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元史 >

第448章

元史-第448章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连为两郡教授。所至,考古篆籀文字,调律吕,协歌诗,以兴雅乐,制器定辞,

必则古式,学者化焉。既满考,以常格调建安县主簿,不赴。晚以福清州判官致

仕,朋来视之,漠如也。四方学者,因其所自号,称为天慵先生。每燕居,鼓瑟

而歌以自乐。尝著《瑟赋》二篇,学者争传诵之。门人归之者日盛,旁近舍皆满,

至不能容。朋来恳恳为说经旨文义,老益不倦。得其所指授者,多为闻人。

延祐初,诏以进士科取士,时科举废已久,有司咸不知其典故,以不称明诏

为惧,行省官主其事者,谘问于朋来,动中轨度,因以申请,四方得遵用之。及

请为考试官,则曰:“应试者十九及吾门,不可。”其后江浙、湖广,皆卑词致

礼,请为主文,朋来屡往应之。及对大廷,其所选士居天下三之一焉。

初,朋来以《周礼》首荐乡郡,而元制,《周官》不与设科,治《戴记》者

又鲜,朋来屡以为言。盖朋来之学,诸经中《三礼》尤深,是以当世言礼学者,

咸推宗之。至治中,英宗始采用古礼,亲御衮冕祠太庙,锐意于制礼作乐之事,

翰林学士元明善,扬言于朝,以朋来为荐,未及召而卒,年七十八。

朋来动止有常,喜怒不形于色,接宾客,人人各自以得其意。有家集三十卷,

其大者明乎礼乐之事,关于世教,其余若天文、地理、方技、名物、度数,靡不

精究。

子太古,乡贡进士。

戴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庆元奉化州人。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稍长,

