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康熙大帝 >

第139章

康熙大帝-第139章

小说: 康熙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惶恐。臣已修下请罪折子,烦请钦差上达天听。”

“哎——靳兄这话说远了,咱们都是为朝廷办事嘛。喏,这是众大臣参劾你的奏章,皇上命我带来,交给你仔细阅读。看上面的御批,督责之意是有的,降罪之言却没有,你不要担心,拿去看看吧。”说着,把一摞文书递了过来。靳辅连忙上前接了,他知道,此时此地,不便仔细阅读,便随手翻了几页,这些参劾的奏章,都是出自朝廷中几个挑毛病的专家之手,也不过是那些老掉牙的话,什么花钱多了,功效慢了,不该这样干,不许那么做,还有部议请旨,要给靳辅降职、撤职,甚至锁拿进京等处分的,只见上边康熙的批语是:

“撤靳辅容易,谁可代替?河务艰难,可靳辅却敢于承担,其余臣工,未必有如此气概?若论罪处分,日后谁敢再来肩此重任。”

看到这里,靳辅的心放下了,又见下面还有都御史魏相枢的一个参本。这魏相枢不愧翰林出身,奏章写得花团锦簇,点水不漏,不过,都是坐在房子里空想出来的。他把治河、修筑减水坝和开挖中河搅在一起了,一派胡搅蛮缠,看来,驳倒他也并不难。便把手中奏折放下,抬头对伊桑阿说:

“回钦差大人,这些弹劾奏章,兄弟已浏览过了,如今,加上萧家渡决口,兄弟的罪过更大了,请旨一并处分。”

伊桑阿微微一笑:“哦,萧家渡决口之事,兄弟出京之时,皇上尚不知道,没有训示,兄弟也不便多言。不过——有一件事,索相和明相都点明兄弟,让问你一声:听说,你们修河时,整治出了不少沙淤的良田。这些田地,本来都是有主的,可你们却没有发还,还有卖掉的。如此官夺民田,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靳辅和河督府的人,一听这话,都有点上火,怎么,连这事儿也传到北京了。哦,修河的时候,叫那些富户乡绅们出工出钱,他们叫苦连天,一毛不拔,等河修好了,又想白白要回大片土地,哪有那么好的事啊?陈潢知道,在这种场合,自己一个布衣书生,是没有发言权的,可他性格耿直,又实在忍不住,便对封志仁说道:“好嘛,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河治不好,治河的人便该扔进河里去喂王八。河治好了,把淤出来的田地卖给田主,又说我们是霸占民产的贼人。反正,怎么干都是错,左右都是死,我看,谁也别来治河了。坐在家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玩痛快了,玩腻了,站在别人身后,挑挑毛病,找找刺儿,写上几篇弹劾文章。这样,官就可以越做越大,名声也自然会越来越高,嗯,这倒不错。”

陈潢的这几句牢骚,都被居中高坐的钦差伊桑阿听见了。伊桑阿临出京时,康熙再三嘱咐他,要谦虚待人,不可盛气凌人,要有宰相的度量,不要斤斤计较。可是,这伊桑阿却是个心胸高傲的人,盛年得志,做了尚书,又当了钦差,有了代天巡行的资格。如今,在大庭广众之中,竟被一个白衣书生讽刺、挖苦,他能受得了吗?便立时发作了:

