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德意志的荣耀 >

第637章

德意志的荣耀-第637章

小说: 德意志的荣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就在第3甲集群兵临明斯克城下的同时,在西方方面军左翼攻击的德国第2甲集群在克服苏军反击后,也在向纵深推进。在占领了别廖扎后,德军兵分两路,左
    化4746军,其目标是在明斯5装甲集群会合摩化第24军,它的目标是更为深远的博布鲁伊斯克。在这一过程中,被包围的红军第13集团军步47军下属4步兵师还在不断对德军装甲纵队进行反冲击,但这些冲击进行得十分分散,除了增加伤亡外,未能起到太大作用。对第2装甲集群》)。坦克部队后面的布列斯特。
    从战争爆发的第1刻起到400多公里》:座始建于1833年的古老边境要塞中,残=。。住了第2甲集群的补给通道。为了占领要塞,中央集团军群投入了步兵上将施罗特指挥的第12军,编有步兵第31、3445,其中步兵第31、34师负责在要塞两翼行动,而步兵45则受命直接攻占要塞。佩尔少将指挥的德国步兵45师,前身是奥地利陆军步兵4,该师曾在波兰战役中13天内进400里,平均一天行进30公里。在1940年的法战役中,步兵45师顶着法军猛烈炮火、不顾重大伤亡一举成功,因而被德国统帅部视为一支特别顽强、善战的部队。在对苏开战时,该师编有步兵第130133135团,炮兵第98、第45察营、第45坦克营、第81工兵营,第65通讯营。全师兵员约17000人(第一波野战步兵师编制员额)。
    另外,该师的进攻布列斯特要塞的行动还得到了步兵第12直属加强部队的支援,其中有第192201强击火炮营、2个150炮营、6个210榴炮营、2105加农炮营,和装备有600毫米口径“卡尔”超重型迫击炮的第833兵营(欠一个连)。这种安装在履带底盘上的专用攻城巨炮可以在1小时内向目标发射6颗混凝土破坏弹,每颗重达2吨的巨型炮弹在垂直落下时能够贯穿两米半厚的钢筋混凝土,可谓无坚不摧。另外,德国第2空队也将为步兵第45提供必要的空中支援。
    与步兵45师对抗的苏军要塞的守备部队主要包括4团军步兵第42师和步兵第6师的7个步兵营,1个侦察营,2炮兵营。第17内务人民委员会边防总队以及一些工程部队。总的兵力约8000人左右。即使不考虑德军的加强配属部队,苏军的兵力也只相当于步兵45师火力上,主要靠轻武器作战的苏军更是处于绝对劣势。战争爆发第一天,要塞4主要堡垒就被渗透进来的德军分割包围,而几乎所有的高级指挥官此时都不在要塞,因而这些陷入德军重围、每天承受着最猛烈火炮轰击的红军守备部队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已经撤到几百公里外的上级指挥部门则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但是在缺乏弹药、食品和水的情况下(供水系统在第1天就被破坏),这些部队仍然在孤军奋战,并不断发动反冲击。他们的行动不仅牵制了大量德军部队,而且还挡住了德军第2甲集群唯一的补给通道,并给德军以重大杀伤。按中央集团军群副司令给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的报告,仅仅德军步兵45师在进攻要塞的头9天的交战中,就损失了1137人(其中279人阵亡,208失踪,650战伤)。需要说明的是,这份报告中的数字是经过大大压缩的,因为按步兵45师的原:。。头9的激战中,该师仅被打死的就有482(包括32军官),而被击伤的则超过了1000人,超过其在整个法国
    为了占领这座久攻不下的不屈要塞,德国人从6月27日起,使用了包括600米超大威力迫击炮在内的重炮炮兵群,对要塞进行了持续2的疯狂炮击。2吨多重的巨型壁,然后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把构成要塞的巨大石块抛向天空。在1942年的塞瓦斯托波尔大炮击之前,这。:。动。
    就在地面炮击同时,德国第2空队第3轰炸联队也于6月29日,专门出动了7架Ju88。:。00公斤的特制重磅炸弹对布列斯特进行水平轰炸,其中一颗超重型炸弹直接命中了要塞的科布林堡垒。在重炮轰击,巨弹爆裂下,布列斯特的坚固堡垒被化为一堆断壁残。
    在炮击和狂轰滥炸停止之后,德国步兵开始在火焰喷射器的掩护下,在废墟间搜索要塞
    最后的保卫者。6月29日,德国人宣布,红军坚守了9天之久的布》斯特要塞陷落,后来绝大多数西方历史学家都在重复这一说法。但是德国步兵45师却是在7月8日才向中央集|:'领的报告,而在7月底,个别苏军人员还在要塞的废墟中苦战。战后在要塞墙壁上发现的苏联军人题词确定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宁死不屈,永别了,祖国。1941年7月20”
    第六部 第四十九章 落在明斯克的铁闸
     更新时间:2009…1…7 2:49:10 本章字数:3104
    就在布列斯特的英勇战斗还在进行,而快速推进的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即将进到明斯克的时候,在希特勒、德国陆军总司令部、中央集团军群、第2甲集群司令部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
    陆军将军们,包括总参谋长哈尔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博克和古德里安现在都不满足于在明斯克收拢合围圈,他们主张推进到斯摩棱斯克形成包围圈,以便围住更多的苏军,同时逼近莫斯科。
