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792章

再造神州-第792章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网上就经常说他们是愚忠,是对封建君王的愚忠,是封建教育下的受害者。但我其实一直没弄明白一件事情,既然他们可以愚忠,为什么还有更多的人没有愚忠了?难道是他们受的教育不一样?宋朝投降金元的官员,明朝投降满清的朝廷重臣,他们是不是没有接受过对封建君王愚忠的教育?
  如果平凡再进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每个公务员都当好人民的公仆,而且还说出一条接一条的道理,可是真正做到的‘公仆’二字的有几人,而且这样的人还经常不长命,难道可以说真正做到‘公仆’二字的公务员是愚忠?
  无论你如何掩饰诬蔑,有些东西只要多琢磨琢磨,就能想明白。阴谋者,最怕的就是别人的琢磨。
  还是一句话说的好,有些人天生是为了大多数人而活着,有些人天生是为一群人而活着,还有些人天生就是为了自己而活着。
  前者最少,后者最多。
  我们其实最不能忘的就是和平之前的战争,以及那些为了保全国家民族而牺牲的英雄。但是很可惜,现在有不少人忘了这一点,还用种种理由来堆砌辩护,难道不知道有些道理其实是很简单,你说的再多也是无用的。
  那些向历史上的英雄泼脏水,否定民族英雄,美化卖国行为的人,就算你能用最美丽的词汇来装饰自己的言论,但你还是无法掩饰自己内心卑鄙无耻的灵魂,因为这就是你的本质。
  几句闲话,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星期!
    外篇 中国还会再出汉奸吗
     更新时间:2008…11…2 20:13:09 本章字数:1681
  标题:尽管沉重还是要问:中国还会再出汉奸吗?
  作者:李德民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提出中国会不会再出汉奸这个话题是沉重的,但也是必要的。
  永远难以忘记的事实是,在8年抗战中,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一方面是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冒着敌人的炮火浴血奋战,付出惨烈的牺牲;另一方面确有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中国人当皇协军,干维持会,赞美侵略,歌颂“共荣”,帮助鬼子杀同胞,这些人就是汉奸。其中最大的汉奸是汪靖卫。汉奸助纣为虐,狐假虎威,祸国殃民。有人说,如果没有汉奸,日本不可能给中国造成那么大的伤害。也有人说,汉奸甚至比鬼子更可恨。因为,狼吃人是狼的本姓,狗跟着狼吃自己人既是狼性,也是狗性。汉奸都没有好下场,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今日之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没有战争的硝烟。但是,和平的年代就没有汉奸了吗?看一下当今极少数中国人的言行,已经很有汉奸的色彩了,甚至主动往那边贴了。
  比如,有人宣扬,如果当年中国被日本占了,当几十年殖民地,中国的经济就发展了,论据是日本统治东北14年,给东北打下“雄厚”的工业基础,言外之意是日本帮助中国发展了经济。这是典型的殖民地理论,视掠夺为帮助。有人说日军其实纪律严明,发动“扫荡”,是因为受到游击队和老百姓的骚扰。这是赤裸裸的侵略有理、反侵略无理论。还有人认为,汪靖卫当汉奸是为了“和平救国”、“曲线救国”,是三国时“姜维式人物”。这是在为汉奸涂脂抹粉,为汉奸翻案。有人认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内政,中国不必干涉。这是为战犯开脱罪责,视战犯为神圣。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要求日本为当年侵华罪行作深刻反省,真诚道歉。有人认为,已经道歉多次了,再让道歉就过分了,伤害日本的感情,就会影响日本对华“援助”了。这是只顾日本的感情,不顾中国的感情,是替日本人用“援助”压中国人。还有些中国人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见利忘义,奴颜婢膝,丧失国格人格,甚至走向出卖国家利益的犯罪道路,如此等等。这些人在中国为数不多,但卖国求财,卖国求名,很是活跃。
  被指责的人们显然是不会承认自己是汉奸。他们知道,汉奸很臭,在中国臭,在海外也臭,千秋万代都要臭下去。汉奸这顶帽子是决不能戴的。可是,他们又垂涎当汉奸的好处,于是,就编造理由,说这是为了中日友好,为了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警惕过激的民族情绪,是顾“大局”,“向前看”,是什么“新思维”。其实,这是地地道道的汉奸理论,他们既要当汉奸,又要立牌坊。
  中日当然要友好,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处理历史问题,确实要顾大局,向前看。但要知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侵华的“前事”是不能忘记的,战争罪行是不能忘记的。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日本的冥顽不化的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势力从不认罪,不服输,却要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忘记过去。为此,他们修改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战犯。这是不能容许的。中国人民要弘扬的是爱国主义,要牢记国耻,这同狭隘的民族主义,同过激的民族情绪是两个概念。当年,中国人民用枪杆子反对“大东亚共荣圈”,能说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吗!是过激的民族情绪吗!中国人民不忘那段历史,正是尊重历史,放眼未来,是真正为了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而那些汉奸言行,恰恰是在恶化中日关系,破坏中日友好。是他们在挑动民族情绪,伤害民族感情。因为他们不讲是非,不分正邪,不论善恶,图的只是当汉奸所能获得的好处。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但其中确有败类,汉奸是最可恶的一种。当汉奸,中国人看不起,日本人也看不起。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了减少汉奸。对和平时期的汉奸现象要重视,要警惕,要研究,否则,汉奸真的要成精了。
  来源:人民网 
  平凡语:明天就是九一八了,这个日子是我们中国的国耻日,希望大家能看看这篇文章,话题虽然沉重,但确实很有时代精神。
    第十四集 第一章 变起肘腋
     更新时间:2008…11…23 17:06:04 本章字数:10980
    散关,临时行宫!
