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913章

再造神州-第913章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厅的布置很简单,除了宾主坐椅,就是一张圆木桌,上面还有一套普通茶具。
    李婉清将墨如兰拉到椅子上坐好,再度问道:“你现在可以说说。为何不过来看我?”
    问到这个,墨如兰原本地轻松瞬间消失,没有回答她,反面色凝重的看了她半晌,突然问道:“婉清,自从你出事后。我多方打听。可是一直没有你的消息,你怎么会落到蒙古人手中,又被陛下救回来的?”
    虽然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李婉清还是老实的将如何被李德旺暗算,又是如何被送给蒙古人,然后一直呆在蒙古大营,直到被长空无忌救出,被送到赵昀身边来到建康为止。除了西夏宫廷发生的那些事情是一略而过外,其他地地方到是说的颇为详细,就连木茜也在旁边补充了不少。
    如此经历也算曲折离奇。就算墨如兰有所估计。但还是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
    李婉清说完自己的遭遇,墨如兰久久不语,就在李婉清有些不耐的时候,墨如兰才有些歉意的说道:“看来事情真如师义叔说的那样,你地身份过于敏感,唉。我真不该见你。”
    这话让李婉清有些不高兴了。眉头一扬:“如兰,为何不能见我?难道你认为我这个样子会影响你吗?”
    墨如兰望着李婉清。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就算经历了这番磨难,但自己这位最贴心地好友,始终没将她的性子改过来,还是这样刚强爽直,让自己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李婉清见墨如兰望着她不说话,略带些不解的说道:“怎么啦,难道这么说有问题?”
    墨如兰摇摇头,却没回答这个问题,反问了一句:“婉清,你老实告诉我,你这次邀请我,是不是有让我设法,请求陛下放你回西夏的意图?”
    李婉清的面色有些不自然,但还是点头道:“是这样,如今蒙古势败,金国又自顾不暇,正是我西夏的机会。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德旺那个小人将西夏……”
    “婉清。”墨如兰截断李婉清的诉说,面色也开始严肃起来,“我可以给你说句实话,你若不改变这个念头,你不仅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而且将来还会后悔。”
    “后悔?我为何要后悔?”“你不了解陛下……”墨如兰似乎惊觉什么,将后半句话缩回去,沉吟片刻,转了话题,“在你被救回大散关后,我就知道你平安的消息。当时我本来要和你联系的,可是师义叔阻止了我。他告诉我,陛下将你救回,肯定另有安排,若我参与其中,不是帮你,反是害你。我一直忍着不和你联系,但没想你自己到忍不住……你地那封请帖,可是把你自己害苦了。”
    李婉清听地不解,思索间,不知怎么就想起蒙古的监国公主阿刺海别吉。当初在大营被攻破前,两人正在闲谈,话题中涉及夏蒙宋金的四个著名公主,而阿刺海别吉说赵昀很是推崇自己……脱困以来,自己在得知蒙古大败,实力遭到重创,连铁木真都死掉后,原本死寂绝望的心思又活了过来,一直在考虑如何借着这个机会,让西夏再度兴旺起来。
    本以为自己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子,赵昀就算有所重视,应该不会特意留难,所以这才动了让墨如兰设法的念头,毕竟整个建康有实力,能够相信的,可能帮助自己地,也只有这个自幼认识地知交好友。可如今听她这意思,好像……
    “如兰,你是说赵……嗯,你的那位陛下不会轻易放我回去……糟糕,请你过来,岂非弄巧成拙?”
    墨如兰面带苦涩,黯然不已,不过还是说了一句:“陛下地心思不是我能猜测的,但我知道,陛下一切都以大宋利益为先,就算是我,也不会违背这个前提……”
    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李婉清不是笨人,她只是因为没有通畅详细的情报来源,加上对赵昀的性格认识不深,所以导致对局势有些误判,低估自己被赵昀看重的程度,如今被墨如兰隐晦的这么一提点。那能不明白,自己下贴,让墨如兰躲无可躲,实在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一步棋,直接将一切活门都堵死。这样一来,只怕墨如兰想为自己说话,也帮不上忙了。
    李婉清想明白这些后,心中也泛起苦涩,觉得喉咙干疼干疼的,极为难受。
    见她失魂落魄,黯然沮丧的样子,墨如兰反到有些不忍,想安慰,却又不知从何安慰起,沉思片刻,干脆了当的说道:“婉清,就算我今日不来,你也绝对不可能回到西夏。就算你真的回去了,结果只能更糟糕,让你完全想像不到。”
    这已经是墨如兰第二次劝告,反让李婉清大为不解,暂时放下心中的挫败感,转而问道:“如兰,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墨如兰到也坦然,也未掩饰:“陛下的手段不是你能想像的,你若不想将来后悔,现在只有一条路。”
    “什么路?”“归顺大宋!”
    第十八集 第十章 亲自求情
     更新时间:2009…2…24 14:46:47 本章字数:3999
    静,安静,异常的安静!
