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龙争大唐 >

第454章

龙争大唐-第454章

小说: 龙争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先前发生的那段小插曲,一帮子从尸山血海里滚打出来的年轻将军们自是谁都没忘心里头去,当然了,也就没有人发现自己后头不知何时已吊上了根尾巴一名青衣汉子悄悄地跟随着燕十八等人到了登云阁,这才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了人丛之中
    登云阁位于北城门附近,号称有五百年之历史,自言魏晋时便有了,当然了,这不过是店家自卖自夸罢了,不过么,说是百年老店却倒有可能,毕竟自隋以来,陇州便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城中百年之建筑倒是有不少,只不过显然不包括这登云阁此阁高三层,装修得富丽堂皇,显然是新起的阁楼,大体原址上翻建的罢,气派倒是不小,还没到用餐的时辰,这阁楼里便有了不少的食客。
    燕十八等人一见此楼生意不错,也自放心了不少客人多,说明酒菜的质量至少是过得去,否则的话,光靠装修以及名气,断无法支撑太久的,一行人定了个三楼的雅间,要了些酒菜,放开肚皮大吃了起来,好生犒赏了五脏庙一番,却浑然没想到祸事即将临头了就在燕十八等人吃得畅快的当口,自感受辱的杜南奎领着百余名庄丁杀到了登云阁,将登云阁的大门围了个水泄不通,阁楼中本正用着膳的食客们见势不妙,全都逃得一干二净,而酒家里的掌柜、店小二之流的也被这阵势吓破了胆,全都龟缩在店堂中直哆嗦,愣是没人敢出去问个究竟。
    燕十八就是燕十八,当年旭日掌门人兼鹰组统领可不是白当的,虽然正在海吃之中,可一听到阁外的动静有些子不对劲,立马便反应了过来,丢下手中的筷子,一个健步窜到了窗前,贴在窗边向外头只瞄了一眼,一见到先前被他轰走的那个杜南奎正趾高气昂地指挥着一大群手下封楼,立时便知晓发生了何事,眉头一皱,大步走回了席中。
    十八哥,发生何事了?可是先前那狗贼领人来找麻烦了?高恒反应也敏捷得很,虽没亲眼瞅见楼外的乱象,可一看燕十八的神色,便已猜出了事情的真相。
    嗯,来了不少人,看架势有个百来号人马。燕十八自是知晓高恒乃是大将之才,对于其能猜到真相,一点都不奇怪,只是面色凝重地将瞄见的情形说了出来。
    该死的狗贼,燕将军,您就下令罢,某等这就杀他个片甲不留!葛夏年纪最小,杀气倒是最重,一听先前那只苍蝇竟然还敢飞回来闹事,登时便火大了,一拍几子,跳了起来,怒吼了一声。
    葛夏,休得胡言。高恒虽仅比葛夏大了两岁多一些,可心智却不是葛夏能比得了的,他虽不清楚先前被燕十八揍了的家伙究竟是何方神圣,可一见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聚集如此多的人手前来寻仇,便知其来头一准不小,虽不惧怕这么些没上过阵的护院之类的人物,却担心给李贞带来麻烦,毕竟眼下东宫之争即将上演,哪怕是一个再微小的失误也可能成为政敌攻击的焦点,再说了,这阁中尚有萨兰依妮这么个不韵武力的姑娘在,真要是打将起来,难保不出意外,出言喝止了葛夏的瞎吼之后,脑筋立马飞快地动了起来,眉头一皱,看着燕十八道:十八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此时还是得请殿下做主为妥,小弟以为当得先引开这帮人的注意力,而后由葛夏冲出城去,禀明殿下为妥。
    嗯,就这么办,只是下面人多,葛夏要冲出去怕是难了。燕十八自也清楚高恒的顾虑所在,毫不犹豫地便同意了高恒的见解。
    高恒早已想好了对策,一听燕十八同意了自己的主张,立马不慌不忙地说道:此事易耳,让葛夏套上店中伙计的衣衫,混在人堆了,由我等掩护着冲出去即可。
