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夺宋 >

第164章

夺宋-第164章

小说: 夺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疏请战,为西陲黎民计,祈大帝圣裁之……”
  安大帝微微颌首,“西夏朝不知我神策帝国厉害,欲试锋锐,不灭其威风也不知我帝国厉害,责成军事院参军部做详细西夏战役计划,传令花荣备战,开战前参军、陆军、战备部长官亲赴成都检验备战情况。”
  高宠、公孙胜、关胜一齐应诺,安敬缓了缓又道:“……大宋散制在即,即日成立中京路准备接管。”
  ……
  1116年8月,赵桓诏告天下退位,耿南仲奉诏修宋史,辉煌了一百多年的大宋朝就这么崩塌了!
  1116年10月,神策成都军,起2军72个基战团,计26万精锐,分数路突袭西夏……是月西夏缴械。
  安大帝率一众军事大员在陕西路京兆府祭奠了种师道忠陵,11月,辽国西京大同府兵变,耶律大石夺权,腐朽魏王耶律淳伏诛,文妃萧瑟瑟、太子敖卢斡以清君侧、诛逆臣起事,并与神策帝国联议,借兵50万(河东、河北、陕西诸路大军)收拾阵国残局,神策大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全面北上,攻城秘武利器‘黑雷炮’轰的辽金两国军队一楞一楞的,耶律余堵在南京析津府起事,会同神策军北上东进,锐不可挡。
  天祚帝震惊,萧奉先震惊,辽国震惊,12月,神策兵与辽国诛逆军下中京、分兵两路北袭上京临潢、东进东京辽阳,金国本弱,兵不足五万,遭逢此大变,紧紧收束,退守黄龙府,12月,兵围黄龙府。
  1117年,耶律敖卢斡在辽国称帝,废天祚,并与神策帝国结永世之好,称神策子国,世代与中原盟好、通婚,并修两国盟议,子国只建戌治1军(警察),不得擅治武备,两国无边境,实际被神策囊括,但许其自治,耶律贵族得以保全,神策在子国派驻军,护其边境,卫其子民,对于萧瑟瑟来说,这是最好收场。
  阿骨打在黄龙府派出使臣与神策帝国讲和,愿以黄龙府以东之地自治,与神策帝国修永世之好。
  这无非是他援兵之计,借时想休养生息,如何瞒得过安大帝?结果安大帝没搭理他,摆出围三阙一的阵势,困金兵精锐于黄龙府一月之久,只打来援之敌,最终阿骨打放弃了黄龙府,从阙口率众突围,神策大军集齐数万铁骑追杀千里,杀的金兵再不满万方收了兵,这就是安大帝的策略,阿骨打也死于追杀中。
  1117年3月,神策水师登陆高丽,源源不断继兵达30余万,3个月后灭高丽,高丽惨败,称奴国。
  此时黑水金国被围于一隅,再于退路,又被神策精锐铁骑连番扫荡,不仅没养过生息,连连损失巨大,终在8月递了降书,效仿高丽,愿为奴属一族,永世为神策当东北牧民,签了禁械协议后,才平了战火。
  两年时间不到,安大帝建下丰功伟绩,大宋退位、西夏剿灭,辽邦称子、高丽、金国为奴属……
  也在这一年,吏事府首席陆蕴逝世,大帝下诏,收其骨灵入紫金山国陵安葬,世代受神策帝国君臣祭奠,每年七月十四定为国陵祭奠日,由帝君领群臣祭奠‘国陵’那些为国躯的英烈之士,至此国陵成是帝国官员死后幕葬的第一圣地,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死后能受大帝群臣的祭奠也值得为帝国尽忠尽死!
  ……
  “……怎么说?海外那个倭国也想寻我神策帝国的茬儿?先不搭理它,让它再嚣张一两年,告诉工冶司和战备部,加紧造炮,尤其是铁舰远程雷炮,有了强大的海军,灭倭不过是区区小事,去吧……”
  飞燕进来禀话,我们的安大帝正趴在榻边唆霸王娇的奶子,“你倒是用点劲唆呀,我快憋死了。”原来霸王娇的儿子吃饱了不吃了,没法子,只能让情郎给她唆出横溢的奶水了,周围诸女笑的前仰后合。
