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德意志的荣耀 >

第225章

德意志的荣耀-第225章

小说: 德意志的荣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单单按照战斗力比较的化,这支部队和宋希的36张钟灵的99师相比还差上许多。但是这支部队却有他的特长,就是出了名的能守。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这支部队就是靠所谓的“磨盘战术”取得了先机,所以其他的部队给了这个部队一个外号——土木工程军。(土木二字拆开来就是十八和十一。而陈诚的嫡系部队也冠以“土木系”的称谓)而在这之前,这支部队一直在罗店驻防,主要就是因为季明认为如果日军在川沙登陆之后就会直接攻击罗店,而现在松井石根的重点既然不在罗店,所以十八军在那里的防御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这个时候季明把他们调动往杨行。他给罗卓英的命令很明确,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挡住日军的攻击。
    而罗卓英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开始准备。短短的半个小时,十八军的部队就交接完毕,然后离开了罗店往杨行赶去。
    此时十八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杨行外围的湄浦,隆隆的炮声已经距离他们越来越近了。
    第二部 第九十三章 绞肉机(上)
     更新时间:2009…1…7 2:47:26 本章字数:6537
    下午四点,罗卓英亲自率领十八军的主力十一师到达战场。很快,他就在杨行镇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型防空洞内见到了负责杨行防线指挥的孙立人中将。
    “仲伦(孙立人的字)啊,目前杨行的情况怎么样了?”罗卓英见到孙立人立刻给了对方一个热情的拥抱,然后他便开始问目前杨行的情况。
    “尤青兄(罗卓英的字),很不好啊!”听了对方的问题,孙立人微微的摇了摇头,然后他开口说到,“敌人刚才集中了三个师团的兵力持续不断的对我们税警总团防守的钱湾-西防线和城西防线进行冲击。从昨天下午到现在,他们已经持续不断进攻了三十次,我们部队的减员很大。根据统计,已经有大约一万人伤亡了,如果日军继续保持这个强度冲击的话,估计我们守不住四十八个小时。”说到这里,孙立人显得十分的沮丧。
    罗卓英正准备开口,忽然放在桌上电话的电话铃毫无征兆的响了起来。孙立人立刻抓起了电话:“什么?你说什么?城西的防线又被日军突破了?怎么搞得?我不是告诉你们注意那里的防守么?”孙立人大声的骂道,过了一会儿他继续开口说到:“杨汉中,我告诉你,虽然我们是平级,但是这里我负责。我命令你立刻收服失地。不要跟我讲什么困难。我们这里困难,敌人更困难。好了,就这样!”说完,孙立人重重地挂断的了电话。
    “仲伦,究竟是怎么回事?”罗卓英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好奇的问道,不过他从孙立人打电话的只言片语中听出了现在的情况好像并不是那么妙。
    “哎!”听了对方的话孙立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尤青兄,目前我们地情况不是很妙啊。刚才133的师长杨汉中打电话给我。他们在城西的防线再次被日军突破了。日军使用了毒气,我军伤亡惨重,现在突破口已经被日军扩大到了一公里正面,估计他是没有办法堵住这个窟窿了。”说到这里孙立人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开口说到:“尤青兄,相信你也知道为什么叫你过来。我希望你能够防守……”
    “不要说了,仲伦,”罗卓英急忙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要说下去,只见他戴上了帽子,然后冲对方行了一个军礼,“在我从罗店动身前往这里的时候接到陈长官的电话,他只交代我一句,就是完全听从您的指挥,为了中华民族地利益而战!”
    听了对方这么一说,孙立人微微的点了点头。的确,他刚才之所以支支吾吾就是因为害怕罗卓英仗着自己的官衔比自己大(罗卓英是军长二级上将)。使自己难以驾驭。没想到对方答应的竟然如此的豪爽,让自己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想到这里。他立刻拿起地图然后说到:“仲伦兄,现在十八军有多少部队到这里了?”
    “三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全部开到了,军属机关和独立炮兵团还在后方。第11师已经到达了杨行,随时可以上战场。”罗卓英急急忙忙的回答对方道。“嗯!很好!”听了对方的话,孙立人点了点头,然后说到,“那么,请第11师的兄弟立刻准备反攻城西。我认为从苏家桥这里切进去最好。反攻成功后,立刻固守。注意对方的火力,小鬼子地炮打的很准。”孙立人补充道。
    “好地!我立刻去部署!”罗卓英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朝对方行了一个军礼,接着便带人离开了战地指挥所。
