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大国崛起 >

第78章

抗战之大国崛起-第78章

小说: 抗战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雨欣怎么可能就许配了人家呢?我不相信,林叔叔你一定是故意骗我的。”赵玉平一脸的不信,急切的大声喊道。
旁边的林雨欣听到自己的父亲这么说,知道自己的父亲肯定是同意自己和张云飞的婚事了,于是高兴的挽着张云飞的胳膊,幸福的道:“这就是我的未婚夫。”
这时,赵玉平才看清,旁边一直坐着一个年轻人,赵玉平满怀敌意的看了一眼张云飞,然后竭斯底里的喊道:“你们一定是骗我的,只有我才能配上林雨欣,我这么年轻就是少校,以后会是中校,上校,甚至是将军,是将军,你们懂吗?”
看到赵玉平像小丑一样的在那里大喊,林父不禁撇撇嘴,心里想到,在你的面前就坐着一位中将师长,你一个少校算什么。
有点失去理智的赵少爷,仔细的又打量了一下张云飞,看到张云飞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满心的狐疑,看到林雨欣一脸甜蜜的挽着张云飞,心里又有几分相信了。
张云飞在赵玉平目光下,表现的很平静和淡定,见赵少爷有几分不信,就开口道:“你好!张云飞,雨欣的未婚夫。”
张云飞的语言简洁有力,像一道重锤,将赵玉平差点击垮,赵玉平在心里不甘的想到,这就是林雨欣的未婚夫,为什么林雨欣会看上这个平平无奇的年轻人。
脸色有点难看的赵玉平在心里想到,既然林雨欣与自己无缘,那我就要好好的羞辱她的未婚夫一番。
想到这里,赵玉平自大的问道:“张先生在哪里高就啊!”
听到赵玉平真么问,张云飞知道,赵玉平肯定是想凭借自己的少校身份,来打自己的脸了,想到这里,张云飞不禁好笑,这个赵玉平真是一个极品,自大得也太没边了吧。
心中有底的张云飞,微微一笑,平静的道:“我在八路军136师任职。”
听到张云飞是八路军,赵玉平脸上马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目前八路军虽然是国军的战斗序列,但很多的基层指挥员是没有军衔的,只有少数高级军官才有国防部颁发和承认的军衔。看张云飞这么年轻,很可能只是八路军的排长或连长,自己可是堂堂的国军少校,正好可以好好的羞辱一下。
想到这里,赵玉平心里乐开了花,对着张云飞道:“八路军也是国军的战斗序列,见了长官难道不懂得敬礼吗?”
听到赵玉平这么说,张云飞心里也是微微气愤愤,一个小小的少校也在自己的面前耀武扬威,于是从自己的口袋掏出自己的证件,“啪”的一声,用力的甩在赵玉平面前。
赵玉平看到张云飞的做派,心里一咯噔,这回不会踢到铁板上了吧,小心拿起面前的证件,有点心惊胆战的打开,只见印入眼帘是“中华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36师中将师长张云飞,还有国防部的鲜红大印。
拿着证件的赵玉平只觉得这个证件重达万斤,双手微微发抖,脸色苍白,突然手中的证件“啪”的一声掉在了桌上,赵玉平只觉得自己恍恍惚惚,连招呼也不打,迈着沉重的双腿,往外面走去。
看到赵玉平像小丑一样的表现,林父、林母都哈哈大笑起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 战云笼罩
今日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
。。。。。。。。。。。。。。。。。。。。。。。。。。
这件事情以后,林父和林母彻底同意了张云飞和林雨欣的婚事,心情大好的张云飞陪着林雨欣好好的在家中呆了好几天。
林雨欣的弟弟,周末也放学回家了,正在读中学的林雨荣,在知道自己的未来姐夫是有名的抗日英雄之后,心里佩服得不得了,看着张云飞的目光都是崇拜的眼神,一有空老是缠着张云飞讲抗日的英雄故事。
