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康熙大帝 >

第138章

康熙大帝-第138章

小说: 康熙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减水坝能起什么作用,二呢,他也不得不想,万一这里扒开了口子,淹没二十多个村庄,还是不能保住萧家渡,到那时,谁又来承担这个罪责呢?想到此,他下了决心,绝不能冒这个风险。便正眼不瞧陈潢地咬着牙迸出两个字来:“不行!”

陈潢又急、又气,加上浑身早已淋得透湿。他脸色泛青,浑身颤抖地上前一步:“于大人,河工上共修了几十处减水坝,经过两年汛期,俱都安然无恙。萧家渡若已完工,根本用不着在这里扒口泄洪。于大人,如此时当机立断,决口分流,假如萧家渡那边不能保住,陈潢愿自投于大人案前,明正典刑,以谢清江父老百姓。”

彭学仁也上前跪下:“于大人,请你快决断吧。陈先生的话对,我彭学仁愿以身家性命为他做保!”

于成龙脸色铁青,神情冷峻,却突然发出了长长的笑声:“哈哈……你们倒真有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啊。那么请问,你陈潢、彭学仁、靳大人,连同我于成龙在内,把头全割下来又有几个,能抵得上这决口害民之罪吗?哼,此事断不可行!”说完,他袍袖一甩,扬长而去。

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靳辅始终没有插言。他的脑子里,在飞快地盘算着,于成龙顾虑的事,他也想到了。万一在这里扒了口子,萧家渡还是没能保住,那祸就闯大了。但若不在这里决口,萧家渡肯定要被洪水冲垮。权衡轻重利弊,只有按陈在说的办法去做,才有一线希望。现在,于成龙一甩手走了,留下了“不准扒口”的话,他不下决心,岂不要看着几年辛苦,毁于一旦吗?他看了看在身旁的几个人。他们是自己的部下,幕僚,几年来,随自己在这大河上下受尽了千难万苦,能让他们的心血付之东流吗。想到此,靳辅下了决心:

“来人,传河督署全体人员,立刻下乡,通知百姓要一人不漏的撤到村外高处避水,三个时辰之后,决堤放水。我是钦命的治河总督,此事我可以全权处置,纵有千万条罪状,也由我靳辅一人承当。”

河督衙门的人,闻风而动,全都下去了。封志仁来到靳辅眼前悄声说道:“中丞,如果于成龙硬要阻挡,我们当如何处置呢?”

靳辅不动声色地吩咐一声:“取皇上赐我的尚方宝剑和黄马褂来!看他谁敢拦我!”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水也还在不停地向上涨着。众人拉着靳辅,回到帐篷,暂且休息。等下乡传令的戈什哈们回报说,二十余座村庄的百姓都已奉命全部撤离了,靳辅站起身来,戴上起花的珊瑚顶子,穿上九蟒五爪的官袍,把御赐的黄马褂套在外边。两名戈什哈,打着一把金顶罗伞遮住风雨。后边,黄罗伞盖下,供着天子御赐的尚方宝剑。一行人前呼后拥地护着这位一品治河总督走向西边的大堤。这里边只有陈潢没有任何官职,却又不能不随行,只好在泥泞不堪的大堤上,一步一步地跟在后边。

这边的排场大,那边的势力也不小。靳辅一边走着,一边抬眼望去,只见西河堤上,拥挤着上千的百姓,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于成龙带着几名亲随,正在和百姓们说话。靳辅一见就火了:好你个于成龙,竟敢扇动百姓违抗本督吗,那,你就试试吧。

于成龙见靳辅摆出了代天行令的驾势,连忙起身迎了过来,“啪,啪”把马蹄袖一甩跪下了:“进士出身、钦命南京布政兼清江道台于成龙,恭见大人!”说完,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头,长跪听命。

靳辅两只眼睛里,闪着逼人的寒光,厉声问道:“于成龙,你要聚众谋反吗?”