从里师习词赋,辄弃不肯为。咸淳中,入太学,以三舍法升内舍生,既而试礼部

第十人,登进士乙科,教授建康府。后迁临安教授,行户部掌故,皆不就。大德

八年,表元年已六十余,执政者荐于朝,起家拜信州教授,再调教授婺州,以疾

辞。

初,表元闵宋季文章气萎篸而辞螅л滓焉酰灰哉衿鹚刮奈喝巍

时四明王应麟、天台舒岳祥并以文学师表一代,表元皆从而受业焉。故其学博而

肆,其文清深雅洁,化陈腐为神奇,蓄而始发,间事摹画,而隅角不露,施于人

者多,尤自秘重,不妄许与。至元、大德间,东南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时者,唯表

元而已。

其门人最知名者曰袁桷,桷之文,其体裁议论,一取法于表元者也。

表元晚年,翰林集贤以修撰、博士二职论荐,而老疾不可起,年六十七卒。

有《剡源集》行于世。

当表元时,有四明任士林者,亦以文章知名云。

牟应龙,字伯成,其先蜀人,后徙居吴兴。祖子才仕宋,赠光禄大夫,谥清

忠。父巘,为大理少卿。应龙幼警敏过人,日记数千言,文章有浑厚之气。应龙

当以世赏补京官,尽让诸从弟,而擢咸淳进士第。时贾似道当国,自儗伊、周,

谓马廷鸾曰:“君故与清忠游,其孙幸见之,当处以高第。”应龙拒之不见。及

对策,具言上下内外之情不通、国势危急之状,考官不敢置上第。调光州定城尉,

应龙曰:“昔吾祖对策,以直言忤史弥远,得洪雅尉,今固当尔,无愧也。”沿

海制置司辟为属,以疾辞不仕,而宋亡矣。故相留梦炎事世祖,为吏部尚书,以

书招之,曰:“苟至,翰林可得也。”应龙不答。已而起家教授溧阳州,晚以上

元县主簿致仕。初,宋亡时,大理卿已退不任事,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

学,以义理相切磨,于诸经皆有成说,惟《五经音考》盛行于世。应龙为文,长

于叙事,时人求其文者,车辙交于门,以文章大家称于东南,人儗之为眉山苏

氏父子,而学者因应龙所自号,称之曰隆山先生。泰定元年卒,年七十八。

郑滁孙,字景欧,处州人。宋景定间,登进士第,知温州乐清县,累历宗正

丞、礼部郎官。至元三十年,有以滁孙名荐者,世祖召见,授集贤直学士。寻升

侍讲学士,又升学士。乞致仕,归田里。

弟陶孙,字景潜,亦登进士第,监西岳祠。先,陶孙征至阙,奏对称旨,授

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会纂修国史至宋德祐末年事,陶孙曰:“臣尝仕宋,宋是年

亡,义不忍书,书之非义矣。”终不书,世祖嘉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后出为江

西儒学提举。

滁孙兄弟在当时,最号博洽,儒学之士翕然推之。隆福宫以其兄弟前朝士,

乃制衣亲赐,人以为异遇焉。滁孙所著,有《大易法象通赞》、《周易记玩》等

书。陶孙有文集若干卷。

陈孚,字刚中,台州临海人。幼清峻颖悟,读书过目辄成诵,终身不忘。至

元中,孚以布衣上《大一统赋》,江浙行省为转闻于朝,署上蔡书院山长,考满,

谒选京师。二十九年,世祖命梁曾以吏部尚书再使安南,选南士为介,朝臣荐孚

博学有气节,调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摄礼部郎中,为曾副。陛辞,赐五品服,佩

金符以行。三十年正月,至安南,世子陈日燇以忧制不出郊,遣陪臣来迎,又

不由阳明中门入,曾与孚回馆,致书诘日燇以不庭之罪,且责日燇当出郊迎

诏,及讲新朝尚右之礼,往复三书,宣布天子威德,辞直气壮,皆孚笔也。其所

赠,孚悉却之。详见《梁曾传》中。使还,除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帝方

欲置之要地,而廷臣以孚南人,且尚气,颇嫉忌之,遂除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再

迁治中衢州,所至多著善政。秩满,复请为乡郡,特授奉直大夫、台州路总管府

治中。大德七年,诏遣奉使宣抚循行诸道。时台州旱,民饥,道殣相望,江浙

行省檄浙东元帅脱欢察儿发粟赈济,而脱欢察儿怙势立威,不恤民隐,驱胁有司,

动置重刑,孚曰:“使吾民日至莩死不救者,脱欢察儿也。”遂诣宣抚使,诉其

不法蠹民事一十九条。宣抚使按实,坐其罪,命有司亟发仓赈饥,民赖以全活者

众,而孚亦以此致疾,卒于家,年六十四。

孚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其为诗文,大抵任意即成,不事雕斫,有文集行

于世。

子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致仕。女长妫,适藁城董士楷,太常礼仪院

太祝宗缉之母也;末檀,适同里韩戒之,行枢密院经历谏之母也。俱有贞节,朝

廷旌表其门闾。

攸州冯子振,其豪俊与孚略同,孚极敬畏之,自以为不可及。子振于天下之

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子振据案疾

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虽事料醲郁,美如簇锦,律之法度,未免乖剌,人

亦以此少之。

董朴,字太初,顺德人。自幼强记,比冠,师事乐舜咨、刘道济,幡然有求

道之志。至元十六年,用提刑按察使荐,起家为陕西知法官。未几,以亲老归养。

寻召为太史院主事,复辞不赴。皇庆初,朴年已逾八十,诏以翰林修撰致仕。延

祐三年,无疾而终,年八十有五。

朴所为学,自《六经》及孔、孟微言,与凡先儒所以开端阐幽者,莫不研极

其旨而会通之,故其心所自得,往往有融贯之妙。其事亲孝,与人交,智愚贵贱,

一待以诚,或有犯之者,夷然不与之校。中山王结曰:“朴之学,造诣既深,充

养交至;其为人,清而通,和而介,君子人也。”朴家近龙冈,学者因称之曰龙

冈先生云。

杨载,字仲弘,其先居建之浦城,后徙杭,因为杭人。少孤,博涉群书,为

文有跌宕气。年四十,不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

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延祐初,仁

宗以科目取士,载首应诏,遂登进士第,授承务郎、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

林郎、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以卒。

初,吴兴赵孟钤诤擦郑迷厮模浦刂S墒窃刂拿欢

师,凡所撰述,人多传诵之。其文章一以气为主,博而敏,直而不肆,自成一家

言。而于诗尤有法,尝语学者曰:“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

自其诗出,一冼宋季之陋。

建康之上元有杨刚中,字志行,自幼厉志操,及为江东宪府照磨,风采凛凛,

有足称者。其为文,奇奥简涩,动法古人,而不屑为世俗平凡语。元明善极叹异

之。仕至翰林待制而卒。有《霜月集》行于世。

其甥李桓,字晋仲,同郡人,由乡贡进士,累迁江浙儒学副提举。亦以文鸣

江东,纡余丰润,学者多传之。载与刚中同辈行,而桓则稍后云。

刘诜,字桂翁,吉安之庐陵人。性颖悟,幼失父,知自树立。年十二,作为

科场律赋论策之文,蔚然有老成气象,宋之遗老巨公一见即以斯文之任期之。既

冠,重厚醇雅,素以师道自居,教学者有法,声誉日隆。江南行御史台屡以教官

馆职、遗逸荐,皆不报。诜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而

不露其踔厉风发之状。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其所为诗文,曰《桂隐集》。桂

隐,诜所号也。至正十年卒,年八十三。

同郡龙仁夫,字观复。刘岳申,字高仲。其文学皆与诜齐名,有集行世。而

仁夫之文,尤奇逸流丽,所著《周易集传》多发前儒之所未发。岳申用荐者为辽

阳儒学副提举,仁夫江浙儒学副提举,皆不就。

韩性,字明善,绍兴人。其先家安阳,宋司徒兼侍中魏忠献王琦,其八世祖

也。高祖左司郎中膺胄,扈从南渡,家于越。性天资警敏,七岁读书,数行俱下,

日记万言。九岁通《小戴礼》,作大义,操笔立就,文意苍古,老生宿学,皆称

异焉。及长,博综群籍,自经史至诸子百氏,靡不极其津涯,究其根柢,而于儒

先性理之说,尤深造其阃域。其为文辞,博达俊伟,变化不测,自成一家言。四

方学者,受业其门,户外之履,至无所容。延祐初,诏以科举取士,学者多以文

法为请,性语之曰:“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

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

行何如耳。有德者必有言,施之场屋,直其末事,岂有他法哉!”凡经其口授指

画,不为甚高论而义理自胜,不期文之工而不能不工,以应有司之求,亦未始不

合其绳尺也。士有一善,必为之延誉不已,及辨析是非,则毅然有不可犯之色。

性出无舆马仆御,所过,负者息肩,行者避道。巷夫街叟,至于童稚厮役,

咸称之曰“韩先生、韩先生”云。宪府尝举为教官,谢曰:“幸有先人之敝庐可

庇风雨,薄田可具饘粥,读书砥行,无愧古人足矣,禄仕非所愿也。”受而不

赴。暮年愈自韬晦,然未尝忘情于斯世,郡之良二千石政事有所未达,辄往咨访,

性从容载导,洞中肯綮,裨益者多。

天历中,赵世延以性名上闻。后十年,门人李齐为南台监察御史,力举其行

义,而性已卒矣。年七十有六。卒后,南台御史右丞月鲁不花,尝学于性,言性

法当得谥,朝廷赐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