    我放下手中的奏折,伸出手放到火炉上,一股温暖传来,让我颇觉舒服,翻转着掌心掌背数十次,我才对立在一边的索无常说道:“这个杜不错,只是他一直是那边的人。zuilu当初朕杀了赵善湘,他不顾朕的招揽,私下跑到临安去告朕,听说还获得史弥远的青睐,让他做为前锋抵挡我军,很不错啊!”
    索无常抬头看了看我的脸色,却没发现什么端倪,沉吟一下才谨慎的说道:“人才难得,何况人孰无过?杜能最终理解陛下苦心,率众归附陛下,足以证明其心。何况他虽和那边的人有所牵连,但终归不能视为一党,还请陛下体察!”
    我没理他,转而对尚懿问道:“余介可回到京兆?”
    尚懿点头道:“已经抵达京兆府,相信托雷绝不能从此突破我军防线。”
    我收回手掌,又拿起桌上的奏折,沉默片刻,提起笔写了一封密信,也不避其他人,招来一个密卫,让他把这封信交给郭风。
    密卫离开后,我才抬头看着索无常,若有所思的说道:“邹孟卿,杜,这些人都是你作保的,难道你不怕因为他们而牵连到你吗?”
    索无常面色如故:“微臣只知为陛下尽力,为国家保存贤能,其他之事,岂能尽如人意。”
    我听的十分满意,做为军中反间部门首脑,若是个酷吏,只知扑风捉影的逮捕将领。那将是整个大宋的不幸。而索无常地表现却让我极为满意,应该说,他做的比我期望的还要好。
    “既然如此,此次他违令一事,朕不再追究,敢于抗令打胜仗,他也不是第一人啦。尚懿,你给杜那些人送去一批最新的军械,另外。告诉他们,此次作战不赏不罚,让他们自己上表请罪!”
    “微臣遵旨!”
    处理完杜的事情。我又闭目思索了片刻,才对索无常问道:“郭宝玉的二个儿子是否都在我们手中?”
    “是的。老大郭德山在孟将军那里,老二郭德海在岳雨将军那里。至于他本人,还在成州。而且杜和他打了个赌,只要成吉思汗败北,他将归顺我大宋。”
    我的嘴角牵扯一下,露出一种冷笑:“杜这次是聪明过分,以为朕留下郭宝玉,就是为了招降他?实在可笑,算了,既然都是阶下之囚,一切等战后再来清算。”
    拿过桌上的地图,此刻上面标注地蒙古人所在只剩下两处。最大一处在凤州,我长久的凝视这里,实在搞不懂。成吉思汗这是要做什么?他停在这里这么多天,连拿蒙赤行的尸体都没激怒他攻打凤州。还是不紧不慢地派出部队扫荡凤州周围的据点,不时还派人前来骚扰一下凤州和大散关之间地交通要道,又不像决战的样子,反到像等待什么似的,实在让人费思量。
    难道他是在等待托雷?
    随即我又打消这个想法,这不像是成吉思汗地作风。考虑片刻,我还是弄不懂成吉思汗的打算,只得放弃,将眼光放到另外一处。
    “通知岳雨,朕要在近日看到者勒蔑的人头!”无论你有什么图谋,将你放在两翼的部队全都清光,看你还能翻腾出什么东西来。
    “是!”尚懿的回答又决定了几万人的性命。
    我突然有些意兴阑珊,觉得这次战斗实在没意思,成吉思汗自从进入利州,就是进入我给他设计好的陷阱,无论他如何挣扎,也只是改变一下过程,结果都不会改变。
    不知他意识到这件事情没有?
    想了片刻,我觉得有些不放心,让人叫来军医总负责人都风南。
    “那件事情没问题吧?”
    “绝无问题,微臣可用人头担保!”
    听他如此一说,我原本提着的心情又放下,就算你成吉思汗再有能耐,再能忍,可等我的杀手锏一出,就算你有通天计,也成朕的瓮中鳖。
    反复思量片刻,终于放下心来,巩州,西和州,成州,这三地地蒙古人被歼灭后,如果再歼灭者勒蔑,成吉思汗将成为一支孤军,虽然还有十万左右的兵力,战力强悍,但我的杀手锏一出,到时四面合围,成吉思汗绝难幸免。
    想及此处,我地心情又平静下来。
    如果此次能够重创蒙古,甚至一举歼灭成吉思汗,那么大宋将来的主要敌人就是金国和西夏,只有扫平这两国,大宋才能进攻草原。
    看来也该去看看那个人。
    被高良惠送来地马肩龙一直被我带在身边,当然不是跟着我,而是和也遂这些人一样,安排单独的地方监禁。
    马肩龙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很小的院落,只有三间房,他就住在中间那间,两边都住着卫士。
    也许是认命,也许是不在乎,我到来的时候,马肩龙脸色木然的坐在屋中,双眼微闭,气息平稳。
    我也没计较,径直坐到他前面,看着他,不说话。
    屋中倏然安静下来,只有两个对面而坐之人互相看着。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马肩龙的呼吸有些乱了,无奈中,他睁开眼睛,望着我露出苦笑:“陛下好耐心,肩龙不如,陛下今日找肩龙有何事?”
    我淡淡一笑:“只是想和你聊聊,朕听说你本是金国太学生,金国宗室从坦被诬将死,人莫敢言,你与他素昧平生,却义而上书辩冤,且愿意代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