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之抗日梦--特战铁血 >

第222章

我之抗日梦--特战铁血-第222章

小说: 我之抗日梦--特战铁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群里猛然有人大喊一声,“鬼子杀人了!快跑啊!”
    “快跑啊!——”似乎是有人商量好了,四下里回应起来,跑啊——
    人群里一阵大乱,街面上顿时你推我拥,前后推搡,乱做一团。杨嘴角边微微一笑,“这个朱龙哲,真会浑水摸鱼。”
    果然,人群骚乱过后,只有杨他们还站在当地,街面上冷冷清清了,但是除了杨他们之外,在冰冷地地上还躺着几具尸体,就是刚才那几个鬼子,鬼子的身体上被捅了三五刀,血流洒了一地。连那条狼狗,也在人群的踩踏之下,变成一堆肉泥。那个日本女人被人拖出十几米,死在乱脚之下。旁边就是那个男人,后脖子上被人砍了一刀,脑袋差一点就掉了下来。
    “朱龙哲!朱龙哲!你狠!”杨心里笑着说,“这里面竟然有了浑水摸鱼之计,激将法,乱战计。”
    看看清朗的大街上,明月高照,几具尸体在月光之下,使得大街平添了一丝阴森。在很远的地方,似乎有人喊叫着向这边冲过来,还敲着锣打着鼓,真不知道是抓人,还是赶人。
    杨对几人笑道,“你们看这个朱龙哲怎么样?我们去找找他?”
    “走。”南为仁和高峻平笑了,白珠儿竟然也笑了,“这才是朱龙哲的作风。”
    文庙紧靠着北湖,高大的庙门紧闭,威严的建筑装饰使得文庙的看上去很是气魄,飞檐的角上挂着吊铃,在寒风里叮当作响。南为仁上去啪啪地猛拍庙门,高叫:“朱先生,朱先生,开门!”
    “谁呀?”随着一声长长地问话,院子里传来咜咜啦啦地脚步声。
    “我,白珠儿。”南为仁报上了白珠儿地名字。
    “珠儿?”大门里一声奇异地自语,跟着就是门栓打开的声音,门一开,朱龙哲清秀地脸庞露了出来,他一眼就看到了月光下满目含情笑颜如花的白珠儿,惊叫一声,“珠儿,真地是你?快,快进来!这几位是?”
    “朋友。”杨简洁地说,“还不让我们进去?你自己惹得祸事,想让我们承担啊!”
    “哈哈哈,”朱龙哲大笑,“不是。请进。珠儿的朋友,必然也是杀鬼子的好汉,朱某怎么能让你们背黑锅呢?”
    杨一进门,就发现了朱龙哲身后的那个女孩子,五岁左右的年纪,圆睁着小眼睛好奇地看着几个人,丝毫没有眼生的意思。紧紧地跟着朱龙哲的后面,“爹,他们是谁啊?”
    “他们是白阿姨的朋友,白阿姨还记得吗,爹给你讲地那个故事,就是白阿姨的故事。”朱龙哲笑着跟孩子解释。
    几个人还没有来得及走到屋子里,突然门外又传来激烈地砸门声。
    第二卷 第三十四章无奈
     更新时间:2008…6…27 10:13:57 本章字数:6705
    人就是一愣,他们过来的时候,敌人还在很远的地方这脚跟脚就来了?杨看看文庙的大殿不算太高,向后一退,前窜一跃而上,然后宁洛白珠儿也跟着上了去,杨垂下一条丝带,李影柳文娟和南为仁高峻平四人很快地爬了上去。几人隐身殿角之后,这时就听到大门之外,传来了急促地叫喊声,“大哥,我,三儿。快开门。”
    朱龙哲答应一声,跑着去开门。一个壮实的年轻人一步闯了进来,一手拉起朱龙哲,往里就走。朱龙哲回身要关门,那人喊了一声,“算了,我的人在外面守着呢,大哥,你祸事来了。刚才是你在外面杀了鬼子吧?”