  1120年的时候安大帝十个娘子都养孩子了,莺美比较牛叉,生的是龙凤胎,大帝定制,帝位传贤不传长,传德不传嫡,只为这一条定律,万民齐呼大帝圣明英武,而他的后宫也没有三宫六院若干妃子。
  萧瑟瑟也替大帝育了一子,她的意思是让儿子去接‘子国辽’的帝位,大帝笑着摇头,“不用,那一点小地方还是留给敖卢斡自治吧,三十年后看他治的如何,哈,余堵和大石皆是能吏,可调入帝朝为官,此制渐行,子国久必融进帝国,百年之后再无分‘宋辽’了,两制迟一天合为一制,金国高丽就不用提了。”
  突然玲珑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高军帅的娘子一下也生了双胎,是两个男娃,好厉害!”
  莺美狠瞪了一眼玲珑,“那便是不好了?乌鸦嘴,看不出来,大师姐蛮会养娃娃的啊。”
  原来在助辽收拾残局期间,高宠与莺美、霸王娇的大师姐耶律皇姑对上了眼,不打不成交,皇姑一招之差落败,给高宠擒了,没多久就在莺美、霸王娇的搓合下成了高宠的娘子,两个脾性也相投,恩爱异常。
  随着张商英、候蒙、蔡居厚、范致虚、刘正夫等的陆继离世,石秀、李清照、宗泽等人成了帝国新一代核心,同时在这一年进行了军事改制,全军实施三三制,全国大裁军,有部分转为戌治军,预备兵役制保留,凡年满16岁的都可参军服役三年,帝国常备兵员保持在60万左右,大量为边戎警戒军队。
  裁了军的同时等于扩增了国内戌治军(警察),起码的社会治安要有保障,太平盛世下难免有罪恶。
  1124年,帝国起兵渡海作战,登陆倭国,杨再兴、呼延虎、岳飞、杨志、武松鲁达等将领统率陆战精兵作战,先后八次增兵,于1126秋天,彻底将倭国收拾成‘烂倭瓜’,然后实施‘禁械裁军奴国制’……
  1130年,神策帝国出现了一位文采斐然的大艺家,一笔瘦金体书的出神入化,他被国学书法院聘为首席教师,这个人白面无须,神风俊朗,年约五旬左右,温文气质极为出众,据说大帝亲自召见了他。
  赵佶早就改名换姓了,自号忘忧居士,伴在他身伴的是个美韵姿的熟妇,自称是其娘子,大帝在国学院见到他们时,哑然失笑,正是自已立时从东京带回建康的‘赵佶和花蕊’,感情这些年他们相依为命。
  赵佶见到安敬时,心里感慨万千,这几年他的足迹遍及河南北,见尽江山瑰丽,万民兴业的盛世,叹怀自已做皇帝时的腌臜,想起安敬进献‘中枢权力制衡之道’时自已就曾想到他有反志,果不其然……
  “你是做艺术大师的奇资,只有在这个领域中你才能登峰造极,治理国家,你不如我多矣!”
  赵佶完全得承认这一点,新制他也尽熟于胸,“我只问一句话,当年你进献那卷书时,已存覆宋之心?”
  安敬负着手走近他,微微摇了摇头,“……那是我给你的最后机会,你没能抓在手里,你要是有宠高俅等人的心思用来宠我,或许我能帮我你治理国家,但是奸党满朝,沉苛难起啊,辽金又开了战,覆亡在即,崇宁年时你若碰上了我,再重用我,眼下这个盛世可能便是大宋的,但这不大可能,你不可能任用一个小娃娃当宰相,大宋的糜腐是进了骨髓里的,只有推翻才能起苛,过去的事不必多想了,呼延娇的冲动,我在这里代她向你致个歉意,花蕊,这多年过去了,你好好侍候着你的男人,有什么困难可以来寻我……”
  花蕊早涌出两行清泪,昔日一幕幕尽在脑海中掠过,大名府那夜的魂销,有如发生在昨天一般……
  紫金山有座紫金宫,传说中这里是大帝的别宫,这里住着两个人,郑后和李师师,早些年她们冤家对头,如今他们似一对姐妹,一个曾是国母典范,一个曾是市井妓子,天地悬殊的身份,但她们都命中注定与两个‘皇帝’结缘,只这一点,天下间女人无人可比拟,紫金宫是大帝常来游兴的地方,这里不光有他两个暗室,更有他与她们的孩子,只是外间知此情者几乎没有。
  1132年,衙内携着莺美的手再一次走入河间府啸风口,两个人在山峡中卷起的微风中紧紧拥在一起。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