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宋书 >

第103章

宋书-第103章

小说: 宋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嘉三十年正月,大风拔木,雨冻杀牛马,雷电晦冥。二月,宫车晏驾。

孝武帝大明七年,风吹初宁陵隧口左标折。钟山通天台新成,飞倒,散落山

涧。明年闰五月,帝崩。

前废帝永光元年正月乙未朔,京邑大风。

明帝泰始二年三月丙申,京邑大风。泰始二年四月甲子,京邑大风。泰始二

年五月丁未,京邑大风。泰始二年五月己酉,京邑大风。泰始二年九月乙巳,京

邑大风。

后废帝元徽二年七月甲子,京邑大风。元徽三年三月丁卯,京邑大风。元徽

三年六月甲戌,京邑大风。元徽四年十一月辛卯,京邑大风。元徽五年三月庚寅,

京邑大风,发屋折木。元徽五年六月甲寅,京邑大风。

夜妖:

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闰正月戊戌,大风晦暝,行者皆顿伏。近夜妖也。刘向

曰:“正昼而暝,阴为阳,臣制君也。”时晋景王讨毋丘俭,是日始发。

魏元帝景元三年十月,京都大震,昼晦。此夜妖也。班固曰:“夜妖者,云

风并起而杳冥,故与常风同象也。”刘向《春秋说》云:“天戒若曰,勿使大夫

世官,将令专事,冥晦。明年,鲁季友卒,果世官而公室卑矣。”魏见此妖,晋

有天下之应也。

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十二月乙未,大风晦暝。其后帝崩,而诸侯违命,干戈

内侮,权夺于元显,祸成于桓玄。是其应也。

蠃虫之孽

晋孝武咸宁元年七月,郡国螟;九月,青州又螟。咸宁元年七月,郡国有青

虫食禾稼。咸宁四年,司、冀、兖、豫、荆、扬郡国皆螟。

晋武帝太康四年,会稽彭蜞及蟹皆化为鼠,甚众,覆野,大食稻为灾。太康

九年八月,郡国二十四螟,螟说与蝗同。是时帝听谗诉。太康九年九月,虫伤稼。

晋惠帝元康二年九月,带方、含资、提奚、南新、长岑、海冥、列口虫食禾

叶荡尽。

晋惠帝永宁元年七月,梁、益、凉三州螟。是时齐王冏秉政。贪苛之应也。

永宁元年十月,南安、巴西、江阳、太原、新兴、北海青虫食禾叶,甚者十伤五

六。永宁元年十二月,郡国八螟。

牛祸:

晋武帝太康九年,幽州塞北有死牛头语。近牛祸也。是时帝多疾病,深以后

事为念,而托付不以至公,思心瞀乱之应也。师旷曰:“怨昚动于民,则有非言

之物而言。”又其义也。

晋惠帝太安中,江夏张骋所乘牛言曰:“天下方乱,乘我何之!”骋惧而还,

犬又言曰:“归何蚤也。”寻后牛又人立而行。骋使善卜者卦之。谓曰:“天下

将有兵乱,为祸非止一家。”其年张昌反,先略江夏,骋为将帅。于是五州残乱,

骋亦族灭。京房《易妖》曰:“牛能言,如其言占吉凶。”《易萌气枢》曰:

“人君不好士,走马被文绣,犬狼食人食,则有六畜妖言。”时天子诸侯不以惠

下为务,又其应也。

晋愍帝建武元年,曲阿门牛生犊,一体两头。

元帝太兴元年,武昌太守王谅牛生子,两头八足,两尾共一腹。三年后死。

又有牛生一足三尾,皆生而死。按司马彪说,两头者,政在私门,上下无别之象

也。京房《易传》曰:“足多者,所任邪也。足少者,下不胜任也。”其后皆有

此应。晋元帝太兴四年十二月,郊牛死。按刘向说《春秋》郊牛死曰,宣公区瞀

昏乱,故天不飨其祀。元帝中兴之业,实王导之谋也。刘隗探会主意,以得亲幸,

导见疏外。此区瞀不睿之祸也。

晋成帝咸和二年五月,护军牛生犊,两头六足。是冬,苏峻作乱。咸和七年,

九德民袁荣家牛产犊,两头八足,二尾共身。京房《易传》:“杀无罪,则牛生

妖。”

