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请叫我威廉三世 >

第393章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393章

小说: 请叫我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匈皇族?听说他们昨晚来过这里,而且还在华盛顿广场剧院看了音乐剧!那排场……据说是非常豪华和壮观的!”年轻人啧啧的称赞到,只希望自己也有机会一睹盛况。
    “今天未必是奥匈皇族哦!”旁边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看来并不赞成刚才那种推测,他虽然年纪颇大,但身子骨似乎满硬朗的,不然也不会凑到这拥挤的地方来看热闹。
    年轻人和商人模样的人都期待的看着老头。
    “据说奥匈帝国代表团今天已经离开纽约了,而德国代表团则在昨晚来到纽约!指不定等下经过的就是德国代表团呢!”老头虽说只是推测,可语气却显得颇为肯定。在看他的装束,外套的颜色虽然有些暗淡,但布料细腻柔软,绝对是一等一的好货色。
    “原来如此!”年轻人恍然大悟,就在这时,前面不远处开始骚动起来。
    “看吧!好像他们已经来了!”老头说着将脑袋尽力往前探。
    果不其然的,仅仅一分钟之后,车前左右各插一面美国国旗和德国国旗的警车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七、八辆警察之后,一列崭新的戴姆勒牌小汽车紧随而来,它们前面无一例外的插着两面黑白红小旗。
    这个时候,那老头忽然高呼起来:“德意志万岁!帝国万岁!皇帝万岁!”
    加上周围类似的欢呼声,整条街道都弥漫在一种无比兴奋的气氛之中。
    年轻人诧异的看了老头一眼,看来这家伙是个德国侨民,怪不得对德国代表团这么感兴趣。
    一辆接着一辆,那些小汽车单列行驶在街道的中线上,距离两边的人群各有十来米的距离。尽管外面山呼海啸,可是汽车里的人却好像没有什么反应,那些戴姆勒小汽车每一辆都拉上了帘子,外人根本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况,更不用说分辨出哪一辆是德皇的座车了。
    在这个金色卷发的美国青年看来,德国代表团的车队远没有传说中拥有华丽马车和威武骑兵的奥匈皇族那么有气势,他正想对刚刚那个商人模样的人讲这话,却发现那人居然在这个时候不见踪影了!
    魔王 第十七章 宝库
     更新时间:2008…12…10 14:42:49 本章字数:5402
    对于这天的午宴,辰天只能用无聊二字来形容。
    他粗略估计了一下,自从宴会开始之后,那个胖胖的纽约市长为自己介绍的“拥有亿万身家的爱国商人”就有将近十位,至于被称作“年轻有为、未来之星”的政客则更多,到头来这似乎成了一场专为美国政客和富商准备的商业宴会!
    满场的政治和铜臭味,这都是辰天所厌恶的,看那些随行的德国内政官员似乎还能应付,可怜的波尔和其他海军将领就只有一脸苦相甚至干脆装聋作哑了。再看丽莎,她被一群“爱国商人家的爱国女性”团团包围着,这些贵妇人拥有超过一万只鸭子说话的气势,她们个个浑身珠光宝气、满脸羡慕恭维,她们甚至还每个人带来一个德语翻脊……
    辰天此时最迫切的愿望莫过于结束这个宴会、远离这群世故圆滑而且满脑袋利益的家伙。相比之下,在沿途高呼万岁的德国侨民们是如此可爱,只可惜辰天没有办法站向他们致礼,因为这个世界上想要刺杀他的人实在太多了,敌人,邻邦,甚至是朋友。根据国内情报部门传来的最新消息,日本人似乎在暗地里进行某些部署,其目的是破坏这次国际海军会议。至于具体的目标和手段,辰天目前还不得而知。
    中午1点30分,令人厌烦的宴会总算是结束了。辰天忽然明白美国政府如此安排各国代表团行程的道理——政治上试图拉拢、经济上寻找商机,指不定还在暗地里使用某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其商人政治的确是名不虚传。
    此时的辰天愈来愈体会到美国人的可怕之处,这种可怕不仅在于军事潜力,也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难怪另一个世界的美国会在短短数十年之后一跃成为称霸世界的超级大国。
    宴会结束之后,辰天一行马不停蹄地驱车前往今天参观的第二站也是最后一站——纽约大都市艺术博物馆。那里距离宴会地点虽只有几分钟路程,但美国人丝毫不敢怠慢,沿途仍旧是大批的警察和宪兵护卫。
    为了接待这些德国贵宾。博物馆特意对外闭馆一天。原本连台阶上都坐着人的博物馆前小广场显得冷冷清清,周围只有上百名穿着黑色警服的纽约警察和一些背着步枪的宪兵。
    辰天夫妇刚下车,乔娜就迫不及待的上来向他们介绍:
    “陛下,这就是兴建于1873年的纽约都市艺术博物馆,主体为哥特式建筑,上下共分三层楼!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展出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收藏品近30万件!”
    对于这样一些枯燥地数字。辰天等人暂时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很快他们就将意识到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参观。在这些德国贵宾们周围,来自德国的卫兵紧紧相随,美国人的警卫也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形成一个更大的保护圈。
    这一切,位于百米之外的一名胡渣男子默默看在眼里,当德皇一行进入博物馆之后,他不动声色的走开了。
    在同一个下午,辰天的首席军事幕僚、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地重要人物之一马克斯·霍夫曼,正带着一支特别地代表团参观位于波士顿郊区的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时下美国陆军的制式步枪M1903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春田步枪)就在这里生产。
    宽敞明亮地生产车间。成排成排的车床。忙碌的工人以及一堆堆办成品,这里与世界上其他正规兵工厂相比似乎并无区别。
    “一种仿毛瑟步枪!”霍夫曼身旁的一个德国少校随手拿起一把即将完工的步枪,只摆弄了几下。便说出了这种枪的出身背景。
    随行的美国枪械工程师看来也不避讳,他当即向德国参观团解释到:“的确,这是我们工厂在得到贵国毛瑟兵工厂的特许后进行研制生产的,和贵国地毛瑟1898式一样同属手动枪机弹仓式步枪!口径7。62毫米,内置弹仓容量5发,全重将近4千克!”
