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935章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935章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望了一眼正在倾听的孟享,继续说道:“战时经济很容易让工业不断向重工业倾斜,关系到百姓生活的轻工业越来越困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即使重工业,大量的原材料消耗在战争无底洞中,也足以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拖垮。欧洲也不例外,战争已经持续了6年多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也是一番感叹,说到战时的经济,华夏绝对创造了一个奇迹。

多灾多难的华夏从上个世纪起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割地赔款抽干了积聚了数百年财富的国库,而洋货的大量涌进,对经济的打击更是致命的。封建主义的小农经济对上资本主义的社会大生产,是彻底完败,即使官僚资本和新生的民族资本,对上老牌的资本帝国,也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在夹缝中挣扎。

即使在民国,军阀的混战也让华夏的经济一直在崩溃边缘徘徊,逐渐在统一华夏的中央党,刚在平稳中掀起了一阵轻工业的繁盛,就快速被日本人的入侵打断了。

即便不算前边的种种,从全面爆发抗日起来,华夏已经走过了8年了,在原来那个困顿的经济底子上支撑了8年。而且华夏一直处在战争状态,跟日本战斗,跟苏俄人战斗,跟美国人战斗,跟整个亚洲战斗,甚至跟整个同盟国战斗。

战斗一直不曾停歇,军队越打越多,华夏的疆域也一直在扩大,战斗的区域也越来越广阔,征战的道路也越来越漫长,但那个一穷二白的底子上复苏的华夏经济竟然没有因此被拖垮,而且还越来越强势,简直就是奇迹中的奇迹。

战争并没有打断华夏的经济发展,反而战争给华夏带来了大量的订单,造就了华夏经济和工业的快速繁盛。

周白也明白其中有山寨公司这个大佬以及孟享背后的隐藏势力的支持,使得华夏的财政没有过早的被武器装备拖垮,但孟享对人才的支持,对发展方向的把握使得华夏的经济和工业一直有针对有计划的平稳发展也是这个奇迹的关键所在。

他再次望了望孟享那略显年轻的平静脸庞,心中再次感慨了一番,但嘴上却继续解释道:

“若是说匮乏的工业物资还能忍受的话,那么粮食这个危急到生存的大问题,却可能导致更大的危机产生。”

“粮食!”孟享恍然悟道。

经过了6年多的世界大战,青壮劳动力都送上了前线,农业机械也变成了坦克战车,耕地也都成了沟壑纵横的战场,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低,粮食库存甚至连一年都撑不下来。

在这个粮食总产量本来就有些不足的年代,如果不靠殖民地,即使欧洲也没有多少库存。而德国人恰恰缺少足够的殖民地,受到英美封锁的他们只能在欧洲土地是上继续薅羊毛,先满足国内。面对着生存的危机,欧洲人爆发反抗德国人的革命也不稀奇。

但德国国内为什么爆发革命?而且为什么是赤潮?

“一个幽灵,国际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孟享脑海中突然浮出了这么一句话,一下子想起了他一直没有搞明白的盟军的幽灵计划。(未完待续。)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1075章 幽灵一直在徘徊

欧洲的消息不断传来,这次大革命的范围之光,爆发之猛烈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老希的咆哮,也无力制止。

他的承诺,在战争的疲惫下,已经无法让失望的人们动心了。

更不用说被德国人压榨的连饭吃不上的欧洲民众了。

“我们要面包,我们要黄油,我们不要大炮!”无数的口号中,这样的口号是最为响亮的,也最动人心。

生存需求点燃的激情一旦被释放,就快速蔓延,席卷了整个欧洲。

“德国国内不是还有粮食吗?”孟享一开始只是以为德国国内的大革命是有人在闹事。

华夏的情报中,可是记录了很多反对老希的人员名单。只是这份名单并没有交给老希,而是作为以后制约德国人的一个后手。

孟享以为是这些人沉不住气,跳出来组织了这次活动,至于说赤潮,或许只是一种掩饰。但现实却真的是吃饭问题的危机引发了反抗剥削压迫的赤潮。

但一直在关注德国的华夏情报机构同样对德国的粮食问题有详细的记录,总参谋部也对此有过估算,或许有所欠缺,但却根本不应该发生这么大规模的食品匮乏事件,从而导致德国国内的混乱。

即使德国占领地上的民众为食物而造反,一向重视国内民众生活状况而不断搜刮全欧洲的德国国内应该也不会发生如此巨变。

孟享对此一直很是怀疑。

“这不稀奇,有人囤积粮食,很容易就造成这样的事情!”唐药师毫不稀奇道。

越是动荡混乱,越是艰难时刻,越是有人囤积粮食,把矛盾更为激化。直至一切崩溃,甚至一起毁灭。

华夏历代改朝换代间,不乏这样的事情。即使是平常时候,也屡屡见到这种情况。老唐早就见多了。

“囤积?不可能,德国人一向很守秩序……”孟享刚要摇头,却猛然顿住了。

只要见识过二十年代爆发的那场超乎人想象的通货膨胀的人,谁还能说德国资本家就不懂得剥削。

资本家天性是追逐利益的。

包括老希的上台,背后也有德国资本集团们的支持。

他们需要廉价的原材料,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老希给了他们希望和机会。

在德国战车横扫欧洲。不断带来新的财富的时候,老希就是他们眼中的宠儿。而德国战车磕磕绊绊的被盟军牵扯住,不要是创造新的财富,就是原有的本钱眼看也要不断的被望不到尽头的战争吞噬,这些德国资本大鳄们也急眼了。