桓玄之国在荆州,诣刺史殷仲堪,行至鹤穴,逢一老公,驱青牛,形色瑰异。

桓玄即以所乘牛易取。乘至零陵泾溪,骏驶非常,因息驾饮牛。牛径入江水不出。

玄遣人觇守,经日无所见。

宋文帝元嘉三年,司徒徐羡之大儿乔之行欲入广莫门。牛径将入廷尉寺,左

右禁捉不能禁。入方得出。明日被收。元嘉二十九年,晋陵送牛,角生右胁,长

八尺。明年二月,东宫为祸。

孝武帝大明三年,广州刺史费淹献三角水牛。

黄眚黄祥:

蜀刘备章武二年,东伐。二月,自秭归进屯夷道。六月,秭归有黄气见,长

十余里,广数十丈。后逾旬,备为陆逊所破。近黄祥也。

魏齐王正始中,中山王周南为襄邑长。有鼠从穴出,语曰:“王周南,尔以

某日死。”南不应。鼠还穴。后至期,更冠帻皂衣出,语曰:“周南,汝日中当

死。”又不应。鼠复入,斯须更出,语如向日。适欲日中,鼠入复出,出复入,

转更数语如前。日适中,鼠曰:“周南,汝不应我,复何道。”言绝,颠蹶而死,

即失衣冠。取视,俱如常鼠。案班固说,此黄祥也。是时曹爽秉政,竞为比周,

故鼠作变也。

宋孝武大明七年春,太湖边忽多鼠。其年夏,水至,悉变成鲤鱼。民人一日

取,转得三五十斛。明年,大饥。

晋元帝太兴四年八月,黄雾四塞,埃气蔽天。案杨宣对,近土气,乱之祥也。

晋元帝永昌二年正月癸巳,黄雾四塞。

晋穆帝永和七年三月,凉州大风拔木,黄雾下尘。是时张重华纳谮,出谢艾

为酒泉太守,而所任非其人。至九年死,嗣子见弑。是其应也。京房《易传》曰:

“闻善不予,兹谓不知。厥异黄,厥咎聋,厥灾不嗣。黄者,有黄浊气四塞天下,

蔽贤绝道,故灾至绝世也。”

晋安帝元兴元年十月丙申朔,黄雾昏浊,不雨。

宋文帝元嘉十八年秋七月,天有黄光,洞照于地。太子率更令何承天谓之荣

光,太平之详,上表称庆。

地震:

吴孙权黄武四年,江东地连震。是时权受魏爵命,为大将军、吴王,改元专

制,不修臣迹。京房《易传》曰:“臣事虽正,专必震。”董仲舒、刘向并云

“臣下强盛,将动而为害”之应也。

魏明帝青龙二年十一月,京都地震,从东来,隐隐有声,屋瓦摇。魏明帝景

初元年六月戊申,京都地震。是秋,吴将朱然围江夏,荆州刺史胡质击退之。又

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改年,置百官。明年,讨平之。

吴孙权嘉禾六年五月,江东地震。赤乌二年正月,地又再震。是时吕壹专政,

步骘上疏曰:“伏闻校事,吹毛求瑕,趣欲陷人,成其威福,无罪无辜,横受重

刑,虽有大臣,不见信任。如此,天地焉得无变。故嘉禾六年、赤乌二年,地连

震动,臣下专政之应也。冀所以警悟人主,可不深思其意哉!”壹后卒败。

魏齐王正始二年十一月,南安郡地地震。正始三年七月甲申,南安郡地震;

十二月,魏郡地震。正始六年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是时曹爽专政,迁太后于

永宁宫,太后与帝相泣而别。连年地震,是其应也。

吴孙权赤乌十一年二月,江东地仍震。是时权听谗,寻黜朱据,废太子。

蜀刘禅炎兴元年,蜀地震。时宦人黄皓专权。按司马彪说,奄宦无阳施,犹

妇人也。此皓见任之应,与汉和帝时同事也。是冬,蜀亡。

晋武帝泰始五年四月辛酉,地震。是年冬,新平氐、羌叛。明年,孙皓大遗

众入涡口。叛虏寇秦、凉,刺史胡烈、苏愉并为所害。泰始七年六月丙申,地震。

武帝世,始于贾充,终于杨骏,阿党昧利,苟专权宠,终丧天下,由是也。末年

所任转敝,故亦一年六震,是其应也。裴叔则曰:“晋德所以不比隆尧、舜者,

以有贾充诸人在朝。”