期间,张云飞邀请林父去大同投资办厂,林父也爽快答应,会在合适的时候,去大同看看,在大同办几间工厂。
在西安差不多呆了十天,考虑到自己军务繁忙,张云飞带着依依不舍的林雨欣,毅然的踏上了返回大同路程。
四月一日,张云飞回到大同。
忙的焦头烂额的刘大柱和方正,看到张云飞回来,非常的高兴,很多的事情还需要张云飞来拍板,更重要的是,根据特战队传回来的情报,张家口的两个小鬼师团和东条英机的蒙疆兵团正在集结,近十万日军可能是要大举进犯大同。
看来这次小鬼子是有备而来啊,近十万日军,看来是有一场恶战。汇报完敌情后,刘大柱和方正也是一脸的凝重,看来这次小鬼子是想一举攻下大同啊。
张云飞慢慢的走到地图前,看着大同北面广袤平坦的蒙古草原,大同北面可是没有天险可以守,唯一可以用于防守的也就一些小山丘了,东面倒是有一些山区,可以阻击从张家口来犯的日军。
在广袤的平原上或草原上与日军作战,张云飞还真没有多大的把握,如果战斗失败,日军就会长驱直入,如果大同失手,那乐子可就大了,失去大同的工业基地,张云飞只能躲入太行山,和小鬼子打游击了。
看到张云飞在沉思,刘大柱和方正也是站在旁边,连大气都不敢出,怕一不小心影响了张云飞的思路。
思考良久,张云飞道:“政委,我们的装甲运兵车生产进展怎么样了?”
政委方正马上回答道:“我们的第一辆装甲运兵车到三月中旬才完成各项测试,第一个批次二十辆装甲运兵车还在生产,预计要到四月底才能下线。”
看来,装甲运兵车是暂时指望不上了,目前看来只有越野车和卡车能指望上,目前越野车和卡车的数量都有好几百辆了,在草原上,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倒是可以快速机动。
张云飞又道:“目前,远在大同北面丰镇的楚天明的步兵第六旅情况怎么样?如果日军从北面来犯,步兵第六旅是首当其冲啊。”
见张云飞问起,刘大柱连忙接过话头道:“楚天明的步兵第六旅目前共计一万二千余人,但老兵不到五分之一,近万的新兵也是刚刚完成训练,我估计战斗力比其他几个步兵旅要差一点。”
“等下电告楚天明,要他密切注意北面的日军,可以适当的放长警戒线,同时命令王海洋的步兵第一旅北上,进驻丰镇以东三十公里的高扬镇,两军互为犄角,可以相互接应。”张云飞命令道。
目前张云飞的136师共有六个步兵旅,每个步兵旅一万二千人到一万五千人不等,此外还有炮兵旅、装甲旅、骑兵团、高炮团、飞行大队等共计十三万余人,虽然装甲旅和飞行大队还没有形成战斗力,但能够参战的也超过了十万人。人数基本与来犯的日军相当。
但要靠十万人歼灭或击溃十万小鬼子,那基本上是很难的,这是张云飞发愁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唯一能做的是集结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密切注意日军动向,并思考对策,然后将日军来犯的情况上报总部。
同时张云飞记得,在历史上今年五月,东条英机的蒙疆兵团会朱可夫的苏联远东军爆发“诺门坎战役”,但现在已经四月了,东条英机主要精力是进犯大同,看来历史真的改变了。
。。。。。。。。。。。。。。。。。。。。。。。。。。。。。。。。。。。。。。。。。。。。
绥远省会,归绥,蒙疆兵团司令部。
东条英机意气风发,大本营最新的在中国大陆的作战计划已经在军内高层公布,执行这次作战计划的最高执行人正是东条英机。
这次的作战计划就是进攻大同,歼灭张云飞的136师,一雪前耻,为了集中优势兵力,大本营将华北方面军第10、109两个师团划归东条英机指挥,目前第10师团已经进驻至张家口一带,109师团正在集结,到时会沿着平绥线进发。
东条英机的蒙疆兵团下辖三个独立混成旅团,每个旅团近万人,此外大本营考虑到张云飞的136师拥有重炮群,特地从关东军调拨了一个重炮旅团,也归东条英机指挥。
