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419章

惊雷入汉-第419章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眼下魏国有名的将领即便公认不差,但拿出来与姜维交手,差距便是十分明显。

这样的情况下,拥有进退之权的外围诸军能否坚持到胜利的曙光来临,便是未知之数了!

“郝彦不过缩头乌龟,兄长难道要学他么!”

想起郝彦与那严震,司马虓胸中更是火起,自己何等的身份?竟是被那郝彦与严震当众顶撞教训,叫自己颜面何存?

司马植深知弟弟的脾性,见其与郝彦等人嫌隙以生,心知并非一时三刻能够化解,顿时默不作声。

半个时辰之后,两路魏军兵分左右,向着许昌方向缓缓前进,试探蜀军的动向!




第二百九十八章 去其羽翼(下)
杜预有鸿鹄之志,手握曹魏兵权可谓一飞冲天,展翼万里!

面对这样的对手,即便自己的智力略在对方之上,仍是不能有丝毫懈怠。甚至付出了全力,也未必是稳稳获胜的结果。

一线之差,胜负仍在未定之天!

兵发许昌,曹魏外围诸路人马果然立即有所行动,快慢不一的向着许昌方向杀来!

“不出大将军所料,魏军甚是齐心,并无怯战之态。”

姜维麾下得力大将上官凖手握长矛,鹰眼锐目,盯着许昌城缓缓说道,语气之中悲喜难分,没有任何的情绪参杂其中。

在一杆大旗之下,姜维须发花白,精神矍铄,长枪插在身侧的地上,胯下战马正在低头吃草。

“你看那城头魏兵,虽是精神抖擞,但协防换位之间,总是稍显生疏,显然并非是正规守军。杜预将新兵放在城头消耗,必藏精兵以备不时之需。”

观察许久,那城头上的魏兵如何掩饰,入伍不足十天的事实仍是掩盖不住。尤其是姜维这般百战成精的名将眼中,更是原形毕露!

上官凖颔首赞同道:“许昌城中能战之辈不过十万,此城巨大,但各处备用人马也不会超过四万之数。若是我等分兵,魏人至少有六万能战之兵出击,辅以余众夹攻,我方非十万不可拒之。”

“我等想法,看来杜预早有准备,不过将计就计,并非没有破敌之策。”姜维捻须微笑,并不气馁说道。

上官凖与姜维合作多年,亲密无间,闻言已知姜维心意,当下道:“西北方向是司马植,司马虓兄弟领兵,此二人近年来颇有名声,堪称司马氏这一代中的佼佼者。不过看司马炎便知此二人也不过是虚有其表,我亲往一试,便知虚实。”

若是上一代的司马家族,能在司马师,司马昭兄弟面前称为佼佼者的人物,还值得蜀军忌惮。可这一代的司马族人,看司马炎的能力与曹魏当今的现况,便知道司马氏历经三代之后,已然开始衰落。

相当年司马八达名震天下,而后的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也是一代权臣!唯有到了司马炎这里,本应当享受前人的树荫,偏偏杀出了一个刘禅,让天下大势竟然逆转!

时至今日,不只是称帝美梦落空,就算是魏国国土也是日益萎缩,国力更是难堪重负。

“也好,不过不可大意。”

姜维深知上官凖之能,微微颔首,那上官凖便抱拳告辞,退回自家阵中。过不多时便率领一支人马飞也似的奔着西北方而去!

待上官凖离开后,姜维沉默片刻方道:“陈留方向据闻领兵之将乃是苟晞,乐广二将,此二子颇有韬略,武艺非凡,倒是劲敌。”

蜀汉大将梁正与尹业对视一眼,不由笑道:“我等也知晓此二人并非等闲,倚老卖老之事也不是我二人所愿,就由我二人前去试探一番。”

“仲声勇猛,令奇多智,一同前往我甚放心,速去速回,不可耽搁!”

姜维对于自己麾下的老将甚是放心,那苟晞,乐广纵然年少有为,毕竟是初出茅庐,如何是梁正与尹业这般老辣人物的对手?

