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757章

再造神州-第757章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赌吗?”
    郭宝玉心中清楚,这是激将,但他也有自己地考虑,张口就断然道:“有何不敢?郭某就与你赌了,又有何妨?”
    杜大笑出声,旁边的年轻人也笑容可掬,这让郭宝玉有种很不好的念头:难道他们认为自己输定啦?
    刚这样一想,铁木真那双如鹰隼地坚毅眼神就冒了出来,信心顿时又坚定起来,以大汗的雄才伟略,何惧一区区赵昀?
    心思放下,郭宝玉反到没有先前那种抵触,他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对方如此客气。也犯不着和对方硬顶,非要弄到阴暗潮湿地牢房去呆着。
    转而看向那个年轻人,询问的目光放到杜身上。
    杜微微一笑,介绍道:“时赏,快过来见过郭将军,他是郭令公的后人,足以当你一礼!”
    赵时赏笑容如故,走上前道:“赵时赏见过郭将军,先前多有得罪!”行礼如仪,没有丝毫怠慢!
    郭宝玉想撑起身来还礼。却发现身体还有些虚弱,无法动弹,只得保以歉意的笑容。赵时赏丝毫不为意,理解地说道:“郭将军身体仍虚,务需起身,最近一段时间,时赏当时时陪伴将军,还请将军多多指教!”
    这么说来,就是这个年轻人负责看住自己?
    郭宝玉心头苦笑,但却对杜的安排很是感激。至少对方没有羞辱他,而且对他很客气,这对败军之将来说。很是难得。
    何况他对这个赵时赏很是欣赏,看对方为人也不是一个粗鄙不文之人,想必相处也不是太难。
    动念之间就想明白这些,郭宝玉只能含糊的表示:“有劳啦!”
    赵时赏含笑谦让!
    此刻屋中的气氛大为改善,虽非知交好友谈心,但总算不那么尴尬,停了片刻。郭宝玉终于问出一直萦绕在胸中的问题:“不知郭某那些属下如何?”
    杜看了看他,到也没隐瞒,直截了当的说道:“郭兄昏迷后,所属之军大溃,我军出城扫荡之后,俘获近十万人,不过多半是老弱妇孺,青壮之属只有跟随郭兄地那些人。”
    郭宝玉一听就明白,自己昏迷后。大军就溃散掉,而对方除了抓住那些被毒烟弄晕的士兵外。还俘获了奴隶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些奴隶,谁会管他们死活。就算让他们跑,他们都跑不了。自己当初就是不忍,所以没用这些奴隶攻城,把他们安顿在一边。不过现在想来,若今次攻城用上他们,不知结局又会如何?
    脑中刚如此浮想,杜若知道他心思一般地悠悠说道:“此次我方作战,陛下早有严令,若蒙人驱使奴隶俘虏攻城,我方可放手射杀,事后若抓住主将,则立即凌迟,日后当以双倍俘虏与蒙古之民补偿,如今我方俘虏蒙古王子多人,一般俘虏更是过万,到也不惧对方行如此天怒人怨之事!”
    郭宝玉吓了一跳,敢情人家早就防着这招,若真用这种有伤天和的做法,只怕对方也不会对他如此客气。
    这算不算祸福相依?
    想到这,不觉露出苦笑,摇摇头,转而问道:“郭某虽败,但还有一事不解,不知……”
    “但说无妨!”
    “郭某曾经观察过成州北门,当时绝没发现内有横墙,不知将军如何在数日内建起如此规模地横墙?可否一解郭某疑惑?”
    对于让自己一败涂地地那道横墙,郭宝玉实在想不通,对
    是如何做到的?可以说,没有那道横墙,自己也不会惨,如此莫名其妙,简直就是自己送上去给人家毒烟熏。
    杜和赵时赏互相对视一眼,面上同时露出笑容,还是赵时赏解释道:“郭将军不必烦恼,其实说穿了很简单。杜大人发明了一种移动木楼,不仅高大坚固,而且楼与楼之间还可以用横木连接,可如城墙一般的调动兵力。当杜大人发现郭将军地意图后,连夜调集了几百座城楼到北城,连成横墙,因地制宜的设计了此战。”
    郭宝玉瞠目结舌,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对方用的是木楼?
