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明史 >

第446章

新明史-第446章

小说: 新明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半夜,第十军的最后一个步兵师到达了萨特杰河东岸。巩固了河滩阵地,并且逐步控制住了战场上的局面。这时候,陈懋才稍微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陈豫的第二军第一批渡河。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几十艘运输船来回穿棱,才将第二军的一个骑兵师运送到了东岸。陈豫没有犹豫,立即指挥这个骑兵师向北运动,冲击莫卧儿军队的右翼。同时,第十军的步兵也开始发动反击,在正面战线上发动了进攻。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了傍晚,莫卧儿军队终于经受不住明军在两个方向上的猛烈进攻,开始向艾布格尔方向撤退了。
    这个白天,除了第二军的另外两个骑兵师之外,第十一军的三个炮兵团也先后来到了东岸,随即,那些炮艇上的火炮被转移了下来,而拆掉了火炮的炮筒用来运送渡河部队了。而这个晚上,莫卧儿军队没有发动反击,阻挡明军渡河的最佳机会已经错过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来到萨特杰河的东岸,特别是第二军几万骑兵的存在,让莫卧儿军队不敢轻易反击,如果防线上再出现漏洞的话,那么明军骑兵很有可能一口气就杀到德里城外去。
    陈懋没有让陈豫立即发动进攻,而是用第二军的骑兵控制了外围防线,第十军则负责加强内线防御。毕竟,在渡河作战的初期阶段,河滩阵地是关系到整个战役结果的事情,不肯有半点闪失。随后,上百天船只花了足足五天的时间,才将第十一军,第一军,以及西北部兵军,杨洪的西北军团第三军,以及大量的作战物资转移到了萨特杰河的东岸,并且在这边建立起了新的司令部。
    随后,明军才展开了全面进攻。而此时,阿杰梅尔城已经被烧成了灰烬,朱祁钰也正在策划下一步的作战行动。陈懋憋了近一个月的能量在这个时候也爆发了出来。既然已经渡河成功,那么在进军德里的路线上,除了那些依城而守的莫卧儿军队之外,已经没有天然障碍能够阻挡明军前进了。
    陈懋以第二军为先锋,第一军在其后跟进,第十一军负责战线推进,而第十军则在后方作为预备队,西北步兵军,骑兵军都被陈懋留了下来。即使守在艾布格尔城的莫卧儿军队大概有十万人左右,不过在陈懋看来,要打下这座小城,以第十一军,第十军的炮火,根本就没有问题。也就在这里,中央军团遭遇到了莫卧儿中央军。这是明军第二次与莫卧儿中央军交手,而且是一场双方兵力相当,且战斗力也相差无几的野战!
    就在明军渡河的那几日,驻扎在德里西面的莫卧儿中央军开始西进,准备支援艾布格尔城的守军,将明军打回萨特杰河西岸去。虽然,阿巴克没有预料到明军能够这么快就渡过萨特杰河,所以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投入中央军,将还处于半渡状态的明军击溃。不过,在明军顺利渡河之后,阿巴克仍然让中央军出发了。他已经没有了选择,阿杰梅尔城已经陷落,必须要在德里南面部署新的防线,如果西面战线上再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德里就完蛋了,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在两个方向上阻挡明军进攻。而相对来说,阿巴克认为要击溃西面的明军更有把握一点,至少,那边没有明帝国的近卫军,没有蒙古骑兵!
    八万多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艾布格尔,正好在明军到达之前,与这里的卫戍部队建立起了新的防线。不过,艾布格尔城太小了,根本无法容纳十多万军队驻扎,也不可能利用城墙来保护守军。结果,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不得不与明军打一场野战。这也是双方精锐部队第一次正规野战,一次真正检阅双方实力的战斗!
    陈懋在听闻莫卧儿中央军出现在了艾布格尔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不过他没有让陈豫停下来。现在陈懋已经有了充足的信心,怎么说,第二军都是帝国第一骑兵军,战斗力不会在近卫军之下,另外还有杨洪的西北军团的骑兵军殿后,再加上第十军,第十一军都是擅长野外作战的部队,他没有任何的理由要在这个时候惧怕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
新明史…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
          艾布格尔城是萨特杰河东面五十多里外的一座小城,虽然名不见经传,不过却因为明军与莫卧儿军队在此的一场大战而名闻天下。www。03wx。com整理提供即使是数百年之后,艾布格尔之战,仍然是众多战史学家研究的对象。这是一场两个时代交替之间发生在两种不同军队之间的战争,而且是一场经典的战役,被载入了史册的战役!
    交战双方的兵力相差并不大,明军投入战役的总兵力在二十万左右,实际上参加作战行动的兵力不到十七万,而参战的莫卧儿军队的总兵力大概在十八万左右。因此,在兵力上,双方其实没有多少区别的。
    而在战斗力方面,八万莫卧儿中央军在骑兵方面有绝对的优势,不过明军投入的两个半步兵军在火力方面有绝对的优势。所以,这成为了许多人争论的焦点,而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双方的攻守态势。从战役目的来看,莫卧儿军队的目的是要击溃明军,至少要将明军打到萨特杰河西岸去口明军的目的是击溃莫卧儿军队,为进军德里扫清障碍。双方的这一战役目的,其实也决定了,主攻的是莫卧儿军队,而明军的战术部署则是先守后攻,在消耗了莫卧儿军队的兵力,斗志之后,通过反击来达到战役目的。