于成龙的热泪夺眶而出,哽咽着叫了一声“大人……”便趴在地上,说不下去了。百姓人群中突然出来一位老人,跌跌撞撞地走上前来跪下说道:“大老爷,您千万别冤枉了于大人。于大人听说要在这儿决口,他正在劝说大家,向东边高处避水,以免决口之后遭难呢。”

听说于成龙是在劝说百姓,靳辅的气一下子消了,他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哦,成龙兄请起,我误会你了。你能如此识大体,顾大局,下官感激不尽。来,我们一同劝说百姓们赶快离开这里吧。”

于成龙艰难地站了起来。靳辅看他脸色灰白,双腿颤抖,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年似的。只见他向着众百姓团团地作了一个大揖:“父老乡亲们,快走吧,于成龙我……我求你们了……”两行热泪,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百姓中响起一片号哭之声,但是,都慢慢地向东边石砌的大堤走了过去。

()

第三卷 玉宇呈祥 22 虎狼凶借机欲发难 皇恩浩特谕护功臣

为了确保上游萧家渡减水坝工程不使被黄水冲垮,靳辅采纳了陈潢的建议,决定在清江决口分洪。他怕于成龙闹别扭,便穿上御赐的黄花褂,带了尚方宝剑,摆开全副仪仗执事,来到西边的河堤,哪知,却闹了个误会。于成龙早知道,决堤之事,已不可抗拒,正在动员百姓转移。眼见到百姓已经全部撤走,靳辅一咬牙,下了命令:“决堤,放水!”

“哎——成龙,这边来,你,你怎么不动啊!”

于成龙似乎是什么都没有看见,也什么都没有听见,毅然地坐在堤上,一动也不动,只是默默地望着黄河。

几百个手执铁锹正要决堤的官兵们,霎时间,全都被于成龙这反常的举动惊呆了。突然,于成龙一跃而起又跪倒在地。朝向黄河大声哭喊道:“老天爷呀,你下吧,可劲儿地下吧。黄河哪,你涨吧,使劲儿地涨吧。快把我于成龙淹死吧……”

靳辅见此情景,不觉心头一热,连忙下令:“来人,把于大人给我拖下来!”

“扎!”

于成龙突然转过身来,从怀中抽出一把裁纸刀,横在自己脖子上:“哼,靳大人,决堤放水是你治河总督的事。我于成龙身为百姓父母官,不能保境安民,有何面目活在世上。于某誓与大堤共存亡,谁上前一步,我立刻自裁!”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的人,几乎全傻了。几年前,郑州知府因为黄河决口,赴水自尽,前任南京布政铁心,也因大堤决口而身亡,如今,面前又有了这个铁骨铮铮,誓与大堤共存亡的于成龙。如果强行决堤,逼死了这位朝廷的三品命官,这个罪可是谁也担负不起啊?

风在怒吼,河在咆哮,陈潢看着猛涨的河水和眼前的这难以决断的情景,想着即将被洪水冲决的萧家渡减水坝,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万念俱灰,他哭喊着:“晚了,晚了,我的萧家渡啊!”一口鲜血,从他口中喷出来,他,倒下了。

在清江决堤分洪的事,就这样泡汤了,陈潢也被救了回去。可是,当天傍晚,黄河水位突然下降,半夜之后,靳辅接到上游飞马传来的急报:萧家渡决口,大坝损失严重,大水破堤而出,淹没了北岸七十余乡,一直灌到运河西堤之外。

接到报告,靳辅只是苦笑了一下,这消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希望之外,如今,他还有什么法子好想。有什么话好说呢?便下令拆去帐篷,带领人马回到河督署,写他的请罪奏折去了。

第二天,传来了朝廷的邸报,其中有一条是御史崔雅乌参劾靳辅的奏章。说什么修筑减水坝不合古训,且耗费国库的银两,遗患无穷等等,旁边还有康熙的朱笔御批:“崔雅乌所言,实属泥古不化,荒谬之至,着靳辅逐一批驳,呈朕御览。”

靳辅看了这个批语,两腿一软,跪了下来,满面热泪地向北哭喊:“主子,您这批示,如果早来一天,也不至于酿成如此大祸呀……”

是啊,这份邸报,若早来一天,靳辅就可以此为据,说服于成龙,萧家渡减水坝也就保住了。可是,这份邸报,却偏偏在南京压了三天。如今大祸酿成,这个理儿,这份冤屈,又叫靳辅向谁去诉说呢?