看着蜀军在许昌外形成阵势,却是遥遥造势并不发动攻势,城上的魏军也开始鼓噪起来,用各种方式向远方的蜀军挑衅示威!

战场交锋,与心态可谓息息相关。若是蜀军一开始便大举杀来,此时此刻的魏军想必是焦头烂额,紧张不已的应付对方的连绵攻势,哪还有心思在此挑逗对方来战?

可也正是看透了蜀军的意图,知道蜀军不会发起攻城战,魏军才敢口出豪言的耀武扬威,挑衅对方来战!

魏国大将卢钦在许昌诸多将领当中乃是最受杜预重视者之一。见到蜀军动态不由得心中一动,脚步不停的奔赴城楼寻找主将杜预。

见卢钦来的匆忙,杜预微微一笑,颇有一番风采的问道:“卢将军此时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卢钦走到杜预近前,先不言语,仔细凝视了一番方才说道:“大将军目光如炬,末将之言似乎已有定案?”

此话一出,引得杜预更是发笑道:“我看是卢将军目光如炬,只是一看,便猜到杜某的心思了!”

见杜预与自己同感,卢钦也不有所隐瞒道:“蜀军调动频繁,乃是奔袭我方外围诸军,而姜维主力仍然在城下不动,显是防备我等出城作战。此等举措不过是试探,可背后用意,倒是不得不防!”

“依你之见,姜伯约何等用意?”

杜预心中早有定数,不过自己能够看到的必经带有局限性。麾下诸多将领皆是身经百战之辈,广纳益言方是取胜之道。

卢钦当仁不让的道:“虎牢关有蜀将齐万年叩击,不得动弹;河北人马按兵不动,晋公麾下兵力告竭;马隆将军挥军东下非短期可回,如此形势,蜀军只需剪除外围我军羽翼,许昌便是孤城,陈留与虎牢同样危矣!”

当河北的魏军退回河北之后,便作为后备人马随时待命,却是不会如此早的投入战场。而蜀军西线的大将齐万年也再次的兵出函谷关,逼近虎牢关,让魏军无法全力顾及许昌战场。

晋公司马炎退到陈留本就是保命之举,麾下四五万人马派出了半数在外围活动,余下的兵力已经难以继续分兵,否则何以保命?那马隆前往东南战场支援,也绝非一时三刻能有结果的。

如今支撑魏国的,便是杜预这一路人马罢了。

可许昌毕竟是一座城,杜预在城中固守蜀军便是难以轻举妄动,但不代表蜀军没有先行击溃外围魏军的实力!

那姜维麾下柳隐,文鸯之流皆是能征惯战的将领,比起许昌外围的司马兄弟与苟晞,乐广等人可谓是强上许多的。

如此优势,蜀军此番的行动,其目的不过是试探魏军各方的反应。一旦得到了答案,蜀军就会毫不犹豫的投入兵力,歼灭外围的魏军,然后回过头来与杜预决战!

决战迟早都回来的,可主动权乃是在蜀军手中。

没了外围的魏军,虎牢关前有齐万年,后方还有随时防备蜀军偷袭;而陈留的晋公,想必也会因此坐卧不安。

魏国倒是想决战,可蜀汉已然掌握了魏人的要害,魏国届时不过是任人摆布而已。

“事实确实如此,只是眼下也唯有任凭蜀人试探,我等又能如何呢?”

杜预故作神秘的一笑,口中却是十分丧气的话语,让卢钦不由得一脸忿怒,很是不满!

“大将军何出此言!?我等皆是惯战之辈,城中亦有十万人马,难道将军认为我等只能以多欺少,不会以寡击众么!?”

长久以来,魏国在和蜀汉或是已然亡国的东吴的交锋中,从来都是兵力占据优势的。眼下兵力的优势逐渐减少,败仗越来越多,卢钦一番话语正是戳中了魏人心中的要害!

“蜀军只要主力按兵不动,我等就算出城一战,又有几分胜算?”

杜预看卢钦愤怒如此,心中暗自赞叹,此时此刻自己手下仍有如此血性将领,杀退蜀军并非没有希望啊!