    但希特勒并不认可这一过分大胆的想法。他清醒地意识到,由于装甲集群推进得太快,德军步兵集团军被丢在了后面,坦克部队的两翼因此失去了掩护,而当时装甲集群本身没有建制保障部队,在后勤方面也仍需要依靠步兵集团军。因此,这种局面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谨慎的希特勒甚至在6月25的命令中,就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在离明斯克还有将近100里的新格鲁多克封闭包围圈。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的竭力反对下,希特勒最终放弃了这个过分保守的打算,但德国陆军的将军们因此也不再固执己见的去冒险。按照希特勒与他们达成的妥协意见,最后的合围圈仍然将在明斯克地域合拢。
    在确信德军已经突破西方方面军的防线,并且正向明斯克推进后,苏联统帅部终于明白了德军的企图。为了防止部队被包围,6月25,经派往西方方面军的代表、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克夫元帅的请求,苏军统帅部同意该方面军后撤。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于当日下达了总撤退令。命令规定第1310、34集团军必须于~不晚于21时开始退却。心急如焚的巴甫洛夫大将在命令中还要求各部队:“在辽阔的战线上甩掉敌人…应在一昼夜间跃出60公里。各部队充分征用当地工具并征集任何数量的马拉大车”。
    但他的命令事实上是无法执行的。西方方面军那些从战争开始就没有有效指挥过的部队在撤退中已经失去了组织,本来就不多的车辆几乎丧失殆尽,燃料也已耗完。加上德军占领了苏军的仓库,因而根本不能指望得到补充。而在仅仅靠这两条腿的情况下,苏军根本无法逃脱德国快速装甲集群的快速包抄。况且到这个时候,可供他们撤退使用的,只有一条不到60公里宽、由几条低劣的乡间小道构成、并且已:的猛烈炮击和空袭封锁的通道。在密集的重炮和迫击炮轰击下,从这条狭窄的通道向明斯克方向撤退的苏军死伤惨重,乱成一团。6月26日,西方方面军第13集团军预备步兵第21军;下属的步兵第37师撤退的过程中被德国重炮炮弹炸死在坦克阵亡的苏联将领还有西方方面军47军步兵第143师师长萨夫诺夫少将。他指挥下的师在斯洛尼姆遭到德军的包围并被歼灭,他本人则在率领部下从巴拉诺维奇地域突围的过程中牺牲。
    此时,德军古德里安第2甲集群的先头部队——第17装甲师已经逼近明斯克。虽然该师师长冯|日和红军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但是第二天,他的装甲师仍然与第3甲集群的摩托化第57军在明斯克地域会合。德军最强大的2装甲铁钳在此合拢了。一天,德军摩托化第24军占领了明斯克东南的博布鲁伊斯克。
    628,会合后的德军以3个装甲》+守城苏军被迫撤退。当天,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失陷。这座城市的丢失也意味着西方方面军红军部队的退路被德军切断。方面军的第310集团军大部,第13集团军一部共计20多_。括第310团军的6个师,第13团军的3个师,西方方面军直属2师,共计近40万人的部队被包围了。
    对德国人来说,这是空前的胜利。但就在占领明斯克的德军为这一胜利而兴高采烈的时候,6月29日,在这座刚刚失陷1天的城市大街上,却突然冲出了一辆苏军的T…28型坦克,向着惊慌失措的德军行军纵队猛烈开火。大量卡车和炮兵牵引车被击毁。这辆坦克最终在撤离之
    军反坦克炮击中,身负重伤的驾驶员马立克上士自杀他的行为不能够
    改变白俄罗斯红军主力被全歼的结局,但作为一个军人,他的勇敢精神令敌人感到敬畏。
    在明斯克陷落的当晚,德军49集团军在沃尔克维斯:。合。这样一来,就将包围圈内的苏军进一步分割在比亚韦斯托克和纳利博克森林两个地域。紧接着,德军开始着手消灭被围红军。为此,他们使用了第9集团军以及接受了第4集团军兵力的第2团军(该集团军司令部原属于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预备队),总兵力达25个师,分坦克,摩托化部队的支援。
    但令德国不能理解的是,被包围的苏军虽然身处绝境,却仍然在坚持战斗。哈尔德大将在他的日记中作了如下描述:在城东南比亚维斯托克森林中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出乎意料的是,战斗牵制了4团军中部的全部兵力和右翼的部分兵力,前线各地段突出的情况是俘虏不多(6月28日日记)。前线消息证实俄国人到处硬拼,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人们看到的是,在被攻占的炮兵阵地上,俘虏的只是个别人。俄国人不是奋战到底,就是化装成农民,设法逃离合围圈(6月29日日记)。
    事实正是如此。在包围圈中,很多红军士兵端着已经没有几发子弹的步枪(这往往是他们唯一的武器),聚拢在一起,冒着德军机枪、迫击炮、甚至坦克的猛烈射击,呐喊着发出决死冲锋。在德军摩托化第2师的地段上,宁死不降的苏军士兵甚至手挽着手,一边高喊一边向喷吐火舌的德国机枪前进。苏军的主要突破口被选择在一个名叫泽巴的小镇附近的森林,在这里他们使用了骑兵集群发动冲击,后来还动用了铁甲列车。但在德军猛烈火力阻击下,丢下大片大片尸体的红军,最终也未能使被围的主力部队打破德军的包围。
    在此前后,苏军还进行了多次突围尝试。他们中很多人被打死,只有部分人员得以九死一生的逃出包围圈,在夜色的掩护下渡过第聂伯河回到自己人那里。其中突围的最大单位是第13集团军的45步兵军。
    那些留在包围圈内的人处境日益艰难。在突围失败后,不少部队被打散,残余人员进入森林。本来就不多的弹药物资很快就消耗殆尽,由于没有预设阵地和有效的指挥,也很难在包围圈中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在实际战争中,一个士兵个人的勇敢在有充足的弹药、坚固的阵地保障和有效指挥的前提下往往能够充分发挥,他们会不惜一切的战斗到死。而如果失去这些条件,士兵以自身生命为代价的抵抗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他们的抵抗意志无疑也会随之大大下降。对于数十万被围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