    实际上,霍夫曼等人早在来到美国之前就对美国陆军的这种制式武器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了解,M1903在技术在与毛瑟1898非常相近,只是在威力和穿透力上略有不足,总体来说在战场上使用这两种武器的军队几乎不会有明显的技术差距。
    “这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主要生产车间吗?”霍夫曼很随便的询问刚才那位工程师。
    “是的。目前我们工厂大部分枪械都在这里生产和组装!”这位负责讲解的工程师似乎已经得到过军方地许可,因此对这支德国代表团的提问基本上没有什么保留。
    霍夫曼很满意的点点头,有时候政治家们还是能够很好的协助军人,正是德国外交部的一再努力才使得霍夫曼此行颇为顺利。
    对于这样一个兵工厂,霍夫曼随行的德国专家并不难推测其正常产量,而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旦战事爆发,以这个兵工厂目前的产能是远不能满足美国陆军需求的!
    “将军,现在时间还早,我们能不能到附近去转转?听说你们在波士顿附近还有一个陆军训练营?”霍夫曼突然向陪同他们参观的美国陆军准将斯特沃特提出一个计划外的要求。
    “这……”斯特沃特似乎有些犹豫。他考虑了好一会儿才让翻译转达他的意思:“去当然没有问题,只是那仅仅是一个规模很小的训练营,每年只有不到两千名新兵在那里接受训练!”
    “那没有关系!只要是能够促进我们德美两国陆军之间的交流,我们就应该去做!”霍夫曼作出一副认真严谨的表情,这句话也是他近来今天使出的杀手锏之一——打着“军事交流”的大旗要求斯特沃特准将带他们去一些军事要地参观。
    “那好吧!”斯特沃特脸上虽然很不情愿,却也不敢得罪这些上头特别交代要“尽量满足”的德国人。在美国陆军部看来,公认世界第一的德国陆军完全没有必要从自己这里学习什么,所以就将参观范围放得比较宽。
    霍夫曼朝后面的军官们使了个眼神,示意他们不要在这些步枪上浪费精力了,就连向美国人索要样枪也免了,毕竟在德国情报部门枪械研究室的仓库里放着好几支这样地步枪。
    “真是太美妙了……”从踏入雕塑展厅开始。丽莎就连连轻声赞叹着。这里有古希腊的雕塑、浮雕,也有埃及、亚述半人半兽的神像,有米开朗其罗的作品,也有一些不知名作者的雕刻。它们精美,它们惊人,它们身后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它们原来是装饰品,抑或祭祀品。还是具有某些特别意义的记事体,它们留给参观者许许多多的疑问。
    可惜对于这里地大部分雕塑,就算是乔娜这样的导游也只能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出处和来历。在这里,乔娜的声音小了许多,仿佛担心打搅这些具有千百年历史的雕塑沉睡似的。
    一尊尊雕塑和一块块浮雕以各自的姿态无言述说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加上大厅里只有辰天一行不到四十个人,因此更让人感到神秘和好奇。
    和随行的大多数官员将领一样,辰天只是带着观赏的心情在这个展厅里边走边看。2万平方米,在常人地观念里并不是一块很大地地方,这座博物馆占地面积不大。可展出面积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两倍!当年辰天游览故宫博物院可花了足足一整天时间。而且还只是看了个大概,所以现在辰天并不打算仔细观赏其中某一个展品,而是尽可能多看一些东西。
    可惜辰天有点忽略丽莎对于艺术品的欣赏程度。这位德国皇后不时驻足停留在某个展品前,或者向乔娜仔细询问,或者认真在近处鉴赏一番。辰天虽说兴趣有限,但还是时不时地参与到和丽莎的讨论中去,尽管这种讨论更不称不上学术性质的,甚至可以说是以好奇心和浮浅的了解为基础的。
    就这样,一行人停停走走,参观完第一个展厅就已经花了大半个小时。
    “前面是军事展厅,里面有欧洲、亚洲的武器铠甲展馆和近代火器展馆!”
    听到乔娜说这句介绍,辰天的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要知道收集各个时代尤其是古代的武器、铠甲可是他的一大人生爱好。
    果不其然的,他远远就看到一大堆银光闪闪地东西,那是一小队穿着全套铠甲的中世纪骑兵,他们和胯下的战马一道摆出向前小跑的姿势,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方正在快速逼近的错觉。
    “果然是精品!”
    辰天终于发出进入博物馆之后的第一句赞叹,这些骑兵全身包裹着精工打制的铠甲,那表面如同镜面般光滑,仿佛刚刚经过细细打磨似的。他们的头盔略显丑陋,有两顶最上面还插了白色地羽簇。四个骑士每人手持一柄长长的旗枪。那旗帜表明他们是“来自”各个时代的不同邦国的高贵骑士。
    站在他们前方,辰天还能感觉到他们头盔眼睛位置那缝隙中透着一股千年不散的杀气,四匹戴着狰狞面具的战马一律抬起左前脚,仿佛正带着它们的主人奔向遥远的战场。
    “这些是博物馆从私人手中高价买来的藏品,原来的收藏者是一位奥地利人,据说他的祖父和父亲都热衷于收集中世纪盔甲和武器,后来由于遭到政治迫害,他们不得不举家移居美国。为了得到美国政府的庇护,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