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 >

第27章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第27章

小说: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青少年应该如何克服自己的虚荣心呢?

    1。做到自尊自重克服虚荣心这是首先要做到的。只有把握住自尊与自重,才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失去人格。

    2。树立崇高理想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的美,不图虚名。同时,做到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要能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长处,又看到不足,时刻把消除为实现理想而存在的差距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

    3。正确对待舆论。虚荣心与自尊心是联系的,自尊心又和周围的舆论密切相关。别人的议论,他人的优越条件,都不应当是影响自己进步的外因,决定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只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第1卷 第十章

    谦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艾尼丝?肯特太太聘用了一位女佣,要求她下星期一正式上班。利用这段时间,她打电话给那位女佣的前任雇主,询问了她的一些情况,结果却是前任雇主对这位女佣进行了一番大大的批评。

    女佣到任的那一天,艾尼丝立即告诉她说:“米莉,几天前我打电话请教了你的前任雇主,她说你为人老实可靠,而且煮得一手好菜,带孩子也很细心,唯一的缺点就是理家比较外行,老是把屋子弄得脏兮兮的。我想她的话并非完全可信,从你的穿着可以看出来,你是个很讲究清洁的人,我相信你有这种习惯,一定也会把家里弄得井井有条。我们应该是可以相处得很融洽的才对,不是吗?”

    事实上,她们果然是相处得很愉快。米莉真的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而且工作非常勤奋,宁可自动加班,也不会任工作搁着不做。肯特太太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二战时的盟军有一条军纪,明文规定遇到有不满的事情,绝对不准当场发作,一定得忍过一晚上,待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再提出讨论。我相信这么一个规定,在一般社会中一样有其需要,唯有如此,才可能让那些唠叨的父母、聒躁的妻子、挑剔的雇主和一些找碴的人平静下来,别再为社会制造更多的事端。

    犯错的人永远只会怪罪于他人,而绝不可能反躬自省、承认错误,其实任何人都有这种『毛』病。所以,当你我有朝一日突然想批评他人时,不妨想想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所要批评、诅咒的人,不论其是否有错,都将会执意强辩,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甚至恶言反扑。

    如果你我有心让某人仇恨一辈子,只要放开顾忌,毫不保留地予以严厉批评,保证可以奏效,哪怕你的批评完全正确,对方仍是会恨你入骨。

    与人相交,定要切记人本身并不是一种逻辑、理『性』的动物,而是一种充满感情、偏见和虚荣的动物。

    尖刻的批评就像是个危险的火星塞,足可引爆人们心中浮夸的虚荣与自尊,甚至足可置人于死地。

    天下再笨的人,也懂得批评、咒骂、抱怨他人,而大部分会做这些事的人,则都是不能成功的。只有学会体谅、宽容,做一个品格高尚、能力强的人才有可能成功。所以,我们何妨不试着多去谅解别人,而别再去批评他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受其弊,反得其利,才能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

    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你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要如此证明给你看!你这话大错特错!”这无异于向他人表明:“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想法。”这种做法实在是场恶战,无疑会引起反感并爆发一场冲突。

    当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有一天,一位教友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训斥了他一顿:

    “本杰明,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位和你意见不同的人。没有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在场,他们会很不自在。你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人再能教你什么,也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的,而且又弄得不愉快。因此,你不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

    富兰克林接受了那次严厉的训斥。他发觉他正面临社交失败的命运,于是,立即改掉了傲慢、粗野的习『性』。

    “我立下一条规矩,”富兰克林说,“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我想像’或者‘目前我看来是如此’这些语言。当别人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时,我绝不立刻反驳,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好像稍有两样,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了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时,也没有什么难堪的场面,而我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不论你用什么方法指责别人———你可以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就像话语那样明显地告诉别人———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和自尊心。这只会激起他的反击,绝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式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意见,因为你伤害了他的感情。

