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 >

第28章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第28章

小说: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迷』恋电视、网络

    现在一般家庭都有电视机,很多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一些动画片也确实很吸引孩子,尤其是住楼房的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下楼玩,让孩子自己出去又怕惹是生非,所以宁愿让孩子在家里长时间看电视、也不让孩子外出,久而久之,孩子就『迷』恋上了电视。

    由于孩子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低,对电视里的一些刺激镜头或情节不愿放过,吵着闹着要看,这样长期无节制地看电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对视力、消化系统、人际交往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2…5岁的孩子平均每天看电视4…5小时,6…15岁的孩子平均每天看电视2…4小时。这是不是太多了呢!

    电视对人们有很多好处:学龄前儿童借此识字,学童从关于自然的节目中了解野生动植物,父母也可以从晚间新闻中获知时事。毫无疑问:电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者和娱乐提供者。尽管这样,看太多电视还是有害的。

    研究表明,每周看电视的时间总是超过10小时的儿童更容易超重,更具好斗『性』,在学校的学习也更落后。

    经常目睹暴力镜头(比如电视新闻中的绑架或谋杀)的孩子,更可能相信:世界太可怕,一些坏事情将会在他们的身上发生。研究还发现,电视不断地强化着『性』别角『色』和种族分别。

    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很久就已进入电视的世界:电视是70%的儿童普通一天的注意中心。一个美国孩子一年在学校度过900个小时,但却在电视机前度过1500个小时。美国儿童科学会建议,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1个或2个小时。

    同样的,青少年不能正确对待网络的现象也令人担忧。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我国目前网络游戏用户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比例。对北京市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学生患网络成瘾综合征的比例是14。8%。

    在一些网吧里,真正上网浏览信息的人很少,绝大多数孩子都在玩各种充满杀戮、格斗情节的网络游戏。

    据专家分析,网络游戏吸引人有两大要素:一是互动『性』,一是情节吸引人。在网络游戏里孩子能体验到许多极限感受,如可以目击血雨腥风的杀戮场景,发泄不快心理;可以过关斩将,感受崇拜者的眼光;可以和上千人同时边打边聊,交上一些天南地北的朋友。

    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你认为游戏中的成功与现实中的成功哪个更重要?”结果,70%~80%的学生认为一样重要。由于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操』作、探索做得比成年人还好,很容易在网络游戏中寻找现实生活中失落的自信和后来居上、舍我其谁的满足感、成就感。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大量接触电视或游戏中的暴力情节,会习以为常,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往往想到用里面的方式解决,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

    而且,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可以随意地杀人、放火,可以结婚、恋爱,而这一切都不必承担任何后果和责任。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这里很容易被扭曲。一些网络游戏创造的魔幻『色』彩,甚至能控制青少年的意志和思维,让他们在现实与虚拟中游走。

    可见,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和电视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让自己与电视和电脑游戏保持距离。保持距离并不是要完全排斥,我们要好好利用电视和电脑的优点,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比如,有一些专门为我们少年儿童录制的电视节目,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看这些节目,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对于这些节目,可以在学习之余安排时间观看。看完后,还可以与爸爸妈妈或同学讨论,或者写日记或观后感,作为写作文的素材。

    另外,现在电脑已经越来越普及了,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所以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许再过几年,不会用电脑的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麻烦。

    所以,不能再光顾着玩电脑游戏,应该多学点电脑知识了。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知识太枯燥了、太困难了,一点也没有游戏那样好玩。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下来,等你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突然发现,电脑已经在你的面前展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丰富世界。

    什么东西都有它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关键在于你能不能主动利用它的优点,抛弃那些缺点了。

    

==========================================================================================================================
【申明:本书由 久久小说(WwW。87book。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TXT手机电子书,我们因你而专业,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请登陆 久久小说……www。87book。com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