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起点 >

第11章

起点-第11章

小说: 起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1年11月,广东社科界召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理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我参加了。我提交的论文旗帜鲜明,标题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新的思维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新的思路去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场就有朋友担心地说,你这文章是不是太厉害了!
  陈:你1987年就主张并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我们接受这个概念是1993年也就是党的十四大之后。
  郑:1992年小平南行,讲过“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这是原话。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在此之前确实很少有人讲和一直坚持。1991年我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理论研讨会”上提出这个概念,但研讨会不敢安排我作大会发言。《学术研究》杂志跟我很熟,我问与会编辑:能不能登一下?那位编辑直摇头,说这文章谁敢发。但他们的一位副主编会后看到我的文章,有点心动,说可以考虑吧。正在考虑,刚好1992年春小平南行,他们听到风声,壮了胆,就把文章登出来了。
  文章发表不久,小平南行的消息公开报道宣传了,接着,十四届三中全会把中国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写进了全会决定。我们广东理论群体10多年的苦斗至此总算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经济改革的核心是产权陈:也就是说你们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
  郑:是结果,不能说是结局。因为纵然确立了市场经济理论,但我的困惑并没有解决。我讲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这和通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完全一样。我主张的市场经济体系是以解决产权问题为基础,即以公私融合所有制和民族产业为基础,而不是以传统的公有制为基础;传统的“公有制”只能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产权基础,不可能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以传统的公有制与现代的市场架构嫁接,这是很多人理解的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在我看来,这大错特错。传统的公有制跟现代市场经济根本无法兼容,现代市场经济需要自己独有的产权结构。因此,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重组产权。也就是说,当务之急是重构市场经济基础;只有在重构市场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进而也才谈得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然,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基础目标还没有达到;基础目标没有解决,框架、体系问题不可能解决。也就不能说确立改革目标的任务已经完成。我们理论工作者的思想探险之旅,远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下去。
  陈:我注意到你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题目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
  郑:是的。在20多年前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我已经意识到产权和所有制问题的重要性。这篇论文明确讲道(拿着研究生论文指着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改革是经济改革的基础”;“经济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又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彻底的经济改革,必须以彻底的理论为指导,不仅仅要解决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关系及物质利益分配等重大理论问题,而且必须首先解决并自始至终要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理论问题。”20多年前形成这样的理念,我从未放弃,今天则更加强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郑炎潮经济理论的创新与遭遇(8)
现在我就可以讲讲我的另一篇论文《中国产权改革论纲……理论创新与总体构思》(手持论文原稿),这篇文章是我1993年春写的。广东的改革实践表明,多种经济成分大发展,私营经济大发展,股份制经济大发展,中外合作经济大发展,人民拥有的财产大量增加,产权交易比如房产交易等已经存在,证券市场、金融市场都已经存在,产权市场已经形成,社会实践走得很快,理论不能回避,理论要迎头赶上实践。一定要确定产权改革这个目标,解决产权基础,刚巧也是跟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相呼应和延续吧,所有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首要和根本的问题,在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后,这个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了。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曾牧野教授、王利文和我等人又发起,联合广东8个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南海市西樵山召开“市场经济与产权改革研讨会”,大家推荐我为大会秘书长。我撰写了《中国产权改革论纲……理论创新与总体构思》并出席大会。
  陈:你谈到的这个产权问题实在太重要,能否对你这方面的主张作更深入的说明?