    朱龙哲还没有回答,他就说,“得,你也甭辩解了。他们可不会听的。赶快收拾东西,出门往南走,走南街,出东门,狗子在那里守着呢。快,团防营的人已经出动了。大家都知道是你干的好事!你也解释不清楚的。走了!这是弟兄们凑的几个钱,你带着佳佳,逃生去吧。”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进朱龙哲的手里。
    朱龙哲笑了,“三儿,好弟兄,哥不会忘了你。这钱你告诉弟兄们,算是我借的,等哥发达了,一定连同人情加倍奉还。好。你先走,我随后就离开。”
    “行。十分钟,顶多十分钟,人家就到了。虽然大家都不好意思来抓你,可是庞司令有命令,谁也不好违背。还好,庞司令这回让人敲锣打鼓地过来的,还让我打头阵,看那意思就是想放一条生路,你可要体谅人家的好处啊!”
    “知道了,走了。”朱龙哲催他离开。自己翻身到屋子里,抱过佳佳,对着殿上喊,“珠儿,我跟你们走,下来吧。”
    杨闻言哈哈一乐,“朱先生,你要带着孩子打鬼子?”
    “嗯。”朱龙哲点点头,“佳佳是我从北平回来的路上收留的,我们爷俩相依为命三你了,还真的舍不下。再说了,打鬼子的事,是有分工的,有的人动手,有的人动脑,我就是动脑子的那种。带个孩子不妨事的。”
    “噢?!”杨心里就是一笑,“这个朱龙哲可是够自信的。”
    “先生自觉胸中万卷书,可是有多少是兵书啊?”李影笑着说。
    “出去说。此时不是讲话的时候,你们先去收拾东西,我们东门见。”朱龙哲率先走出文庙。杨几人心里就是一叹,“这个人脑子很清楚,知道轻重缓急。不像看的电视剧里,一旦亲人被敌人打死了,抱着尸体狂呼乱叫的,那不是找死吗?估计这个朱龙哲,就是他自己的身体被人卸下一块来,他也会先将敌人杀死,再考虑自救。这是个极端理智的家伙。”
    杨他们回到旅店,老板竟然还在等着他们,见他们回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上来笑着说:“客人,真担心你们出事啊。刚才街上朱先生弄死日本人,你们大家都看了吧,朱先生真是好样的,唉,可惜了。这下朱先生要倒霉了。”
    “老板,你放心,我们现在就把朱先生带走。”杨说着,让南为仁掏出钱来算帐,“我们是抗日打鬼子的,特意来找朱先生的。”
    “什么?你们是打鬼子的,特意来请朱先生?好,今儿这钱呢,就算俺捐给抗战了。兄弟,你别笑话俺,好歹俺也是读过书的人,亡国之痛,乃是我读书人之奇耻大辱。我没有朱先生大才,但是这点钱,俺还是有的。你们快走吧,马上几要戒严搜捕了。”
    杨看看老板厚实的样子,心里很感动,心说这高唐地方不大,到也是贤臣忠良尽出之地呢。那朱龙哲一介书生,居然可以动用那么多人掩护他杀鬼子,还惹得那么多人为他奔走逃脱,就是这么样的一个店老板,竟然也有这个见识,真是文传名志播高远啊。
    几人匆匆地赶到东门,朱龙哲已经在那里了,和一个黑影子在说话,见他们来了,和那人握手告别,然后从城门缝里挤了出去,外面的护城河虽然早就冰冻,但是城头上的人还是为他放下了吊桥,让他大大方方地走出了高唐城,以示对他被迫背井离乡远走他方的尊敬。
    看来那个三儿的人还真的不少,而且朱龙哲在高唐县城里的名声还是很好的。走到外面,杨他们很快就和杨天晓等人汇合,上车后,二话没说,直接向前面的徒亥河大桥驶去。
    “朱龙哲,你还没有说自己到底有多少兵书在肚子里呢?”李影笑着看朱龙哲,实际上她是想知道这个朱龙哲是不是真的犹如白珠儿说的那么厉害,还是仅仅的书生意气,而没有他们需要的那种真正有用的东西。
    “兵书兵书,不过两字而已。《孙子兵法》开篇即言:‘兵者,诡道也。’就是这诡道二字,实在是兵法的最高概括。其他都是运用之道,能学之于人,固然是好,能用人之妙,出我之方法,才是上上之