    李婉清呆呆的看着墨如兰,后者丝毫不躲避她的眼光,清澈坦然的看着她。
    两人对视片刻,李婉清垂下目光,默然想着心思。
    她在对墨如兰复述自己经历时,有一点没有说,在被长空无忌救回后,她曾经和马肩龙见过一次面。就是这次见面,她知道很多事情,让她已经有些死寂的心思又活泛起来,心境也产生微妙的变化,知道如今这个形势,是西夏,更是她自己的最后机会。
    马肩龙归顺了宋军,这并不意外,毕竟他只是因为自己和父皇才投靠西夏,以李德旺的心胸,加上赵昀的手段,他归顺宋军反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是认真说起来,马肩龙并非李婉清身边的核心人物。诚然,在政治上面,李婉清没有李德旺有影响力,也没他那么大的势力,但在军中,无论她是否有意,这么长时间的争战,自然而燃的聚拢一大批心腹将领。就算有些人见风使舵,但她相信,有几个人是绝对不会背叛的。只要她回去召集他们,以西夏如今的情况,她至少有六成把握让李德旺对她无可奈何。到时她就可以争取国内那些贵族豪门的支持,只要让他们知道蒙古即将报复西夏,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威望,再以对方的家族性命为筹码,相信不难让他们做出正确选择。
    相比李德旺,她虽然身为女子,但有一点是李德旺远远比不上的,她在战场上的手段和战绩,那是李德旺望尘莫及。在她主持军事的时候,不仅西夏在面对蒙古时的损失降低。还趁着宋金交战,从金国手中,夺取了凤翔和临洮,大大拓深了西夏的战略回旋余地,这在西夏,可谓前所未有地战绩。这些贵族都知道,论军事作战。李德旺远远不如李婉清,这也是她遭到李德旺如此妒恨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夏是诸多党项贵族为主体,拓拔氏为皇族的半耕半牧国家,而且皇室的权力经常旁落。说起来,西夏几乎是有史以来,后宫外戚干政最严重的国家。从立国到现在。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国政大权都落在后宫外戚手中,甚至还有权臣要求分国而立,和西夏皇帝平起平座。
    这种权力长期旁落造成的后果就是,西夏权贵阶层非常注重实际,对西夏皇室并非无条件地忠心,他们拥戴谁,最主要的还是看这个人能不能保护他们,给他们带来利益,这才是他们最重要的核心选择。其他口头效忠。全都是虚的,谁时可以改变的。
    要知道,这些贵族豪门支持李德旺的一个前提,就是他能保护他们地性命和财富。在蒙古肆虐时期。李婉清虽然在军事上有着不凡建树,但因为种种原因,她在政治上显得极为苍白无力,对这些贵族豪门重视不够。或者说。她那个时候,根本没将心思用到这个上面来。加上李德旺未登皇位前,掩饰工作做地极好,很多人都对他交口称赞,认为他文武全能,有气魄,有手段,有中性之主的气象。这些东西,让李德旺占据了极大优势,可以说那个时候李婉清根本不具备和李德旺对抗的实力。就算如此,李德旺对付她,也还要设下陷阱,由此可看出李德旺对她的忌惮。
    而这次西北大战,无论是贺兰山的抗蒙之战,还是后来的攻宋之战,西夏无不大败亏输,宝鸡一战,竟然全军覆没,十几万人投降,将西夏老皇和李婉清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家底全都败光。如此现实,只要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出李德旺的无能。这样的人能带领西夏,对抗凶横残暴地蒙古和虎视眈眈地宋军,估计是人都不会相信。
    而她若在这个时候回到西夏,无论愿意和不愿意,很多人都会对她产生期望,希望她能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挽救西夏的命运,最重要的是挽救自家的身家命运。这就是所谓的人心所向,也是时势为她创造出来的势。
    据她推断,蒙古遭受如此重挫,至少三到五年来,无法再度发动南侵,而宋国,也因为损耗过大,需要休养生息。这在她看来,是西夏绝佳的机会,她甚至有把握召集一些旧部,夺回一些蒙古占领地西夏旧地,让民众和贵族看到自己地能力,让他们生出希望。
    到了那时,若她愿意,推翻李德旺,另立新帝也不是不可能。
    这些想法,若是以前的她,肯定考虑都不考虑,那个时候她,忧虑地是西夏,担心的是蒙古,防备的是宋金,从来没有想过对自己人下手。只是后来残酷的现实,以及诸多痛苦的经历让她彻底明白一件事情,若想救西夏,只有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遂己所愿,自己以前那些想法,实在太过天真。
    从蒙古大营逃脱的那一刻起,李婉清就不是以前的李婉清,她明白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是,她看到了西夏存亡的最后机会…………这也许是唯一一次挽救西夏的良机。
    如此有利形势,她岂能轻易放弃?
    只是她现在被困宋国,无论她看到多么好的机会,有多么完善的计划,但这都要有一个前提,她要回到西夏,回到生她养她的西夏,回到她日思夜想的西夏,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空想,一切都是幻影,如同梦花水月,诱人而不真实。
    她也想过逃跑,可是木茜在路上的几次试探,结果都是让她绝望,只能乖乖的跟着宋军来到建康。但这并不表示她要放弃,更不能代表她认输,她深知机会是自己争取过来的,她不会乖乖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她是李婉清。西夏的武云公主。
    而墨如兰,是她回到西夏的一个重要希望。就是这个希望,在她知道墨如兰在躲着自己的时候,让人给墨如兰送去一封请帖,探明她的态度。
    如今一切都说明白后,她又是欣慰,又是无奈。墨如兰还是墨如兰,并没有因为身为大宋高官,而对自己避之不及,但墨如兰地一席话,让她从挽救西夏的狂热中冷静下来,仔细回味了以往没有注意到的一些地方。
    赵昀在她来到建康后。很是大度和礼遇。不仅给她安排清静的院落。明面上,连个监视人都没有,甚至给墨如兰的请帖也顺利送到墨如兰手中,好像她在建康是完全自由的,没有任何约束,想做什么都行。这也让她产生一种赵昀并不太重视自己,不过因为马肩龙的原因,而对自己有了几分礼遇。就是这个想法,让她以为机会来临,迫不及待地采取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