  郑:我的论文提出:“用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最根本的是要彻底清除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基础……旧产权制度,创建市场经济借以建立的基础……新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是重构新产权制度。”“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产权制度全面取代计划经济的旧产权制度,逐步建立一个以公民(个人)产权为基础,以多元化公有产权为主体,以私有产权为辅助的公产与私产长期并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补长短、平等竞争、协调发展的公私混合产权结构;在产权多元化、分散化、社会化基础上,使产权运行、配置、管理市场化、法律化;形成各种产权自由联合的开放性、国际化的产权新制度。”基本想法就是:以公民为产权主体,混合产权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架构,如果不是以真正的人民产权制度为基础,你叫什么完整的市场经济?而我这里的“人民”,当然不能是抽象的人民,而必须是实在的人民,具体的人民。实在的人民、具体的人民拥有实在的、具体的财产权利,经济上的人*权才可能实现。有了经济上的人*权,才谈得上其他领域的人*权。我这篇文章的要点在《南方日报》发表了,大概发了2000字左右。当时就引起了不同反响,有的支持,有的则指斥为“私有化纲领”。我主张的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少数人的私有化,我主张的是广大公民拥有自己财产的民有化,我主张的民有化实际上就是保护公民财产权。公民财产权神圣不可剥夺,这是现代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有些人把我的民有化放在资本主义私有化的筐子里,又把理论问题政治化。我在理论上的每次超前、创新,都是在对广东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潜心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我觉得已经到了非解决这些要害问题不可的时候,但几乎每次超前、创新,开始我都要受到不公正的评价,过一段时间又证明我的理论是正确的,就这么一个“否定……承认……又否定……再承认”规律。真是在中国做人难,做一个有良知的学者更难。但我现在一点不后悔,在中国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必须作好付出代价的充分思想准备,而我在中国改革的转型期,尽了一个学者的责任和良知。
  从1000年的沧海桑田中提炼我们的人生智慧陈:关于你以后的人生,大概是怎样规划的?
  郑:我有一个很宏大的规划。现在我已经57岁,我的生命不多了,充其量有20年的学术生涯,因此我必须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东西搞出来。从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到这个《论纲》,是我公开发表文章的一个“休止”,我不想再在报纸上发表没用的文章、应景文章,我要把中国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和世界的大舞台中,从西方、东方不同的道路,从西方、东方的兴衰成败,反思中国的命运,探索中国的未来之路,建立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
  我在广东改革开放前沿的经历是25年,我的研究,始终以社会实践为前提、以社会需要为前提。所以不能说我是什么天才,只能说我生而有幸,生活在中国转型期这个大历史时代,生活在广东这样的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使我的大脑时刻受到现实的强烈撞击,使我时刻不满现状,时刻探索,进行超前研究。从私人所有到全面公有,再从全面公有到公私混合所有,从公有经济的兴衰到私有经济的兴盛,再到公私混合经济的新选择,这样的沧海桑田,人类在西方可能花了上千年、数千年的时间,而在中国只用了半个多世纪。人生苦短,但我们的人生并不短,我们在一生中经历了人类上千年、数千年的沧海桑田,这是我们这代中国学者最大的幸运。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和幸运,从人类千年沧桑中提炼出真经、真知,从而建立我们的知识谱系、思想谱系,改变我们中国人的生存环境,这是我们人生成败的关键,我将毕生为之求索。
  陈:谢谢!
  原载《炎黄春秋》2004年第7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年广九与“傻子瓜子”的两次沉浮(1)
◎邱健
  前10多年,安徽出现了名闻全国,远销港、澳和北美地区的“傻子瓜子”,一时风靡全国。“傻子”也就成了改革初期人们交口议论的新闻人物。“傻子”年广九前后两次沉浮,却又神奇地与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关怀分不开。年广九每当与人津津乐道回味他的发家史时,总是从心底发出肺腑之言:“邓主席是我的恩人,是他指引我走向发家致富的光明大道!”
  市场经济的冲浪儿位于芜湖市大戏院40号的大杂院,是“傻子”年广九的老屋,也是“傻子瓜子”最初的大本营。1984年笔者去芜湖首次访问他,去那儿参观他的“旧战场”。在那零乱的大杂院里,他指着一个旮旯告诉我,他过去就在这里炒瓜子,院门被好心的房主时时插着,“打办”的人一敲门,他就从院角的平台上翻到邻院,一溜烟地跑掉了。他很诙谐得意地对我说:“这还是我从电影《地道战》中学来的游击战术呢。”
  年广九大半生命运多舛。他最早是做水果生意的,60年代受到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冲击,水果摊多次被查抄。后来又搞长途贩运,又被没收了自行车和现款,还以投机倒把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获释后,谋生无路,只好重操旧业,偷炒瓜子,提篮小卖,怕被“打办”干部逮住,便每天换一个地方,和工商人员“捉迷藏”,度过了多少凄惶岁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不少人都原以为小商贩对政治是麻木的,眼里只装着钱。其实他们在长期的求生中锻炼出高度的敏感和迅疾的反应力。他们一只眼盯着市场行情的起落升降,一只眼注视着改革的细微变化。他们本小利薄,经不起折腾,懂得每项政策都关系着他们的身家性命。当年广九开始重炒瓜子时,芜湖瓜子行业还一片萧条,国营商业出售的瓜子又苦又咸,其他一些小贩偷偷摸摸地炒的瓜子也都质量平平,基本上无技术可言,但是南方人喜欢吃瓜子,年广九这个生意老手,以他殊于一般小贩的眼力,看到这桩生意的远景,他琢磨如果真的要靠炒瓜子为生,就非得炒出个与众不同的品位来。
  他尝遍了芜湖名家瓜子后,又背上挎包钻进“东方红”江轮的大通舱,溯江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