卢钦冷哼一声道:“蜀人欺负我等外围兵少,不若分疑兵出城,逼迫蜀人主力来攻,再以老弱为引使其有轻敌之心,然后精锐齐出,杀其措手不及,可获全胜,亦可解外围之危!”

“哈哈哈哈,果然妙计,杜某等的便是这句话!”

见卢钦果然颇有智略,不愧名门之后,杜预抚掌大笑,眼中满是赞赏,更加坚定了决心,魏人必胜!




第二百九十九章 斗智(上)
战场之上凶险万分,瞬息之间变化莫测,让人拿捏不准,让人望而生畏!
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同样对战场抱着一股敬畏之心,这是为将者的舞台,也是最终谢幕之处!
蜀汉大军调动频繁,意在试探,城中魏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卢钦所设之谋与杜预所想不谋而合,蜀军兵力强大乃是事实,姜维智谋深远也无异议。想要击败蜀军,想要占据主动,必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敌以我守我偏攻之,如此方有奇效,方能扭转局势。
蜀汉分兵不过试探,但兵马确确实实的是分出了不少,前往迎击许昌外围防线的各支魏军。姜维留在许昌城外不过是为了牵制杜预这一路人马动弹不得罢了。
既然你认为我无法动弹,我偏偏要让你大吃一惊!
巨大而又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沉闷的声响扩散开来,让远方的蜀军猛然抬头,进入了戒备状态。
魏国大将王阐,赵则,赵辰,石超各引一支人马快若流星般的迅速出城,不理许昌正面的蜀汉大军,反倒是追寻蜀军分兵的痕迹一路追杀下去,去势甚疾!
“哈,杜预反应不差,竟敢分兵!”
姜维远远见了不由得称赞其杜预的魄力,这般压力之下分兵外围,阻止蜀军先行击破外围魏军的计划,这份胆识与魄力,就算是当世名将也是少有的。
“分兵恐怕是掩人耳目,大将军快看!”
身旁蜀汉大将罗宪立马横刀于姜维身侧,见那魏军分出了四路人马之后,城门并没有立即关闭,反倒是源源不绝的吐出无数魏国兵将在许昌城下排列成阵!
“没有后手,如何能做姜维对手!哈哈哈哈哈,魏军必是夹击我方派出之人马,那四路魏军就算不能回到城中,在城外一样对我方形成压力,反而巩固了外围魏军的实力,此乃杜预真正的目的。”
姜维睿智非常,韬略更是天下无双,见杜预的安排,心中已然有数。对方的许昌城有十几万的壮丁作为炮灰,用这些人力足以消耗自己的主力部队。因此就算分出半数的能战之兵去外围,许昌城的防御力依然是没有降低。
此时魏军渐渐聚集了六七万人的兵力,开始缓缓的向着蜀军主力方向移动而来,与此同时四门之处仍然不断有一队队的魏兵开出成来,聚集城阵势补充这六七万人的后方。
“杜预真的打算一战么?”
见到魏军这般形势,罗宪不由得奇怪的问道。按理来说魏军若是增兵外围,此刻目的已然达成,此处的蜀军并没有再次增加兵力或是分兵的动向。魏军理所应当的守城观望,而非是主动出击。
“遂他心愿又如何!?哈哈哈哈哈哈,有劳罗将军依计行事了。”
姜维见杜预放弃固守城池,而主动采取了攻势,竟是开心不已,一声吩咐,蜀军也开始有了动作!
面对魏人的强势出击,蜀军同样出人意料,让人捉摸不透!十余万蜀军毫不理会不断接近的魏军,反倒是用稍快一步的速度向北方移动起来,甚至让出了许昌前往宛城的通路!
蜀军自宛城杀来,让开了前往宛城的道路,无疑是把自己的后路拱手相让。可魏军没摸清对方虚实用意之前,是否敢于抢占这蜀军的补给之路,退兵之路呢?
旭日高升,普照大地,阳光洒在林荫草地上一片生机盎然,洒在铠甲兵刃上,便是杀意高涨!
这阳光,仿似激发人之杀性,又如预兆即来惨烈之战!
“蜀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