    恒哥,我不去,要走一起走,就那么些傻子,砍翻了便是,怕他们个毬!葛夏一听要自己先突围,立马便不高兴地嘟囔了起来,可一见高恒与燕十八两道凌厉的目光扫了过来,立马便没了脾气,只好低着头,不甘不愿地应了声诺,大步冲出了雅间,跑到那些个躲在二楼的伙计中间,逮了个个头最大的伙计出来,一巴掌拍晕了,就这么当着众伙计的面,扒下了身衣裳,套在了自己身上,而后才大步冲回了雅间,可怜一帮子酒楼伙计哪曾见过如此凶神恶煞的家伙,竟然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葛夏行凶,却连吱都不敢吱上一声。
    杜南奎从来都是一个嚣张跋扈之人,在父辈的照应下,在这陇州地面上素来是横着走的,还从来没吃过似今日这般大亏,此时领着大批打手围住了登云楼,复仇在即的快感立马冲得其不知天高地厚起来,在一帮子家丁的护卫下,趾高气昂地指着楼内,高声地喝道:楼内的人听着,再不出来,休怪小爷放火烧楼了,乖乖地将美人儿交出来,小爷我还可以考虑给尔等一条生路。
    原本躲在柜台后发抖的酒楼掌柜一听杜南奎要烧楼,立马吓得跳了出来,哆嗦地抱拳道:杜大少爷,这可是我陈家的产业,您老可不能
    老陈头,滚你的蛋,一栋破楼烧了便烧了,大不了我杜家赔钱给你陈家,重新起栋比这更好的楼就是了,还不带你的人滚,要不小爷连你一块儿烧了,小爷给你十息的时间,一、二,三杜南奎根本就没把陇州地面上排在最末的陈家放在眼里,毫不客气地训斥了掌柜一番,而后不管不顾地便数起了数来。
    酒楼的胖掌柜骂又不敢,走也不是,急得直跳脚,可就在此时,楼上一阵响动传来,三名大汉手持着桌子腿等物赶着满楼的伙计便冲下了楼来,那等气势汹汹的样子,不单吓坏了胖掌柜,便是正数着数的杜南奎也被吓得躲到了家丁们的背后,心惊肉跳地看着浑身杀气四溢的燕十八等人,哆哆嗦嗦地嚷道:上,快上,干掉他们,小爷我重重有赏!小心别伤着了美人儿!
    杜南奎虽贪花好色,行事也霸道得很,可却对手下家丁却甚是慷慨,他这么一说有重赏,一帮子家丁们便即来劲了,让过了奔逃而来的酒楼伙计们,嗷嗷直叫地向酒楼中扑了过去,却浑然没注意到混杂在伙计中间的葛夏已趁此机会冲出了包围圈,头也不回地奔出了城门,一把拽下身上那件油腻腻的伙计外袍,向着三里外的驿站狂奔而去。
    葛夏年轻,体力也好,虽说刚用了膳,肚子有些个胀得慌,可却不影响其狂奔,前后不过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葛夏便已赶回到了驿站之中,顾不得跟沿途遇到的弟兄们打招呼,便径直闯进了李贞会客的厅堂,也不管崔明礼尚在做,便即上气不接下气地高声嚷道:殿下,出事了,打起来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冲冠一怒为红颜(中)
    6947
    怎么回事?李贞一听之下,心中登时便是咯噔了一声,一股子不太妙的感觉涌上了心来,然则脸色却依旧平淡得很,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
    殿下,您快去看看罢,他们一群人打我们五个,太过分了!葛夏焦急地嚷嚷着,却没讲清楚事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讲清楚点,是谁闹的事,嗯?李贞不悦地皱了下眉头,依旧稳坐着不动,面无表情地哼了一声。
    啊,是,殿下,我等今日进城逛街,一个混球跑来对依妮妹子说瞎话,燕将军气不过,给了那厮一个教训,后头就打起来了,来了好多人,燕将军叫属下突围回来报信,殿下您快去看看罢。葛夏见李贞皱起了眉头,忙不迭将事情的经过简略地述说了一番。
