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779章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779章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国本土的维希政府早就乱成了一团,各方的争吵一直在持续。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德国大军在法国领土的另一半枕戈达旦,而另一侧是盟军大军堵住了门口,而且二战开始的时候。法国人是和英国人站在一个战壕中的。不过他们最后投降了,维希政府也是一个半傀儡政权。法国人的大国荣耀让他们很不服气被德国人控制,但却无力挣扎。

“世界令人失望,人生充满荒谬。”后世80年代华夏新一代人的精神情人,拒绝过6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让保罗萨特在43年年初刚刚出版的《存在和虚无》中,说出了这个时代法国人,甚至世界上很多人的心理感受。

他也同样说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人是自由的,要以人为中心。在无法改变的情境下,通过自由的选择不断创造自己的存在。承担自由的重负,对自己和整个世界承担责任。

他的观点直接击中了迷茫的法国人的脆弱心灵,存在主义和延后了近半年才开始的火炬计划交织在了一起。已经开始掀起了部分波澜。

那个历史上因为看望自己的儿子而滞留阿尔及尔的法国维希政府三军总司令达尔朗海军上将。这个时空还在维希和贝当等人统一着各方的意见。

但德国人对法国半壁残山剩水的威胁和法国人昔日的骄傲和荣誉最终使得他们面对最后的抉择一直在犹豫。

法国高层迟迟没有统一的意见,守备的法**队却各自做出了自由的选择。

通牒的最后一刻到来。探照灯的巨大灯柱在夜空中垂直着冲天而起。

“法国佬还算识趣!”负责东路进攻阿尔及尔的美国赖德少将轻舒了口气,继而命令道,“接收港口!”

同时他还不忘提醒了一句:“小心戒备!”

自由的选择下,已经无法遵从集体的统一意见。

当美国战舰驶入阿尔及尔港口时,法国又有人开枪了。

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下的美国大兵们立即还击,猛烈的炮击立即惹来了更多法国人的反抗,港口的要塞炮也开始轰击。

而有些法军依旧在犹豫彷徨,静悄悄的坐等最后的结果。

这么一场奇怪的战争一直在持续。战斗一开始,很多事情,已经开始失控,就连那一会儿一个主意的法国高层的命令也被前线的下层军官抛之脑后。他们也只能维护他们身为军人最后的职责,抵抗一切来犯之敌。

和阿尔及尔近半士兵还在犹豫彷徨不同,曾经遭受过英国人偷袭的奥兰港抵抗更为猛烈,让那些初出茅庐的美国新兵们体会到了硬仗的滋味。

但抵抗更为猛烈的却是来自卡萨布兰卡。

为了撬开美国这块世界最大电影金矿的大门,让华夏电影侵吞好莱坞,在40年战争阴云密布也波及到了美国的时候,孟享收购了环球电影公司。

环球在好莱坞创始阶段虽然是最强的电影公司,但经历了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后,它却被米高扬挤了下来。

在36年创始人莱默尔被挤得大权旁落后,环球一直靠小制作混饭,连公司仅有的几个大明星也都跑了。这也使得孟享用低廉的价格收购了下来,并借助着收购的诸多院线,重新让环球焕发了生机。

他们除了在和华夏合作的《星球大战》和《蜀山》外,也顺应美国主流拍了一些主旋律片。其中就抢拍了原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卡萨布兰卡》。

这部在42年上映的影片,不仅捧红了新环球签约的明星英格丽褒曼,而且给诸多美国人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浪漫迷人的卡萨布兰卡的形象。

但战斗一开始,那些满怀憧憬的美国新兵们立即体会到了巴顿说的话,到处飘荡的战火让他们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法国人甚至出动了飞机,对美国人的战舰和登陆部队攻击。

法国人的炮火曾经压制得美国人这一路的3。5万人一支抬不起头来。

伴随着随处可见的断臂残肢、泼洒着脑浆滚落的头颅,拖拽在草丛中的带着午餐味道的小肠,以及一处处低洼地带的血泊和一具具开始爬满虫蝇的尸体,这群美国新兵在死亡的挣扎中,开始了他们的地狱之旅。

不过,这段旅程并不算漫长。

法国人的抵抗虽然激烈,但后劲不足。

自从战败后,法国人的军备就受到了德国人的控制,法国的军工产业正在为德国人服务。而法**队的那些过时的武器显然无法对抗全球战争工厂武装起来的美**队。

三天后,阿尔及尔的法军率先投降。

一周后,奥兰港被4万多盟军攻陷。

而直到十天以后,卡三布兰卡才被巴顿攻占。

相对于美军1万六千多人的阵亡总数,仅仅在卡萨布兰卡就倒下了八千多人,相对借助着地利优势的法国人不过万人的伤亡,委实让巴顿有些恼火。甚至在戴高乐的自由法国的队伍来接收那些被俘法军的时候,他都一直怒骂不停,差点掏枪毙了几名法国战俘。

这次盟军伤亡虽然超过了3万,但战略目的已经达到。盟军的第二战场已经开辟,在北非轻易站稳了脚跟。

能把美国陆军牵扯到北非,再造一个巨大的绞肉场,这显然也符合孟享的战略部署,根本没有对德国人过多的提醒。

毫无准备的德国人只能坐视法国人独自抵抗,他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在阿尔及尔法军投降后,就直接挥军南下,彻底占领了整个法国。

德国人不希望这些不稳定因素再出现其他的意外。

隆美尔也不得不抽调2个师的兵力,和意大利人的3个师一起,加强了利比亚的防御。

山寨公司在利比亚不断为德军武器油料等补给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这使得盟军下一步的进攻目标中肯定会有利比亚。