    “快!跟着我!”1146团13地连长邓渭南一边轻声的招呼自己的手下,一边悄悄的往前方摸过去,他的身后则是自己所率领的一个连的士兵。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做了精心地伪装。比如在钢盔上敷上了烂泥,并且把柳枝圈成一个环盖在自己的钢盔上,此外他们还在自己地背上也插上了树枝,远远的看上去就如同一个个长满绿色灌木的小土包。他们的对面大约四百米处则是一个堑壕。按照原来的布防区域,这里原来是川军133一个营驻防。不过在两个小时前,日军集中了三个大队将近两千多人的兵力对这个小小的阵地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之后,这个阵地落入了日本鬼子的手里。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由着这个突破口冲出了将近三公里的距离。如果日军补给充足,按照这个速度进行攻击的话,那么不出四个小时,整个杨行的左翼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罗卓英军长给他们下达了死命令,那就是“一定要堵住这个突破口,把那些日本鬼子赶回去!”在接到这个命令之后,46团立刻组织了'第一营为基干,准备分两个方向进行反攻,争取能够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于是,该营在营长寥治峰的带领下悄悄的逼进了对方的阵地,准备进行反击。
    此时,由于已经五点多钟了,对面日军的阵地上升起了袅袅炊烟。如果放在平时日军是不会这么暴露阵地的,甚至他们根本不会生火做饭,但是由于目前他们的补给,特别是粮食根本没有到位,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通过就地自己解决的方式
    “第一排给我上!”看到对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香喷喷的米饭上,邓渭南立刻下达了冲击的命令。于是在最前面担任尖兵的三十几个士兵在他们的排长刘庸成的带领下,悄悄的往对方的阵地上爬过去。很快他们就悄悄的接近了对方的阵地,可能由于是日军认为中国军队不会乘着吃饭的时候攻击吧,宽阔的阵地上竟然没有安排监视哨,刘庸成的突击部队顺利的进入了攻击的出发阵地,但是刘庸成他们并没有急于攻击,他们在等一个机会。
    此时,驻守这里的日军第101师团第101联队第三大队的重田武夫中佐并不知道距离他们仅一百来米的地方会有中国军队出没
    。I'自己的前卫部队足足有两公里之远。如果那些支那人要攻击自己这里的话,必然会惊动自己的前卫部队。所以现在他完全有理由那么放心,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自己的脚下,几个士兵正在七手八脚的围着一个行军锅转。一阵阵肉香从这个大号的锅里传了出来,把在场的所有人的馋虫都勾了出来。这是他手下的士兵在附近的村落里面抓到的两只鸡,然后架起锅煮着吃。“要是天天不打仗有鸡吃那该多好啊!”一边看着自己士兵的忙碌,重田武夫一边发出如下的感慨。伴随着香味的不断散开,越来越多的士兵的注意力都开始不由自主的集中到这里。看着从自己士兵一双双贪婪的眼睛,重田武夫不由得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毕竟自己的这些士兵从遥远的东京跑到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是有了家庭的人了。自己为了什么帝国的命运打一场目前看来毫无希望的战斗,所有人的士气都已经跌到了谷底。更加郁闷的是,自己的部队食物补给自从自己到了这里以后就一直没有正常过。不要说大米了,就是连萝卜干都没有见过。大部分的士兵甚至在吃喂养军马用的黑豆。所以今天看到在煮鸡,所有人的注意力被香味吸引过来也就不过分了。
    看见自己地士兵一个个哈喇子流淌的样子。重田武夫终于下了一个命令:“今天这些鸡给在战壕里战斗的所有士兵一同分享!”听了自己指挥官的话之后,所有的士兵都不约而同的高举起自己的双手,毕竟能够得到这种待遇的时候是不多地。
    过了一会儿终于那锅子鸡终于煮熟了,于是一帮子士兵井然有序的站成了一排,他们等待着炊事兵把肉和汤分给自己。就在大家都围在这个锅的旁边等待食物的时候,忽然,从外面飞来一个黑糊糊的东西,不偏不倚的落在了那锅汤里。看到这个场景。所有人都开始破口大骂。毕竟在吃饭地时候出现这种事情的确让人感到扫兴,不过很快这种扫兴变成了灾难。那个黑糊糊的东西忽然在锅里爆了开来,一瞬间滚烫的汤汁连着鸡肉和铁片混合着白茫茫的烟雾把附近的人笼罩住了。接着,一声声惨叫从那些被击中的人的口中传了出来,那些躲过这场意外之灾的人则全部都傻了眼,他们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最先跳出来的还是指挥官。重田武夫经过了几秒钟地思考之后立刻判断出了事情的真相。“该死!是手榴弹!支那军队地手榴弹。他们摸上来了。大家准备反击!”重田失声的叫道。
    听到自己老大地叫唤。在场所有的人立刻明白了什么事情,刚才那个爆炸并不是意外,应该是手榴弹的爆炸,这也意味着支那军队距离他们不远了。“敌袭!敌袭!”所有人立刻大声的叫唤起来,然后他们丢掉了手中的饭盒,开始四下寻找属于自己的武器。不过这个时候再行动已经晚了,刘庸成和他的手下没有给这些慌乱的日军一点机会。很快,第二轮三十几枚手榴弹从不同地角度飞进了并不算浅的堑壕内。
    只是短短地一瞬间伴随着几十声剧烈的爆炸声,整个战壕变成了一个释放着火焰和钢雨的火山。各种各样的断肢残体掺杂着红色的鲜血和黑糊糊的泥水给人一种极其怪异的感觉。惨叫声混杂着凌乱的枪声让所有还没有死的日军都感觉危险的降临,他们只得一边慌乱的往自己的枪膛中塞子弹。一边四处乱射。
    在附近的刘庸成很快就察觉出了对方的这个情况,现在在他看来对方的混乱恰好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立刻果断的吹起了口哨。这声凄厉的口哨在枪声和乱哄哄的吵杂声中显得是那么的尖锐和与众不同。听到这个信号,突击队员们呐喊着冲了上去。他们很快就冲过了对方显得非常稀疏的火力网,然后进入了并不算宽阔的堑壕,很快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战斗就在这狭窄的地域展开了。
    不过十八军的士兵很显然是有备而来。首先他们所装备的武器是冲锋枪、手榴弹、匕首和工兵铲,在窄小的地域使用这些武器是十分的有效的,特别是冲锋枪,由于火力的持续性比较强,日军装备的三八大盖虽然在野战中比较好用,但是在这种堑壕战中则显得异常的笨拙。再加上被人如同打闷棍一样的一阵没头没脑的突袭,所以这场战斗的重心一开始就往中国军队那里倒去。刘庸成所率领的突击队和日军相比则显得十分有章法。至少他们没有过分的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