    葛夏所言虽不算清楚,可李贞却是听明白了,这事情十有**是因哪家子弟看萨兰依妮貌美,又是关外之人,想加以调戏,却惹怒了燕十八,这才打了起来,一准是吃了亏不甘愿,跑回去叫人来围攻,心中的火噌地便冒了起来,愤然而起,高声道:鹰大,传令,全体集合,将犯事者一体拿下,押回驿站!默立在厅外的鹰大见李贞发了火,自是不敢怠慢,高声应答了一句,大步冲出了厅堂,由葛夏领路,带着十余名亲卫全副武装地便策马向陇州城冲将进去。
    殿下,究竟发生了何事?葛夏的汉语新学未久,并不熟练,先前心急之下汇报时用的是突厥语,听得崔明礼满头的雾水,后头见李贞勃然大怒,心中登时便是一慌,忙不迭地出言问了一句。
    怎么回事?嘿,崔刺史治理的好州县,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敢当众调戏本王的嗯,妹子,还真是好胆色么。李贞原本想说本王的女人来着,可一想不妥,便改口成了妹子,然则此时的崔明礼却无心去分辨李贞所言中的破绽,当即就被这个惊人的消息以及李贞语气中的阴森之意吓得一个哆嗦,眼睛立时瞪得浑/圆无比,额头上的汗止不住地往外便涌了出来,心头暗自叫苦不迭。
    殿下息怒,殿下息怒,此事十有**是杜家那个不成器的长孙杜南奎惹的乱子。崔明礼好不容易才攀上了李贞这座大靠山,正盼望着能有从龙之功呢,却没想到祸事转眼间便从天而降,登时便急坏,忙不迭地出言解释道。
    嗯?李贞面色一沉,冷冷地哼了一声。
    啊,殿下,是这样的,那杜南奎就是个浪荡子,每每在州中闹事,但凡有貌美女子叫其撞见了,一准起坏心,想方设法地将人弄回府去,下官没少为此等事派人前去杜家庄查案,怎奈总是无法拿到真凭实据,却也只能徒呼奈何,下官惭愧,惭愧。崔明礼一见李贞面色不善,紧赶着便躬身解释了一番。
    李贞自是清楚地方官,尤其是关中的地方官之难做,那帮子世家全都是勋贵之门阀,都有着祖上的爵位拿着,个个嚣张跋扈得很,还都与朝中大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彼此间又勾搭得甚紧,但凡有事,总是共同进退,地方官员们想要处置这帮子世家门阀,投鼠忌器自是不免之事,再者,这些个世家势力庞大,要想隐瞒证据自是容易得很,地方官员们要想与世家较量,其中的碍难之处着实大得很想当初吴王李恪以堂堂亲王之尊出镇山东,还被山东那些个望族联起手来整得个灰头土脸地,更何况关陇世家在权势上绝对要比山东望族强了不止一筹,除非地方官员真敢以官帽子为赌注,否则的话,根本就动不了这些世家,很显然,面前这个崔明礼虽经通政务,却不是个胆略充足之辈,要他去跟世家硬拼,只怕他还没那等勇气。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个道理李贞自是清楚的,李贞一向以来的用人之道便是用人之所长,似崔明礼这等精通经济,却缺少风骨的官吏,最合适的职位便是户部侍郎之职,做些实际的工作便可,至于户部尚书么,只怕他没那个胆略去支撑。一想到这儿,李贞倒也气平了一些,飞快地皱了下眉头道:今日之事就由本王来管好了,崔刺史只管专心问案便可。
    一见李贞没朝自己发火,崔明礼暗自松了口气,可一想到要审杜南奎,心里头是既惊且喜喜的是若是能得李贞之支持,可以大出口一直以来被这帮世家打压的恶气了,惊的是怕李贞下手过狠,到时候那帮世家未必敢动李贞,可拿下他这么个中州刺史却容易得很,万一李贞到时候见死不救,那他崔明礼可就枉做小人了,只不过这话自个儿想想可以,再借崔明礼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当着李贞的面说将出来,只好躬身应诺,默默地退到了一旁,自个儿琢磨着该如何审理此案不提。
    李贞也没管崔明礼是如何想的,面沉如水地端坐在椅子上,厅堂里登时便静了下来,然则,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