“哦?!足下何人,为什么这么大的气啊!我刚才不过是奉命问一问这件事,谁说靳辅是霸占民产的民贼了?国家花钱治河,为的是就是造福百姓,淤出的田地,发还原主,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见事情闹大了,陈潢不能让靳辅代自己受过,反正他一无牵挂,便也豁出去了,站起身来说道:“回钦差大人,学生姓陈名在。国家连年用兵,国库空虚,皇上在此极端困难之时,将治河大事,交与靳大人总督,我们既在靳大人手下办事,敢不尽心尽力?钦差大人刚才所言,虽没明说靳大人是霸产民贼,但意在言中,谁能听不出来。千百年来,黄河水患频仍,治河中整出来的淤地,至少也是前明留下来的,早已几经易主,而且地界难分,就是有主之田,在修河时,他们一不出钱,二不出力,难道国家花钱,从黄河之中夺出地来,不该归国家所有吗?难道让田主出钱赎回他们应得之田,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跟着钦差来的随员崔雅乌一听这话就坐不住了。前些时,他曾上折弹劾靳辅,说靳辅任用妖人,不遵古法,花了半个国库的银子,还没把河治好,被康熙申斥了一顿,批他了个“泥古不化,荒谬至极”。他心中不服,更恨这个无官无职的书生陈潢。便忙起身来开口质问道:“照陈先生这么说,国家捡了百姓的银钱,也该不还了,是吗?”

这话问得简直是不伦不类,靳辅听了觉得又好笑,又可气。心想,这崔雅乌是个专门找碴的人,得把他的气焰给打下去,不然的话,不但说河工霸占民产的罪自己担不起,而且,开了这个先例,以后,再夺出淤地来,还不得让当地的土豪劣绅给抢光了吗?想到这儿,便冷冷一笑说话了:“崔大人,你可知道,这些田地可不是国家白捡的,是花了半个国库的银子换来的。这就好比,前明是李自成灭的,而我大清又从李自成手里夺回了天下,这是上天把华夏圣主之位赐于我大清。如果照崔大人的说法,难道皇上不该坐这个天下,倒要拱手奉还给朱明王朝吗?”

靳辅此言一出,在场的人全部痴呆呆地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接口才好。怎么了?用句现代词来说,靳辅是上纲上线了。好嘛,这么大的题目,谁敢正面回答呀,不管你说什么,都有欺君灭祖之罪。

钦差大臣伊桑阿到底聪明一点,尴尬之中,忽然转了话题:“哎——今天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不见于成龙啊!”

一个戈什哈上前跪下禀道:“回钦差大人,于观察病了,寒热不退,不能起床,所以没来迎接钦差。”

“哦,罢了,我说靳大人,萧家渡决口之事,关系重大,你打算怎么善后呢?”

靳辅知道,这报复马上就来了,可既然钦差大人问话,也不能不答呀,便上前一步躬身回答:“下官已上表如实奏明灾情,请皇上降罪,并愿以全部家产,赔偿决口损失。”

“嚯!好大的口气呀,靳辅,你有那么大的家产吗?”

靳辅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让他抓住把柄了。我要说有,他一定要问你这大家产是怎么赚来的;我要说没有,可赔不起的部分又从哪来呢?”他这儿正没法下台呢,忽然一个戈什哈走了进来,递给靳辅一个拜帖:“靳大人,门外有个官员要见你。”靳辅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愚教弟魏东亭薰沐谨叩于靳大人麾下。”不禁大吃一惊。

()

第三卷 玉宇呈祥 23 虎臣忠事事遵圣意 靳辅苦处处有艰难

靳辅这一惊非同小可,连忙把拜帖又递给戈什哈:“靳辅不敢承受,快将原帖璧还给虎臣大人,来人,随我迎客!”说完,向伊桑阿等略一拱手,说了声“得罪”,便率人迎了出去。

看过本书第一卷、第二卷的朋友都知道,这魏东亭可不是等闲之人。他的母亲刘氏是康熙皇上的奶母,他自己又是康熙的领班侍卫。从康熙元年到康熙十七年,“擒鳌拜”、“撤三藩”、平定假朱三太子的北京叛乱,以及在康熙微服出访的众多危难之中,都是这个魏东亭日夜守护在皇帝身边,寸步不离,出生入死,几次使皇上转危为安。如今,他封了侯爵,当了四省海关总督。什么三眼花翎、黄马褂、尚方宝剑,他应有尽有,而且在所有的外任官员中,只有他有权密折直送皇上,权力大得吓死人。你想,这个人突然来到河防督署,靳辅敢收他的拜帖吗?他能不撂下钦差,出衙迎接吗?