    陈懋绝不是梁岳那样的将领,做为帝国总参谋长,陈懋能坐上这个位置,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了。当然,陈懋与朱祁钰不太一样,他不会过多地受到其他将领的影响,也不像朱祁钰那样充分地发扬民主精神,只要在做出决定之后,其他的将军就必须要服从他的指挥与命令,而没有擅自做出决定的权力。
    很快,陈懋就判断出了莫卧儿军队的目的,并且迅速地做出了部署。当然,陈懋的部署就是为了实现最后的战役目的的,即先进行防御,在阵地中中充分利用第十军与第十一军强大的防御能力与火力,消耗敌人的兵力,然后再在敌人无法进攻,或者是进攻受阻的情况下。用第二军,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投入杨洪的西北骑兵军,对敌人进行迂回包抄,然后用第一军,第十军,第十一军在正面战场上推进,击溃莫卧儿军队,顺带占领艾布格尔城,打开前往德里的通道。
    可以说,陈懋的判断是很准确的,而且其部署也是最恰当的。如果与莫卧儿中央军打对攻战地话,把第二军,第一军的骑兵师,以及西北骑兵军都押上去,也有很大的获胜希望,毕竟明军的骑兵战斗力绝对要比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强悍。不过,这么做的问题就是,陈懋放弃了最大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发挥步兵军火力的机会。当然,这还要产生一个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那就是明军必须要在对攻战中承受巨大的消耗。显然,这么做的代价太巨大了,而且通观整场战争。从明军开始西征以来,就一直在避免与敌人打对攻战。大部分时候,都是先充分发挥步兵军的火力优势,在消耗了敌人的兵力之后,这才进攻。显然,炮兵的大规模使用,让明军在防御作战之中更能够发挥威力,防御与超过了进攻,只有将攻防进行有效的配合,才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限度的胜利!
    陈懋当时的部署,得到了大部分战史学家的认同。从这一点上,就足以看出,陈懋虽然是骑兵将领出身,不过在指挥步兵部队作战方面,他并不比其他任何人差。而且,作为帝国总参谋长,陈懋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至少在对战场局势的判断方面,陈懋要比一般的将军厉害多了。
    同样的,莫卧儿军队的统瞬做出了类似的判断,当然,他们的主要行动是进攻,而且莫卧儿军队的进攻行动也被后来很多人认为,这是冷兵器时代军队进攻作战的巅峰之作,是代表了冷兵器时代军队的最高战斗力。莫卧儿军队统帅的部署很简单,先用艾布格尔城的卫戍部队去冲击明军的防线,然后用中央军在两翼发动进攻,希望一举击溃明军步兵,而这也能够迫使明军骑兵迎战。如果能够击溃明军骑兵,然后就能更迅速地消灭明军步兵。可以说,这是相当经典的步骑协同战术,而这也是冷兵器时代最为有效的进攻战术。
    双方的部署最终决定了,这是一场相当艰苦的战役。而且,双方统帅的表现相差无几,都是尽量地利用了自身的优势,避免与敌人最强大的一面硬碰,尽量打击敌人的弱点。在莫卧儿统帅看来,明军最大的弱点就是步兵军在阵地战的时候机动能力不足,特别是火炮的机动能力不足,如果能够避免进入明军火炮的打击范围的话,那么就能有效地控制住战场上的局面。而陈懋的目的就是要用火炮先消耗敌人的兵力!
    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即使莫卧儿军队没有使用火炮,不过,在这场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明军的火炮。明军炮兵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到整场战役的结果!
    双方都没有急于展开进攻,而是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虽然,小股骑兵部队的袭扰几乎就没有中断过,不过这对双方的影响都不是很大。在经过了三日的准备之后,两支庞大的军队终于在艾布格尔城北面二十多里处的一块平原上遭遇了,而这里,就是双方决定生死存亡的战场,手机访问:ωар.ㄧΚ.Сn也是决定莫卧儿帝国命运的战场!
    当双方三十多万大军对垒的时候,这块战场的宽度达到了十五里,纵深二十多里,几乎一直蔓延到了艾布格尔城外。也大概只有这里才有这么理想的战场吧。而且,对双方将领来说,最后决定胜负的都将是骑兵部队,所以都比较满意这一战场的地理条件。
    除了留下三万多老残病弱的兵卒守卫艾布格尔之外,莫卧儿军队在这里集结了大概十五万兵力。陈懋也没有分兵去进攻艾布格尔,当时,他也没有多余的部队了。除了留守后方营地的西北步兵军之外。
    陈懋将第一军,第二军,第十军,第十一军,以及杨洪的西北骑兵军都带了过来,这其中,西北骑兵军是预备队。当然,为了获得战役的胜利,保持一支预备队是必须的!
    战斗是在双方对峙后的第二天展开的。明军趁夜建好了一条野战防线,第十军负责防线的右翼,第十一军负责防线的左翼,而第一军的两个步兵师则部署在防线后方,充当预备队。第二军部署在了防线的北面,也就是左翼的侧后方,而第一军的骑兵师则部署在了防线的右翼侧后方。因为战场南面的宽度有限,所以这边的危险性更小一些。
    对面,莫卧儿军队将七万多艾布格尔城的卫戍部队。以及从萨特杰河撤下来的军队部署在了战线的中央。而八万中央军有六万放在了北面,两万放在了南面。按照莫卧儿军队统帅的计划,重点从明军的左翼突破。如果左翼突破受到了阻挡的话,则用两万骑兵冲击明军相对薄弱的右翼,只要能够取得一个方向上的突破,再加上正面进攻的压力,就能击溃明军的步兵防线。到时候,骑兵高速挺进,直接打掉明军设置在防线后方的炮兵阵地,那明军就完蛋了!
    战斗一开始,莫卧儿军队就在正面强攻。而在经历了这么多场战斗之后,莫卧儿军队也深知明军炮兵的厉害,所以采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