这就是东条英机意气风发的原因,三个野战师团加上一个重炮旅团,还有自己的蒙疆兵团共计近十万人,全部归自己统一指挥。
其中第10师团还是甲等师团,全师团人数达到二点七万人,109师团还是特设师团,全师团人数也超过了两万人,两个师团近五万人。
这么多的兵力,统一划归东条英机指挥,而不是划归华北方面军岗村宁次指挥,可见大本营对自己的重视,十万大军,东条英机完全有信心歼灭张云飞的136师,攻下大同。
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刚从国内回来的冈村宁次则心情和东条英机相反,非常的郁闷和不甘,这次这么一个重要的作战计划,大本营不但没有交给自己去执行,反而从自己的战斗序列中划拨了两个精锐师团给东条英机,一口气憋在冈村宁次的心头非常难受。
冈村宁次同时也有点担忧,东条英机一向是指挥才能低下,有东条上等兵之称,不知这次能否完成帝国交待的作战计划。

  
第一百三十二章 排兵布阵
今日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谢谢“666号”400起点币的打赏,“老干爹”200起点币的打赏。
。。。。。。。。。。。。。。。。。。。。。。。。。。。
山西,大同。
张云飞的136师正在有序的集结,各种作战物资也是准备完备,一辆一辆的卡车,将物资运送到各个部队的手上,同时,为了运送物资需要,每个旅的运输连都配备了三十余辆大卡车。
张云飞的136师,由于大量配备自动武器,弹药的消耗量非常惊人,弹药都是要一卡车一卡车的运送,好在太原大捷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弹药的库存还是比较充足。
潜伏在张家口、北平、归绥的特战小分队,也源源不断的发送回来情报,目前来犯的日军部队番号和指挥官,张云飞都弄清楚了。
太行山,八路军总部。
昨天总部就收到了张云飞发来的电报,电报中称,日军近十万人,在东条英机的指挥下,大举来犯,八路军总部至总指挥以下,都感到问题比较棘手,日军的数量太庞大了,而且还有重炮旅团。
指挥部中烟雾缭绕,好几位老总都抽起了烟,眉头紧锁,都在沉思对策,一时间气氛比较沉闷而安静。主持会议的总指挥用手指敲了敲桌子,神色凝重的道:“同志们,大家对这次日军大举进犯136师根据地怎么看?有什么好的对策没有?”
总指挥的话落了良久,副总参谋长道:“老总,这次日军肯定是准备充分,来者不善啊,我看是否从临近136师根据地的120师和129师各抽调一部支援一下136师。”
副总参谋长的话刚落,副总指挥就接着道:“老总,我看要得,从120师和129师各抽调一部的话,我们的兵力就占有优势,只要指挥得当,还是可以一战的。”
其余的人纷纷附和,赞成副总参谋长和副总指挥的意见,见大家都统一了意见,总指挥也豪气的道:“那我们就这么定了,和小鬼子打一场正面战争,让那些老说我们八路游而不击的人看看,我们八路也可以打正面野战。”
接着,大家又一起统一了意见,由张、贺、刘三人成立前线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这次战争,指挥以张为主,贺、刘两人配合。并以八路军总部的名义,发电报到各师,并报延安备案。
三天后,120师与129师各一部,共计五万余人,集结大同,战争一触即发,全国的目光再次齐聚大同,期待着136师再创辉煌。
大同以北六十余公里的丰镇,步兵第六旅驻地,战士们早已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前沿警戒的部队更是达到了丰镇以北十几二十公里的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