝同

事。乌程侯皓承废故之家,得位之祥也。”

吴孙皓宝鼎元年,丹阳宣骞母,年八十,因浴化为鼋。兄弟闭户卫之,掘堂

上作大坎,实水其中。鼋入坎戏一二日,恒延颈外望,伺户小开,便轮转自跃,

入于远潭,遂不复还。与汉灵帝时黄氏母事同,吴亡之象也。

魏元帝咸熙二年八月,襄武县言有大人见,长三丈余,迹长三尺二寸,发白,

著黄巾黄单衣,柱杖,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