伊桑阿正在向靳辅问话,突然被打断了,靳辅呢,也出门迎客去了,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崔雅乌连忙附在他耳边说:“大人,这来客是魏东亭。他可不是一般人物啊,咱们是不是也去迎接一下。”伊桑阿心中一动,啊,魏虎臣,他怎么来了?我是钦差大臣,怎么反倒要屈尊降贵去接他……他这儿正放不下架子呢,一抬头,魏东亭和靳辅手拉着手,边说边笑地已经走进来了。

这魏东亭是康熙皇上一手调教出来的,还跟着皇上一起,听过伍次友先生讲书,那是什么样的胸怀,什么样的风度啊,进得门来,向众人团团一揖,笑着说道:“东亭从广州回来,路过此地,听说钦差在此,特来恭请圣安。”一边说,一边对着伊桑阿磕下头去,伊桑阿端坐不动,代天受礼,说了声“圣躬安好”。等魏东亭拜毕起身,这才又说:“虎臣兄一路风尘,还惦记着专门来到这里给皇上请安,真是忠心可嘉呀!”

魏东亭见的世面大了,一听这话,马上明白,这是在问他为什么要绕道来清江。他谦虚地一笑说:“魏某此行,一来是为圣上请安,二来嘛,听说萧家渡决了口子,想顺便看看靳辅和于成龙他们有什么困难。河口一决,灾民要赈济,河工要修复,用钱的地方少不了,所以随身带来二十万银子。虽说是杯水车薪,但有总比没有强!”魏东亭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递给靳辅,“靳大人,你派人去南京海关总署领银子好了。”

这一下,事出意外,所有的人都愣了,靳辅、陈潢他们,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伊桑阿却觉得太便宜靳辅了,便冷冷地说:“哎呀呀,虎臣兄,你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哪。”

“哎,雪中送炭谈不上,大家都是奉旨办事,为皇上当差嘛,能帮的,就该帮上一把。”

伊桑阿紧逼不放:“如此说来,您这是拆东墙补西墙了。请问,这拆了的东墙又当如何处置呢?”

崔雅乌这人最没眼色,他见钦差问得严厉,也在一边敲边鼓,说风凉话:“嗯——看来,这官要想当得稳,还得有个好亲戚,或者是好朋友,出了事,也好有个照应啊!”

魏东亭突然转过脸来,“什么?崔大人,把你的话再说一遍。”

崔雅乌一抬头,看见魏东亭虽然脸色平和,可是两只眼睛里却闪出一道逼人的寒光,吓得机灵灵打个冷战,没敢再说话。伊桑阿却接上口了:“哎,魏大人,你何必生气呢。您职掌海关,与河工的事,风马牛不相及。今天您专程到此,慷慨解囊,不要说是崔大人,就是下官,也有些想下到啊。”

魏东亭不想扩大事态,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说了一句:“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我们办的都是皇差嘛。”

这话够明白的了,伊桑阿聪明一点,就该听出来,“办皇差”这三个字的意思,没有皇上的话,能叫“办皇差”吗?没有皇上的话,他魏东亭能送这二十万银子来吗?可是,伊桑阿却不知趣,魏东亭话刚说完,他就立刻顶上了一句:“但是,皇上并没有叫你过问河工的事。”

魏东亭从进了这个门,就被这钦差左盘右问,他一让再让,可是伊桑阿却得寸进尺,终于把魏东亭给激怒了,“伊大人,皇上派你们差事是巡视漕运,也并没让你过问河工。黄河决口,河督自然有罪,可是受灾百姓又何罪之有?海务,河务本就相通,我出钱来帮助一下,又错在哪里?你如此横加挑剔,打的是什么主意?”

伊桑阿也恼了,他霍的一下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哼,我是钦差!靳辅玩忽职守,办事不力,致令萧家渡决口,有负圣望。来人,摘去他的顶戴花翎,听候处置。”

伊桑阿这一气,忘了规矩了。钦差大人出巡,遇上三品以下官员失职,是有权处置的,但对于一二品的大员,除非奉了特旨,是不能随便罢官摘印的,这样做,是越权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