即使华夏同盟参与进来。可眼看着亚洲、非洲的利益不断的被划拉进华夏的口袋,甚至欧洲利益也面临着威胁的时候,德国资本大鳄们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他们需要和英美和谈,保住现在的利益,甚至可能还会跟英美一起对付华夏,从华夏手中赚取更大利益。

但是老希早就看透了他们,一旦和英美和谈。那些资本大鳄们或许没事,但他以及他的许多手下必然要被推出去当替罪羊,所以老希靠着军队的支持断然对他们说了不。

于是这些人逐渐的开始和反希联盟挂上了勾。华夏情报机构中的名单中,就有他们的名字。而从欧洲传来的消息中。也不乏他们的身影。

经过各方情报的汇总,孟享已经大致摸清了整个事情的脉络。

或许是英美的许诺推动,或许是资本自身的贪婪,也或许只是德国国内的一些资本大鳄逼迫老希妥协的手段。让他们走向了另一条路,只是他们选择了一条愚蠢的自毁之路。

他们打开了人们心底的幽灵封印。

……

“一个幽灵。国际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

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但只要还有剥削和压迫,它就会一直在世间和人们的心头游荡,让所有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一直恐慌。

“有时候或许只需要一面旗帜,它就会从苦苦挣扎的人们的心底跳出,呐喊着用怒火焚烧整个世界!”孟享低叹道。

此时的他,想了很多。

工业大生产从一诞生,就用它的机器齿轮改变了人们的节奏。

人类自身的进化,逐渐落后于外延的机器,也陶醉在外物创造出来的繁华世界中。

而奠基这个人造世界的是人类靠汗水和血水的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本身就是一个对外掠夺,对内压迫的过程。

即使是英国、美国这样擅长靠掠夺暴富的国度,对内部民众的剥削和压迫一样不会手软。

这是资本的天性,这个时代也不是后世那个很多人向往的西方福利时代。

童工、加班、污染、黑煤窑,这个时代的西方世界做的比后世更彻底,更加的明目张胆。

即使在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中,各种残酷的剥削现象一样是冲击着西方世界的道德底线。

这也导致了苏俄的实力快速扩张的一个原因。

不要以为苏俄人是靠着一个国家就让整个西方世界害怕恐怖的,即使苏俄国土面积再大,即使他们还拉上了东欧的一帮小弟,但也掩饰不了饱受二战创伤的经济和人口的不足。

虽然靠着独特的体制,迸发民众的激情来快速积攒着内部的原始积累,但苏俄的发展实力还不足以撼动西方世界。

但是西方世界内部却先在那个幽灵的骚扰开始崩塌了。

五六十年代的殖民地的民族独立风潮最多只是让西方世界伤点元气,但并不致命,甚至只需要扶植个代理人,或者多用一些经济上的手段,就能把那些殖民地继续掌控手中。

不过,五六十年代不仅仅有民族独立风潮,而且还有席卷全世界的罢工潮,甚至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

剥削压制到了极限后的反弹,使得工人为生存而反抗。

资本家最为赚钱的工具撂摊子,让那些资本大佬们担心了。而这些创造了资本花花世界的主力军既能带来创造,也能带来毁灭。

或许自从机枪出现后,靠着那些贫困的下层是难以造反成功的,但是成为那个幽灵信徒的不止是工人们。

资本主义自身的缺陷,那冰冷的钢铁错动间磨损的人类精神和道德,使得连西方世界的那些精英们也开始厌倦,开始探寻另一幽灵的世界,甚至不断有人投向苏俄一方,或者暗地里给苏俄以各种帮助,这造成了西方世界的更大恐慌。

西方世界各个阶层倒向苏俄,甚至连军队内部都不稳,差点就成为资本末日来临的前兆。

这个时候,资本也意识到了危机,开始妥协改良了。

或许剥削的本质不变,但手段更缓和了,只需要多付出一点劳动成本,就能获得安宁。

各种福利,甚至被人戏称为比国际主义还国际的北欧高福利,在七八十年代开始盛行,也逐渐的拉拢住了民众的心。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激情不再的苏俄,造就了苏俄的快速没落。

缺少了人心的支持,苏俄人再也支撑不了之前扩张起的庞大身躯,露出了所有的弱点,最终这个红色帝国快速崩塌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说的就是如此,若不是自大的苏俄人被膨胀的信心所迷惑,依旧照着原来的粗暴举动行事,他们也不会崩溃的那么快。

不过当初也正是苏俄人快速推动的功劳,才造成了资本的妥协,才有了现在的所谓充满着人性的西方文明社会。

要不然依着资本的贪婪性格,想要自觉的去施舍爱心,根本不可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最现实的描写。

“那些屌丝们会得寸进尺的!”饶是如此,剥削者们还是愤慨的辩解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抗争。若是没有那一寸一尺的抗争,那些好处即使喂狗,也不会施舍到被剥削者的身上。

即使苏俄帝国倒下了,那个幽灵依旧在飘荡。

就像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样,让所有的剥削者,甚至是统治者心中还是多了一份忌讳,担心那个幽灵有一天会用让整个世界都惊颤的尖叫喊出所有人心底的不满。

这样的幽灵已经不是军队、枪支和大炮等物资上的东西能阻挡的,就像现在德国战车也对之无奈。

德国资本大鳄们囤积食物的行为,在英美的推动下,立即演变成了无法收拾的灾难,就像一根导火索,引爆了人们这些年战争带来的所有不满。(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