比盟军更了解山寨公司对北非军团重要性的隆美尔自然不敢疏忽大意,随时戒备着盟军的下一步行动。

但在德国舰队重新在直布罗陀海峡外巡游截击的时候,在德国人抽调部队彻底占领整个法国的时候,西线的盟军暂时沉寂了。于此同时,在东线,一场更大规模的战役爆发了。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863章 苏俄人的反攻

“反攻?”斯大林紧皱着眉头。

“这是我们一个机会!虽然没有了严寒,但这个时候的泥泞会把德国人的战车死死的拖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朱可夫在斯大林面前面色沉静道。

“这或许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他心中也有稍许的低落。

苏军整个冬天都在寻找歼击德国人的良机。但德国人显然也明白俄罗斯的严寒对他们的致命,整个冬季,德国人大多数时间都在防守巩固阵地,并没有大肆进攻,给苏俄人机会。这也就使得急迫进攻的苏俄人损失更大一些。

当天气已经有了回暖迹象后,德国人才蠢蠢欲动。

朱可夫明白,一旦德国战车重新冲刺起来后,恐怕苏俄人很难再挡住了。

看着带着稚嫩面孔的年轻小伙子一队队的走向前线,又一堆堆的成为冰冷的尸体被抬下前线,朱可夫也明白俄罗斯承担牺牲的能力也不会是永无止境的。

现在已经是在用俄罗斯的底牌来拼赌未来。朱可夫希望把手中的底牌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全部推出去,压倒对手。

“德国人还没有从寒冬中缓过劲来,他们的后勤补给经过了一冬的消耗,并没有补充太多,现在应该是他们比较虚弱的时候。再说,他们还要应对第二战场以及法国。虽说法国人的抵抗有些脆弱,但却牵制了德国人的部分主力。大不列颠岛的英美联军也会配合我们的攻势,对西线的德军进行压制。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华西列夫斯基也赞同道。

“可以打!”沙波什尼科夫也点了点头同意道。

“德国人的前锋已经到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城。”铁木辛哥也缓缓道,乌里扬诺夫斯克是列宁的家乡,也同样是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地方。

“我们的前方只有一条伏尔加河。我们已经退无可退了!”铁木辛哥继续说道。

华夏人已经占到了乌拉尔山和咸海,苏俄人已经没有广阔的大后方可以依赖了。

其他人皆沉默不语,就连斯大林也阴沉着脸一声不吭。

“我们唯有一战!”这位老元帅突然提高了嗓门决然道。

“战!”沉默了良久的斯大林最后终于挤出了一个字。

他在赌,他的地位已经在连续的暴风中摇曳,若是再经历一场大规模的战败。恐怕他真要地位不保。但若是胜利了,仅仅一场胜利就足够让国民们的热血重新兴奋起来。

况且,唯有战斗,才会不断获得英美更多援助。

……

“我们会送去更多的物资!”罗斯福直接向斯大林保证道。

大规模生产下,美国人的运输机和运输舰队更多了。补充的数量超过了损失。而且最重要的是,苏俄向华夏人再次妥协,确保了更多运输线路的安全。

在那次国内动乱被血腥镇压后不久,斯大林很干脆的给了华夏明确的和谈答复,归还华夏以前被割让的所有土地。而那些被华夏占领的土地,苏俄也默认了他们的自由选择,同意用那些共和国继续以国家的形式倒向华夏。

这是苏俄人最后的一点颜面。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苏俄本来就是一个联盟,其中的这些共和国即使倒向华夏,等以后苏俄强大起来后,也依旧有收回来的可能。这总好过被华夏完全吞并,成为华夏领土的一部分要好。

美英等国也一起向华夏施压了。

无论是西伯利亚还是远东。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身份,也同样意味着以后有他们伸手的机会。

一个强大统一的华夏也同样不符合他们的亚洲利益。

这个问题上,就连德国人也沉默不语,两不相帮。

“一步步慢慢来,实际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孟享对此虽然不屑,但也深知一战后的国家和民族主义意识复苏后。已经使得那样赤果果的吞并方式有些招眼了。虽然这个时候还不似二战后那么明显,但面对着世界各大强国直接的压制时,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即使连那些老牌的帝国。也只是殖民,很少有直接吞并成领土的。这不止是牵扯到土著人的抵制和反抗,还牵扯到国际利益的分配问题。那么一大片北方区域,无论是哪一个老牌帝国都不希望让华夏吃独食。

面对着国内如饥似渴的吞噬西方文明的各种成果的爆发期,孟享依旧希望翻脸的时间能再拖上几年。

“即使有个自治国家的名义又怎样,有个苏俄联盟。我就能有个华夏联盟。我要用移民彻底把整个西伯利亚染成黄色!”对苏俄人的要求,孟享心中并不是很在意。

他知道顶着一个联盟的名号。更方便做事。不仅仅是在北方,即使是东南亚甚至澳洲的行动,有了个联盟,也可以狠狠打英美的脸了。

不需要苏俄人提起,孟享的计划中都有这个华夏联盟,来作为缓冲。现在随着南方战局的不断展开,为了平息当地土著人的情绪,方便以后的蚕食,暂时顶着一个国家的名义又何妨?

只要在殖民傀儡控制下,大量的华夏移民成为主流后,一切就顺理成章的合而为一。

不过,孟享也不会就那么轻易的放过苏俄人,一连串的要求自然是要压榨。

在华夏和苏俄的交战中,身为战败国的觉悟需要付出各种赔偿。没有赔偿,一切免谈。

苏俄人也穷,大量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了战争中去了,即使有余钱也需要应对未来战争的消耗,哪里会赔给华夏。

孟享也不着急,借着和苏俄扯皮的时机,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