    想了片刻,突然想起一事,顿时冷笑摇头道:“若不想说就明言,何必拿谎言欺我?郭某当时在城墙上看地清楚,那些横墙都是青砖所制,和外城墙差不多,只是痕迹若新,绝对是新砌而成,岂是木楼?”
    赵时赏也不恼,慢条斯理的说道:“将军恐怕为眼所欺,木楼表面只是覆盖了一层木墙。这种木墙是我大宋独有,一般是在守城时修补城墙所用,看似青砖,实是木料加铁箍组成,坚固无比,还可相互连接成片。杜大人奇思妙想,将城楼与木墙相互连接,故而骗过将军的眼睛。”
    郭宝玉恍然大悟!魔术戏法看似玄妙。可说穿了却是简单之极。当时自己隔了那么远,只是看了大概,还以为对方只是城墙上面用木头加固过,那里想得到这些看似青砖地城墙全都是木头?就算有战士发现不对,在那种情况下,估计也来不及告知他人。
    对方算计精到,自己败的不冤!
    念及于此,转头望着杜,语气诚挚的说道:“杜大人多谋足断,宝玉不如!”
    杜谦虚道:“郭兄客气。只是借用毒烟之利,侥幸赢了郭兄,不值一提!”
    郭宝玉摇头:“战场之上,那有什么侥幸。毒烟克敌,古今皆有,但未闻有若大人如此用法,玉败于大人之手,也是必然!”言下不胜嘘嘘,有种难以述说的挫败感。
    这种心情绝非言语能安慰,何况若再说下去。反到显得自己虚伪,杜也就不再多言,反正今日目地已经达到。来日方长,不怕他不回心转意。
    杜拱拱手,笑着和他作别,让他安心静养后,就和赵时赏一起离开,刚要跨出房门,郭宝玉突然叫了一声:“玉有一子名德海。不知是否为宋军所掳?还请告知,玉不胜感激!”
    杜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才转过身子,声音低沉的说道:“若将军相信所言,则二公子下落可知,若不相信,也只得回答不知!”说完转身出门,不给郭宝玉询问的机会。
    郭宝玉呆呆的看着二人离去。仔细回想杜说的那些话自己不相信,思虑片刻。猛然醒悟:难道是指岳雨十万大军出川一事?德海是被岳雨所掳?
    脑中刚想及此处。顿时倏然一惊,冒出一头冷汗。
    难道对方说的是真地?不对。
    川中一路早有严密监视,一直不见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只有些地方部队和民夫出川,宋军主力多是从东边而来,川中一直未见三万人以上的调动,耶律楚才当初说地很清楚。
    莫非对方是诈我?只是败军之将,囚俘之身,对方又何必如此?
    两种念头互相交战,无有停歇,一时心烦头涨,难受欲死,最后直觉脑子一痛,再度晕厥!
    杜和赵时赏两人离开后,赵时赏回头看了片刻,颇为自信的说道:“时赏猜这位郭将军输定啦,大人以为如何?”
    “呵呵,你啊,郭宝玉估计也是如你般想法,认为我们输定啦!”杜笑着打趣了一句,转而道,“其实这位郭宝玉,本身才能还在其次,最重要地是其身份,陛下如此看重此人,下令务必活捉,甚至让岳雨大将军配合我们,足以证明陛下所图非小。今次我们未等大将军到来,就意外捉到此人,陛下想必会有一番奖励,说不得你我就要高升,将来就能大展拳脚!”
    “哈哈,大人也忒俗,若让人别人听到,不知该怎么腹诽大人贪权!”
    “大丈夫,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岂可无权?只要其身能正,何惧他人所言?”
    “大人高论,时赏佩服,只是时赏以为,我们这些人一贯是在陛下眼外,又非陛下嫡系,今次若不趁着机会多立些功劳,只怕将来论起功来,还是大将军等人功劳大啊!”