    。;I位考虑。我之所长,未必不是我之所短。铁锁牵连战船,倒是能够发挥北兵之优势,却也忘了它本身含有的危险。要说曹操不懂天象,谁都不信,但是天道无常,不得不防啊。但是铁锁连船本身并非下策,问题出在曹操自己的身上。就今天之抗日来说,我们打鬼子,要看到鬼子厉害的一面,也应该看到鬼子到中国大地上所面临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太大了,他的兵力必然不足,肯定要借助我中国人的势力,那么我们打仗,也要利用一部分中国人的势力,就是日本人诱之以利,我迫之以义。我们可以允许他们投靠日本人去当伪军,汉奸,但是同时我们还要在这些汉奸伪军里面找我们的好处,必然一些情报啊,武器了,要是全是日本人了,我们就不好打入他们的内部,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用义利来迫使他们,应该可以利用的。这样日本人就不会在我们活动的地区布置大量的精锐部队,我们就可以趁机扩大我们的实力,等到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日本人的精锐力量应该在国军面前消耗地差不多了。嘿嘿……”
    “你这是什么意思,想让我们趁火打劫?还是坐收渔利?”
    “都不是,我们可以打劫鬼子的后勤线,间接地支援国军作战,要是让你们去打鬼子的精锐部队,你们也没有那个本钱,也没有那个实力。前年的临之战中,国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宣传是这么说的,但是以我对敌我双方的推测,这个胜利可能是张自忠将军的求死之战,才拼得个一比一的战死比例。一般国军将领是很难这么敢拼死的。西北军毕竟都是些好汉子,打地狠,也拼得起。你们呢?共产党的八路军,有枪么?有炮么?有弹药么?国民政府绝不会给你们这些的,所以要看到自己的地位,现在说句不好听的话,共产党就是处在一个小的位置上,也没有必要去争。但是不出几年,只要你们在鬼子的后勤线上敢打敢拼。要什么有什么,国军所面临的日军,也会因为物资跟不上而变得进退维谷,骑虎难下的。”朱龙哲笑呵呵地说,“你们就是吃鬼子,长个。什么也别干,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后面的鬼子都是一些二流三流部队,这个你们还是能打的。”
    他不知道的是就是这话说过的第二年,即1941年,整个敌后根据地进入了非常艰难时期。1941年7月7日,冈村宁次。:官,集中了号称百万大军来对付八路军各根据地。
    但是杨听到他说的共产党军队应该打鬼子的后勤线之说,倒是很和自己的心意。当然不能告诉他鬼子的护线部队也是很厉害的。
    “哦,朱大哥,我看刚才他们对你还是敬服啊,你是怎么搞的,县城里的人对你是景仰有加啊。”杨笑着转过了话头。
    “没什么。不过是一副老对联。有个鬼子不知道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一副对联,在前年的元宵夜灯会上搭了擂台,公开挑衅,无奈当时读书人本来就少,可能真的没有看到过,一时还真难住了。三儿把我叫去,以一听就笑了,那是宋代王安石的对联,要说难吧还真难,要说容易呢,也是一般般。我就给他对上了,当时百姓们高兴地都鼓掌,有人还放了炮仗。那鬼子有出了一副对联,嘿,还是老玩意,不知道他从那里看的,是清朝的,小意思了。这样,俺就出名了。人家都叫俺大才。嘿嘿……”朱龙哲笑了。
    “什么对联?闲着没事,给我们讲讲,我最爱听故事了。”白珠儿将佳佳搂在怀里,笑着看着朱龙哲,喜滋滋地说。
    “对。说说,我们珠儿可是最爱听‘故事’了。”李影笑呵呵地说,将“故事”两个子说的很重,一时人们哈哈笑起来。
    “也没什么。相传在北宋年间,王安石年仅二十时,赴京赶考。这日到了江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