晋武帝咸宁二年八月庚辰,河南、河东、平阳地震。咸宁四年六月丁未,阴

平、广武地震;甲子,阴平、广武地又震。

晋武帝太康二年二月庚申,淮南、丹阳地震。太康五年正月壬辰,地震。太

康六年七月己丑,地震。太康七年七月,南安、犍为地震;八月,京兆地震。太

康八年五月壬子,建安地震;七月,阴平地震;八月,丹阳地震。太康九年正月,

会稽、丹阳、吴兴地震;四月辛酉,长沙、南海等郡国八地震;七月至于八月,

地又四震,其三有声如雷。太康十年十二月己亥,丹阳地震。

晋武帝太始元年,地震。

晋惠帝元康元年十二月辛酉,京都地震。元康四年二月,蜀郡山崩杀人;上

谷、上庸、辽东地震。五月壬子,寿春山崩,洪水出,城坏,地坠方三十丈,水

出杀人。六月,寿春大雷震,山崩地坼,家人陷死,上庸郡亦如之。八月,上谷

地震,水出,杀百余人。居庸地裂,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水出,大饥。上

庸四处山崩地陷,广三十丈,长百三十丈,水出杀人。十月,京都地震;十一月,

荥阳、襄城、汝阴、梁国、南阳地皆震;十二月,京都又震。是时贾后乱朝,据

权专制,终至祸败之应也。汉邓太后摄政时,郡国地震。李固以为:“地,阴也,

法当安静。今乃越阴之职,专阳之政,故应以震。”此同事也。京房《易传》曰:

“无德专禄,兹谓不顺。厥震动,丘陵涌水出。”又曰:“小人剥庐,厥妖山崩。

兹谓阴乘阳,弱胜强。”又曰:“阴背阳,则地裂。父子分离,夷、羌叛去。”

元康五年五月丁丑,地震;六月,金城地震。元康六年正月丁丑,地震。元康八

年正月丙辰,地震。

晋惠帝太安元年十月,地震。是时齐王冏专政。太安二年十二月丙辰,地震。

是时长沙王专政。

晋孝怀帝永嘉三年十月,荆、湘二州地震。时司马越专政。永嘉四年四月,

兖州地震。

晋愍帝建兴二年四月甲辰,地震。是时幼主在上,权倾于下,四方云扰,兵

乱不息。建兴三年六月丁卯,长安地震。

晋元帝太兴元年四月,西平地震,涌水出;十二月,庐陵、豫章、武昌、西

陵地震,山崩。干宝曰:“王敦陵上之应。”太兴二年五月癸丑,祁山地震,山

崩杀人。是时相国南阳王保在祁山称晋王,不终之象也。太兴三年四月庚寅,丹

阳、吴郡、晋陵地震。其年,南平郡山崩,出雄黄数千斤。

晋成帝咸和二年三月,益州地震;四月己未,豫章地震。是年,苏峻作乱。

咸和九年三月丁酉,会稽地震。是时政在臣下。

晋穆帝永和元年六月癸亥,地震。是时嗣主幼冲,母后称制,政在臣下,所

以连年地震。永和二年十月,地震。永和三年正月丙辰,地震。永和四年十月己

未,地震。永和五年正月庚寅,地震。永和九年八月丁酉,京都地震,有声如雷。

永和十年正月丁酉,地震,有声如雷,鸡雉鸣呴。永和十一年四月乙酉,地震;

五月丁未,地震。

晋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凉州地震。

晋哀帝隆和元年四月甲戌,地震。是时政在将相,人主南面而已。隆和元年

四月丁丑,凉州地震,浩亹山崩。张天锡降亡之象也。隆和二年二月庚寅,江陵

地震。是时桓温专政。

晋海西太和元年二月,凉州地震水涌。

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十月辛未,安成地震。

晋孝武帝宁康元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