    请记住这条人生哲学:谦虚地表达你的意见,不要尖刻地批评别人。当你养成这个习惯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赢得更多的朋友。

    有一颗宽容的心

    在一次大型的演讲会场,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这样演讲道:

    “如果现在有一位长得国『色』天香的美女来到我们的面前,任何一个人拿着一只500倍的放大镜来观看这位美女的脸庞,一定都非常失望,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将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一张难看的脸;但现在我们每个人如果拿一只望远镜来看远处的一座高山,我们看到的将是青山绿水,绿阴葱葱,仿佛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在人际关系中,有人总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令对方原形毕『露』,显得一无是处,也使得自己无法信任他人,交到朋友。相对的,有的人是拿着望远镜,始终都能欣赏到别人的美好一面,就是这个不拘小节的特『性』,使宾主尽欢,无往不胜。

    但这不等于说,放大镜就没有用了,放大镜的焦点应对准自己,而非别人。如果能虚心地请求他人,对自己提出最严厉的批评,这样放大镜和望远镜都能同时发挥最大的效用。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是对放大镜与望远镜的最好诠释。雨果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海空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要能够原谅人们的缺点和过失。待人接物,不能对人过于苛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别人过于苟求,往往使自己跟别人合不来。

    社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有讲道理的,也有不讲道理的,有懂事多的,也有懂事少的,有修养深的,也有修养浅的,我们总不能要求别人讲话办事都符合自己的标准和要求。真正的豁达大度者,当那些懂事较少、度量较小、修养较浅的人做了得罪自己的事情时,能够宽容他们,谅解他们,不和他们一般见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最豁达、最能宽容的人,乃是最善于谅解人、最通达世事人情的人。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

    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三个都要到外面去游历一年。一年后回来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个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继承我的王位。”

    一年后,三个儿子回到了国王跟前,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

    大儿子先说:“我在游历期间,曾经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袋金币交给他住在另一镇上的儿子,当我游历到那个镇上时,我把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的儿子。”

    国王说:“你做得很对,但诚实是你做人应有的品德,不能称得上是高尚的事情。”

    二儿子接着说:“我旅行到一个村庄,刚好碰上一伙强盗打劫,我冲上去帮村民们赶走了强盗,保护了他们的财产。”

    国王说:“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责任,还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三儿子迟疑地说:“我有一个仇人,他千方百计地想陷害我,有好几次,我差点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我的旅行中,有一个夜晚,我独自骑马走在悬崖边,发现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树下,我只要轻轻地一推,他就掉下悬崖摔死了。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叫醒了他,告诉他睡在这里很危险,并劝告他继续赶路。后来,当我下马准备过一条河时,一只老虎突然从旁边的树林里蹿出来,扑向我,正在我绝望时,我的仇人从后面赶过来,他一刀就结果了老虎的命。我问他为什么要救我的命,他说‘是你救我在先,你的仁爱化解了我的仇恨。’这……这实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

    “不,孩子,能帮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国王严肃地说:“来,孩子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从今天起,我就把王位传给你。”

    怀有一颗宽容的心,不单会原谅别人无心的过错,最大的宽容是原谅自己的敌人,用爱去看待仇视自己的人。

    所以,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世,伤害无处不在,一颗不能承受伤害的心灵是脆弱而难以生存的;一颗不能谅解伤害并宽容异己的心灵不仅伤害别人,也折磨自己。拥有宽容,每个清晨,你都会在希望中醒来。一旦你拥有宽容的美德,你将一生收获笑容。

    写给家长

    家长要让孩子宽容别人的行为形成一种习惯,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他的愿望,不能给他特殊权利,让他高高在上。

    2。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3。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

    4。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5。要教育孩子理解和尊重自己的长辈,体谅长辈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和对自己的爱护。

    6。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习惯。

    不『迷』恋电视、网络

    现在一般家庭都有电视机,很多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一些动画片也确实很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