    杜脸上笑容顿收,沉吟不语,过了片刻才有些沉重地点点头:“你所论不错,今次陛下让我们这些人担当阻敌重任,就是借机察看我等,若我估计不错,此次大战结束,陛下将对各地驻军进行整顿,裁撤汰弱,只怕会以此次功劳而定。如今环顾左右之军,只有西和州蒙人方是我方能敌,若要立功,当在此处!”
    赵时赏抚掌大笑:“大人所言,正是时赏所想,我军新胜,正可用力!”
    杜也点头赞许,还未说话,那位给郭宝玉看病的大夫前来寻他,劈头就对他道:“那批老弱地蒙古俘虏似乎吃坏了肚子,一直拉个不停,老夫担心有时疫,还请大人设法!”
    时疫就是传染病,这可是一件大事,杜不敢怠慢,连忙和这位大夫前往俘虏营。经过了解,拉肚子的大部分都是奴隶营地,仆从军俘虏虽然也有些人拉肚子,但数量不是很多。
    杜又详细询问了双方的饮食情况,最后推断是奴隶营的伙食太差,导致这批人集体拉肚子。也不避嫌,亲自带领军士将这些人另外安置,所用之物皆是清洁干净,饮食也再非蒙古人给地那种猪食,而是刚出炉的大饼和热水,还加派军医为这些人治病,带孩子的妇女还另外有所照顾。如此待遇,逐渐回暖了人心,让这些饱经折磨之人顿时热泪长流,跪地谢恩者不知凡几。
    一直在旁边帮忙的赵时赏也是看的心中感叹,大军征战,关这些百姓何事?连老幼妇孺都不放过,蒙人做法实在是天理难容!
    若陛下有意北伐,时赏当为前驱!望着眼前这些号哭的老人孩子,赵时赏不觉握紧双拳!
    第十三集 第十八章 隐秘证心
     更新时间:2008…11…15 1:44:40 本章字数:9254
    愿天佑大宋,一战功成!”赵时赏站于成州城上,看万大军逐渐融入夜色中,心中虽有坎坷,但更多的却是不能随军出征的遗憾。
    毕竟他还年轻,有着少年人的抱负和理想,也不缺乏热血和大胆。
    相比于他,身为这支大军主帅的杜就颇有些担忧,他不知这次出兵到底是凶还是吉。
    杜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杜颖,官至江西提点刑狱,以善于决断疑难著称。青年时期,杜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先是被福建提点刑狱陈彭寿召去代理闽尉,后来又成为当时江淮制置使李珏的幕僚。
    金兵犯州,诸将迟疑,唯他鼓勇当先,战前请命,带兵前军救援。于路和金人相遇,发生激战。在激战中,他身先士卒,鼓励士气,面部被射中二箭,不但没有下战场,而且方寸不乱,沉着指挥战斗,极大地激励了战士,最后打退了金兵的进攻,有力的策援州抵抗,鼓起军民斗志。
    最后,金兵见久攻不下,宋军的增援也陆续到来,只好退兵。
    此战为他赢得偌大的名声,后调任江山县丞,又逢庐州发生兵变,他单人匹马的前往叛军营寨,说服了叛军,平息了叛乱。此举更是让他声名大噪,两淮多有知其名者。此后,又先后担任六安,定远知县,均有政绩,颇受好评,被任命濠州知州。负责边事。当初地制置大使赵善湘,对他极为器重,若有边事疑难多要请教他,可说他在两淮也是一个备受注目的名人。
    正当他要大展宏图之时,赵昀来到建康,而且谋夺两淮的控制权,首当其冲的就是一向器重他的赵善湘。也许是一时判断失误,他认为赵谋夺两淮的举动一定会被朝廷所阻止,所以对赵昀一方的招揽置若罔闻,反到和赵善湘一边的朝廷派走的很近。后来局势的发展大出他所料。赵手段高妙,作风强悍,将反对者一一清除,赵善湘更是被处死,他也跟着倒了霉,丢了官职。最要命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