靳辅哪里知道朝廷中的变化啊,施琅面圣请旨之后,康熙便命令他做好准备,带着在微山湖训练的水军,沿运河南下,开赴福建前线。四百条战舰船从运河开过去,这能是小事吗?运河到底能不能行船,能不能保证战舰的安全?康熙心中没底,就派了新任的户部尚书伊桑阿为钦差,带着崔雅乌等人巡视漕运。就在这个时候,索额图也销假复职了。伊桑阿、崔雅乌都是索额图提拔起来的人。靳辅能当上治河总督,除了他自己的本事外,还靠了明珠的推荐,再加上,进京面圣时,路上捎带了李光地的小妾李秀芝和两个孩子。在索额图的相府里,李光地死活不认他们母子,索额图不置可否,可是明珠却把李秀芝母子给收留下来了。李光地不高兴,索额图也觉得是明珠有意刁难。事情是从靳辅这儿引起的,他们自然要迁怒于靳辅。左左右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拢到一块儿,就自然而然地把靳辅算在了明珠一派里。伊桑阿这次奉旨出京,代天行事,巡视漕运、视察河工,本来就是找碴儿来的。幸亏他们出京时,萧家渡决口的事儿朝廷还不知道,要不,靳辅会遭到什么下场,就很难说了。不过,朝中的御史大臣们,一向有站在干河岸上挑毛病的习惯。靳辅花了近千万两银子,河工还没修好。说他花钱太多的,奏他玩忽职守的,参他任用妖人的,批他不遵古法的,参劾的文章,一封封的送给了大内。康熙虽然知道六部大臣的这些毛病,可是,架不住说的人多了,也确实有点不放心,自己又不能马上出京,只好派户部尚书伊桑阿作钦差,实地调查,验看。

靳辅接到南京总督衙门的公文,知道钦差大人明天就到,连忙把封志仁他们叫到一起,商议对策。他谆谆地叮嘱手下这几个人,“萧家渡决口的事,虽然朝廷目前还不知道,但钦差大人既然来了,想瞒是瞒不住的。这件事,我身为河督,责无旁贷,天大祸事,自由我一人承担。众位不必为我开脱罪责,你们谁也替不了我。在钦差问话时,请不要多嘴多言。”

陈潢撑着虚弱的身子说:“哎,中丞大人,您不要总说这话,请旨领罪的奏折,当然要由你来写。朝廷怎么处分,是他们的事。我们要赶快商议一个补救的办法出来,这才是正事儿。”

封志仁也说:“对对对,天一兄说得很对,不要扎着架子等着挨打。我们几个这就去商量办法,晚上写好,附在中丞的折子后边。皇上英明天纵,见我们知错能改,补救的办法又切实可行,还能再责怪我们吗?……”

计议已定,几个人连忙分头办事,一直忙到半夜。第二天一早,钦差大臣伊桑阿,带着崔雅乌等人,乘着八抬绿呢大轿,前呼后拥地来到了清江。靳辅大开辕门,礼炮三声,把钦差迎迸署衙。等伊桑阿神色严峻地大步走到厅上,靳辅一路小跑,紧跟在后边,端端正正地在厅前跪下,面对钦差,行三跪九叩大礼,大声说道:“臣靳辅恭请圣安,万岁、万万岁!”

伊桑阿面南而立,代天受礼,说了声“圣躬安好!”这才走了下来,换了一付笑容,拉起了靳辅:“靳大人请起,兄弟此次奉命巡河,可是没给你带来好消息啊!”

靳辅心里一愣:“啊,这就来了!”但是,他脸上仍然带着微笑说,“靳辅才疏学浅,奉旨无状,有负圣上谆谆教导之情,信任委托之恩,倒劳累圣心焦虑不安,钦差大人千里跋涉,实在惶恐。臣已修下请罪折子,烦请钦差上达天听。”

“哎——靳兄这话说远了,咱们都是为朝廷办事嘛。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